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7774558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药理学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药药理学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药药理学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药药理学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药药理学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药理学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药理学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药药理学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 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中药药理学研究内容:(药效学、药动学) 四气的现代研究:对中枢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代谢功能(对中枢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代谢功能(主要通过影 响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等的影响 归经的现代研究归经的现代研究:1 中药药理作用与归经 2 中药药动学与归经 3 中药微量元素、环核苷酸 水平、受体学说与归经 对中药毒性的认识对中药毒性的认识:1 急性毒性反应急性毒性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肝肾的毒 副作用。2 长期毒性反应长期毒性反应 3 过敏反应过敏反

2、应 4 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 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药物因素、机体因素、环境因素)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药物因素、机体因素、环境因素) 一,药物因素药物因素:1 品种与产地品种与产地 2 采收与贮藏采收与贮藏 3 炮制炮制 4 制剂与煎煮方法制剂与煎煮方法 5 配伍与禁忌配伍与禁忌 二,机体因素;三,环境因素二,机体因素;三,环境因素 中药药理作用特点中药药理作用特点: 1.中药作用的两重性 2.中药作用的差异性:中药作用的差异性表现在 种属差异和个体差异。 3.中药作用的量效关系:只有个别中药有效成分作用的量效关系比 较明确。4.中药作用的时效关系 5.中药作用的双向

3、性:中药具有双向作用,同一种中药可 产生相反的药理作用。中药作用的双向性与所用剂量大小和所含不同化学成分有关,可出 现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或大剂量兴奋,小剂量抑制的现象。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的严格的定义应是指某一中药既可使机体从机能亢进状态向正常 转化,也可使机体从机能低下状态向正常转化,因机体所处病理状态之不同而产生截然相 反的药理作用,最终使机体达到平衡状态。 中药药理学研究思路:即以中医药理为指导,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对机体的作用和作中药药理学研究思路:即以中医药理为指导,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对机体的作用和作 用规律。用规律。 解表药解表药 药理学作用:发汗作用(多温热性发汗)发汗

4、作用(多温热性发汗) ,解热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镇痛、,解热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镇痛、 镇静作用,抗炎作用,调节免疫作用。镇静作用,抗炎作用,调节免疫作用。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1.驱 散表邪:抗病原微生物,调节免疫作用。2.解除表证:发汗,解热、镇痛、抗炎 3.发汗作用:温热性发汗、与中枢状态和外周神经有关。发汗特点:温热环境 “温服” “温 覆”。解热作用:方式较复杂,可通过发汗或促进发汗;皮肤血管扩张使散热增加;降低脑 内 cAMP 的含量;影响中枢前列腺素 E 的合成;抗炎;抗菌和抗病毒等作用来解热。 麻黄麻黄 1、发汗发汗:特点:温热性发汗

5、。阻碍汗腺导管对 Na2+的重吸收,兴奋中枢,兴奋汗 腺 受体 2、平喘平喘:平喘有效成分:麻黄碱、伪麻黄碱、麻黄挥发油。麻黄碱、伪麻黄碱、麻黄挥发油。平喘作用机理:1 可 直接兴奋支气管平滑肌的 受体,使平滑肌松弛;2 尚可直接兴奋支气管黏膜血管平滑肌 的 受体,使血管收缩,降低血管壁通透性,减轻支气管黏膜水肿。3 促进肾上腺素能神 经末梢和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释放递质而间接发挥拟肾上腺素作用。4 阻止过敏介质释放。 3、利尿利尿机制:扩张肾血管,阻碍肾小管对 Na2+的重吸收 4、解热、抗炎解热、抗炎 5、抗病原微生物抗病原微生物 6、镇咳,祛痰镇咳,祛痰 镇咳强度约为可待因的 1/20。7

6、 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8、强心、升高血压,、强心、升高血压, 机制机制麻黄碱能直接和间接兴奋肾上腺素能神经受体显像,对心脏具有正性肌力、正性频率 作用;能收缩血管,使血压升高。特点:缓慢温和持久,反复应用易产生快速耐受性。现现 代应用代应用 1 感冒 2 支气管哮喘 3 低血压状态 4 鼻塞 5 肾炎 桂枝桂枝 1、扩血管促发热扩血管促发热 2、解热、镇痛解热、镇痛 3、抗炎、抗过敏抗炎、抗过敏(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抑制补体 活性)4、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现应:预防流行感冒,风湿性关节炎,低血压症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现应:预防流行感冒,风湿性关节炎,低血压症 柴胡柴胡 药理作用药理作

