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78030 上传时间:2017-08-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编者按:中原城市群不仅是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而且在全国区域 发展格局中也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 为了加快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河南省有关方面组织编制了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 对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等进行了统筹规划。日前,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现将中原城市群总体 发展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介 绍如下:中原城市群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 顶山、漯河、 济源共 9个省辖(管) 市, 14 个县级市、33 个县、 340 个建制镇。区域土地面积为 5.87 万平方公里,占

2、河南全省的 35.1;总人口 4012.5 万人,占全省的 41。 2005 年,区域实现生产总值 5914.82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336.09 亿元,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 56.1和 62.5;城镇化率达到 39.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8.7 个百分点。一、中原城市群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中原城市群是北京、武汉、济南、西安之间,半径 500 公里区域内城市群体规模最大、人口最密集、经济实力较强、工业化进程较快、城镇化水平较高、交通区位优势突出的城市群。中原城市群与东部沿海地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及其他城市群发展相互呼应,并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是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区承接发达

3、国家及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资源输出的枢纽和核心区域之一。现阶段中原城市群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竞争力较弱、可持续发展压力较大、对外开放程度不高等。依据现实基础与发展要求,初步考虑,“十一五”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原城市群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创新发展机制,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加速人口和产业集聚,放大整体优势,增强竞争力、辐射力和发展活力,促进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将中原城市群建成全省对外开放、东引西进的主要平台,形成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带动中原崛起,促进中部崛起。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十一五

4、”期间,中原城市群的发展目标是:郑州市的核心地位显著提升,九市功能和主导产业定位基本明晰,发展的整体合力明显增强;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等四大产业带初具雏型,培育形成一批优势企业;初步形成以郑州为中心,东连开封、西接洛阳、北通新乡、南达许昌的大“十”字型核心区,奠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完善,形成区域内任意两城市间两小时内通达的经济圈;城市功能显著增强,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和谐城市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十一五”期间,区域生产总值预期年均增长 12;按 2005 年价格计算,2010 年生产总值突破10000 亿元,占全省的比重超过 6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省的比重达

5、到 70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超过 24000 元;产业结构调整为 7.5:55. 5:37;城镇化率达到 50左右。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产业关联度的提高和城市空间的调整变化,目前中原城市群向北部的鹤壁、安阳和西部的三门峡拓展趋势日益明显,周边省份相邻城市亦表现出融入的意愿。对此,应按照经济规律和城市发展规律的要求,引导城市群逐步拓展发展空间,提高聚集辐射效应。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原城市群将努力形成布局优化、结构合理、与周边区域融合发展的开放型城市体系,建成一批特色鲜明、适宜居住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进一步凸显城市经济在区域经济中的主体作用;产业竞争力、科技创新能力和文化竞争力显著提高,建

6、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能源基地和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利用,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城乡居民生活更加富裕,普遍享受较高质量的教育、文化和卫生服务,社会更加和谐。2020 年,预期区域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超过 7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省的比重超过 75,人均生产总值超过 5000 美元;二、三产业比重超过 95,城镇化率达到 65左右,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 70,要素集聚和承载能力全面增强,确立在中西部乃至全国城市群中的重要地位,更加有效地带动全省并辐射周边地区发展。二、中原城市群空间发展布局中原城市群空间发展布局包括城

7、市体系、产业布局和核心区建设三个方面内容。(一)构筑协调发展的城市体系中原城市群的城市体系基本架构为:构建以郑州为中心、洛阳为副中心,其他省辖市为支撑,大中小城市相协调,功能明晰、组合有序的城市体系。2010 年,预期郑州、洛阳两市中心城区人口规模分别达到 400 万人以上和 260 万人;开封、新乡、焦作、平顶山 4 市人口规模超过 100 万人,进入特大城市行列;许昌市人口规模超过 80 万人、漯河市超过 60 万人,进入大城市行列;人口规模超过 20 万人的中等城市达到 11 个,人口规模 20 万人以下的小城市 31 个。2020 年,预期郑州市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突破 500 万人,成为

8、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洛阳市中心城区人口规模达到 350-400 万人;许昌、漯河两市也进入特大城市行列;济源、巩义、偃师 3 市进入大城市行列;城市群体规模进一步发展壮大,与周边城市实现融合发展。根据各市现有基础、发展态势以及在中原城市群发展中承担的主要任务,提出了中原城市群九市的功能定位,以促进各市合理分工、发挥优势、形成合力、协调发展。郑州市:河南省省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文化旅游城市,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洛阳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文化旅游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全国重要的新型工业城市、先进制造业基地,科研开发中

9、心和职业培训基地,中西部区域物流枢纽。开封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文化旅游城市,中原城市群纺织、食品、化工和医药工业基地,郑州都市圈重要功能区。 新乡市:中原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汽车零部件、轻纺和医药工业基地,职业培训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北部区域物流中心。许昌市:中原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轻纺、食品、电力装备制造业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生态观光区。焦作市:国际山水旅游城市,中原城市群能源、原材料、重化工、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平顶山市:中国中部化工城,中原城市群化工、能源、原材料、电力装备制造业基地。漯河市:中国食品城,中原城市群轻工业基地,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南部区域物流中心。济源市:中国

