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791397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8.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耀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演讲提纲)一、耀斯与伽达默尔伽达默尔将美学看作哲学解释学的一部分,认为艺术揭示我们的存在,艺术和美是一种基本的存在方式;艺术经验超越自然科学方法,又接近于哲学经验和历史经验,因而成为解释学的出发点,同时,每一件艺术品都应被理解,理解是全部世界的本体论存在;审美经验和艺术经验的理解特征,表明了某种解释学现象。总之,伽达默尔将审美经验抬高到了哲学的高度,美学成为解释学的一个有机部分。在文学阐释学方面,姚斯提倡从问答模式中阐释文学。接受美学理论家反对19 世纪兰克的历史客观主义,反对文学作品有客观的永恒不变的涵义或意义。他们认为历史研究是一种随着认识的增长而不断变化的对经验的

2、研究。历史研究者同样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这一历史观是接受美学文学史观的基础。所谓问答模式,本是加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所提出的一种模式,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必须从与世界的交流中进行,缺乏交流的认识是靠不住的、不科学的,至少不如有交流的认识那么精妙,这种交流的具体形式就是问答模式。 姚斯对加达默尔的这套理论是心领神会的,他不止一次地说: “加达默尔的阐释学经验理论以及在人本主义中心概念历史上的历史说明,他的在效果史中去认识所有历史理解的入门口这一原则,他的水准融合(一译为视域融合)的控制性过程所作的阐述,无疑都是我的方法上的前提,没有这一前提, 我的研究便不可设想了。”现代哲学、 美学的阐释学大师是加

3、达默尔,姚斯对他如此推崇,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姚斯在文学阐释学方面有几个主要方面不同意加达默尔的理论。首先,他不同意加达默尔用古典作品解释古典作品的做法,认为加达默尔的这种做法仍有解经学的古典意味,不是建立在此时此刻的读者对过去作品的接受的阐释的基础上来理解作品的。他说: “古典作品的这么一种原始材料优越性应该如何与意义具体化的不断发展变化原则相一致呢?一直把原始材料同当代时代联系起来的原始问题,它的意义的同一性又该如何与理解在解释学运用中的创造结合起来呢?”很明显,姚斯是在用加达默尔后面的话诘难前面的话,而他自己无疑是立足后者而面对作品即原始材料的,因为这样,读者可以在审美经验的接受中完

4、成与作品的交流建构的任务。其次,他不同意加达默尔关于对“审美意识的抽象”所作的批判。 这个命题涉及到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许多问题,如詹姆斯的 政治无意识 、马尔库塞的审美之维 ,本杰明的艺术品 、阿多诺的美学理论等著作中关于文化、艺术与商品广告化的讨论。姚斯不同意加达默尔的那种说法,实质上是与以上诸家商兑,体现出他对当代文化和艺术的看法。姚斯认为,加达默尔的批判“尽管是针对十九世纪审美教育的衰落形式,但仍然没有阐明文化(审美的无差异)与想象的博物馆(审美的区分)这历史性的两极之间的审美经验的功效。此其一。 其二, “问与答这种反抗功能既隐藏在小说文学的秘密路径中,也行进在文学过程的康庄大道神话

5、接受上;正如安菲特律翁(希腊神话中赫拉克勒斯名义上的父亲引者注)故事所讲的那样,神话接受能把一切原始材料的优越性远远抛在后面, 能作为解放的车轮与哲学思辨相竞争。”这说明, 姚斯对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和艺术的看法是冷静的、有分析的、对问答的抽象性和审美经验展示的特殊的抽象性并不一味反对。但是,他把神话接受看得过重了,以至于不能全面展开审美经验中的接受的全部丰富性和深刻性。二、耀斯与阿道诺阿道诺认为文化领域已经完全被商品社会的拜物逻辑和意识形态所渗透,当代艺术的所有审美实践都被降低为消费主义和意识形态的操纵。鉴于这一艺术领域严峻的现实,真正的艺术想要摆脱被奴役的状态,只有与社会完全对抗,彻底否定艺术

6、与社会的所有联系。(这也成为先锋派的理论依据)耀斯指出,不加辩证的谈论当代艺术的商品特性是十分片面的,文化产品永远是特殊的产品,不能完全套用商品流通的理论来讨论其艺术特性。(这种特殊性在艺术产品中是普遍适应的,袜子:物质性强。艺术:精神性强)另外,耀斯承认:对于审美需要的操纵是有限度的,即便是在工业社会条件下,艺术的生产和再生产也不可能决定艺术接受,因为艺术接受不是简单被动的消费,而是基于接受者赞同或拒绝而进行的审美活动。(耀斯本书序第二页。 )阿道诺还极力反对审美快感,认为这是庸人习气,这是把艺术与厨房里的食物相提并论的可耻行为。耀斯通过对文学史的研究得出这样的解释: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采取

7、了一种与非真实的审美对象相对立的立场,在逐渐解释审美对象的过程中实现对客体的享受,另外主体借此活动从日常生存中解脱出来,从而又享受了主体自身。这种对审美快感的来源地分析又赋予了其非功利性。三、对审美经验与文学阐释学的思考姚斯研究的结果是:审美经验有三重意义,即诗的、审美的和净化的意义。诗是审美经验的生产活动,审美是审美经验的接受,净化是审美经验的交流功能。序论中说: “关于审美实践问题,关于用诗、审美、净化这三项基本功能对审美实践进行历史的解释问题,关于这三项功能特有的基本态度即审美享受问题,以及审美经验与日常生活中其他感性领域的经验的界限关系问题,这些大概是这本书的主要探讨对象。”姚斯总是注

