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家峪镇宪法教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797434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65.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崔家峪镇宪法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崔家峪镇宪法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崔家峪镇宪法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崔家峪镇宪法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崔家峪镇宪法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崔家峪镇宪法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崔家峪镇宪法教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崔家峪镇学习宪法教案崔家峪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闫圣军【宪法概论】 宪法学是法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宪法的本质和它的运动规律、国家的本质和形式、国家机构的组织、职权和 工作制度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一门学科。通过学习,要求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宪法基本理论、人民民主专政制 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选举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等知识, 增强法制观念,自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宪法必读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

2、自治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第一章绪论一、 宪法的概念 二、 宪法规范的特点:最高权威性、原则性、概括性、无具体惩罚性、相对稳定性、纲领性、广泛性等。 三、 宪法的分类和原则: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钦定宪法、协定宪法和民定宪法;人民主权原则、人权原则、法治原则等 a资产阶级学者的宪法分类: (一)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1)成文宪法:美国、日本、中国、法国。 (2)不成文宪法:英国。构成:权利请愿书 、 人身保护法 、 权利法案 、 王位继承法 、 国会 法 、 国民参政法 、 男女选举平等法、 人民代表法 。 (二)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1)刚性

3、宪法:制定、修改的机关和程序不同于一般法律。 (2)柔性宪法:制定、修改的机关和程序与一般法律相同。英国宪法是代表。(三)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协定宪法:以制定宪法的机关为标准划分。 (1)钦定宪法: 1908 年中国钦定宪法大纲。 (2)民定宪法:当今大多数国家的宪法。 (3)协定宪法:英国1215 年自由大宪章 、法国1830 宪法。 (b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宪法分类:资本主义类型的宪法和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权力制约原则、法治原则。 四、宪法的作用: a确认和巩固作用:确认基本制度、巩固统治阶级地位。b限制和规范作用: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和规范。 c指引

4、和协调作用。 d评价和宣传作用:评价作用有广泛性、集中性、最高性的特点。宪法资料1、宪法之最: 宪法概念的最早形成:来自英文constitution ,而英文又源于拉丁文constitutio 。古罗马时期用来表示皇帝的各种建制 和皇帝所颁布的诏令、谕旨之类文件,以区别于市民会议通过的法律文件。中世纪英国建立的代议制度后来为欧美各国 广泛采用时,人们把规定代议制度的法律称为constitution ,即宪法确认立宪政体的法律。在我国,19 世纪 80 年代郑观应在其盛世危言中首次使用“宪法”一词。1908 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此后“宪法”成为特定法律用语。 最早的资产阶级宪法:出现在

5、17 世纪中期首先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英国,体现为不成文宪法,主要有1628 年权 利请愿书、1679 年人身保护法、1689 年权利法案、1701 年王位继承法等。 最早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1787 年美国宪法、1791 年法国宪法。 最早的社会主义宪法:1918 年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苏维埃共和国宪法。 历史最悠久的宪法:1787 年,美国宪法仍有效,只制定了26 个修正案。 司法独立原则在宪法上的最早确立:英国1689 年权利法案、1701 年王位继承法明确规定行政机关不得干涉司法活动。1787 年美国宪法规定:“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 民主集中制原则

6、在宪法上的最早确认:1903 年列宁指导下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党章中首先确立,1936 年 苏联宪法 最早从宪法上确认这一原则,作为建设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基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宪法上的最早确立:1789 年法 国人权宣言第6 条规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 平等的。”社会主义宪法最早由1918 年苏俄宪法确立。2 无产阶级的第一个选举制度:1871 年巴黎公社实行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选举制度,1918 年苏俄宪法是历史上规定 绝大多数人享有选举权的第一个法律。 最早的制宪会议:为制定或修改宪法而专门召开的会议,最早系1787 年美国13 个

7、州在费城为修改邦联条例而 召集的。 违宪审查制度的最早创立:违宪审查制度指国家通过司法机关和司法程序审查、裁决法律、法令是否违宪的一种基 本制度。此制首创于1803 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审理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目前至少有60 部宪法已予确认。 宪法法院的最早设立:最早提出设立宪法保护机关的是美籍奥地利法学家、规范主义法学派创始人凯尔森。奥地利率先于 1920 年设立宪法法院,目前至少有30 个国家设立。 社会主义宪法监督制度的最早建立:1918 年苏俄宪法第32 条规定:“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 负责监 督苏维埃宪法 , 的实施情况。”最早设立宪法法院的社会主义国家:前南斯拉夫1963 年始设

