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运用中出现的十大错误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811741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407.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语运用中出现的十大错误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成语运用中出现的十大错误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成语运用中出现的十大错误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成语运用中出现的十大错误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成语运用中出现的十大错误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语运用中出现的十大错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语运用中出现的十大错误(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语运用中出现的十大错误1、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 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汗牛充栋”是形容“书籍”很多,此用于人,适用对象误)2、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 山。苍山如屏 ,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巧夺天工”适用于描述人工制作的东西,此对象错 用 于自然物)一、张冠李戴 每个成语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对象,若使用不当, 就要出差错。 3 、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 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洗心革面”是指“彻底改悔”,往往用于犯有过失或 罪行的人)4、 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常在纸上信笔涂鸦,现在他画的 鸟已是栩栩如生

2、.(“信笔涂鸦”是指写字,不是画画)5、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般地一闪而过,快捷如飞。(“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此指“影子闪得快, 对象错) 6、 中国男子体操队在世界锦标赛中,技压群 芳,荣获冠军。芳,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个义项是:敬辞,用于 对方或跟对方有关的事物,指人时专指女性。如“芳 龄指女子的年龄,一般用于年轻女子)”“芳名(指 女子的名字,一般用于年轻女子)”“芳心(指年轻 女子的心)”。可见“技压群芳”只能用以指女子的 技艺超过同性其他人,不能用来称颂男子体操队。笔 者认为,可改为“力挫群雄(雄:这里指男性)”。7、真奇怪,我的语文书怎么不见了,难道会不胫 而走?“不胫而走

3、”: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 胫:小腿)(现代汉语词典。),可见其使 用对象是“消息、新闻、事件”等,不能用以指 物品。本成语可改为“不翼而飞”(没有翅膀却 能飞。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1、这部精采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 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多形 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本句从语势上看,要表述的是 人们闭门不出在家里欣赏电视剧。)2、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 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 项背。(“望其项背”是“ 能够望见脖子和背,表示赶得上 或比得上”,此当作“只能望见项背,形容差得

4、远”来 用了)二、望文生义 对一些成语,想当然地从字面上认定其意思,导致误用 。 3、“国足挂帅”一说的准确性到目前依然无从核实, 但人们都相信这决非空穴来风。(“空穴来风”指消息、传闻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这 里误解为“虚假传闻”)4、兴华实业公司与菇农的纠纷,有关方面调解无果 后,不得不对簿公堂。(“对簿公堂”是指“到公堂上受审讯”,此误 解为 “到法庭对质”) 5、我们隔壁的一家人与人交往十分慷慨,从不吝啬 ,被人们称为大方之家。“大方之家”这一成语原指深于道术的人,后指精通 某种学问或技艺的专家。出自庄子秋水中“吾长 见笑于大方之家”一句,亦简称“方家”。在这里“大 方”音dfng。而“

5、大方”(dfang)意思是“对于财 物不计较;不吝啬”,其不能与“之家”构成成语,作 者显然是将这两个同音词混淆了。1、他只不过在做自己的事情,顺便帮了一下别人,没 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不虞”就是“没料到”的意思)2、夜深人静,王小东独自孑然一身地匆匆穿过小巷, 闪进了巷口的一个漆黑的大门。(“孑然一身”就是“独自”)三、重复赘余 与成语相同意思的在句子上下文已有表述,导致语意 重复。 3、张成同志在狱中虽然全身被敌人打得遍体鳞伤 ,但仍然坚守党的秘密。 “遍体鳞伤”意为满身都是伤痕,形容伤势重。 “遍 体”与前面的“全身”意思重复。4、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是有什么难 言之隐

6、的苦衷。“难言之隐” 意为难于说出口的藏在内心深处的事情。 “隐”与后面的“苦衷”意思重复。5、绵延七八年,祸及半个中国的安史之乱,造成了 人民的生灵涂炭。 “生灵涂炭” 意为形容政治混乱时期人民处在极 端困 苦的环境中。“生灵”与前面的“人民”意思重复 。1、 他对工作一向拈轻怕重,勇挑重担。(前后语意矛盾) 2、为了让分别多年的老同学不期而遇,我们精心 组织了这次同学会。(“不期”即没有约定,与“精心组织”矛盾)3、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 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莘莘”有“众多”意,与定语“一位”矛盾)四、自相矛盾 在运用中,有些成语的意义与句子其他部分表达

