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自动化系统及环境安全监控-ok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7777951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自动化系统及环境安全监控-ok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综合自动化系统及环境安全监控-ok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综合自动化系统及环境安全监控-ok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综合自动化系统及环境安全监控-ok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综合自动化系统及环境安全监控-ok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自动化系统及环境安全监控-ok》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自动化系统及环境安全监控-ok(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建武汉至咸宁城际铁路四电集成新建武汉至咸宁城际铁路四电集成牵引供电施工作业指导书牵引供电施工作业指导书综合自动化及环境安全监控系统综合自动化及环境安全监控系统单 位: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武咸城际铁路四电集成项目经理部武咸城际铁路四电集成项目经理部编 制: 审 核: 批 准: 监 理: 20112011 年年 0303 月月 2020 日发布日发布 20112011 年年 0303 月月 2020 日实施日实施综合自动化及环境安全监控系统综合自动化及环境安全监控系统 施工作业指导书施工作业指导书主控项目主控项目1 监控系统的设备及附件的规格和型号应符合设计规

2、定,各种接插件的规格应与设备接口互相一致,且符合定货合同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报监理单位验收。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及查阅产品说明书。2 操作系统软件及监控系统应用软件应符合设计及定货合同规定。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报监理单位验收。检验方法:观察、操作检查。3 自动化系统的监控主机及其外设的配置方案和位置应便于维护人员操作及监视,所有通信端口的连接应符合产品规定。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报监理单位验收。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 正式向控制柜和保护柜及监控主机送电前,对二次回路配线或数据传输电缆进行详细检查及有关的绝缘测试。确认合格后,方可送电。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报监理

3、单位验收。检验方法:观察、测试检查。5 根据产品的技术规定,通过当地监控主机或利用便携机通过应急控制模块单元分别对每一个间隔内的电气装置进行单体传动试验及相互的闭锁功能检查,应符合设计规定。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报监理单位验收。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操作检查。监理单位见证检测。6 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当地篮控、当地维护、数据采集与传输、数据预处理及当地和远程通信功能应符合设计规定。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报监理单位验收。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观察、试验检查。监理单位见证试验。一般项目1 变电所辅助信息监测系统功能元件(探头、电子服等)的安装位置和防护装备应符合设计及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系统能在突

4、发事件发生时自动启动变电所报警系统和调度中心安全监控主机系统并显示和保存实时图像。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按设计图纸和产品技术文件进行核对。模拟启动变电所报警系统,在调度中心进行检查确认。2 当监控装置具有进线自动检有压功能时,正常情况下应正确发送断路器位置信号,并将变压器两侧的电流模拟量传输至显示设备。线路故障时,失压保护功能可靠.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试验检查。3 线路-变压器组互为备用的自投功能符合设计规定。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试验检查。4 馈电线的距离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功能符合设计规定,能正确发送、传输断路器位置信号和电流模拟

5、量至显示设备。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模拟试验检查。5 在馈电线发生故障的情况下,馈电线的故障性质判断装置应能根据设计规定的程序,正确起用断路器与隔离开关之间的联动、联锁功能,准确判断上下行接触网馈电线的故障位置,井恢复向无故障线路的供电。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试验检查。6 电容补偿装置的各种保护功能动作准确,并正确传输相关信息。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试验检查。7 变电所辅助信息监测系统的气象监测、防灾报警、红外线围禁、智能门禁、图像报警功能应符合产品的技术规定。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现场模拟试验,分别在现场和调度

6、中心进行检查确认。8 电气设备的位置信号能够在该设备的控制装置及变电所的中央信号控制盘或模拟盘上及远动终端准确显示。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试验检查。9 各种信号装置的信息能完整准确地向上级控制中心传输,并正确再现。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试验检查。作业要点作业要点1 进行控制柜和保护单元的安装及二次回路配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安装工序与配电盘安装工序基本相同,其工序可按图 1 所示工序流程进行。图 1 综合自动化系统安装工序流程2 应对引入控制和保护单元内的数据传输光(电)缆屏蔽层进行可靠接地。间隔 单元 测试综合调试系统 功能 检验远动 系统 联调防护

7、 漆修 补整理记录通讯 网络 检查绝缘检查二次配线配电 盘安 装软件 功能 测试施工准备3 监控盘及外设安装位置应便于运营人员监控,所有通信端口的连接应符合产品规定。4 按产品说明书和设计文件的规定,将各控制、保护、通信、数据处理单元安装到相应的控制保护间隔当中。5 向控制柜和保护柜及监控盘送电前,应对二次回路配线或数据传输电缆进行详细检查及绝缘测试。确认合格后,方可送电。6 主机受电后,应按监控系统软件规定的运行条件设置主机环境,安装系统操作软件并测试产品规定的检测项目;控制柜和保护柜受电后,应先对各模块单元的软硬件进行初始化,检查其内部安装的软件是否符合设计规定。确认无误后,输入设计定值,

