1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831015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1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1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1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1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唐代统一唐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多民族国家的繁荣唐朝历史发展的轨迹衰落兴起发展鼎盛灭亡贞观之治武则天政绩开元盛世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唐末起义 藩镇灭唐第一节第一节 唐朝的建立与唐朝的建立与 贞观之治贞观之治一、李渊起兵与唐朝的建立一、李渊起兵与唐朝的建立 二、玄武门之变二、玄武门之变 三、贞观之治三、贞观之治 一、李渊起兵与唐朝的建立一、李渊起兵与唐朝的建立 农民起义的爆发:大业七年(611),王薄在长白山(今山 东章丘)起义无向辽东浪死歌: 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绵背裆。 长槊侵天半,轮刀耀日光。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 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 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2、李渊起兵的背景李渊起兵的背景一、李渊起兵与唐朝的建立一、李渊起兵与唐朝的建立 李渊起兵的背景李渊起兵的背景关陇集团内部的分裂大业九年(613)礼部尚书杨玄感叛乱资治通鉴卷一八二 :“炀帝即位,李浑累官至右骁卫大将军,改封郕公,帝以其门族强盛,忌之。会有方士安伽陀言“李氏当为天子”,劝帝尽诛海内凡李姓者”。大业十一年(615)“三月,丁酉,杀李浑、敏、善衡及宗族三十二人”。 一、李渊起兵与唐朝的建立一、李渊起兵与唐朝的建立 李渊起兵的背景李渊起兵的背景大业十二年的局势,三支最主要的起义军杜伏威杜伏威 吴军吴军江淮江淮窦建德窦建德 夏军夏军 河北河北翟让、李密翟让、李密 瓦岗军瓦岗军 河南河南一、

3、李渊起兵与唐朝的建立一、李渊起兵与唐朝的建立李渊起兵的背景李渊起兵的背景隋炀帝身在江都,面对北方的形势,他的打算是放弃北方,固守南方 。隋书卷二二五行志:“盗贼蜂起,道路隔绝,帝惧,遂无还心”。资治通鉴卷一八五618年,“帝自晓占候卜相,好为吴语;常夜置酒,仰视天文。又尝引镜自照,顾谓萧后曰:好头颈,谁当斫之?”李虎独孤信杨忠宇文泰李 昞唐 高 祖隋 文 帝隋 炀 帝周 宣 帝周 武 帝周 静 帝独孤 夫人独孤 皇后杨 皇 后窦 毅唐 太 宗窦 皇 后周隋唐帝室亲属关系图宇文 夫人周 明 帝独孤 皇后一、李渊起兵与唐朝的建立一、李渊起兵与唐朝的建立起兵起兵大业十三年(617)五月,李渊于太原起

4、兵,十一月,占领长安。武德元年(618)三月,隋炀帝被杀,五月,李渊称帝,国号唐,年号武德。李渊起兵与唐朝的建立李渊起兵与唐朝的建立 武德元年,平薛举,得陇右。武德二年,败李轨,获河西。武德三年,败刘武周,占山西。武德四年,击败窦建德、逼降王世充,得 河南、河北。平萧铣、汪华,江南悉定。武德五年,全国基本统一。一、李渊起兵与唐朝的建立一、李渊起兵与唐朝的建立唐初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唐高祖李渊一、李渊起兵与唐朝的建立一、李渊起兵与唐朝的建立骑兵的发展及其重要作用骑兵的发展及其重要作用敦煌西魏壁画南北朝的重装骑兵一、李渊起兵与唐朝的建立一、李渊起兵与唐朝的建立 南朝铠马画像砖一、李渊起兵与唐朝的

5、建立一、李渊起兵与唐朝的建立飒露紫隋唐的轻装骑兵骑兵的发展及其重要作用骑兵的发展及其重要作用一、李渊起兵与唐朝的建立一、李渊起兵与唐朝的建立 拳毛騧(gua)唐剑斩隋公, 拳毛属太宗。 莫嫌金甲重, 且去捉飘风。騧:黑嘴的黄马一、李渊起兵与唐朝的建立一、李渊起兵与唐朝的建立释文释兵:“矛长丈八尺曰矟(槊) ,马上所持。” 二、玄武门之变二、玄武门之变 高祖窦皇后四子长子长子李建成李建成 太子太子589589626626次子次子李世民李世民秦王秦王598598649649三子三子李玄霸李玄霸早夭早夭四子四子李元吉李元吉齐王齐王603603626626二、玄武门之变二、玄武门之变 太子李建成旧唐书

6、卷六四李建成传: “自非军国大务, 高祖 悉委太子决之”。秦王李世民贞观政要卷十灾祥: “朕年十八便为经纶王业,北剪刘武周,西平薛 举,东擒窦建德、王世充,二十四而天下定,二 十九而居大位,四夷降伏,海内乂安 ”。二、玄武门之变二、玄武门之变 兄弟之间的明争暗斗兄弟之间的明争暗斗1、在朝廷大臣中争取支持者。宰相中,裴寂、封德彝支持建成。萧瑀、陈叔达支持世民。2、在高祖嫔妃中争取支持者。3、在京城、地方树立自己的势力。4、收买对方的手下。二、玄武门之变二、玄武门之变 在双方的较量中,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略占优势,因此李 世民决定发动政变。武德九年(626)六月初四 玄武门之变旧唐书卷六四李建成传:

