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登启《招民榜文示》简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820655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23.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吴登启《招民榜文示》简注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吴登启《招民榜文示》简注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吴登启《招民榜文示》简注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吴登启《招民榜文示》简注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吴登启《招民榜文示》简注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吴登启《招民榜文示》简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吴登启《招民榜文示》简注(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吴登启招民榜文示简注( 应陈世松教授约请作)明熹宗天启元年(公元1621 年),永宁宣抚使(土司)奢崇明及其子奢寅叛明, 据重庆,围成都。泸州,合江、纳溪诸城尽皆失陷。战乱所及,烧杀无遗。兵连九年,泸人星逃四散, 远避黔北及川南高、珙、兴文、筠连诸县间。泸州城乡,几无居人。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平定后,吴登启来任下川南道分巡佥事,驻节泸州,以优惠政策若干,招徕泸州民人还籍。制为此榜,布告周知。这通文告,今存民国泸县志卷七艺文志中。透过这通官方正式颁布的文告,我们注意到:一、古代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迁徙,战乱以及由此而造致的瘟疫和饥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战乱代有发生,平息以后,也还会在相当长的

2、时间内余留大的影响。所以,这种流动和迁徙,也就必然是个陆续出现的动态性过程。这一事实,在若干前代族谱、家乘中,分别都有相应的佐证。二、大兵之后,为了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生产、秩序,保证国家税课收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多要制定(或承诺实施)某些优惠政策,招徕人民复业。也就是剪伯赞先生当年所谓的?让步?。这种?让步?,清实录里也有明文记载。三、为了有效、迅速地充实人口稀少地方的户口,以恢复生产力。这种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迁徙),往往是由官方组织进行的。反映在这通文告里,就是政府有?移民之例 ?;不允许本籍民众 ?久假而不归?;?安得空江阳而游尔民于外籍?。这种例则,既包括劝奖性的政策规定,也包括若

3、干强制性的措施。这就是说,好些移民,都是像秦汉年间徙富人实巴蜀、移豪杰入关中那样,由政府强制他们进行移民(或迁回原籍)的。四、这通招民榜著录的明代?国初,亦移麻城孝感之民,以实富、荣二邑 ?这一事实,此前只散见于私家修撰的家乘族谱,而正史不载。作为正式的官家文书,可信度强,弥补了正史之阙。这件文告是用当时的文体制作的,引用典实较多。为方便读者特别是年青读者阅看,现标点、笺注如左方。各郡流寓泸民知悉!尔等鸿飞肃肃,岂不思归?盖虞集泽未安,故回翔而复逝。目今度之,可以归矣。 注各郡流寓泸民战乱逃亡,流寓各郡之泸民。鸿飞喻指遭逢战乱,泸民像鸿鸟一样流离四方。虞忧虑。唐 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 ?戎狄弃

4、甲而远遁,朝廷高枕而无虞。?回翔而复逝喻指战乱初平,社会未安。流寓外地之泸民,或归来而复去。赫赫王师,天心助顺逆贼。灭此朝食,可归者一。本道十年蜀吏,洞悉民艰。六腑皆春,一腔似水。虽厕法司而正宪,必偕民牧以求刍。可归者二。总府效金城方略,兵民两安。间有往来客兵,过而不扰。可归者三。州城当水陆之衢, 驵氏居货,贾人通货。 舳舻上下,生意甚饶。可归者四。吉甫兴周,人杰也;鹿山献瑞,地灵也。不必择土卜邻,但旋故里,处处安居。可归者五。江之南北皆沃壤,力能弗彼丰草,艺我嘉禾,何难积千仓而盈百室。鸡犬桑麻之景,只在目前。可归者六。 注赫赫王师,天心助顺逆贼崇祯元年,明王朝起前四川总督朱燮元总督贵、湖、云

5、、川、广五省军军务,征剿奢崇明和响应他起事的另一贵州土司安邦彦。二年八月,大破之于桃红坝五峰山,阵斩奢崇、安,战乱遂平。道下川南道。道是明清年间省级政权机关的派出机构,负责督察官吏政务、粮赋诸务, 有的还兼管兵备。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事实上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 有如民国年间和解放后一度存在的?地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明穆宗实录卷39:?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十一月乙酉( 12月 23 日),以叙泸兵备道改为下川南兵备道,兼管分巡(军务)。 ?巡视督察今泸州、宜宾、内江及黔北遵义等地州县。吴登启任职下川南道佥事, 因自称?本道?, ? 厕法司而正宪 ? ,且? 偕民牧以求刍 ?,司督察地方官吏

