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港校区讲解资料(08年10月版)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7774103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紫金港校区讲解资料(08年10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紫金港校区讲解资料(08年10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紫金港校区讲解资料(08年10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紫金港校区讲解资料(08年10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紫金港校区讲解资料(08年10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紫金港校区讲解资料(08年10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紫金港校区讲解资料(08年10月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紫金港校区讲解资料一、校区概况一、校区概况世纪之交,有着百年辉煌历史的浙江大学,投资 30 多亿元新建了一座现代化、网络化、 园林化、生态化的大学校园紫金港校区。紫金港校区位于杭城西部塘北地块,毗邻著 名而又古老的西溪风景区,于 2001 年 9 月开工兴建,占地面积 3368 亩,总建筑面积 90 万 平方米。2002 年 10 月正式启用。目前已有一二年级的学生和部分学院的全体本科生和研 究生已达 15000 人。近几年内学校总部和其他学院将陆续迁入紫金港校区,未来紫金港校 区将成为浙大的主校区。新校区建设工程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质量施工,硬件设施齐全、先进、实用, 初步实现了“现代

2、化、网络化、园林化、生态化“的建设目标。在规划设计上,罗致名师, 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追求变化中求统一,统一中寻变化的建设风格。突出大学校 园的园林风格和特色,强调园林与主体建筑的互相渲染和烘托。紫金港校区的整体建设始 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创造自由的学习空间和交流氛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立足点, 一切围绕着培养创造性人才目标进行设计和设置。新校区保留了一块比较完整的湿地的地 形地貌,特有的水域景观、地貌景观、植物景观构成了一个自然、充满野趣的原生态系统。 整个湿地面积达到 100 多亩,其中水域面积占到 70。保留的植物除了典型的湿地植物芦 苇之外还有柳树、樟树、柿子树,有白鹭、野鸭

3、和大量鱼虾等大量水生动物。 二二. .参观路线参观路线 路线一路线一: :(藕舫路遵义路迪臣路) 月牙楼、小剧场、启真湖阳明桥图书馆蒙民伟楼东区生科院医学图书馆 药学院医学院公共实验室西区 路线二:路线二:(藕舫路遵义路飘萍路) 月牙楼、小剧场、启真湖阳明桥图书馆蒙民伟楼东区生科院医学图书馆西 区草坪西区 三景点介绍三景点介绍 1.1.学生活动中心(月牙楼、小剧场)学生活动中心(月牙楼、小剧场) 由同济大学戴复东院士设计。2001 年 12 月开工,2003 年 12 月竣工。建筑组团的特 色在于充分利用所在地点,巧妙组织多层次广场,叠水平台及下沉式圆形露天剧场,花井、 草坪、雕塑、小品点缀期

4、间,制造亲切宜人的效果。设计师采用曲线构成的设计手法一方 面取得建筑与周围环境协调,强调自身个性,一方面以圆造园,创造风格迥异的情调空间。 远远望去,月牙形的学生活动中心和圆形的学生剧场相互呼应,动静结合,在启真湖鳞鳞 波光的映衬下营造出一个灵动而浪漫的校园空间。 中心岛位于紫金港校区较中心位置,大致呈圆形,四面环水,水体由人工依自然环 境筑就,南面的水面较大。校区大门原设计在南面,中心岛建筑作为终端建筑,后来校区 大门改为东面,校区有一条东西向主要干道从岛中心穿越,因此也可作为东大门的终端建 筑。 这一个位于新校区中部的中心圆岛,四面环水,东西干道贯穿其中,南北两端也与 校区有关部门相联系,

5、是一块特色较鲜明的基地;其次,有近 4 万 m 的建筑面积,内容复 杂,功能差别很大的建筑物要布置在这一近 5 万 m 的圆岛上,所以,这也是一个很难处理 好的基地;再次,中心圆岛位于校区中心,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最后的规划建筑应当是一 个空间丰富、体态动人和环境优美令人心旷神怡的成果, 在自然生态上:重阳光、重朝向、重水体、重绿化; 在人文思想上:重现代、重高技、重情感、重人性;在环境空间形体上:反满铺拥塞,重疏密有致,重主从关系; 空间:面广性杂内容,梳理成章; 形态:体态曲面完形,显示灵气; 氖围:生态交融现代,体现人文。 A区建筑为180m长半月形平面,屋顶呈北高南低的大斜面,屋面上虚实