8、意在交流渗透中研究这三种关系。他不仅看到了马克思研究的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而且还重视了用分配与交换作为这两者中介的理论,同时,他还强调互渗活动( Interaktion)的本原价值。 在这些基础上,他论述技术、 交往与世界图景这三位一体的平衡性。具体到审美经验的三功能或三重性上来,这就是他说的:“作为诗艺的技术,作为净化的交往和作为审美的世界图景在审美活动中变得一目了然了;艺术通过摆脱控制关系的历史而主张人类行为的独立自主性。倘若人类行为的上述三种功能的效果在这种审美经验活动中,在这种艺术的经验中表现出来了,那么,上述企图是不难实现的。 ”由此可见,姚斯是把人类的技术、交往、世界图景等,作为诗、

9、审美经验、净化的理论基础,又把诗、审美经验、净化的交流融汇作为实现人类的三种行为方式或构成的目的的手段。姚斯这本书还有一个特点是对作品的主人公(Hero)进行了研究,有两章专门讨论作品主人公的问题。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讨论与作品主人公同一化的交流行为模式的规定性” , 把握文学接受情感过程和审美态度的交流问题。这里介绍一个有趣的鉴别主人公的相互影响的类型表。 1. 联想式认同:“通过在某一戏剧行为的封闭的想象的世界里充当某一角色而十分清楚地实现自身的那种审美行为”这是最进步的认同,抛开制度与信仰的束缚,自由自在由自己想象的审美方式,譬如看 潜伏 不一定要被束缚为对无产阶级革命烈士的瞻仰,而

10、有人联想到自己如果是余则成会如何如何。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对主人公做过三类划分,比我们好,比我们坏,同我们类似。耀斯似乎借鉴了这一划分。2. 钦慕式认同:“以榜样的完美来界定的审美态度,而不涉及悲剧效果或喜剧效果的区分”,耀斯举了新爱洛伊斯少年维特之烦恼可举例女孩眉心的红点,铁道游击队李向阳等认同感。3. 同情式认同:“将自己投入陌生自我的审美情感”,基于对不完美的主人公的同情,消除钦慕的距离感,而将自己置于他的地位,与受难的主人公休戚相关产生共鸣。譬如对哈利波特死的争论,韩剧里平民美少女和贵族王子的故事等。4. 净化式认同:“把观众从他的社会生活的切身利益和情感纠葛中释放出来,把他置于遭受苦难

11、和困扰的主人公的地位,使他的心灵与头脑通过悲剧情感或喜剧宽慰获得解放”,这一种认同要求观众必须有能力从直接的认同中解脱出来。比如看红楼梦,拘泥于林黛玉的香消玉殒或者贾宝玉的命途多舛是不可以的。而对眼前的东西进行判断或思考,这有助于人们形成新的价值观,审美和道德之间仿佛不再有距离(这就不难理解研究某大家的人将其作品看多了便会或多或少的不自觉的趋从,这边源于价值观的改变) 。5. 反讽式认同: “指这样一种审美接受层次:一种意料之中的认同呈现在观众或读者面前,只是为了供人们拒绝或反讽”(提前就知道主人公或情节肯定比我们要坏)在耀斯给出的表中表中,对主人公的各种情况与读者交流中各种接受控制以及由此产

12、生的各种正负效应都有清晰的说明。姚斯既是个文论家,也是个文学史家,因此,他能从作品中总结出一些模式来扩充他的接受、阐释理论。最后,我还想提一下,姚斯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研究文艺的情况。这种方法也是本书第五章所采用的方法。佛克玛夫妇写的二十世纪文学理论最后一章展望未来的时候专门介绍姚斯的这种方法。姚斯想原有的观念在社会学上得到完满发展,在阐释学上得到深入而详尽的论述。他的这种做法,得到了佛克玛夫妇的大为赞许,二十世纪文学理论中说:“把知识社会学引进文学研究的范畴,实在是一个很有眼光的建议;依我们看,这要比提倡文学的社会学研究显得更有意义,因为后者的研究基础与界限至今还弄不清楚。此外,要联结接受理论

13、与符号学之间的关系,知识社会学可成为一座桥梁。知识怎样透过语言而分布于社会,日常的生活经验又为何分类,这是符号学和接受理论关心的问题。对于一个身临其境的人来说,日常生活时而亲切时而陌生,源于知识的特殊分布。”因此,在世界文艺学发展走向中,用知识社会学研究文艺学应成为一种趋势。姚斯对抒情诗的研究尤多,而用知识社会学研究抒情诗的成分也相当重。但这毕竟还处于探索阶段。如果未来世纪的文艺学研究真正系统地使用知识社会学,那么,佛克玛夫妇的预测眼光是明亮的,姚斯的这一开拓更会闪放出学术光彩。耀斯理论反对孤立、片面、机械地研究文学艺术,反对结构主义化的唯本文趋向,强调文学作品的社会效果,重视读者的积极参与性接受姿态,从社会意识交往的角度考察文学的创作和接受,这都具有积极的价值。但它仍然回避美的本质、艺术的本质等基本美学问题,表现了它的局限性和理论弱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