10、北方生态旅游城市,中原城市群能源基地和原材料基地。与现有九市经济关联度较强的周边城市,特别是鹤壁、安阳、三门峡等市,要围绕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目标,积极调整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加快与九市的融合发展,逐步融入中原城市群。(二)培育四大产业发展带以重要的交通干线为纽带,以城市为载体,整合区域资源,加强分工和协作,积极推动优势产业向基地化方向发展,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向园区化方向发展,通过产业基地化、集群化和园区化发展,带动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外围空间形态的变化,努力培育形成四大产业发展带。重点建设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按照整体规划、点轴结合、分层推进的思路,以郑

11、州、洛阳两市作为产业、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高势能的辐射源,以开封、中牟等 12 个沿线城市(区)为节点,依托重要交通通道,在开封至义马之间长约 300 公里、310 国道两侧宽约 30 公里范围内展开布局。重点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业、汽车、铝工业、煤化工、石油化工 6 大产业基地和中牟汽车零部件等 14 个工业园区及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新郑漯(京广)产业发展带。该产业发展带规划以轻纺、高新技术、食品产业为主,依托重要交通通道,在新乡至漯河南北长约 250 公里、107 国道两侧宽约 30公里范围内展开布局。重点布局电子电器、生物医药、新型材料、化纤纺织、电力装备、超硬材料、食品、造纸

12、、汽车零部件等产业,规划建设高新技术、食品、造纸、化纤纺织4 大产业基地和新乡电池等 12 个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新焦济(南太行)产业发展带。该产业发展带规划以能源、原材料工业和重化工业为主,在新乡至济源东西长约 120 公里,省道 309 线和南太行旅游公路之间展开布局。重点规划建设煤炭、电力、铝工业、化工、汽车零部件、铅锌加工等 6 大产业基地和焦作奶业等 9 个工业园区及特色产业集群。积极培育洛平漯产业发展带。该产业发展带规划以原材料工业和重化工业为主,以洛阳南京高速公路、省道、焦枝线中段、孟宝铁路为依托,重点布局能源、煤化工、钢铁、盐化工、建材等产业。目前该产业发展带还比较薄弱,但从

13、长远看,通过加快能源重化工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聚集区建设,积极培育煤化工、盐化工、建材等产业集群。(三)率先建设形成核心区“十一五”时期,重点依托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和新郑漯(京广)产业发展带,率先推动郑汴、郑洛、郑新、郑许之间的空间发展和功能对接,加强巩义、偃师、新郑、长葛等重要节点城市建设,努力形成以郑州为中心、产业集聚、城镇密集的“大十字”型基本构架,确立中原城市群核心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空间轮廓。优先推动郑汴一体化。重点推进六个对接:一是突出城市特色,推进功能对接。强化开封的文化、教育、旅游、休闲、娱乐功能,加快郑州的休闲、娱乐等服务功能与开封衔接,实现郑汴两市功能互补。二是加快郑汴快速通道

14、建设,推进城区对接。“十一五”末,在郑汴之间形成以两条高速公路、一条一级公路、一条城市道路以及陇海铁路为基本骨架的便利快捷的交通通道。适时规划建设郑州至开封的城市轻轨。三是促进郑州、开封相向发展,推进空间对接。加快郑东新区建设,适时向东拓展,支持中牟组团和开封杏花营组团加快发展,进一步密切空间联系。四是统筹产业布局,推进产业对接。突破中牟规划限制,引导郑州的制造业、物流业等产业向东布局,支持开封新上工业、物流、高新技术等产业向西集中,逐步形成紧密相连的新兴产业带。五是率先推行教育、科技、文化、旅游资源共享和金融、电信同城化,推进服务对接。六是加强两市间生态共建,推进生态对接。力争“十一五”末,

15、在郑汴之间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共建、产业互补、资源共享、功能协调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加快郑洛互动发展。建成郑州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全面完成连霍高速郑州至洛阳段拓宽改造和 310 国道郑州至洛阳段一级公路改造升级任务,连同郑少和少洛高速公路及既有陇海铁路形成五条郑洛之间的快速通道。依据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产业布局构架,促进荥阳、上街、巩义、偃师等 4 个重要节点城市(区)发育,全面展开郑洛之间的产业布局。基本建成上街巩义、伊川、新安铝工业基地,洛阳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石化工业基地,巩义铝加工园区、偃师轻纺产业密集区、荥阳铝型材工业园区和纺织服装工业园区,培育形成一批特色产业集群。促进郑新呼应发展。建成郑州

16、至北京铁路客运专线,完成京港澳高速郑州至新乡段拓宽改造和 107 国道郑州至新乡段扩建改造任务。加快原阳桥北新区建设,通过郑州黄河公路大桥和郑州黄河公路铁路两用桥(预留轻轨线路)。依据新郑漯(京广)产业发展带布局构架,逐步展开郑新之间的产业布局,基本建成新乡化纤工业基地和造纸工业基地,培育形成新乡电池、原阳汽车零部件等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密切郑许经济联系。建成郑州至武汉铁路客运专线,全面完成京港澳高速郑州至许昌段拓宽改造和 107 国道郑州至许昌段扩建改造任务,形成郑许之间的快速通道。加快实施郑许之间的产业布局规划,促进新郑、长葛等重要节点城市发育,基本建成以电子信息、电力装备制造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培育形成长葛铝型材加工、超硬材料等一批特色产业集群。三、中原城市群发展的主要任务根据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空间布局,初步提出中原城市群发展的七项主要任务。(一)强化郑州中心城市地位把强化郑州中心城市地位作为中原城市群发展的首要任务。围绕建设全国区域性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