6、搭配,错落致, 色彩为白色加透明玻璃,正中有两座耸立的白色楼梯塔筒与旗杆状的避雷装置,十分引人 注目。 B区由B1、B2、B3三区组成,用直线型、曲线型与卵形平面巧妙的围合成一个 整体,三区既分又合,功能各异,色彩亦为白色与透明(玻璃),卵型剧场屋面呈双曲 状,且前低后高;四周墙面略有收分,上小从东入口看中心岛从南面看B区建筑下大,有秀 丽感 A区和B区的功能复杂,简练的造型和素雅的色彩动人心弦,富有创意,加上周围 的景观设计,如下沉式的露天剧场、低洼的学生活动园地,坡向东南水面的整体地势,四 周的各式花台及休息坐凳,近水的亲水广场、叠水景观,各处点缀的蒲公英庭园灯,中心 的大蒲公英灯塔标志;

7、整个被绿化衬托的中心岛,从对岸遥望,四面环水,犹如水上蓬莱。这样,建筑物、广场、绿化、水面、小建筑、灯具能全面、有机互渗地组合成 一个人工与自然紧密结合的环境,成为浙大紫金港新校区的亮点。这是一座设计与使用有所背离的建筑。它是按照浙江大学校门朝南开而设计的,中 轴线的节点有一座这样的建筑。它的功能是学生活动中心,而现在作为教学、展览的场馆。这座建筑成为了进入东门的迎面建筑,但遗憾的是那个大坡面没有朝东,而是朝向了南。 “他在这里的位置,成为了迎向入口的拥堵”来自张锦秋院士。 2.2.启真湖启真湖 得名于校歌中的“实启而求真” ,据说虽是死水,但属于钱塘水系。 3.3.阳明桥阳明桥 王阳明曾说过

8、:“君子之学,唯求其是。 ” “求是”校训也取自这句话。 (注:此处可介绍王阳明及校训,详见备注) 4.4.竺可桢像竺可桢像 5 月 21 日,竺可桢铜像在紫金港校区启真湖畔的学生活动中心楼前落成。浙江大学校长杨 卫和绍兴市委书记王永昌、绍兴市副市长郑继伟、竺可桢之子竺安共同为铜像揭幕。 “竺可 桢先生是我国现代科学家、教育家的一面旗帜,气象学界、地理学界的一代宗师,他为我 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杨卫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竺可桢先生的历史功绩, “竺可 桢校长一生提倡求是精神,力行求是精神。他在继承学校传统的基础上,大力倡导并亲自 实践,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浙大求是精神,影响了一代代的浙

9、大人” 。杨卫指出,纪念竺可桢校长,就是要弘扬爱国精神,增强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使命 感和责任感;就是要坚持科学精神,建设优良的校风和学风;就是要把握开放精神,胸怀 广阔,视野高远;就是要发扬奋斗精神,开拓创新,刻苦钻研,不负重托,早日把浙江大 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杨卫向捐赠方绍兴市委、市政府颁发了捐赠证书。王永昌说,竺可桢先生是浙江大学 的骄傲,也是绍兴人民的骄傲。能够捐立竺可桢铜像,非常荣幸。仪式由浙大党委常务副书记陈子辰主持。铜像作者、著名雕塑家潘锡柔和校友、学生 代表参加了揭幕仪式。 (注:竺可桢介绍见备注)5.5.图书馆图书馆 于 2002 年初开始建设,2003 年 10 月

10、27 日开放。紫金港图书馆建筑面积 2 万多平方 米,可容纳藏书 80 万册,设有中外文图书、报刊、电子阅览、视听等 8 个大型阅览室及 1 个密集书库,阅览座位 1750 个。为了给学生的课外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信息获 得环境,图书馆还提供了 3 个学术讨论区供学生团队使用。 紫金港图书馆是根据先进的现代图书馆服务理念设计而成的,整个大楼以大平面、大 格局、大开放、网络化、智能化及绿色环保为主基调,处处体现了方便读者的人文关怀。 在功能划分上首先突出了大厅的综合信息输出反馈功能,读者可以通过先进的触摸屏系统、 IPAC 书目检索系统、电子公告系统以及咨询台,获得有关书目、大楼导航、怎

11、样利用图书 馆、检索方法等多种知识型和消息型信息。同时一改传统的书库、阅览室分开的模式,将 藏书和阅览合而为一,读者在同一阅览室内可轻松实现借书、阅览、检索、咨询等多种需 求。紫金港图书馆着意利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现代化设备去营造学生自主利用图书馆、自 主学习研究的氛围,培育温馨的人文气息,同学们可以带着自己的书籍和学习用品自由出 入。新馆的工作人员均实行开放的办公模式,没有私人空间,与读者的交流平台更加直接、 公开和方便。 图书馆荣获国家建筑最高成就奖鲁班奖。2006 年 9 月 21 日上午,浙江大学段永平校友认捐紫金港校区图书馆纪念碑揭碑仪式 在紫金港图书馆前举行。浙大校友段永平、网易首席

