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基于默会知识的核心竞争力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773204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5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基于默会知识的核心竞争力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论基于默会知识的核心竞争力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论基于默会知识的核心竞争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基于默会知识的核心竞争力(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加入!“#后,现代企业不仅承受国内竞争压力,还要面临来自跨国公司的国际竞争压力。因此,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中,基于默会知识的核心竞争力的存在和挖掘使这一问题的解决大有希望。一、默会知识及其特征默会知识的概念是匈牙利裔英国哲学家波兰尼最初于$%&年在其 个体知识一书中提出的。波兰尼指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是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即明确知识 ( 明晰知识作者注) ,由于其能够用语言来表述故可称为 “ 名言知识” ;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为中拥有的知识即默会知识,它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述的,难以言传的知识,故可称为 “ 非名言知识

2、” 。波兰尼首次将知识分为明晰知识和默会知识,并描述了它们不同的特征。明晰知识可以通过学习、模仿、记忆而获得;而默会知识是通过一定的实践、经验并从中领悟得来的,是不能被学习、模仿和记忆的,即使一定程度的学习、记忆和模仿也只能是形似神离。默会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是一种领会,它把握经验,重组经验,以实现理智的控制能力,在人类认识的各个层次上都起着主导性的作用,某种程度上,默会知识可以支撑明晰知识的学习和发展,是获得、吸收、创建和分发明晰知识的源泉。默会知识具有如下一些特点:$(默会知识具有个体性。默会知识是主体根据其实践经验而领会和总结出来的。现实生活中,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所经历的人生

3、历程不同,其实践经验也各异;同时,各个体的能力和悟性不同,因此,其所拥有的默会知识也因个体不同而异。)(默会知识具有情境性。默会知识是主体在处理一定的客观事件时,所运用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是嵌顿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的,与实践的环境、对象等紧密联系的,因此,具有情境性,脱离了一定的情境,默会知识也就不存在了。*(默会知识具有理论上的优先性。由于默会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和领会,是主体理论学习和实践的前提,也是主体学习明晰知识的前提。因为,明晰知识的真正实现,取决于主体对它的理解,试想一个不能理解某个原理的人又怎能掌握和运用此原理呢?因此,默会知识相对于明晰知识具有理论上的优先性。+(默会知识具有不

4、可模拟性。默会知识是基于主体实践经验的一种理解能力,实质上属于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一部分,这也就决定了默会知识是不可模拟的,不同个体所拥有对同一对象的默会知识是互异的,正所谓 “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只是不同个体对对象的认识是否接近或达到对象的本质而已,或者说,不同主体所形成的默会知识在实践过程中是否具有最好的或令人满意的效果。&(默会知识是创新能力的前提。创新是主体在深刻理解旧事物的基础上,借助于自身的创造力而创造出新型事物的一种能力。创新是对旧事物的改变,其前提是理解旧的事物,亦即在主体理解和掌握了旧事物明晰知识的基础上,借助于创造力来完成的。这一过程中,主体人只有充分运用其默会知识才能

5、顺利完成,因此说,默会知识是创新的直接工具。二、基于默会知识的核心竞争力的特点及功效由于环境的剧烈变化,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因此,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决定了其竞争的成败,特别是当一个企业拥有很强的核心竞争力时,企业才能有竞争的持续动力。因此,这种基于默会知识的知识存量和知识结构所构成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赢得竞争的有力武器,它蕴含在一系列难以被模仿的企业流程中。基于默会知识的核心竞争力同样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五个属性:,(有价值性。默会知识包括技能知识和人力知识,技能知识不仅包括技术本身,还包括掌握和运用技术的能力,技能知识和人力知识融合的默会知识,不仅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同时,也为企业的进一步发

6、展奠定了坚实的人力基础。-(异质性。由于默会知识是基于实践经验所形成的理解力,而各企业所经过的发展历程不同,由此所形成的基于默会知识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异质的。*(不可模仿性。基于默会知识的核心竞争力所具有的不可模仿性是由默会知识本身的不可模仿性所决定的。+(不可替代性。默会知识是获得明晰知识的前提,如果没有默会知识,则企业无法获得正确的知识、信息、技术等资源,无法辨别市场机会、生存空间等企业发展的条件,企业也就无法生存,并且在知识经济时代找不到它的替代品。&(可扩展性。默会知识是企业获得浅论基于默会知识的核心竞争力“ 安徽魏华飞方文敏经 营 战 略$.!资源、技术、知识等的前提,因此,企业通过默

