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组织自主学习教学的尝试与研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78108 上传时间:2017-08-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组织自主学习教学的尝试与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谈组织自主学习教学的尝试与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谈组织自主学习教学的尝试与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谈组织自主学习教学的尝试与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组织自主学习教学的尝试与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组织自主学习教学的尝试与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组织自主学习教学的尝试与研究哈尔滨市阿城区朝中 李英实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新课程标准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是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能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新课程教学中,化学教师必须要按着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设计优化课堂教学。在新课标下的高中化学教学中体现生本教育。生本教育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具有主动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能适应未来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新人教育。据专家预测未来 30 年人类的科技知识总量将在现有基础上再增加 100 倍,所以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必

2、须重视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我校现有的学生汉语水平不高,阅读能力较差,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为了提高我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在化学课堂上坚持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坚持布置学生课前的预习案,并坚持检查学生的预习案。下面谈一谈我在教学中尝试的组织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与经验。一、 谈设计导学案教师要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有效的方法是教师合理的设计导学案。这是教师首要做的工作。因为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是学习主动性较差,懒的动手记笔记,即不会学习,所以教师必须研究怎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根据现有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及教学内容的不同,可以设计不同的导学案。1、 概念性教学内容与化学用语教学内容,可以用填空题形式编

3、题,让学生阅读课文之后填写概念中的主干词语,填写化学方程式。使学生强化记忆。下面谈案例。案例 1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预习题(09、02、22)请同学们阅读 P31-32 解决以下问题1、离子反应:有 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叫离子反应。2、离子方程式:用 表示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3、离子方程式的意义:一个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 或 的离子反应。4、溶液中的复分解反应(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生成 、放出 生成 的物质。5、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6、离子方程式书写的一般步骤(以为例):(1)写:(2)改(3)删(4)查7、写出硫酸钠与氯化钠反应离子方程式:案例 2金属的化学性质部分预习题 2009-11-0

4、9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并一定要记住)(1) 铝在空气中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2) 铁在氧气中燃烧: (3) 镁在氧气中燃烧: (4) 钠在空气中燃烧(看教材 P48): (5) 钠在空气中变质: 二、金属与酸反应(1) 锌放入稀硫酸中: (2) 铁放入稀盐酸中: (3) 镁放入稀盐酸中: 三、某些金属与盐溶液反应(1) 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2) 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四、某些金属与水反应金属钠放入水中(看教材 P50): 现象描述: 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看教材 P51)六、铝加热时为什么不滴落?七、有没有不理解的问题?八、自己做了吗?2、 谈探究性实验导学案布

5、置实验内容的预习: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实验步骤,实验装置图等。发给实验报告单,先让学生填写。布置实验预习题:实验操作注意事项,仪器的使用方法等内容。下面是“实验测定酸碱滴定曲线探究性实验”导学案例。实验预习题案例 1(问题和答案发下去让学生先预习,上课时学生讲解)1、 本实验量取和计量反应过程中酸、碱溶液用量所使用的滴定管,能否用量筒代替?说明为什么。用滴定管有什么优点?答:不能用量筒代替滴定管,因为计量的精确度不同。在量取液体的体积时,量筒只能读至0.1ml,而滴定管可读至 0.01ml。用滴定管的优点有:测定值的精确度较高,读数方便,操作简单。2、 酸式滴定管为什么不能盛装碱溶液

6、?答:由于碱性溶液会腐蚀玻璃,尤其是容易使酸式滴定管上的玻璃活塞因腐蚀导致无法使用。说以酸式滴定管不能盛装碱性溶液。3、 滴定管在加入反应液之前为什么要用所要盛装的反应液润洗?答:在加入反应液时如果不用所要盛装的反应液润洗,就会由于管内壁附着的蒸馏水使反应液稀释,使溶液浓度降低,影响测定结果。4、 如果滴定管下端尖嘴中有气泡存在,对实验结果可能有什么影响?答:滴定管下端的气泡有可能在滴定过程中被排出,导致该反应液的用量读数值偏高,使实验结果误差偏大。5、 读取滴定管读数时应注意什么问题?读取滴定管内液面所在体积数时,应使滴定管与水平的实验台面保持垂直,并使视线与滴定管内液体的凹面最低处相切。6