12、执行官丁磊和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 任孙优贤、浙江省侨办副主任邱国栋、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曦和校长杨卫一起,共同为纪 念碑揭幕。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 2 万多平方米,可容纳藏书 80 万册,设计理念先 进,软硬件设施在全国高校中均属一流。认捐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图书馆,是本次段永平 校友捐赠中的一个项目。在段永平校友总共捐赠的 3000 万美元中,分为 6 个项目,分别为: 一、在浙江大学设立助学贷款基金 1400 万美元;二、在浙江大学设立捐赠等额配比基金 1000 万美元;三、认捐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图书馆大楼 450 万美元;四、在浙江大学设立 “段永平奖学金”80 万美元;五、资助

13、“浙江大学浚生贫困学生助学基金”50 万美元;六、 资助浙江大学信电系建设 20 万美元。 6.6.蒙民伟楼蒙民伟楼 位于紫金港校区校门南侧,是学校入口处的标志建筑。总建筑面积为 2.8 万平方米, 2002 年 10 月竣工。整个建筑院落式平面布局,由南北两幢建筑围和而成。建筑中的各类 机房和学术报告厅为整个工程的亮点。报告厅包括一个 500 人的主报告厅,四个 250 人的 小报告厅,各个厅平面为扇形结构,以举行会议、学术报告为主要功能。室内设计端庄典 雅、座位宽敞舒适,并设有即席发言位,便于报告人与听众的现场交流、对话。主报告厅 还设有目前国内最先进的音频系统和同声翻译系统。 香港信兴集

14、团主席兼董事长蒙民伟博士受聘浙大名誉教授,并代表香港“信兴教育及慈善 基金”向浙江大学捐资人民币 1000 万元,认捐“蒙民伟楼” 。蒙民伟及其夫人蒙王蓓芬女 士、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张蔚文和浙大党委书记张曦、校长杨卫、校发展委员会主席张浚生 等出席仪式并共同为大楼揭幕剪彩。蒙民伟是成就卓著、享誉国际的爱国科技企业家,早年修學于清华大学航空工程,他 于 1953 年在香港创立信兴行,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该公司已成为融合中国和西方、结合 传统与现代、规模庞大的国际科技企业集团。本着“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精神,蒙民 伟于 1984 年成立“信兴教育及慈善基金会” ,至今已捐款逾五亿港币,用于支持香港

15、和内 地的教育和公益事业。为表彰蒙民伟博士的杰出贡献,1996 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 编号 3678 的小行星命名为“蒙民伟星” ,2006 年香港特区政府向蒙民伟博士颁授了金紫荆 星章。仪式上,张曦向蒙民伟赠送了学校纪念品。杨卫为蒙民伟颁授了名誉教授证书,佩带 浙江大学校徽。同时,代表学校接受捐赠,为蒙民伟颁发捐赠证书及纪念牌。蒙民伟在讲话中回忆了自己的创业经历,与杨卫的校友情及与张浚生多年结下的深厚 友谊,并勉励在座的浙大学子要努力为国家和民族发展做贡献。他说,非常高兴能成为浙 大的一员。在自己成长和创业过程中,始终信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句话,即金钱 和事业都要靠自己去奋斗、去

16、争取,但更为重要的则是应为国家做一些贡献。 7.7.东教学区东教学区 位于紫金港校区东侧,建筑面积 170000m2,2002 年 10 月竣工。建筑组团的东侧为 40000m2 的外语学院和 130000 m2 公共教学区。外语楼包括外语学院行政办公室、教室、 外语考试中心、演播室、录音棚等科研用房,均采用多媒体系统。整个建筑由五个区通过 约 300 米长、6 米宽的大连廊组合而成。整体建筑以白色面砖为基调,门窗及立面细部辅 以墨绿色槽钢装饰,简洁而不失大气。学院门口植于水面的棕榈树和跳跃的喷泉互相映衬, 更为外语楼增添了一份动感美。 值得一提的是,外语学院采取小班教学,每班只有 35-40 个学生,且每人配备一台电脑。公共教学区主要功能为学生教学楼,包括大小教室、公共基础实验室、教室休息室和 管理用。 东教学楼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院院长何镜堂教授设计。设 计十分注重交流的空间,各单体之间均有连廊相通,特别是 500 米的文化长廊是该工程的 一大亮点。 同学们可在课余时间在百米长廊上进行有益身心的文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