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上小学肖丽萍 试析《论语》的语言的文学性特点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77785 上传时间:2017-08-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堰上小学肖丽萍 试析《论语》的语言的文学性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堰上小学肖丽萍 试析《论语》的语言的文学性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堰上小学肖丽萍 试析《论语》的语言的文学性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堰上小学肖丽萍 试析《论语》的语言的文学性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堰上小学肖丽萍 试析《论语》的语言的文学性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堰上小学肖丽萍 试析《论语》的语言的文学性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堰上小学肖丽萍 试析《论语》的语言的文学性特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试析论语语言的文学性特点作者:肖丽萍 堰上小学摘要:我国语言文库中的珍贵遗产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专集,记录的主要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言,是我国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 ,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它的魅力不仅源自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更在于它的语言。以语言的文学性为切入点,进而分析论语语言的独特之处,如文简义长,质朴含蓄;语言形象,富含哲理;修辞手法多 样;多用虚词,且善用虚词;警句格言数量多,成语层出不穷等。关键词:论语 语言 文学性 试析论语语言的文学性特点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语录散文集,它 拥有灵

2、活多样的言语 交流、 简明扼要的哲理事理、真切事宜的人物恩情及富有表现力和张力的孔子经典语录。 论语以简洁、生 动、通俗易懂的语言,记载了孔子及其部分 门徒的言行,其中优秀的语句、词语,至今影响深远。 那么本文将从文简义长,质朴含蓄; 语言形象,富含哲理;修辞手法多 样 ;多用虚词,且善用虚词;警句格言数量多,成语层 出不穷等五个方面 对论语语言的文学性作初步的探索和 简要的分析。一文简义长,质朴含蓄作为语录体的论语,言简意 赅,含蓄隽永,散骈结合,节奏明快 ,读来琅琅上口。清桐城派古文家刘大櫆已有“简为文章尽景”的精妙描写。刘大櫆说:“文贵简,饭文笔老则简,气意真则简, 词切则简,应当则简。

3、气 蕴则简,神远而含藏不尽则简,故简为文章尽境”(论文偶记),简是散文的最高境界。的确,论语全书语言是简练精准、质朴无华的,但又是形象传神、寓意深远的, 可谓淡中藏美, 拙中寓奇。例如写 颜回之死。 “颜 渊死, 子哭之恸。从者曰 :子恸矣! 曰: 有恸乎?非夫人之恸而谁为? ”颜回的死于孔子是十分悲恸的。孔子曾不止一次地称赞颜回, 认为颜 回是德行最好的人, 他的心可以长久地不违背仁的精神, 同时还能够排除物质贫乏的障碍,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求学。在 这里, 作者仅用一“恸”字就将孔子的千言万语, 复杂而悲伤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论语语言不仅简练精准, 而且还质朴无华,含蓄温婉。孔子说:质胜文

4、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所以依据孔子教 诲来编辑论语的弟子就更 显质朴而温婉, 读起来平和亲切, 少了几分夸赞。论语“辞以简隽称美,意以微妙见深”,因而 “文缓而旨远,余味曲包,语约而有余于意,其味黯然而长,其光油然而幽 ”。其文字虽极简朴直捷,却能把孔子的积极的思想完全表现出来。 “质朴”并非贫瘠枯燥。 “文简 ”而“义长”, “质朴”而“ 含蓄”,造成了浓郁的“诗味”,给人以悠然神远之感。二语言形象,富含哲理虽论语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著作, 但它在记述人物言行的同时, 或通过简单的白描, 或通 过人物的三言两语就刻画出了人物的音容笑貌 , 使人物的性格特征跃然纸上, 人物

5、形象鲜明生动。论语通过 神情语态的形象化的描写,展现人物形象。例如:侍坐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作记载了师徒几人谈论理想的过程。在短 短的不到三百字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人物性格特点。可以从“ 子路率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荒,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看出子路的率直自负。从“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 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中看出冉有,公西华的谦虚含蓄。从“ 鼓瑟希,铿而,舍瑟而坐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中看出曾皙的

6、飘逸洒脱。 这些生 动形象化的语言,不仅细腻刻画人物形象,而且抒发作者思想情 绪, 还刻画客观事物的情状,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触其物,如历其境,获得具体的审美感受。论语中有很多语言既包含着浓厚的文学色彩,又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在让我们领悟深刻道理的同时, 也享受着诗情画意的曼妙语言。三修辞手法多样在论语中,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美学与文学命题,就是 “文质彬彬”。 “文”即形式、 语言、文采;“质”即实质、内容;“彬彬”即一致、和谐。 “文”与“质”的关系即形式与实质的关系。这表明,孔子既重视事物的实质,也重视事物的形式,既重视事物的内容,也重视文章的语言。所以,对于文学语言,他很重视修辞,

