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落实“理解语言”(理解课文内容)和“运用语言”(关注言语形式)这两个层面的教学目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78666 上传时间:2017-08-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谈如何落实“理解语言”(理解课文内容)和“运用语言”(关注言语形式)这两个层面的教学目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谈谈如何落实“理解语言”(理解课文内容)和“运用语言”(关注言语形式)这两个层面的教学目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谈谈如何落实“理解语言”(理解课文内容)和“运用语言”(关注言语形式)这两个层面的教学目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谈谈如何落实“理解语言”(理解课文内容)和“运用语言”(关注言语形式)这两个层面的教学目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谈谈如何落实“理解语言”(理解课文内容)和“运用语言”(关注言语形式)这两个层面的教学目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谈如何落实“理解语言”(理解课文内容)和“运用语言”(关注言语形式)这两个层面的教学目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谈如何落实“理解语言”(理解课文内容)和“运用语言”(关注言语形式)这两个层面的教学目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择某一组(单元)课文,谈谈如何落实“理解语言” (理解课文内容)和“运用语言”(关注言语 形式)这两个层面的教学目 标。答:理解语言是接触认知语言的过程,在相对真实完整的语境中感知理解语言,目的是让学生感知和理解语言的实际用途,这种效果要远高于直接告诉学生语言点。运用语言是进一步学习语言,强化所学知识的过程。在创设的类似语境中运用语言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并且能够让学生感觉到学习这些知识是非常有用的。如果直接把知识呈现出来,然后让学生记忆和做题,无疑会让学生感到枯燥,而且感觉学无所用。在理解的基础上归纳语言是形成技能,掌握语言的过程。因此,在理解课文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并且

2、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教师要凭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来进行,在教学中关注言语的运用和作者的表达方式,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下面以人教版第三册,第四组的几篇课文说明;如坐井观天中有这样一句话:“小鸟飞了一百多里”,引导学生说出小鸟可能飞过哪些地方,学生会想到,很多的高山、大海、河流、森林、果园、城市、山村等,和小 鸟一起感受天空的无边无际,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所学内容之间的距离,真切地理解课文内容,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训练了学生说的能力。再如我要的是葫芦一直接导入。提问;小朋友读了课题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呢?二、精读指导1,课文中葫芦长的怎么样呢?一起来读一读。出示细长的葫芦藤上2,师:你觉得这个葫

3、芦怎么样?(可爱)哪里可爱? 生:品读。3,师;那个种葫芦的人是怎么做的? 出示: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生:体会到什么(喜欢小葫芦)读一读生:读第二自然段理解“自言自语” 、“盯”。生:体会那个人非常喜欢小葫芦4,师: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原因是什么呢?生:找一找,读一读。出示: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生:扮演那个人读一读生:说一说小葫芦落的原因师:叶子和葫芦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三、总结四、拓展延伸:1、想象那个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2、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续编故事) 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下了几棵葫芦。过了些日子,( )的葫芦藤上长满了( )色的

4、叶子,开出了很多( )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好多( )的小葫芦。有一天,他发现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这时,他想( ),赶快( )。后来,小葫芦慢慢( ),一个个都长得( )。3、学了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五,实践活动1、把自己又编的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2、在课外找几个成语送给这个种葫芦的人六,课后反思:我要的是葫芦阅读教学应立足于培养孩子阅读文章的兴趣,引导孩子品味语言, 积累语言,从而发展他们的语言,达到自能读书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始终把语言的学习、体会、感悟作为重点,注重学生的个人感受,且能结合各自生活的实际赋予其不同的内涵。而对语言感受的最重要手段就是“ 读” 。

5、读是为着更深层次的理解课文,更深层次的感受语言而选择的最佳途径。再如小柳树和小枣树小柳树和小枣树各有长短,怎么看待每个人的长与短,是课文的立意所在。课文借助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小柳树因为自己长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枣树;而小枣树不因自己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也不因为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教学时授以阅读的方法,培养阅读的能力,逐渐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运用语言。 这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借助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并通过它们之间的对话,生动形象地使学生懂得“要善于发现别 人的长处 ,正视自己的不

6、足”这一深刻的道理。首先创设意境,引导学生在刺激他感官及兴奋点的很直观且恰当的媒体中感受、想象,表达自己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对文章中心的理解。其次整体刻画,感悟形象。通过比较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多方面的不同来朗读课文。一是生长特点不同(从外形入手);二是性格特点不同(从语言入手,对待对方的态度);三是小柳树前后的表现不同(从得意骄傲到不好意思)。抓住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样子和语言进行朗读、比较、体会。自然地刻画两种人物形象,第一部分着力刻画小柳树的美丽与骄傲,第二部分着重突出小枣树的能结果子与待人的宽容大度,让学生获得两种完整的、丰满的、立体的人物形象。再次,以读为本,以 读生情,以情促 读。课标强调阅

7、读教学要重视“读” 的 训练,引 导学生在 “读”中感知,在“读” 中感悟,在“ 读”中培养语感,在“读” 中受到熏陶。 让学生在“ 读”的过程中,对课文内容逐步感知、感悟、内化、延伸,这不仅是教学理念,而且是实现阅读教学目的的有效手段。教学时,我设计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琅琅的书声中益智、怡情。体验和理解,力求做到 发展语言与 发展思维结合。如理解小柳树态度的转变,突出宽容大度、善于发现他人长处的小枣树的形象时,设计的一些发散性问题,可以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发散学生的思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从而使学生走进文本,超越文本,张扬个性,形成富有创意的独到的见解。最后,积累语言, 积淀语感。小柳 树虽然骄傲,但是她外表的确美丽, 这些描述的语句很适合学生积累。在反复诵读中,学生就会自然地同化、改造学生的语言,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学生重构语言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