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62运用诗歌鉴赏方法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794299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744.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歌鉴赏62运用诗歌鉴赏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古代诗歌鉴赏62运用诗歌鉴赏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古代诗歌鉴赏62运用诗歌鉴赏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古代诗歌鉴赏62运用诗歌鉴赏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古代诗歌鉴赏62运用诗歌鉴赏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鉴赏62运用诗歌鉴赏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鉴赏62运用诗歌鉴赏方法(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诗歌鉴赏课件系列(六-二) 运用诗歌鉴赏方法采用主观题的方式,选择古代诗歌作为考察的内容。古代诗歌 的考查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 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所谓初步鉴赏指的是对作品 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作概要的赏析,无需引经据典,也不 需要拿试卷外的作品进行比较,只需对作品本身的特点进行鉴 赏。当然,如果诗句用到的典故是我们在课文中学过的,我们 应该知道,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摘自张伟明2002年高考命题展望一文1、命题材料一定浅显易懂不必紧张2、主观题包括填空和简答对症下药3、考查对象为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 掌握与之有关的常用术语。4、训

2、练要循序渐进认真学习近年高考诗歌鉴赏题题干。先做填空题,再做简答题,或把填空、简答互换改造,进行变题,最后 进行填空、简答题综合训练 。新形势下“ 2003年诗歌鉴赏”复习指导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2年全国题)春夜洛阳闻笛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指出,“折柳”二字是全 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 “关键”之说?为什么?答案要点:“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考查诗歌形象) 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 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 是全诗的关键。(考查诗歌思想

3、感情)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2003年春季北京题)闻雁 (韦应物) 寒塘 (赵嘏)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1)填空: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五言绝句。(考查诗体常识)这两首诗都是抒发思乡之情(或“ 秋思”)(考查思想内容)(2)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答: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 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思乡情。故诗人 常借雁来抒情,寄寓自己的浓浓乡愁(考查形象)鉴赏方法与形成性训练一、阅读下列唐诗,简答下列问题。月 夜 (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4、。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注: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 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 夏)。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图赶到灵武,为平 叛效力。但当时叛军势力已膨胀到鄜州以北,他启程不久,就被叛 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 作。 思考:(1)“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是谁在“独看”呢? 儿女在旁,又为什么说是“独看”呢? (2)此诗构思上有什么巧妙 之处?答:(1)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赏自然风光,而是“忆长安”, 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 (2

5、)不从自己角度写思念对方,而从对方思念自己的角度 来反向表达思念之苦,全诗侧面虚写(化实为虚)。(1) 、了解词法(活用、炼字)和句法(倒装、错位、省略、紧缩、化典等)(2) 、联系背景(生平经历、思想状况、时代特点、社会概况、人物风貌等) (3) 、借助主旨方法一:咀嚼词句方法二:分辨手法(一)-识别表现手法常见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 情景交融、 直抒胸臆、 伏笔照应、 欲扬先抑、 虚实相生、 正侧结合、 动静远近、 对照衬托、 点面结合、 小中见大、引用化典、联想想象、烘托渲染、象征寓意、借古讽今等二、思考:(1)下面两首诗词采用了极为相似 的修辞手法,请指出并作简要分析。(2)两首 诗词

6、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生 查 子(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答: 两首诗都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也都表达了极为相似的物是人 非的感慨。(得分点)崔诗用“人面”“桃花”作为线索贯串, 通过“去年”寻春艳遇和今日重寻不遇,虽同时同地同景但人 不同的对比,把诗人因此而生的惆怅,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 来。(得分点)欧阳修词上片说去年,下片说今年,元夜、 花、柳、灯、月都依旧,就是“不见去年人”,继而用“泪满 春衫袖”将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

7、伤表现得很充分。(得 分点)方法二:分辨手法(二)-识别修辞方法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排比、拟人、 夸张、衬托、对仗、 双关、通感、互文、借代、设问、反问、 对比等 方法三:体会感情 常见思想感情-忧国伤时、建功报国、思乡怀人、寄情悠闲、借古抒怀、仕途失意、勉励留念等三、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如梦令 ( 严蕊)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 ,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思考:(1)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它出 自谁的什么作品?(2) 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 的是什么事物?它有什么形象寓意?答: (1)“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或世外桃源) 的典故,出

8、自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2)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桃花。这首宋词表达了心地 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这首词以物况人,“白白与红红”, 一树花分红、白两色,高标逸韵,独特别致,作者正是以这“ 别是东风情味”的红白桃花自况,来表达自己身陷风尘(桃源 :宋词中指代妓女住处)而心自高洁的情怀,赞美了红白桃 花独标一格,超拔于春天群芳之上。方法四:明白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 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 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 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 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方法五:鉴赏形象常见诗

