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829042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PT 页数:9 大小:395.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焊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焊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焊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焊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焊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焊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焊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焊工作业安全事故案例焊工作业安全事故案例一、触电事故一、触电事故 实例实例1 1:焊工擅自接通焊机电源,遭电击:焊工擅自接通焊机电源,遭电击 1 1事故经过事故经过 某厂有位焊工到室外临时施工点焊接,焊机接线时某厂有位焊工到室外临时施工点焊接,焊机接线时 因无电源闸盒,便自己将电缆每股导线头部的胶皮因无电源闸盒,便自己将电缆每股导线头部的胶皮 去掉,分别接在露天的电网线上,由于错接零线在去掉,分别接在露天的电网线上,由于错接零线在 火线上,当他调节焊接电流用手触及外壳时,即遭火线上,当他调节焊接电流用手触及外壳时,即遭 电击身亡电击身亡。 2 2主要原因分析主要原因分析 由于焊工不熟悉有关电气

2、安全知识,将零线和火线错接,导由于焊工不熟悉有关电气安全知识,将零线和火线错接,导 致焊机外壳带电,酿成触电死亡事故致焊机外壳带电,酿成触电死亡事故。 3 3主要预防措施主要预防措施 焊接设备接线必须由持证电工进行,焊工不得擅自进行。焊接设备接线必须由持证电工进行,焊工不得擅自进行。实例实例2 2:要换焊条时手触焊钳口,遭电击:要换焊条时手触焊钳口,遭电击 1 1事故经过事故经过 某船厂有一位年轻的女电焊工正在船舱内焊接,因舱内温 度高加之通风不良,身上大量出汗将工作服和皮手套湿透 。在更换焊条时触及焊钳口因痉挛后仰跌倒,焊钳落在颈 部未能摆脱,造成电击。事故发生后经抢救无效而死亡。 2主要原

3、因分析 (1)焊机的空载电压较高超过了安全电压。 (2)船舱内温度高,焊工大量出汗,人体电阻降低,触电危险性增大。 (3)触电后未能及时发现,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较长,使心脏、肺部等重要器官受到严重破坏,抢救无效。 3主要预防措施 舱内工作时要设监护人,随时注意焊工动态,遇到危险征 兆时,立即拉闸进行抢救。实例实例3 3:接线板烧损,焊机外壳带电,造成事故:接线板烧损,焊机外壳带电,造成事故 1 1事故经过事故经过 某厂点焊工甲和乙进行铁壳点焊时,发现焊机一段引线圈已某厂点焊工甲和乙进行铁壳点焊时,发现焊机一段引线圈已 断,电工只找了一段软线交乙自己更换。乙换线时,发现一断,电工只找了一段软

4、线交乙自己更换。乙换线时,发现一 次线接线板螺栓松动,使用板手拧紧次线接线板螺栓松动,使用板手拧紧( (此时甲不在现场此时甲不在现场) ),然,然 后试焊几下就离开现场,甲返回后不了解情况,便开始点焊后试焊几下就离开现场,甲返回后不了解情况,便开始点焊 ,只焊了一下就大叫一声倒在地上。工人丙立即拉闸,但由,只焊了一下就大叫一声倒在地上。工人丙立即拉闸,但由 于抢救不及时而死亡。于抢救不及时而死亡。 2 2主要原因分析主要原因分析 (1)(1)因接线板烧损,线圈与焊机外壳相碰,因而引起短路。因接线板烧损,线圈与焊机外壳相碰,因而引起短路。 (2)(2)焊机外壳未接地。焊机外壳未接地。 3 3主要

5、预防措施主要预防措施 (1)(1)应由电工进行设备维修。应由电工进行设备维修。 (2)(2)焊接设备应保护接地。焊接设备应保护接地。实例实例4 4:焊工未按要求穿戴防护用品,触电身亡:焊工未按要求穿戴防护用品,触电身亡 1 1事故经过事故经过 上海某机械厂结构车间,用数台焊机对产品机座进行焊接,上海某机械厂结构车间,用数台焊机对产品机座进行焊接, 当一名焊工右手合电闸、左手扶焊机时的一瞬间,随即大叫当一名焊工右手合电闸、左手扶焊机时的一瞬间,随即大叫 一声,倒在地上,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一声,倒在地上,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2 2主要原因分析主要原因分析 (1)(1)电焊机机壳带电。电焊机

6、机壳带电。 (2)(2)焊工未戴绝缘手套及穿绝缘鞋。焊工未戴绝缘手套及穿绝缘鞋。 (3)(3)焊机接地失灵。焊机接地失灵。 3 3主要预防措施主要预防措施 (1)(1)工作前应检查设备绝缘层有无破损,接地是否良好。工作前应检查设备绝缘层有无破损,接地是否良好。 (2)(2)焊工应戴好个人防护用品。焊工应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3)(3)推、拉电源闸刀时,要戴绝缘手套,动作要快,站在侧面推、拉电源闸刀时,要戴绝缘手套,动作要快,站在侧面 。实例实例5 5:焊工在容器内焊接,借用氧气置换引起火灾:焊工在容器内焊接,借用氧气置换引起火灾 1 1事故经过事故经过 某农药厂机修焊工进入直径某农药厂机修焊工