7、会知识可以向外部扩展,此种扩展既有产品 ( 服务)本身的开发,也有知识、管理、技能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和发展,从而为企业绩效的提高提供动力。基于默会知识的核心竞争力除了具有核心竞争力共同的属性外,还有自己的一些特性:!核心是人力资源。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德鲁克说: “ 企业或事业唯一的真正资源是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 ”而知识的创造、利用和增值,资源的合理配置,企业绩效的提高等等都需要默会知识发挥作用,但 最 终 却 是 要 靠 拥 有 默 会 知 识 的 载体知识型员工来实现。因此,人力资源是基于默会知识的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之所在。“其意义在于创新。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如果一个

8、企业逐渐失去了创新能力,则其如没有营养供给的花朵,将慢慢的枯萎、凋谢。创新能力的前提是默会知识的拥有,企业通过对默会知识的运用,经过研究不断推陈出新,拓展和巩固市场,从而使企业 “ 长青” 。基于默会知识的核心竞争力的意义就在于创新,能不断地给企业增加营养供给。#更强调知识管理。所谓知识管理,简单地说,就是对企业知识资源及其使用环境进行管理的过程。其出发点是将知识视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把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识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 ( 特别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基于默会知识的核心竞争力要求企业运用知识管理充分发挥知识的作用,使企业的竞争力发挥最大效用。$更注重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对企业运用知

9、识进行创造时所获成果的确认和保护。企业进行创造过程中所拥有的诀窍性的默会知识是知识产权的真正内涵,也是企业的真正财富和竞争力所在。因此,基于默会知识的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更注重知识产权的确认和保护,以维持较长期的竞争力。三、基于默会知识的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管理基于默会知识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 “ 动力源” ,是赢得市场竞争的保障,因此,培育和管理好此种核心竞争力异常重要,但由于其所具有的特异性,培育和管理它的方法也有所不同。!“自我扩展和巩固。基于默会知识的核心竞争力价值的实现是通过默会知识的载体知识型员工来实现的,主要表现在市场机会的捕捉、资源效能的发挥、组织效率的发掘、满足消费者需求等方面

10、。因此,企业不仅要树立培育知识型员工的观念,更要有良好的机制使企业内员工之间能形成明晰知识共享和默会知识互动的局面,从而增加整体知识特别是默会知识存量,形成强大的竞争力。此外,产品的研发要不断创新,要注重知识产权和产品专利权的保护,无论什么类型的竞争力最终都要通过一定的产品和服务来实现其价值,而产品和服务是默会知识显化的结果,是可以被模仿的。#“兼并或联盟其它默会知识型企业。企业可以凭借各种优势来兼并或联盟其它默会知识型企业,但在兼并或联盟成功后,一定要使其默会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并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构建自己的竞争优势。$“强化企业内的知识管理。著名的知识管理大师野中认为知

11、识管理主要表现为默会知识和明晰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而形成的知识螺旋管理。这种转化包含着四种运动:一是从默会到默会。个人间分享默会知识,主要通过观察、模仿和亲身实践等形式使默会知识得以传递。如师传徒受是其典型形式。二是从默会到明晰。即对默会知识的明晰描述,将其转化为别人容易理解的形式,这个转化所利用的方式有类比、隐喻和假设、倾听和深度会谈等。三是从明晰到明晰。这是一种知识扩散的过程,通常是将零碎的明晰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和复杂化,比如学校教育。四是从明晰到默会。团体工作、从实践中学和工作培训等是实现明晰知识默会化的有效方法。企业内的知识管理要求企业为明晰知识共享和默会知识互动提供各种机制、方式和途径,

12、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并利用所掌握的知识资源预测外部市场的发展方向及其变化规律,使企业能够对外部要求做出快速反应,从而赢得市场竞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基于默会知识的核心竞争力作用的发挥,最终需要依靠知识型员工来为企业服务。然而,知识经济时代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的知识型员工有着许多新的内在需求要素,如与企业的利润与信息分享需求,终身就业能力提高的需求,工作交换与流动增值的需求,个人成长与发展的需求,个人价值实现的需求。因此,企业要根据人力资源新的特点和需求来提供满足其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这些产品和服务主要有:共同愿景、价值分享、人力资本增值服务、授权赋能、支持援助等,并充分发挥知识型员工的潜能为企业服务。同时,特别要消除知识型员工对自我知识扩散后可能导致前途危机的担忧。总之,企业要通过各种合理合法的手段和途径来培育和管理基于默会知识的核心竞争力,并不断地拓展和巩固,因为任何时候任何企业都不会有永恒不变的核心竞争力,只有不断创新和优化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处于不败之地。(作者单位:安徽财贸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汽车管理学院&经 营 战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