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夜】2014年,我用培训撬动全面人资管理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8060 上传时间:2017-03-1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24.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夜】2014年,我用培训撬动全面人资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语夜】2014年,我用培训撬动全面人资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语夜】2014年,我用培训撬动全面人资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语夜】2014年,我用培训撬动全面人资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语夜】2014年,我用培训撬动全面人资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夜】2014年,我用培训撬动全面人资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夜】2014年,我用培训撬动全面人资管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 年,我用培训撬动全面人资管理 2014 年,我用培训撬动全面人资管理 做了十年 中 6 年以劳动关系为主轴,此项专业能力已获市场认可; 6 年,全面负责 合能力已获公司认可; 今年,告别原公司,进入新单位。 今年,我用培训,撬动了全盘的人资管理。 眼看着火车票又要开始预订了,才知一年的工作将要收尾,从业十年,第一次,第一次这么早写总结。 一年来事情不断,碰到了太多极品员工,但也在充实的培训模块中,在创作课件和传道授业中,写下自己 2014 年的篇章。 2014 年,我用培训,滋润企业文化这块土壤,实现了 门年度管理目标。 因太过安逸,在原公司呆了 6 年, 决定走出这个带给我职业光环

2、也磨灭了我志气的公司,来寻找自己的职业新起点,于是跳槽了,凭着自己的专业能力,轻而易举地进入一家集团公司的下属子公司 (制造业 200 余人 )担任人事经理一职,“空降”,对我这个年薪在 15W 以下的人还不够格,只能称上“空投”,从空中直接扔到地上,没有降下来的感觉,只知道掉下去,我就要生根发芽(我个人认为只有年薪达到 20 万以上的时候才可以说“空降”)。 原先的人力经理,因受“重伤”(劳资关系异常 复杂),早早离开了岗位,新入职时,上级领导(行政副总)花了半个小时给了我一个交接清单,和我逐一核对完,我就接下了全部的活:一台电脑,一个助理,一个专员(薪酬专员,其它工作不参与)。 呵呵,助理

3、都是横着看我,后来才知道,在她眼里,人力经理已经走了很久了,也招了很久了,期间也来了 N 个了,就看我这空投的,怎么玩下去; 当然,我 10 年的工作经历,让我很快打消了紧张感,但压力还是有的。 我,一个人,势单力薄,但 业方面的事情对我来说,不在话下: 1同在上海不同区,劳动关系方面政策虽有小异,但逃不出我的五指山,经 历过员工罢工、部门解散、公司搬迁,监督、仲裁、法院,也算熟门熟路,虽然有些麻木,但劳动关系从预防、处理、解决、善后,全方位的处理也好多年了,来新公司,就当复习功课吧,新进公司看着员工手册我就知道他们原先的人力经理的菜色了(呵呵); 2自己在招聘上还算合格,从业 10 年,在千

4、人台企(毕业第一家单位 ,做了三年),招聘超过 3000 多人,在原公司( 200 余人)做人事经理时,公司人员由自己一手负责,好多招数都用过,不陌生; 3培训还算拿手,新员工培训一直由我主导,公司所有规章制度均出于我手,宣导工作也由我负责,而且公司晚会、年会等活动也由我自己全权负责,上台问题不大; 4薪酬也如孕妇肚子,有些货,但不够强大,还好,进入一家公司不会轻易让你动薪酬,还好我对劳动法规比较熟悉,所以法律上的问题一般难不倒我,曾经和诸多员工因加班费、经补、赔偿等费用也折腾了不少时间,总体问题不大; 5绩效稍稍欠缺,仅从规章硬性层面进行考核,没有问题,但要细化到全公司,也没必要,主要层级进

5、行考核,只要延续原操作模式即可,这种切蛋糕的活,有些怕怕,虽然 我在原公司操盘过绩效考核,但我感觉效果不佳,先忍着吧; 6保安、食堂、保洁,层级在那里,问题不大;行政工作,内部由我负责;外部嘛,行政副总的特长,当然,以前自己也做过,一些人肪和潜规则而以; 7关于现场管理,还好,在原公司,我做过全局的流程设计、作业规程、作业指导、主导过 5S 现场管理,成为过区现场管理模范企业,也是我的强项。 8写作比较擅长(高考作文曾接近满分),表达能力还是可以(出去面试,以及在二级人力师的考试时,领导和考官曾这样说的) 工作态度与工作责任心经过 6 年台企规范化的经历,已不在话下,这是 最基础的。 . 所以

