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行知教育理念,打造有效课堂教学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81946 上传时间:2017-08-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践行行知教育理念,打造有效课堂教学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践行行知教育理念,打造有效课堂教学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践行行知教育理念,打造有效课堂教学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践行行知教育理念,打造有效课堂教学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践行行知教育理念,打造有效课堂教学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践行行知教育理念,打造有效课堂教学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践行行知教育理念,打造有效课堂教学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践行行知教育理念,打造有效课堂教学常熟市义庄小学 鲍文军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创立了许多精辟的教育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我以为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陶行知于七十多年前的上述论述,与当今新课程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多么的一致!新课程标准认为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新课程理念还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强探究式学习

2、的比重。这与陶行知先生强调培养开拓型、创造性人才也是一脉相承的。他曾经写道:“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这就是说要从行动中获得知识,再用知识去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所培养出的人才才能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我们的教育才能担负起振兴民族的重要历史使命。因此,在新时期下,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依然对我们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只有深入践行行知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真正提高教学的质量,培养出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才能使我国在 21 世纪的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战斗在教学的第一线,每

3、天既要进入课堂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也能通过听课、教研活动等各种途径了解其他同行的教学情况,因此我对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有较直接的感觉。在常态下的课堂教学中我感觉还有以下几个方面影响着教学的效果。1. 现状一:教学的目标要求定位不准确。我们现在用的教材是苏教版国标本,这套教材经过几次修改后,教学的内容与要求和以前的版本有了变化,原来有的一些内容删除了,原有的一些要求降低了,也增加了一些原来没有的内容。但是在教学的实际中,我还是常常会发现有随意拔高教学要求的现象。比如现在六年级的分数乘法计算中,最后的结果是假分数的,不必要求学生把结果化成带分数,但还是有教师要求学生把结果化成带分数,增加了计算

4、的难度,降低了计算的正确率,还增加了学生的负担。2. 现状二: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探究活动流于形式。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尝试设计多种多样的探究活动,开展探究性学习,但是我发现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存在,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探究活动的低效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探究活动的无序性。由于小学生的自制能力较差,自由探究活动时,如果教师没有较好的调控能力,学习过程有时会陷入混乱的状态,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浮燥的状态。探究活动的浅表性。学生的探究还只是停留在嬉玩活动的层次。热闹有余、思维不足,探究的更重要的任务建构知识层面缺失,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探究活动的被动性。探究活动大多

5、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小组讨论时,有的学生抢着发言,有的学生却一言不发;有时一个学生发言,其他学生不认真倾听,而是各说各的。3. 现状三: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缺乏合理性。有效的提问具有增进师生交流、集中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表达能力、提供教学反馈信息等教育功能。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不太注意课堂提问的艺术和技巧,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习效果。比如,在教学“用分数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红花的朵数比黄花多 ”这句话,老师就问学生,这里的110是谁和谁比的结果啊?结果学生都回答:是红花和黄花比的结果。其实老师是想110让学生理解:这里的 是指红花比黄花多

6、的朵数是黄花的 ,是红花比黄花多的朵110 110数和黄花比的结果。这里老师的提问就缺乏合理性,提问的问题没有抓住知识的关键,与学生的已有经验相脱节,设想的答案让学生难以理解。老师花了好多时间在那解释谁和谁比,造成课堂教学的效率低下。其实根本没必要,只要学生理解谁是谁的 就行了。 1104.现状四: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师生不和谐的因素。师生关系的和谐是有效教学的前提。课堂上应着力创造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构筑和谐的学习氛围,营造和谐的学习气氛。但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传统的“师道尊严”“一言堂式”等教学观念与行为仍占有很大的市场。教学过程中往往不考虑学生学习时的情绪状态,教师都按他原定的教学计划、

7、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对学生学习时的情绪体验和感受全然不顾,还有的教师对回答错误的学生报以冷漠的眼神,而不是耐心引导;有的教师对不专心的同学当众呵斥;甚至还有的教师对学生讽刺挖苦,没有把学生当作平等的人来对待。这样就会使学生处于紧张、压抑、焦虑、厌烦的情绪状态,从而使学生产生抵触学习、疏远教师,师生关系紧张,从而使课堂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二 打造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对策。有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有效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真正的有效课堂教学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全体学生主动而积极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

8、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发展最大化的教学。我感觉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可以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更佳。1. 充 分 利 用 现 代 教 学 手 段 提 高 课 堂 教 学 的 效 率 。随 着 教 育 现 代 化 的 不 断 推 进 , 很 多 学 校 都 配 备 了 电 脑 、 实 物 投 影 仪 和 大 屏幕 液 晶 电 视 等 现 代 化 教 育 装 备 , 告 别 了 过 去 一 支 粉 笔 、 几 块 小 黑 板 的 时 代 。 但是 让 这 些 装 备 实 实 在 在 地 发 挥 它 的 作 用 还 是 大 有 文 章 可 做 。 提 高 设 备 的 利 用 率 。 很

9、多 教 师 虽 然 在 上 公 开 课 、 展 示 课 时 的 课 件 很 精 彩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的 优 势 充 分 得 以 体 现 , 但 是 在 常 态 课 上 还 是 经 常 可 以 看 到 很 多 教师 就 拿 着 一 本 书 进 教 室 了 , 没 有 把 运 用 现 代 化 教 学 手 段 提 高 教 学 效 率 常 态 化 自觉 化 。 充 分 利 用 多 媒 体 课 件 的 优 势 突 破 教 学 的 难 点 。 多 媒 体 课 件 有 着 传 统 教 具无 法 比 拟 的 优 势 , 能 把 整 个 思 维 的 过 程 展 现 在 屏 幕 上 , 学 生 能 清