7、进入直径1m1m、高、高2m2m的繁殖锅内焊的繁殖锅内焊 接挡板,未装排烟设备,而用氧气吹锅内烟气,使接挡板,未装排烟设备,而用氧气吹锅内烟气,使 烟气消失。当焊工再次进入锅内焊接作业时,只听烟气消失。当焊工再次进入锅内焊接作业时,只听 “轰轰”的一声,该焊工烧伤面积达的一声,该焊工烧伤面积达8888,三度烧伤,三度烧伤 占占6060,抢救,抢救7 7天后死亡天后死亡。 2 2主要原因分析主要原因分析 (1)(1)用氧气作通风气源严重违章。用氧气作通风气源严重违章。 (2)(2)进入容器内焊接未设通风装置。进入容器内焊接未设通风装置。 3 3主要预防措施主要预防措施 (1)(1)进入容器内焊接

8、应设通风装置。进入容器内焊接应设通风装置。 (2)(2)通风气源应该是压缩空气。通风气源应该是压缩空气。实例实例6 6:氧气瓶的减压器着火烧毁:氧气瓶的减压器着火烧毁 1. 1. 事故经过事故经过 某建筑队气焊工在施焊时,使用漏气的焊炬,焊工的手心某建筑队气焊工在施焊时,使用漏气的焊炬,焊工的手心 被调节轮处冒出的火炬苗烧伤起泡,涂上了獾油,还继续被调节轮处冒出的火炬苗烧伤起泡,涂上了獾油,还继续 焊活,施焊过程中又一次发生回火,氧气胶管爆炸,减压焊活,施焊过程中又一次发生回火,氧气胶管爆炸,减压 器着火并烧毁,关闭氧气瓶阀门时,氧气瓶上半截已烫手器着火并烧毁,关闭氧气瓶阀门时,氧气瓶上半截已

9、烫手 ,非常危险。,非常危险。 2 2主要原因分析主要原因分析 (1)(1)漏气的焊炬容易发生回火。漏气的焊炬容易发生回火。 (2)(2)在调节氧气压力时,氧气瓶阀和减压器沾上油脂,发在调节氧气压力时,氧气瓶阀和减压器沾上油脂,发 生回火,在压缩纯氧强烈氧化作用下引起剧烈燃烧。生回火,在压缩纯氧强烈氧化作用下引起剧烈燃烧。 3 3主要预防措施主要预防措施 (1)(1)汽焊前应检查焊炬是否良好,发现漏气严禁使用,待汽焊前应检查焊炬是否良好,发现漏气严禁使用,待 修复后再继续施焊。修复后再继续施焊。 (2)(2)不能用带有油脂的手套去开启氧气瓶阀和减压器。不能用带有油脂的手套去开启氧气瓶阀和减压器

10、。实例实例7 7:动火场地不符合要求,引燃大火:动火场地不符合要求,引燃大火 1 1事故经过事故经过 某船厂焊工顾某向驻船消防员申请动火,消防员未到现场某船厂焊工顾某向驻船消防员申请动火,消防员未到现场 就批准动火。顾某气割爆丝后,船底的油污遇火花飞溅,就批准动火。顾某气割爆丝后,船底的油污遇火花飞溅, 引燃熊熊大火。在场人员用水和灭火机扑救不成,造成引燃熊熊大火。在场人员用水和灭火机扑救不成,造成5 5 人死亡人死亡1 1人重伤人重伤3 3人轻伤的事故。人轻伤的事故。 2 2主要原因分析主要原因分析 (1)(1)消防员失职,盲目审批。消防员失职,盲目审批。 (2)(2)动火部位下方有油污。动

11、火部位下方有油污。 (3)(3)现场人员灭火知识缺乏现场人员灭火知识缺乏。 3 3主要预防措施主要预防措施 (1)(1)消防员接申请动火报告后,要深入现场察看,确认安消防员接申请动火报告后,要深入现场察看,确认安全才能下发动火证。全才能下发动火证。 (2)(2)要清除动火部位下方的油污。要清除动火部位下方的油污。 (3)(3)要加强员工的安全知识学习。要加强员工的安全知识学习。 实例8:无证违章操作,酿本世纪末特大火灾 1;事故经过 2000年12月25日晚,圣诞之夜。位于洛阳市老城区的东都商厦 楼前五光十色,灯火通明。台商新近租用东都商厦的一层和地 下一层开设郑州丹尼斯百货商场洛阳分店,计划

12、于26日试营业 ,正紧张忙碌地继续为店貌装修,商厦顶层4层开设的一个歌舞 厅正举办圣诞狂欢舞会,然而就在大家沉浸于圣诞节的欢乐之 时,楼下几簇小小的电焊火花将正在装修的地下室烧起,火势 和浓烟顺着楼梯直逼顶层歌舞厅,酿成了本世纪末的特大灾难 ,夺走了309人的生命。 2主要原因分析 (1)着火的直接原因是丹尼斯雇用的4名焊工没有受过安全技术 培训,在无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的情况下进行违章作业。 (2)没有采取任何防范措施,野蛮施工致使火红的焊渣溅落下引 燃了地下二层家具商场的木制家具、沙发等易燃物品。 (3)在慌乱中用水笼向下浇水自救火不成,几个人竟然未报警逃 离现场。贻误了灭火和疏散的时机,致使309人中毒窒息死亡。 3主要预防措施 (1)焊工应持证上岗;在焊接过程中要注意防火。 (2)焊接场所应采取妥善的防护措施。 要设专职安全员监视火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