6、不太操心就开始走马上任了。刚好是马年,希望一切如意,希望一切都如想像中进展的顺利,可不为其然。 入职初就来了个下马威,考验我来了。 也就是 2014 年 2 月至 4 月, 2 个月内由于总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矛盾,部门体系间的政治因素和历史原因,行政体系和生产体系发生了很多磨擦,甚至叫斗争吧,当然,中间一波三折,最终以生产体系领导另谋高就而告终,子公司行政体系获胜。 在这场是非中,让我看到了公司各个体系、各个部门、以及从高层到基层隐蔽的种种矛盾,作为部门经理,我也在这场斗争中且战且隐,低调地做好事务性工作,程序性做好与总部的承接作用,把握分寸最终获得了行政副总的大力支持,战争结束时,我的风格获

7、得了两个体系的认同。 在夹缝中,在角逐中,生存法则指引了我们; 看了 的两部大作,觉得里面好多是自己的心声,大赞,也多看了好多遍,一直觉得赞,准备明年投奔李老师门下; 空投初期的工作,在政治斗争结束时,画上了一个句号,专业能力基本没用上,为人处事倒是公司对我最大的考核,顺利地过 了 . 2014 年 4 月开始,工作步入正轨, 劳动关系是我的强项,处理劳资纠纷,虽每次我都很不情愿去处理,太纠结,而且大多是蛮狠之人,秀才碰到兵,有理说不清,但现在的我,也不是秀才了,能以理服人,也能撕破脸面;能上厅堂,也能下厨房;当然,最终一般都在协商、并坚持一定原则中妥善得到处理,三人一小闹,五天一大闹,我也习

8、以为常了; 可能外人看来这集团公司的子公司怎么会这么乱,是的,公司老板半年不来公司一趟,对公司的事只听汇报,基本上不参与任何管理,曾经公司出了些大事,让老板对子公司兴趣不高,且民营企业有钱但管理理 念也是比较欠缺的,而且上海的环境,政府非常强势,大老板也未必有面子的,所以老板经常闪人; 公司内部两个体系谁也指挥不了谁,所以协商最多,出了问题都叫对方担责,非常极品的民营企业,老板不在,一般是总公司的生产体系和行政体系的领导过来协调,但一般也是把问题带回总公司,由老板定夺,时间跨度挺长; 当然,我来了,就要体现我的价值,否则公司也不会破天荒地找自己过来。劳动关系是公司的主线,制造业嘛,人多,文化基

9、础差,素质极低,维权意识挺强,安全意识又太薄,能嚷嚷,却从不思考,这是基层; 中层人员自私者 N 多,对公司的政策与制度是阳奉阴违,滑的很,唯恐人力资源部没事做,人力资源部是诉苦最多的地方,人力资源部经常是门庭若市,一波又一波,喜欢安静的我也习惯了这些闹剧; 高层,有点复杂,暂时还不是太明白;有时不太明白,才是好的; 我的那个助理,一来就是看看热闹的,可能也想看看我怎么下台的吧,在处理员工关系一个月后,可能感化了助理,助理也主动来参与进来,助理是一个上海土生土长的、骄气、年龄也不小(和我差不多,她 28,我 30)的女士,也许是年龄差不多,也可能看到行政体系获胜时的骄傲感,也可能是看我可怜,逐

10、渐的把公司以前 的历史和盘托出了,后来听她说,她觉得我是来办实事的了,而且我的专业水准以及低调的为人处事,办公室人员还是很认可的,更重要的是行政副总要让好好配合我的工作,所以助理积极主动为我做了原不属于她份内的事情,看着她当助理这么多年,我得激励她一下,我就用成长动机论,不加工资说服她多学习多参与,我也夸下海口极力培养她,让她在二年之后在能力上成为一名主管(唉,希望破灭了, 10 月份被他老公激励去做当老板娘了,我也正好招聘了一个死心踏地的、真正意义上的助理),并趁热打铁,每周安排 2 小时由我对她做一对一的专业培训,培训从劳动关 系处理开始,在自己的熏陶和贯输下,助理也慢慢成了自己人,也进一