10、楚 直 观 地 理 解学 习 的 内 容 , 少 费 很 多 口 舌 , 从 而 节 约 时 间 , 提 高 效 率 。 比 如 在 教 学 “圆 的面 积 ”时 , 通 过 课 件 的 演 示 , 让 学 生 清 楚 地 看 到 当 圆 等 分 的 份 数 逐 渐 增 加 时 拼成 的 图 形 越 来 越 接 近 长 方 形 的 整 个 过 程 , 也 就 能 更 好 地 理 解 当 等 分 的 份 数 无 限大 时 , 圆 形 就 可 以 拼 成 一 个 长 方 形 了 。 课 件 把 “化 圆 为 方 ”的 整 个 过 程 展 示 了出 来 , 突 破 了 教 学 的 一 个 难 点 ,

11、 为 研 究 圆 面 积 计 算 扫 清 了 障 碍 。 利 用 现 代 教 学 手 段 培 养 学 生 的 探 索 精 神 和 创 新 才 能 。 例 如 在 教 学 “三角 形 的 面 积 ”时 , 除 了 用 两 个 完 全 相 同 的 三 角 形 拼 成 平 行 四 边 形 来 探 究 外 , 另外 我 利 用 网 络 资 源 优 势 , 把 用 一 个 三 角 形 割 补 成 平 行 四 边 形 来 研 究 的 方 法 , 放在 网 络 学 习 平 台 上 , 让 学 有 余 力 的 学 生 探 究 , 培 养 他 们 的 创 新 能 力 。2.创 设 和 谐 民 主 的 学 习 氛

12、 围 。古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所以,教 师 要 与 学 生 建 立 一 种 民 主 、 平 等 、 尊 重 、理 解 的 师 生 关 系 , 营 造 人性化的课堂环境和氛围,让课 堂 里 充 满 欢 乐 、 微 笑 、 轻松 、 和 谐 、 合 作 和 互 动 , 这也是有效课堂的基础。教 师 的 亲 和 力 对 学 生 能 产 生 积极 的 影 响 , 会 让 学 生 喜 欢 教 师 并 对 这 一 门 学 科 产 生 浓 厚 的 学 习 兴 趣 。 课 堂 上 要 多 用 鼓 励 性 的 言 语 。 古 话 说 : 良 言 一 句 三 冬 暖 , 恶 言 一 句 六 月寒 。 马克 吐温

13、也曾说过:“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快乐两个月。 ”在教学内容相对枯燥的数学课堂上,及时、得体地鼓励和表扬,特别是对学困生,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激发并保护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课堂教学结束后又能保持继续学习和探究的愿望,使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学时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并训练学生逐步把自己的想法说完整,并尽量鼓励与众不同而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洞察学生的思维状况,给全体学生充分自由表达意见的机会,并细致的加以整理和引导,使学生的思维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3.课 堂 提 问 要 有 效 合 理 。 有

14、 效 提 问 是 课 堂 对 话 的 开 端 , 有 效 的 提 问 能 引 起学 生 的 思 维 、 兴 趣 的 激 发 。 提 问 时 机 要 恰 到 好 处 。 比 如 在 教 学 “认 识 倒 数 ”这 节 课 时 , 我 首 先 出 示一 组 数 , 让 学 生 找 出 乘 积 是 1 的 几 对 数 , 说 明 像 这 样 乘 积 是 1 的 两 个 数 互 为倒 数 。 接 着 出 示 两 个 数 , 让 学 生 找 出 各 自 的 倒 数 。 有 一 学 生 回 答 的 倒 数 是 ,25 52我 问 : “你 是 怎 么 找 的 呢 ? ”生 回 答 : “把 分 子 分 母

15、 倒 了 一 下 。 ”我 马 上 追 问 :“为 什 么 分 子 分 母 倒 一 下 就 成 互 为 倒 数 了 呢 ? ”学 生 思 考 了 一 下 回 答 : “因为 分 子 分 母 倒 一 下 , 它 们 的 乘 积 就 是 1 了 , 两 个 数 就 成 互 为 倒 数 了 。 ”这 样 通过 适 时 的 追 问 就 把 求 倒 数 的 方 法 和 倒 数 的 概 念 联 系 到 一 起 , 把 学 生 思 维 过 程 呈 现了 出 来 , 提 高 了 思 维 的 严 密 性 ; 提 问 学 生 的 面 要 广 , 要 照 顾 到 不 同 层 次 的 学 生 , 让 不 同 的 学

16、生 都 拥 有 思 考的 兴 趣 和 思 维 的 空 间 , 使 其 均 有 收 获 ; 提 问 后 应 给 学 生 留 有 适 当 的 思 考 时 间 。 教 师 提 问 后 留 给 学 生 的 那 段 思 考时 间 , 是 学 生 思 维 最 活 跃 、 也 是 知 识 结 构 迅 速 重 组 的 最 佳 时 期 ; 提 问 后 应 及 时 对 学 生 的 回 答 作 出 评 价 。 教 师 在 对 学 生 的 回 答 准 确 与 否 做出 评 价 的 过 程 中 ,不 能 仅 仅 从 学 生 是 否 正 确 回 答 了 问 题 入 手 ,还 应 着 眼 于 是 否 通过 提 问 又 激 发 了 他 的 思 维 ,进 而 产 生 了 与 之 相 关 的 一 系 列 新 问 题 ,这 样 才 能 判 断提 问 是 否 有 价 值 。4.教 学 要 密 切 联 系 学 生 的 生 活 实 际 。“生 活 即 教 育 ”是 陶 行 知 生 活 教 育 理 论 的 核 心 。 陶 行 知 认 为 , 教 育 和 生 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