7、用 1、解热解热:解热主要成分为柴胡皂苷,皂苷元柴胡皂苷,皂苷元 A 和挥发油。和挥发油。总挥发油中的 丁香酚,已酸,丁香酚,已酸,y十一酸内酯和对甲氧基苯二酮十一酸内酯和对甲氧基苯二酮是其解热的主要成分。柴胡挥发油可能 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抑制该部位 cANP 的产生或释放,从而抑制体温调定点的上 移,使体温下降。2、抗病原微生物抗病原微生物:和解表里。3、抗炎抗炎 4、促进免疫功能促进免疫功能 5、镇静、镇痛、镇静、镇痛、 镇咳镇咳 6、保肝、利胆、降血脂保肝、利胆、降血脂:疏肝解郁。保肝机制可能在于:柴胡皂苷对生物膜(如线粒体膜)有直接保护作用;柴胡皂苷促进脑垂体分泌 ACTH,进

8、而升高血浆皮质醇,并能 拮抗外源性甾体激素对肾上腺的萎缩作用,提高机体对非特异性刺激的抵抗能力;促进肝 细胞 DNA 合成,抑制细胞外基质的合成。柴胡所含黄酮类物质可能是其利胆成分。柴胡 影响脂质代谢的主要成分为柴胡皂苷、皂苷元 a 和 b、柴胡醇、a-菠菜甾醇。7、对内脏平对内脏平 滑肌的作用滑肌的作用(肠、子宫)现代应用现代应用:1 发热 2 病毒性肝炎 3 咳嗽 4 高脂血症 5 流行性腮腺 炎 6 抗抑郁症 葛根葛根 药理作用:药理作用:1、解热解热 葛根所含黄酮类黄酮类物质是其解热作用的成分。解热机制可能与 以下环节有关:葛根使皮肤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而增加散热。葛根素通过阻断中枢

9、部 位的 -受体而使 cAMP 生成减少,产生解热效应。2、降血糖降血糖 葛根素葛根素是葛根降糖有效成分。 3、对内脏平滑肌作用。其他药理:对内脏平滑肌作用。其他药理:1 抗心肌缺血抗心肌缺血 葛根总黄酮、葛根素葛根总黄酮、葛根素是影响心脏功能的 成分。研究认为葛根素是一种 受体阻断剂。葛根素对缺血心肌及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保护 作用,可减少心肌乳酸生成,降低耗氧量和肌酸激酶释放量,保护心肌超微结构,改善微 循环障碍,减少 TXA2生成。2 抗心律失常抗心律失常 3 扩血管、降血压扩血管、降血压 4 改善血液流变性和抗血栓改善血液流变性和抗血栓 形成形成 5 促进记忆。现代应用:促进记忆。现代应用

10、:1 偏头痛 2 突发性耳聋 3 冠心病心绞痛 4 高血压 5 感冒头疼 发热 6 麻疹初起发热疹出不畅 清热药清热药:以清泄里热清泄里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物。清热药分类: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清热凉 血药,清热解毒药和清虚热药五类清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清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1.抗病原微生物抗病原微生物:抗菌谱较广。 2.抗毒素抗毒素:抗细菌内毒素作用,能提高机体对内毒素的耐受能力。3.抗炎抗炎 4.解热解热 5.对免疫对免疫 功能的影响功能的影响 清热药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较为复杂。一方面,多数清热药能提高机体的免疫 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另一方面,某些清热药又可抑制异常的免疫反应。 6.抗肿

11、瘤抗肿瘤 黄芩黄芩 药理作用药理作用:1.1)抗菌,抗病毒)抗菌,抗病毒 抗菌有效成分是黄芩素黄芩素和汉黄芩苷元汉黄芩苷元 2)抗炎)抗炎。 3)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对免疫功能的影响。4)解热)解热:黄芩苷对正常体温大鼠无降温作用。5)保肝、利胆)保肝、利胆:黄 芩的保肝作用可能与抗氧自由基损伤有关。黄芩及其有效成分黄芩素黄芩素等可促进胆汁分泌, 有利胆作用。6)镇静)镇静 7)对血液系统影响)对血液系统影响 2.其他药理作用:其他药理作用:1)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 2)抗氧自由基损伤)抗氧自由基损伤 3)降压、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现代应用)降压、抗心肌缺血、抗心律