8、起动间隔控制单元的打印机,进行数据打印检测试验或从装置的下载端口进行检验。7 按产品的技术规定,利用监控盘或便携机通过应急控制模块单元分别对每一个间隔内的电气装置进行单体传动试验及相互的闭锁功能检查。应符合设计规定。8 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当地监控、当地维护、数据采集与传输、数据预处理及当地和远程通信功能应符合设计规定。9 线路变压器组控制和保护单元的模拟试验,应满足下列要求:9.1 进线线路带电,应能自动检测一号或二号进线是否有压并具备可靠的失压、过压保护功能;线路变压器组互为备用的自投及互相闭锁的功能应符合设计规定;9.2 对主变压器的各种保护进行动作试验。检查保护动作是否正确;9.3 试验过

9、程中,在当地监控主机上,检查事故信号、事故记录功能是否正确可靠;核对控制和保护装置与当地监控主机画面反映的信息是否一致,确认其动作的可靠性;9.4 在当地监控主机上,调整主变压器有载调压的抽头,其调压挡位应准确可靠并符合产品的技术规定。10 接触网馈线保护单元的模拟试验,应满足下列要求:10.1 馈线距离保护装置动作应正确、可靠;同时,在当地监控主机上,检查确认各种事故状态下,相应记录是否正确。10.2 模拟故障条件下馈线备用断路器的自投功能,备用断路器应能迅速可靠地替代需要退出运行的断路器。10.3 当接触网发生故障时,馈线保护应能正确动作并能准确判断故障点位置。10.4 核对故障性质判断装

10、置动作的准确性。11 在远动通道调试达到规定要求后,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对供电臂单元的控制应满足下列要求:11.1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随时可以通过远动通道与供电臂单元的RTU 可靠连接,进行通信联络;11.2 供电臂单元发送的信息。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应完整地接收并按规定进行保存;11.3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应根据设计规定的条件,对供电臂单元的设备进行单体或联锁、联动控制;且能按运营要求,对所间的设备进行联锁、联动控制,实现程序倒闸作业的自动控制;11.4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应可实时采集供电臂单元设备的运行数据。12 变电所各种信号装置的显示应满足下列要求:12.1 配电装置的各种控制保

11、护单元的投入、撤除与定值修改,应能在控制装置的状态显示窗口准确显示;12.2 开关的位置信号应在该设备的操动机构、变电所的模拟盘及监控盘上准确显示;12.3 预告及事故音响信号应正确。具有自动复归功能的音响信号应按规定时限自动返回或停止;12.4 各种信号单元反映的信息应能够完整准确地向上级管理中心传输,并正确再现。13 变电所自动化系统与远动系统的配合应满足下列要求:13.1 远动通道的数据端口应与变电所自动化系统通信端 I=l 的物理特性相一致,并符合有关的通信规约;13.2 综合调度中心应能通过远动系统对变电所实施遥控、遥信、遥测和遥调,变电所自动化系统应正确执行上述指令;13.3 变电

12、所自动化系统应能将实时采集的各种数据正确完整地向调度端传输,实现调度端对变电所的负荷进行统计,以及日报、月报和事故信息的自动记录、显示及打印。14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控制功能的检验:14.1 在进行综合自动化系统功能检验过程中,中心调度和地区调度应分别在监控台上监视自动化系统的动作情况,同时检验与调度系统的通信、数据传输、故障显示功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14.2 所内设备之间及所内与所间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联锁、联动控制功能及自动顺序控制功能,应满足设计要求,并符合安全运营的规定;14.3 确认对变电所系统的主要设备运行数据能进行实时采集并完成自动诊断处理;14.4 确认在故障或灾害情况下,能

13、自动分析判断设备和系统的运行状态;14.5 确认实现中心凋度和地区调度远程能对主要系统参数和保护定值的修改功能;14.6 确认对事故暂态过程参数的采集及事故状态回溯显示功能正常。15 变电所环境安全监测系统的检验:环境安全信息监测系统到达现场,要对功能元件摄像头的变焦距离、分辨律、颜色、像素质量、云台、安装台架和及电子眼、探头等的灵敏度和探测距离和设备连接缆线等的技术指标进行检验,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15.1 气象要素监测系统:1) 根据在现场实际测量的气象条件与调度终端辅助信息监测系统控制台上显示的传输数据进行比较,其误差范围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2) 模拟恶劣环境下的气象条件,检验风力、风

14、向、雨情、温度、湿度传感器的灵敏度及前端信息采集机的工作性能,应满足设计规定并得到调度端的确认。2 防灾报警监测系统:1) 模拟现场火灾。应能够立即起动相应的离子传感器和火焰探测器及图像监视系统;2) 调度终端在环境安全监视系统起动的情况下,应能够得到报警信号及清晰的实时图像画面。3 红外线围禁监测系统:1) 红外线围禁系统的设防或解除能够在前端采集机或远方监控主机上进行控制;2) 红外线围禁被突破后,应能够立即起动图像监视系统并在远方监控主机上发出报警信号及清晰的实时图像画面;3) 模拟突破红外线围禁的试验的回数应符合设计及有关标准的规定。4 智能门禁监测系统:1) 系统能够同时自动记录进人门禁的时间、密码号码等重点信息;2) 门禁动作信息应能够在当地及远方监控主机上自动记录,方便查询。5 图像报警监测系统:1) 能够及时采集并传输报警地点的实时图像,并达到设计规定要求;2) 图像画面在前端采集机或远方监控主机上应具备自动记忆、储存功能,并均可进行显示。目 录1 适用范围.12 作业准备.13 技术要求.1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