7、 “六月三日,李世民密奏建成、元吉淫乱后宫, 高祖省之愕然,报曰:明日当勘问,汝宜早参。四日, 太宗将左右九人至玄武门 建成、元吉行至临湖殿,觉变,即回马,将东归宫府。太宗随而呼之,元吉马上张弓 ,再三不彀。太宗乃射之,建成应弦而毙,元吉中流矢而 走,尉迟敬德杀之”。二、玄武门之变二、玄武门之变 旧唐书卷六八尉迟敬德传 “隐太子、巢剌王元吉将谋害太宗赠以金银器物一车。 敬德辞曰实荷秦王惠以生命,今又隶名籓邸,唯当以 身报恩。于殿下无功,不敢谬当重赐。若私许殿下,便是 二心,徇利忘忠,殿下亦何所用?建成怒,是后遂绝。 元吉等深忌敬德,令壮士往刺之。敬德知其计,乃重 门洞开,安卧不动,贼频至其庭,

8、终不敢入。”“齐王元吉亦善马矟,闻而轻之,欲亲自试,命去矟刃,以竿 相刺。敬德曰:纵使加刃,终不能伤。请勿除之,敬德矟谨 当却刃。元吉竟不能中。太宗问曰:夺矟、避矟,何者难 易?对曰:夺矟难。乃命敬德夺元吉矟。元吉执矟跃马, 志在刺之,敬德俄顷三夺其矟。元吉素骁勇,虽相叹异,甚 以为耻” 。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玄武门唐长安城图唐代长安,其宫在城北,故北军为卫宫 之武力。苟明乎此,则唐代历次中央政 治革命之成败,悉决于玄武门即宫城北 门军事之胜负自高祖、太宗至中宗 、玄宗,中央政治革命凡四次,俱以玄 武门之得失及屯卫北门禁军之向背为成 败之关键。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二、玄武门之变二

9、、玄武门之变 唐高祖献陵 今陕西三原县二、玄武门之变二、玄武门之变 唐高祖献陵的石虎和华表二、玄武门之变二、玄武门之变 唐高祖献陵石犀三、贞观之治三、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唐太宗年号,贞观:唐太宗年号,626626年至年至649649年共年共2323年年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生产恢复发 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国 力强盛,边境比较安宁。史家称此时为“ 贞观之治”,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少有的太 平盛世。三、贞观之治三、贞观之治唐 吴兢 贞观政要贞观君臣论治贞观君臣论治1、重视百姓疾苦荀子 王制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贞观政要卷一君道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10、 ”。三、贞观之治三、贞观之治1、重视百姓疾苦贞观政要卷一君道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 百姓以奉其身,犹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卷八务农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 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 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 得乎?” 三、贞观之治三、贞观之治2、兼听则明贞观政要卷一政体 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中书、门下,机要之司。擢才 而居,委任实重。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比来惟觉阿 旨顺情,唯唯苟过,遂无一言谏诤者,岂是道理?若惟署诏 敕、行文书而已,人谁不堪?何

11、烦简择,以相委付?自今诏 敕疑有不稳便,必须执言,无得妄有畏惧,知而寝默。” 三、贞观之治三、贞观之治2、兼听则明贞观四年,(太宗)诏发卒修洛阳之乾元殿(按:隋炀帝营 建的宫殿,毁于战火)张玄素上书谏曰:“臣闻阿 房成,秦人散乾元毕工,隋人解体。且以陛下今时功力 ,何如隋日,承凋残之后,役疮痍之人,费亿万之功,袭百 王之弊,以此言之,甚于炀帝远矣。”贞观政要贞观政要 上(太宗)谓玄素曰:“卿谓我不如炀帝,何如桀、纣?”对曰 :“若此役不息,亦同归于乱耳!”上叹曰:“吾思之不熟,乃 至于是!”顾谓房玄龄曰:“今素所言诚有理,宜即为之罢 役。”资治通鉴三、贞观之治三、贞观之治3、选贤任能魏征旧唐书

12、卷七一魏征传“尝临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 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 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 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劲条逢霜摧美质,台星失位夭良臣。唯当掩泣云台上,空对余形无复人 。三、贞观之治三、贞观之治贞观政要卷一政体 “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 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於 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赍(ji)粮,取给於路 。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 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 ”。三、贞观之治三、贞观之治太宗自我检讨之五事: 一 不疾胜己之善, 二 能弃短取长, 三 敬贤而怜不肖, 四 不恶正直之士 五 爱外国人如本国人 岑仲勉隋唐史济育苍生其益多,济育苍生其益多, 平定寰宇其功大。平定寰宇其功大。 益多损少人不怨,益多损少人不怨, 功大过微德未污。功大过微德未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