7、、 仔细阅读实验室所备的 PH 计的使用说明;思考比较 PH 计与 PH 试纸的不同特点。7、 根据实验操作提示和实验要求,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记录表格,并绘出实验装置图。8、注意问题:(1)在向 0.1000mol/L 盐酸中滴加 NaOH 溶液时,应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使反应液混匀。(2)滴定过程中,操作者应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以准确把握滴定终点。实验报告 案例 2( 略)课堂演示实验导学案例 3氨的实验室制法1 原理:实验室中常用 与 共热的方法制取氨。如: NH4Cl + Ca(OH) 2 = + + 2 画出装置图:3 收集方法如何?4 检验 NH3 时,

8、常使用 的红色石蕊试纸或蘸有 的玻璃棒5 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6 自己完成了吗?学习有收获吗?你今天快乐吗?一定要培养自学能力,一定要自己完成作业。多想为什么?(老师从今天开始逐步培养自学能力,请同学们配合一下)3、设计出能跟学生沟通的问题例如: 1、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2、自己完成了吗?学习有收获吗?你今天快乐吗?3、 (一定要培养自学能力,一定要自己完成作业。多想为什么这样做?)4、 (老师从今天开始逐步培养自学能力,请同学们 配合一下)4、谈复习的导学案可以设计出编制知识网络性的导学案,知识归纳性导学案,概念对比性的导学案,典型例题讲解导学案,知识巩固性练习题导学案等等。这里不展开谈。5

9、、让导学案起到如下的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学生攀登科学道路上,上更高层次的梯子教师从学生获取信息的媒介。提高教学效率。二、 谈组织自主学习计划性问题组织学案导学课要有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还要坚持由浅入深的原则。第一阶段: 组织课堂内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的内容一般是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部分,也就是学生自己能读懂的内容,阅读教材时间大约 10 分钟左右,学生阅读教材之后填写学案。学案的内容一般是重点掌握的知识内容。形式是填空题、问答题、书写化学方程式、化学式、结构式、思考题等。例如:“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的学案设计如下:1、思考题: 什么叫离子反应? 什么叫离子方程式? 离

10、子方程式有什么意义?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是什么?2、填空题:离子反应概念、离子反应方程式概念、离子方程式的意义、中和反应的实质、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等内容编写成填空题。学生在课堂内阅读课文之后再填写学案。这样逐步引入学生自主学习,逐步养成自主学习与记读书笔记的习惯。普通中学的学生,基础薄弱,学习自觉性较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教师要阅读内容由少到多,阅读时间由短到较长,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第二阶段:组织学生课前预习教材。通过一学期的课堂内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已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师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情况,重新调整和设计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第二阶段是教师布置课前预习

11、,根据我校学生的学习基础与能力,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不留其它作业,只留给课前预习题。第二天教师检查预习情况。教师批改学生预习题中发现问题,重新调节教学内容和重新设计课堂教学程序。这一阶段教师应注意如下的问题。刚开始学生不适应课前预习的教学方法,所以上课之前检查与督促学生预习是很有必要的,刚开始时,布置的预习题必须就围绕教材内容设计,如果预习题较难,会导致学生厌学,导致学生不认真预习,甚至有抄作业的现象。如果学生没有预习,教师很难按原来教学计划上课。检查预习学案中发现,有的学生预习的很认真,有的学生认真填写不理解的问题和自己的收获。如“老师双线桥法不会” 、 “老师物质的量不理解”还有学生写:“

12、我今天快乐,有收获”等。上课之前师生之间如此交换信息,教师方面有深入了解学生,上课“胸有成竹” ,学生方面“带着问题上课”,课堂上师生能够互动和谐,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效率高。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例如:我校高一年级学生接受能力特别差,学生的思维不活跃。如果不组织学生预习,课堂死气沉沉,没有一名学生发言的,好比 “一潭死水” 。高一教材的物质的量部分教学内容是,整个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难点之一。教这一部分教学内容时,尝试了课前先布置预习,教师检查预习,再进行针对性地教学。学生在课堂上比较积极思考,有的学生提出疑难问题,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较好。实践证明,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更有必要“先预习后听课” 。教学难点的内容更有必要“先预习后上课” 。这种教学法,教师能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有利于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学生能把握教材上的重点内容的学习。2011-05-13结束语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行动气来实践,贵在坚持探索创新。希望领导、同行们共同探讨,提出宝贵的意见。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