6、之责,并配合(实为指挥)辖内州、县官办理政务。总府效金城方略句?匪如梳,兵如篦。 ?旧时官兵所过,拉夫派款,甚至抢掠奸淫,无所不至其极。当时战乱初平,诸军正陆续还防,所以间有客军(州外、省外之兵)过往泸州。吴登启向还未归来的泸人保证:朱燮元督师,纪律严明,过往军队不会扰民。州城当水陆之衢泸州处长沱两江交会之口,当滇黔往来之要冲,是长江上游除去重庆以外最大的港埠、物资集散中心。明杨慎江阳太守林湖山贺障词引:?缅想此邦,实当孔道。两川襟带,风樯浪舶攸同;三蜀咽喉,流车走马交会。?驵氏居货经纪商仓储货物。驵氏,本义是马匹交易的经纪人,这里引伸为一般的经纪(中间)商。居,囤集。贾人通货商业贸易、金融流

7、通。贾人,商人。货,商品、货贝(金钱)。吉甫周宣王时名臣尹吉甫,水经注引汉扬雄琴清英说他是江阳(今泸州人)。鹿山民国泸县志卷一舆地志引明曹学佺蜀中名胜志: ?瑞鹿山,在州城南。五代周时,道士尹希严开山,有白鹿往来山中,故名。 ?民国九年靖川之役,杨森击毙滇军军长赵又新于?端鹿坪?,即其地也。地在旧泸城南二里,今名?白杨坪?,泸州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在焉。弗去除、殳除。诗大雅生民之什生民:?以弗无子。?传:弗,去也。?艺种植。说文: ?艺,种也。 ?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可归而不归,意或曰 ?悬弧志远,何必怀此江城;乐土堪怡,聊以栖迟衡泌。 ?独不闻万派寻源仍会海,千枝落叶必归根。又不闻梁燕营

8、巢知旧宅, 老狐泥首不忘邱。 何必舍己之父而谓他人之父,舍己之母而谓他人之母。丧家狗尾,篱下频摇;鹪宿枝头,自矜得所。祖宗墟墓,睨如紫寨骷髅;世守田园,抛若边陲赤地。扪心自问,能不憬然?(粤) 奥 稽西汉,曾移侠士郭解,以实关中之旷土;迨我国初,亦移麻城孝感之民,以实富、荣二邑。今固不能移外籍之民于江阳,亦安得空江阳而游尔民于外籍。 注悬弧志远好男儿志在四方。唐韦应物 始建射侯 诗:“男子本悬弧,有志在四方。 ” 清顾炎武 丈夫 诗:“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 ”古代风俗尚武,家中生男,则悬弧(挂弓)于门。栖迟衡泌滞留于得过且过之地而不归。栖迟,后汉书冯衍传下: ?久栖迟于小官,不得舒其所怀。

9、 ? 衡泌,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 朱熹集传: “此隐居自乐而无求者之词。言衡门虽浅陋,然亦可以游息;泌水虽不可饱,然亦可以玩乐而忘饥也。”会海汇于海。会,同 ?汇?。梁燕营巢知旧宅燕,候鸟也。每年飞去南方越冬。明年归来,营巢,必也旧巢之宅。梁,屋梁。老狐泥首不忘邱狐死首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 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礼记檀弓上: ?太公封于营丘。比及五世,皆反葬于周。君子曰:乐,乐其所自生;礼,不忘其本。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邱,同丘。睨如紫塞骷髅漠然视之,有如古战场无人收敛之骷髅。睨,斜视。紫塞,长城。喻指边塞。孙谦

10、益千字文参注:“紫塞,即长城也。秦始皇筑长城, 西起临洮,东至朝鲜,其长万里,土色皆紫,故称紫塞 ”。赤地光秃秃的土地; 灾荒后的不毛之地。汉书夏侯胜传:?蝗虫大起,赤地数千里。 ?颜师古注: ?言无五谷之苗。?憬然醒悟。说文: ?憬 ,觉悟也。从心 , 景声。?(粤) 奥稽西汉远考之于西汉。粤,不可读,据文意改。奥,远也。移郭解于关中,见史记游侠列传。不赘。国初谓明代国初。麻城孝感今蜀人多言祖籍湖广麻城县孝感乡,盖移民而来者富、富荣二邑富顺、荣昌。明代蜀中州、县,建臵、裁革、升、降极繁。此言 ?富、荣?,盖泛指今川东南及渝西诸市、县。噫嘻!双塔云封,六门烟锁;西峦静峙,东水空流。以三巴扼要之

11、名区,鞠我茂林修竹。 六十千额赋,一缗之贡莫供; 数十万丁男,三尺之童安在?连云甲第, 堪嗟灰烬之余; 四望田庐,竟作虎狼之穴。本道若绘图以献, 纵不得仿移民之例, 岂任尔等久假而不归! 况天地有人,乃成三才。郡伯绾符,总为民、社。尔等不归,则社似培塿,城如瓯脱。虚受牛羊之托,徒麾司牧之肱。将使觑淄畲于石田,责空桑以杼柚,胡可得哉! 注双塔泸城有二塔,一在城心,名?报恩塔?,南宋绍兴年间泸州安抚使冯 檝建;一在州城长江下游12 里土地滩岸边,名 ?锁江塔?,明代州进士王藩臣建。俱保存完好,巍然耸立。六门明代泸州的六道城门。民国泸县志卷一舆地志城郭:泸州城 ?元末兵毁。洪武初,夏人(明玉珍大夏国