11、步巩固了与行政副总的关系(我助理,是行政副总的人)。 也正因通过对她的培训,我的人品和风格越来越得到行政副总的认可,优点和能力就慢慢就出现了;十月怀胎,有才,迟早是能看得到的,我一直这样认为; 通过人力资源内部的培训,我的培训能力在不经意间传到两个体系的领导耳朵里,行政副总告诉我,公司培训一直很薄弱,让我计划下,把培训初步计划做出来,月底交总公司,培训费用为零,让我做一个内部培训计划。 没事,做 么多年,深知不能为公司直接创造利润,但节省成本 我是一直推崇的,价值所在,学财务出生的我,对于公司成本管控还是了解的; 通过我两个月的观察,公司存在的问题: 卦太多。 针对以上 N 多问题,我做了计划

12、,总部批准了方向性草案,我拉开了培训的大幕; 以前我是全面 理,综合性管理较多,尤以擅长劳动关系;对于培训,还没系统的做过; 考过了人力师二级,培训方面,有理论指导,实际做过一些培训,但不专业,现在要突破模块限制,到一个新模块 发挥能力,但我实施的还算有板有眼,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嘛; 一、对于培训需求方面: 1通过与行政副总、生产经理沟通: 了解了高层对员工的期望:执行力、亲和力、沟通力、团队建设能力、人员现场管理能力的欠缺等等。 (了解后我围绕此期望,加班加点第一时间,以每周一课件的速度,完成了公司层面的培训初稿课件,及时地将每个课件在讲之前都发给副总过目)。 2各部门经常发生的事情:

13、我把每一件能引申的事件、申诉事件或我经历的典型重点事情进行汇编: 如员工间为了一点鸡毛之事引发争吵甚至打架; 如部门员工与管理之间因沟通不良情绪控制不当致事态升级; 如车间员工因现场安全意识太差,导致工伤事故; 如部门与部门之间没有良好的沟通以致交期等延误; 甚至与总部的沟通出现混乱的现象等等; 这些作为我培训的出发点,我针对每件事进行汇总,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运用自己学来的那一套规范化管理,列出了初步的培训大纲,通过助理、专员平时反应的事情和一些历史问题,我进一步进行梳理,我花 60%的时间与行政副总作沟通,就这样,汇总出了培训需求。 二、在征得行政副总的许可,我在周例会上提出了公司的培训计划

14、,每周五安排 1 小时培训, 培训的内容由人力资源部在周例会时提出,人员由各业务部门定: 力资源部指定 5必须参加,其它人员可根据工作饱和度由部门自行适当安排,一般参加人员在 20。 间定在每周五,时间定 1 小时,确保不占用他们的时间,先把培训时间定下来,养成培训的习惯; 部门可以随时向人力部提前自己的培训需求,人力部可第一时间响应,一般提前三至四天即可,人力部可以做好课件等安排,除每周五常规培训,任何部门可以提出额外的培训要求,人力部均受理; 越简单越好,容易操作。 得到初步认同后,我开 始着手我的培训课件体系的完善,我之所以定出以上原则,我充分相信自己,并且是逼迫自己,一定要完成; 一个

15、人只有做出承诺后,才会义无反顾地实施,置之死地而生,而且一小时的课件内容对我来说,小菜一碟,培训,其实更重要的对逻辑把控;把较少的知识点集中讲透才是关键。 三、培训计划与实施开始了: (一)、对基层员工的培训: 开始着手自己的课件,既要做到实用有效,又要一鸣惊人,我选择了我自己拿手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入手,我做制造业 年了,安全案例及注意事项可以手到擒来(我有几百个工伤的案例),而且也和员工切身 有关,尤其安全意识的培训,情理法兼施,从工作实践中来,到工作实践中去,三大部门轮训下来,打响了第一炮; 随后我开发了情绪管理有效沟通力、亲和力,结合公司近期发生的案例作为导引,出宣导,下判罚,并公告,并于课堂作进一步分析,并融入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层层递进; 通过对一线的培训,建立起了初步的培训兴趣,也通过每周的分享,不断提升自己,说一千道一万,员工只要能听进一句,就不错了,通过培训,我也迅速了解到了员工的层级与水平,我也从培训中了解到,自己要像毛主席年代带队伍一样,运用最简洁的语言贯输思想 ,这是难度,也练就自己的能力,既要生动有趣,又要富有内涵。 对于一线培训和新员工培训是非常基础的,通过每周的培训,我认识和了解了很多一线的事情,也认识了很多人员,现在到食堂用餐时,都能同很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