12、失常。现代应用:1 小儿呼吸道感染 2 急性菌痢 3 病毒性肝炎 4 疖疔,外痈,蜂窝组织炎和深部脓肿、急性胰腺炎 黄连黄连 有效成分:小檗碱。药理作用:小檗碱。药理作用:1.l)抗病原体)抗病原体:黄连及小檗碱具有广谱抗菌作用, 黄连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抗菌作用环节可能抗菌作用环节可能是:破坏细菌结构。抑制细菌糖代谢, 黄连能抑制酵母菌及细菌糖代谢的中间环节丙酮酸的氧化脱羧过程。抑制核酸、蛋白质 合成。 2)抗细菌毒素、抗腹泻)抗细菌毒素、抗腹泻 3)抗炎、解热)抗炎、解热 小檗碱对急慢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黄连 其他成分如药根碱及黄连碱也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小檗碱抗炎作用与其抑制炎症过程的

13、某 些环节有关。黄连通过抑制中枢发热介质的生成或释放产生解热作用。4)镇静催眠)镇静催眠 5)降)降 血糖血糖:小檗碱的降血糖作用是通过抑制肝脏的糖原异生和/或促进外周组织的葡萄糖酵解作 用产生的。6)抗溃疡)抗溃疡;小檗碱抗溃疡作用与其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和对幽门螺杆菌有较强的 抑菌作用有关。7)抗肿瘤:)抗肿瘤:小檗碱还能通过抑制癌细胞呼吸,阻碍癌细胞嘌呤和核酸的合 成,干扰癌细胞代谢等途径产生抗癌作用。2.其他药作:其他药作:1)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a 正性正性 肌力作用肌力作用:其正性肌力作用的机理与增加心肌细胞内 Ca2+浓度有关;b 负性频率作用负性频率作用;c

14、抗心律失常抗心律失常 :小檗碱抗心律失常作用机制可能与前述降低心肌自律性、延长动作电位时程 及有效不应期,消除折返冲动有关。e 降压降压 f 抗心肌缺血。抗心肌缺血。2)抗脑缺血)抗脑缺血 3)抗血小板聚集)抗血小板聚集: 小檗碱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与升高血小板内 cAMP 水平及 Ca2拮抗作用有关。现代应用现代应用: 1 感染性疾病 2 心脑血管性疾病 3 糖尿病 4 烧伤 5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 金银花金银花 药理作用:药理作用:1)抗病原微生物)抗病原微生物:广谱抗菌作用。绿原酸和异绿原酸绿原酸和异绿原酸是金银花重要的 抗菌成分,黄酮类及挥发油也可能有一定抗菌活性。2)抗内毒素)抗

15、内毒素 3)抗炎。解热)抗炎。解热 4)增强)增强 免疫。现代应用免疫。现代应用: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2 小儿肺炎 3 急性扁桃体炎 4 多种感染性疾病如急性菌痢、皮肤化脓性感染,急慢性湿疹,钩端螺旋体病 大青叶大青叶 板蓝根:药理作用板蓝根:药理作用 l)抗病原微生物抗病原微生物 2)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3)保肝。现代应用保肝。现代应用:1 上呼吸道感染 2 扁桃体炎,咽炎 3 急性传染性肝炎 4 流行性乙型脑炎及流行性脑沁人脊髓 膜炎 5 带状疱疹,单纯疱疹、疱疹性口腔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 穿心莲穿心莲 抗肿瘤抗肿瘤 抗蛇毒。现应:抗蛇毒。现应:肠道呼吸道感染,绒毛膜上皮癌绒

16、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湿荨麻疹。青蒿青蒿 药理作用药理作用 l)抗病原微生物)抗病原微生物 1 抗抗疟原虫疟原虫:青蒿素青蒿素是青蒿的抗疟有效成分,具有高效、 速效、低毒等特点。青蒿素的衍生物蒿甲醚、青蒿酯钠也具良好作用。其抗疟机理主要是 影响疟原虫的膜结构,首先是抑制疟原虫表膜、线粒体膜,其次是核膜、内质网膜。对核 内染色质也有一定的影响。青蒿素分子结构中所独有的过氧基是产生抗疟作用的必要基团。 青蒿素对血吸虫成虫具有明显的杀灭作用。2 抗菌,抗病毒。2)抗炎)抗炎:莨菪亭莨菪亭是其抗炎成 分之一。3)解热、镇痛)解热、镇痛 青蒿水提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均有明显的解热作 用 4)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5)抗癌)抗癌 现代应用:1疟疾 2 高热 3 皮肤真菌病和神经性皮炎 栀子栀子 药理作药理作 1.1)抗病原体)抗病原体 2)抗炎)抗炎 3)镇静、镇痛:熊果酸)镇静、镇痛:熊果酸是其镇静降温作用有效成 分之一。栀子醇提物及京尼平苷有镇痛作用。4)降温和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