7、说:“ 辞达而已矣”,意即:言辞要能够准确、恰当地表达情意,而这正是孔子对修辞总的要求。孔子讲修辞,注意说话的环境、对象和态度,要求讲雅言,注意与品德修养的结合。在礼 记表记中他又说:“情欲信,言欲巧, ”他的弟子曾经也说:“出辞气,斯远鄙倍矣。 ”可见孔子及其弟子都十分讲究语言的精美。 论语中的修辞手法多样化且不落入俗套,准确地做到达意,更使文章秒语连珠,文采叠现。四多用虚词,且善用虚词虚词在古汉语中,有着和实词 平分秋色的重要性, “在文章中 对于烘托气氛,壮大文 势,描摹神态,神话文意均有辅助作用,运用恰当,可以收到绘声,绘色, 绘情,绘景的效果,突出语言的形象美和音韵美。论语二十篇,一

8、万三千七百多字,其中虚词涌现的次数十分可观,虚词运用之多,在论语中随处可证。虚词不但 单个穿插于实词之间, 赞助实词 构成句子,起到语法上的作用,而且成串的应用,是语言抑扬顿 挫,气 势酣畅。清人刘大櫆论文偶记里就说过一段话:“上古文字初开,实字多,虚字少,典谟训诰,何等 简奥,然文法自是未备,至孔子之时,虚字详备,作者神态毕出。 ”这话很有道理,也很符合文字由 简而繁的 逻辑。 “古人造字,不为文词而起,必无所用虚字,如之者,出也, 焉 者,鸟也, 然者,火也, 而 者,毛也,皆古人之实字,后人借为虚字耳”,后人之所以要从实字那里借用虚字,就是 为 了传达更复杂的心里意思。 “文必虚 字备而

9、后神态出”,神态就是作者要表现的意趣。如: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言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子罕篇)“ 斯亦不足畏也已”一句中除“足畏”二字,其余全是虚词。 论语中“之乎者也”等虚词的运用加强了语言的抒情性和音韵美感,使得论语之声抑扬顿挫,悠扬婉 转,亘占不 绝。五警句格言数量多,成语层 出不穷格言, 是一种具有高度艺术概括力, 蕴含丰富深刻的哲理, 形式上讲究雅洁净美的文学样式。论语的格言不仅数量丰瞻 , 而且语句流畅, 内容深邃 , 不仅孔子能说出充满智慧的语句, 其弟子也出言不俗, 很有深入研究的价值。随便打开一页,都会 读到诸如“ 学而不思则罔,逝世而

10、不学则殆” 的耐人 寻味的语句。如: “温故而知新 , 可以为师矣。 ”孔子谈学问的言论:“ 不学诗, 无以言。”“关雎 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 ”“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 曰:思无邪。”“质胜 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文 质彬彬, 然后君子。”“古之学者为己, 今之学者为人。” 因此,宋代邢昺引郑玄语说“此书可以经纶世务”,又“蕴含万里”, “圆转无穷”。 论语中不仅警句格言数量多, 成语也层出不穷, 表达效果相当好, 并且至今仍为人们所引用。综上所述,论语虽然属于记载实际 言行的记载,却 简约雅美,精约而朴素,言简而意赅, 语言形象,又富有哲理,虚词和长短句式的灵活自如运用,言行中更不乏警句

11、,为后人传颂。 这些都论证了论语在语 言方面的文学性。无 论在内容方面 ,还是在形式方面都为后来的散文及其语言的运用树立了典范, 也为其后两千余年汉文学语言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不管对论语思想内涵的现代阐发,对现代文学理论的丰富,对现代语言文学的进一步发展,还是对弘扬祖国传统文化都有积极的意义,因 为语言、修辞等蕴含着一定的民族文化风情。论语在文学史上已经给予并且会持续给予后代以宏大的影响。参考文献:1傅佩荣 著.细说论语上海三联书店,2009. 2于丹 著.论语心得中华书局,2009.3黄伯荣廖序东 主编现代汉语高级教导出版社增订四版4罗应涛论语语言艺术散论语言理论研究 2006 年 3 月5杨伯峻 著论语译注中华书局, 1980 年 12 月第 2 版.6钱穆 著论语新解巴蜀书社, 1985 年11 月第1 版.7刘大魁论文偶记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9.8周振甫.中国修辞学史.商务印书馆, 20049焦绪霞 精心选材 雅洁净美 论语的简约美及其成因略论10杨润根 发现论语 华夏出版社, 2003试 11蒋晓芹 试析论语的修辞手法 ,达 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析蒋论语的修辞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