9、歌形象-杨柳、大雁、月亮、梅花、桃花、落花、流水、 江水、风、花、雪、月、草、云、日、笛等方法六:品味意境(1)抓住画面和气氛(2)分析情与景关系(即景抒怀、直抒胸臆 、寓情于景、情景相生等)(常见意境有- 幽深僻远、 安谧美好、 清新自然、华美壮丽、恬淡闲适、迷离渺远、 雄浑刚健、无我之境、有我之境等。)四、结合注释,阅读下面这首诗,谈谈你对这首诗所表现 的意境的理解。(延伸研究练习题)听张立本女吟(高适)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注:“危冠广袖”是一种高冠宽袖窄腰的南方的贵族女装 。砌竹,阶沿下的修竹,以钗击节是唐宋人歌吟的习惯 。清歌一曲,即吟歌

10、一首。鉴赏指导: 据诗题可知,此诗为诗人听了张立本之女 吟诗后作,要理解诗的意境,关键在于把握住张立本女 “独步”“自敲”“清歌”的形象和“凉”“月如霜”这此透露气 氛特征的词语,在此基础上归纳并作具体分析即可。要求:采用文学短评形式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意境专题短论。听张立本女吟(高适)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少 女环境外貌描写行动描写广袖(宽袖子)楚宫装(窄腰裙)危冠(高帽子)南方贵族女装典雅独步 逐 自敲 清歌孤寂清纯形象清高清雅闲庭 夜凉 砌竹 月如霜凉爽的闲庭寂静的夜空如霜的秋月清幽寂静幽静意境:清雅幽静方法七:把握风格识别风格特点。(常见风

11、格- 豪迈奔放、 清新飘逸、 沉郁顿挫、 慷慨悲凉、 雄浑悲壮、 婉约细腻、 缠绵宛转、 朴素自然、 恬静幽远、典雅庄重等)五、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延伸研究练习题)别董大二首(其一)(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思考:在唐人赠别诗中,大多是凄清缠绵、低徊流连的作品 ,然而本诗却另具一种什么风格?三、四句能不能换为“劝 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为什么? 鉴赏指导: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抒情。一、二 句描写日暮黄昏,且大雪纷飞,在北风狂吹中,惟见遥空大 雁,出没寒云。三、四句抒发诗人在慰藉之中充满信心和力 量,因

12、为是知音,说话才朴实而豪爽,又因为沦落,才以希 望为慰藉。要求:采用文学短评形式写段不少于100字的风格专题短论 。小 结诗 歌 鉴 赏 方 法-咀嚼词句(1)了解词法、句法 (2)联系背景 (3)借助主旨-分辨手法(1)识别表现手法(2)识别修辞方法-体会感情-明白用典分清用事和引用-鉴赏形象-品味意境(1)抓住画面和气氛(2)分析情与景关系 -把握风格识别风格特点五、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别董大二首(其一)(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思考:在唐人赠别诗中,大多是凄清缠绵、低徊流连的 作品,然而本诗却另具一种什么风格?能不能换为“劝 君更进一杯酒

13、,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 西),为什么? 鉴赏指导: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抒情。一 、二句描写日暮黄昏,且大雪纷飞,在北风狂吹中,惟 见遥空大雁,出没寒云。三、四句抒发诗人在慰藉之中 充满信心和力量,因为是知音,说话才朴实而豪爽,又 因为沦落,才以希望为慰藉。 答:本诗具有慷慨悲壮、豪放健美的风格。听张立本女吟(高适)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少 女环境外貌描写行动描写广袖(宽袖子)楚宫装(窄腰裙)危冠(高帽子)南方贵族女装典雅独步 逐 自敲 清歌孤寂清纯形象清高清雅闲庭 夜凉 砌竹 月如霜凉爽的闲庭寂静的夜空如霜的秋月清幽寂静幽静意境:清雅幽静答案示例:这首诗创造了一种清雅幽静的意境。(得分点) 暗蓝色的天幕上一轮秋月高悬,凉爽的闲庭中女 诗人依阶低吟。清泠的吟诗声和着玉钗敲竹的节 拍飘荡在寂静的夜空,冰冷如霜的月光勾勒出一 个蛾冠广袖的少女徘徊的身影。(得分点)意境是 情与景的融合。读者只要领会清雅幽静之境,便 能走进女诗人超尘拔俗,淡雅清纯的内心世界。 (得分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