7、的语意不是一回事,前后矛盾。4、二中女子排球队在比赛中,连连失利,最后功亏一 篑,只获得第八名。成语“功亏一篑”见伪古文尚书旅獒:“为山九 仞,功亏一篑”(堆九仞高的土山,只差一筐土而 不能完成)。后来人们用以比喻一件大事只差最后 一点儿人力物力而不能成功(含惋惜意)。上面例 句中既然说“二中女子排球队在比赛中”“ 连连失利”,“只获得第八名”,那么就不能说是“功亏一篑”(比 赛中一路过关斩将,最后在决赛中惜败获得亚军才 是“功亏一篑”)。5、众志成城,因人成事,中国人民靠自己的力建 立了新中国。“因人成事” 意思是:依赖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此 成语用在句中,明显与后面的“中国人民靠自己的力

8、量建立了新中国”相矛盾。 6、几年前,我们在清华园相识;今天,我们又在异 地萍水相逢。“萍水相逢”这一成语出自滕王阁序“萍水相逢, 尽是他乡之客”,意思是:像水里浮萍,随水漂泊, 聚散无定。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此成语 用在句中,明显与前面的“几年前,我们在清华园相 识”相矛盾1、刚一起跑,高三(2)班的夏丰就滑倒了,他爬起来 奋力追赶,离终点20米时终于成为后起之秀,夺 得3000米跑的第一名。 (“后起之秀”所指后出现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 物,此大词小用) 2、洪水冲垮了李老汉的房子,全村人都很难过,村 前村后,哀鸿遍野。 (“哀鸿遍野”比喻旧社会到处是呻吟呼号,流离失 所的灾民。程

9、度太重) 五、不分轻重 成语与上下文描述的情景相比,夸大其辞,轻重失调。 3、李老师身兼班主任、年级组长二职,又担任三 个班的数学课,真是日理万机。 “日理万机”这一成语多指高级领导人政务繁忙。 (见现代汉语词典)一个身兼班主任、年级 组长二职的数学老师虽然工作很劳累,但用“日理 万机”来描述,未免轻重失当。 4、辽沈战役中,我军打得敌人头破血流,狼狈溃 逃。“头破血流”一般指在斗殴中被打的惨状。上面例句 用以描述举世闻名的“辽沈战役”中敌人失败的情形, 明显力度不够。可改为“丢盔弃甲”。5、几名因抢劫杀人而被捕的罪犯今天伏法,人们 认为他们真是自作自受。自作自受: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受不好的

10、结果。 (见现代汉语词典)上面例句中作者用以表述 人们对罪犯判处死刑一事的看法,很明显感情程度 过轻。可改为“死有余辜”或“罪有应得”。1、 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 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无所不为”是指“什么坏事都敢干”,此误将贬义词用 作褒义词了) 2、他出狱后,仍不思悔改,和一个盗车犯同心同德, 半年之内偷了三辆摩托车。 (同心同德,思想行动一致。误将褒义词作贬义词用 )3、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细致工整的 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口头语“半斤八两”常含贬义,且语体色彩也不妥)六、不辨色彩 不辨色彩主要表现在褒贬误用、语体色彩不当等

11、方面。 4、我英勇的公安人员在车站守株待兔,一举将杀人后 潜逃的罪犯擒获。人们常用此成语来比喻有的人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 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成功。很明显,这是一个贬义 成语。作者的本意是要赞颂公安人员神机妙算、勇擒凶犯 的事迹,但由于未能正确理解“守株待兔”的贬义色彩, 错用在此处,反将他们比喻成了不思进取,幻想不劳而获 的庸碌之辈。另外,“守株待兔”的原意是枉费工夫,绝不会再有 所收获。那么公安人员既是“守株待兔”,又怎能一 举将罪犯擒获呢?这前后显然自相矛盾。 5、这个饭店服务质量之差是有口皆碑的,但因别无 分店,只好在这里吃饭了。“口碑”比喻群众口头上的称颂(称颂的文字有很 多