8、立, 形成 1 个联邦、 6 个共和国、 2 个自治省宪法法院。 最早提出人权口号的宪法:“人权”口号是资产阶级革命初期为反对封建专制而提出的,最早见于1628 年英国权 利请愿书,之后1679 年人身保护法、1689 年权利法案予以具体保障。第一个人权宣言:1776 年美国独立宣言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表述了天赋人权、主权在 民、民族独立等内容。1789 年法国人权宣言列为1791 年法国宪法序言。 最早确定公民工作权的宪法:1919 年魏玛宪法第163 条规定:“德国人民应有可能之机会,从事经济劳动,以 维持生计。无相当劳动机会时,其必需生活应筹划及之。”最早规定保护青少

9、年的宪法:1919 年魏玛宪法第122 条:“应保护青年,使勿受利用及防道德上、精神上及体 力上之荒废。” 条文最多与最少的宪法:最多为1974 年前南斯拉夫宪法,406 条;最少为1978 年毛里塔尼亚宪法,16 条。 规定国家元首任期最长与最短的宪法:最长为法国宪法,7 年;最短为圣马力诺宪法,规定国家元首由两个权力同 等的执政官共同担任,任期只有半年,每年4、10 月各改选一次。 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文献:辛亥革命后1912 年孙中山主持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肯定了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等原则。 中国第一部宪法:1923 年曹锟就任总统时颁布的中华民国宪法。 旧中国最后一部宪法:1946

10、 年通过、 1947 年元旦公布的中华民国宪法。 中国第一部代表人民利益的宪法性文件:1931 年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 领。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1954 年 9 月 20 日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 章 106 条,以 根本大法的形式总结历史经验,巩固革命成果,确定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规定国家权力、公民权利义务,反映全体人民的愿望和利益。第四部即现行宪法于1982 年 12 月 4日颁布实施。3、宪法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宪法基本理论 第一节宪法的概念宪法的词源 ( 古代意义宪法的含义古代意义宪法、近代意义宪法的区别) 宪法的

11、特征 (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公民 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宪法的本质 ( 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 第二节宪法的历史发展及其分类 近代意义宪法的产生( 近代意义的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英国宪法的产生、发展及特点美国宪法的产生、发展及特 点 法国宪法的产生、发展及国家宪法的产生) 我国现行宪法 ( 新中国宪法的产生与发展现行宪法的三次 修正 ) 宪法的分类 ( 资产阶级学者的宪法分类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宪法分类) 第三节宪法的基本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权力制约原则第四节宪法的作用 确认和巩固作用限制和规范作用指引和协调作用评价和宣传作用第五

12、节宪法的渊源与宪法的结构 宪法的渊源 ( 成文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判例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 宪法的结构 ( 序言正文 附则 ) 第六节宪法规范 宪法规范的概念宪法规范的主要特点( 根本性最高权威性原则性纲领性相对稳定性 ) 第七节宪法关系 宪法关系的概念宪法关系的主体( 公民国家其他主体 ) 宪法关系的内容( 宪法上的权利和义务) 宪法关系的客体第八节宪法与宪政 宪政的概念和特征宪法与宪政的关系3 第二章国家的基本制度( 上) 第一节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国体概述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特色( 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爱国统一战线 ) 第二节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 经济制度的概念

13、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全民所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劳动者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三资”企业 ) 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 存) 国家保护社会主义公共财产( 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第三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 第三章国家的基本制度( 下) 第一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政体概述 ( 政体的概念和种类政体与国体的关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概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民 主的基本形式 第二节选举制度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选

14、举权的平等性原则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秘密投票原则) 选举的物质保障和法律保障我国选举的民主程序( 选举的组织划分选区和选民登记代表候选人的提出投票选举对代 表的罢免和补选) 第三节我国是单一制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结构形式概述( 国家结构形式的概念和种类决定国家结构形式的因素) 我国是单一制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采取单 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原因我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主要特点) 第四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念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 第五节特别行政区制度 特别行政区的概念和特点“一国两制”是设立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指导方针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特别行政区的政

15、治体制 ( 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特别行政区政府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特别行政区的司法机关) 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制度( 特 别行政区基本法予以保留的原有法律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适用于特别行政区的全国性法律) 第四章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第一节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概述 公民和国籍公民与人民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概念公民权与人权我国现行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新发展 第二节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和获得赔偿权) 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 ( 人身自由人格 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 财产权劳动权劳

16、动者 的休息权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文化权利和自由) 特定主体的权利( 保障妇女的权 利 保护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及合法权益) 第三节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履行基本义务是公民应尽的责任公民基本义务的主要内容(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 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其他基本义务) 第四节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主要特点 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致性 第五章国家机构 第一节国家机构概述国家机构的概念和分类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民主集中制原则社会主义法治原则责任制原则联系群 众、为人民服务原则精简和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