12、)归附,用都指挥马叶望奏, 开卫治。令指挥皇甫霖仍旧址砌石城 (宏)弘治初,兵备罗安、知州何纶拓基增建层楼,经始乙卯(公元1495年)二月,至丁已(公元1497 年)八月告成,大学士李东阳撰记。城门六:寅宾(东门)、旗远(南门)、拱极(北门)、宝成(西门)、会津(东北门)、凝光(东南门)。?其后代有维修。民国九年(公元 1920 年),杨森以川军第九师师长兼川南道道尹主泸,?建设新川南?,拆除寅宾楼建设 ?新马路?街道;1950 年代,其余五门先后拆除。西峦谓泸城负郭之忠山。山在城西宝成门外,下瞰城郭,万瓦鳞集,两江合流。杨慎宝山春眺诗云:?金维胜景宝峰端,万象分明对倚栏。 ?一方之胜景也。东

13、水长江过泸州城下而东,此因谓之东水。六十千额赋朝廷泸州每年额定征收课税六十千文。续文献通考:明洪武初, ?令民田每亩(税)三升三合五勺?。永东大典卷 2218泸字韵泸州田粮:?泸州并三县夏税:小麦九百五十二石九斗九升,丝八千四百六十二斤一十两;秋粮:米六万三千六百四十八石四斗七升, 棉花三千三百九十五斤五两, 麻六千七百四十斤七两,蓝 青定 二百五十斤四两。 ?奢崇明乱后,野无居人,课税无从谈起,以致 ?一缗不供 ?,无丝毫以上交国家。丁男句谓下川南道二十五州县的几十万丁男。战乱流亡,不说丁男,就连尚未成丁、不供租赋的三尺儿童,也几乎看不到了。绘图以献句倘若仿效郑侠,将泸州情事绘为流民图以献国

14、家,则朝廷纵使不自他乡移民实泸,亦断不会听任泸州人继续流寓外郡。言外之意是将采取强制措施敦促在外泸人还籍落业。郡伯绾符,总为民、社佩印为官,为的是人民与国家。社,本义是乡里民人共同祭礼社神和稷神(土地之神)的场所。引伸为指代国家。培塿矮而且小,很不起眼的小土丘。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部娄无松柏。?杜预 注:?部娄, 小阜。? 汉应劭风俗通山泽培引左传作 ?培 塿?。瓯脱此谓卑陋的土室。史记匈奴列传:?(东胡)与匈奴间,中有弃地,莫居,千余里。各居其边为瓯脱。?司马贞索隐:?服虔云作土室以伺汉人。又纂文曰:瓯脱,土穴也。?城市荒芜,社坛冷落,官员自然也枉受国家牧养人民、治理地方的重任, ?虚受牛

15、羊之托,徒麾司牧之肱?了。将使这就只能是。菑畲耕耘。田一岁曰,二岁曰新田,三岁曰畲。引申作开荒、耕耘义。易无妄: ?不耕获,不菑畲。?石田多石不可耕的田。 比喻无用。左传哀公十一年 : ?得志于齐,犹获石田也,无所用之。?后因以指贫瘠之地。空桑空心、枯老的桑树。吕氏春秋本味:?有侁氏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其君令烰人养之。?杼柚本义是古代织布机上的两个部件:杼,即织布之?梭?;柚,滚筒。即卷织物之轴。古代男耕女织,因引申为妻子或妇女的代称。诗小雅大东:?小东大东,杼柚其空。?综合地讲,就是:一个地方,没有相当数量的民人,城市荒凉,社坛冷落,主政之官就是虚受国家牧民的重任,纵自有所号

16、令,也是枉然,有如想在不堪耕作的石田里看得到窕人耕耘,枯老空心的桑树长得出桑叶来喂蚕,农妇正常纺织那样,断不可能。示后速整归装。士农工商,各人有业;乡村城市,无地不春。尔民所好欲得, 所恶欲祛,口不能言,本道心诚求之。 条陈具报,议革议兴。蠲戢游卒黠胥之扰。 严厘奸宄,敢云白日青天; 慈抚善良,愿作和风甘雨。生聚教训,次第观成。所谓既远来之必安之也。其挂名戎册者,原未食粮,非衷甲者比。只以裳荫不及于逆旅,乃借庇于细柳之阴。倘愿明农,列镇自有宽典。 注恶(w) 讨厌; 憎恶。动词。 论语里仁: ?唯仁者能好人, 能恶人。 ? 荀子天论: ?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祛(q) 除去; 消除。广韵释诂二:?祛 ,去也。?蠲(ju n)除去,免除。唐白居易杜陵叟诗:?十家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