12、 是刻在碑上的),“有口皆碑”这一成语比喻人人 称 赞,是一个褒义成语。作者批评饭店服务质量差是 绝不能用这个成语的。如果是用以讽刺,也需要用 引号标明出来。1、他的演说不仅内容充实,而且闪烁其辞,全场观 众无不为之动容。(“闪烁其辞”形容“说话吞吞吐吐”,同“内容 充实” 不构成递进关系)2、这位责任编辑敢对文字部分负责任,书籍的其他 环节,如插图装订等,他就望尘莫及了。(“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与上文不构成转折关系)七、不合逻辑 有些成语从意义上看似乎符合句意,但从逻辑推理 角度推敲则存在问题。 3、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 捉襟见肘。 析:“肘”是可“见”了,正说明衣服破

13、烂了,而这与 前面“很不合身”并不对等。4、心目中先有了跃然纸上的人物,才能写出生动 的故事来。 析:“心目中”的人物怎么跃然“纸上”了?可改为 “呼之欲出”。1、当登上黄山天都峰的鲫鱼背时,人们都常有如临 深渊,如履薄冰的那种恐惧之感。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表示小心、谨慎、不能修辞 “恐惧”这一中心语) 2、兄弟俩原来关系亲密,好得不可开交,但是自从弟 弟结了婚,不知怎的,两兄弟渐渐形同路人。 (“形同路人”表现的是一种结果,不能受“渐渐”限制) 3、参加座谈会的同志,对中央的方针政策表示坚决 拥护,还与调查组的同志畅所欲言,反映了不少问题。 (“畅所欲言”与前边的“还与调查组的同志”不

14、搭配)八、不当搭配 成语与句中其他成分搭配不当(既有主干的搭配, 也有修饰语的搭配) 另如:另如: “当务之急当务之急”不受不受“目前目前”等词修饰,等词修饰, “漠不关心漠不关心”一般对人或事,与一般对人或事,与“对对东西东西”不搭配。不搭配。 “有条不紊有条不紊”指做事有条理,指做事有条理, “井井有条井井有条”则指物件摆放有序。则指物件摆放有序。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 他在攀登峭壁时跌了下来,肝脑涂地,惨不忍睹。还有十分钟就要上车了,你只粗枝大叶的告诉我就 行了。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 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肝脑涂地,原指战乱中惨死,后用来表示

15、牺牲生命。粗枝大叶,比喻做事不细致,不认真。九、使用本义不少成语都被引申了,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出现,当 一个成语重新回到本义时,我们决不能认为它用错了。他被扔进了地牢,从此光天化日同他再也没有 缘分了。光天化日,即治日。原指太平盛世。后比喻众人 看得清得地方。亦作“化日光天”西游记三回:“来来往往,人都在光天化日之 下。”1、刘备道:“孔明先生此番话,真是入木三分,备 受益匪浅。”成语“入木三分”见唐代韦续墨薮王逸少笔势传 :“晋成帝时,祀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羲之笔 入三分”。后用来形容书法有力,也用来比喻见解、 议论的深刻。王羲之是晋朝人,早在汉末三国时的刘 备断不会未卜先知,说出这个成

16、语来。十、使用超前 2、庞涓笑道:“齐兵被我追得仓皇而逃,简直是 草木皆兵了!”成语“草木皆兵”出自晋书谢安传。说的 是 东晋时,前秦国君苻坚的军队在肥水被晋军打 得打败,逃跑时看见八公山上的草木,以为都 是东晋的士兵。后来人们用以形容人在非常恐 慌的时候,为对方的声势所吓倒而疑神疑鬼产 生错觉。庞涓是战国时统兵的将领,绝不会预 知近千年后会出现“草木皆兵”的故事,当然也 不会说出这个成语。3、齐宣王对孟子说:“当今七雄逐鹿中原,子言 仁义,岂非望梅止渴乎?成语“望梅止渴”是人们熟知的一个典故,出自世 说新语假谲,说的是三国时曹操为了解行军的士 兵之渴,骗他们说前面有大梅林,结了许多果,可以 解渴。士兵听后,都流出了口水,也就不渴了。后比 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战国时的齐宣王,口才再好,指 责孟子时,也不会用到这个成语。一、张冠李戴 二、望文生义 三、重复赘余 四、自相矛盾 五、不分轻重 六、不辨色彩 七、不合逻辑 八、不当搭配 九、使用本义 十、使用超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