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巢引凤彩云飞——保康县专题报道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7774053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筑巢引凤彩云飞——保康县专题报道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筑巢引凤彩云飞——保康县专题报道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筑巢引凤彩云飞——保康县专题报道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筑巢引凤彩云飞——保康县专题报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筑巢引凤彩云飞——保康县专题报道(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襄阳汉江传媒网消息襄阳汉江传媒网消息( (襄阳晚报襄阳晚报) ) 公元前 1042 年,一个远古的身影在荆山沮水荒蛮之地上艰难地跋涉,他就是楚人开天辟地的先祖熊绎。他那一声划破天际的呼喊,打破了千年沉寂,在他的带领下,古楚先人披荆斩棘,一路前行。楚国 800 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从此而始,辉煌灿烂的荆楚文化自此发端!公元 2009 年 9 月 19 日,湖北省楚国文化研究会第六届代表大会暨中国早期楚文化研讨会在保康召开。在这次研讨会上,楚国源头得到进一步论证。来自全国各地的 120 名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保康就是楚国的发源地。据历史考证,楚国 800 多年历史有 350 年是在保康这片土地上经

2、历的。荆楚精神的核心就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中共湖北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范锐平认为,荆楚精神的核心是艰苦创业的精神、独领风骚的豪情、开放包容的风尚和脚踏实地的干劲。沧海桑田,日月更替明弘治 11 年,建县之始,取“保靖康民”之意,遂将这片土地起名保康。然而,多少年以来,保康仍然是与穷山恶水相随,与贫困落后相伴。公元 1978 年,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如滚滚春雷,响彻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从那时起,保康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深化对县情的认识,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保康特色的发展之路。上个世纪 80 年代提出并实施的“三龙起舞、

3、致富保康”发展战略,其中的“三龙”就是指“石龙、木龙和水龙”;上个世纪 90 年代提出并实施的“四县战略”,其中的“四县”是指“矿化大县、水电强县、林特富县、旅游热县”;上个世纪之末提出并实施的“走四条发展之路”,就是指“矿电结合之路、带状农业之路、山花名城之路、旅游热县之路”。自 2001 年以来,县委、县政府一直坚持实施生态经济强县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历经 33 年,保康历届县委、县政府所秉持的经济发展战略却一脉相承,唱出了连续剧。生态经济强县的主要内容就是,生态型企业、生态型农业、生态型旅游、生态型城镇、生态型能源和生态型环境。每一届县委、县政府对生态强县发展战略不是简单的继承,而是一种扬

4、弃。多少年来,保康一直都是传统的农业小县。磷矿,是保康最大的资源。但因为不能对磷矿进行深加工,企业的利润很少,直接反映税收的财政收入更是上不去。改革开放一开始的十多年,保康就因为不能对磷矿石下游产业进行延伸,县域经济一直处于块头小、实力弱的尴尬境地。在这种情况下,县委、县政府决定痛下决心,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毅力,振兴磷化工,挺起工业发展的脊梁。于是,相继在县城区,在马桥周湾,在马桥横溪建起三个磷化工业园。其中县城区精细磷化工业园,规划面积 5000 亩,以磷化工为主,兼有机械建材和汽车零部件配套等。园区正加快磷化工产品由工业级、饲料级向食品级、医药级、电子级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升级。马

5、桥周湾磷化工业园,位于保康县西南部的马桥镇,规划面积 1000 亩,以黄磷、磷酸为基础原料,开发工业级、饲料级精细磷酸盐产品,力争到 2015 年,形成年销售收入 25亿元,上缴税金 2 亿元的规模。马桥横溪磷化工业园,占地面积 2000 亩,以 600 万吨“采选”项目和 5 万吨黄磷项目为基础,发展精细磷酸盐基础原材料产品。园区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 20 亿元以上,上缴税金 4 亿元。与此同时,县委、县政府提速发展茶叶和食用菌产业,突破性发展核桃产业和养殖业,全省核桃大县、茶叶大县、食用菌大县、养殖大县“四个大县”正呼之欲出。在此基础上,位于县城牌坊湾地段的农林特加工工业园随之诞生。该

6、园区规划面积1200 亩,将依托保康丰富的核桃、茶叶、食用菌、中药材、反季菜、蜂蜜、蚕茧等特色农副产品,重点发展与山花名城、生态旅游相统一的农副产品加工业,辐射到各乡镇,力争通过 5 年努力,实现百亿元农产品加工业目标,成为县内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的亮点。保康,是山的王国过去,就因为这绵延起伏的群山,既阻挡住了大山人思想的视线,也阻挡住了大山人脱贫致富的脚步。而当历史的车轮进入 21 世纪之初,大山人开始觉醒。首先,他们再不把这绵延的群山当成包袱,相反,认识到这群山是财富,是保康发展最大的潜力。第二,他们开始认识到,不能用牺牲环境做代价而图一时的发展。于是,一个突出的矛盾摆在人们面前。一方面,磷矿石是保康最大的资源,而要发挥其最大效益,除了对其做深加工,几乎没有别的选择。另一方面,磷矿的深加工,如果全部在县域范围进行,环境的压力会越来越大。更何况,因为土地紧缺,保康连深加工扩大再生产的架势都拉不开。这就是一对非常难以破解的矛盾!这对矛盾交织着未来与现实、发展的质量与速度、保护与开发等多重复杂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