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检测试卷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773149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12.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检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东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检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东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检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东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检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东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检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检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检测试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语文试卷第1页 共 4 页试卷类型: A东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检测试卷(2016.07 )语文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共4 页, 17 小题,满分150 分,考试用时150 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

2、使用铅笔或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卷(阅读题,共70 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人生的四种境界张世英按照人的自我的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最低的境界为 “欲求境界” 。人生之初, 在这种境界中指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必须的最低欲望,故以“欲求”称之,当人有了自我意识以后,生活于越来越高级的境界时,此种最低境界仍潜存于人生之中。现实中也许没有一个成人的精神境界会低级到唯有“食色”的欲求境界,而丝毫没有一点高级境界。以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是境

3、界低下而“趣味低级”的人。第二种境界为“求知境界”。在这一境界,自我作为主体,有了进一步认知作为客体之物的规律和秩序的要求。有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大大提升了一步。所以,求知境界不仅从心理学和自我发展的时间进程来看在欲求境界之后,而且从哲学和人生价值、自由之现实的角度来看,也显然比欲求境界高一个层次。第三种境界为“道德境界”,它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同时发生,也许稍后。就此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但从现实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角度和实现精神自由的角度而言,则道德境界之高于求知境界,是不待而言的。发展到这一水平的“自我”具有了责任感和义务感,

4、这也意味着他有了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能力,把自己看做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但个人的道德意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当独立的个体性自我尚未从所属群体的“我们”中显现出来时,其道德意识从“我们”出发,推及“我们”之外的他人。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审美境界”。这是因为此时审美意识超越了求知境界的认识关系,它把对象融入自我之中,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审美意识也超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实践关系,这样,审美境界既超越了认识的限制,也超越了功用、欲念和外在目的以及“应该”的限制,而成为超然于现实之外的自由境界。在现实的人生中, 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很难想象一个人只有其中

5、一种境界而不掺杂其他境界、只不过现实的人, 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 于是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区分出某人是低级境界、低级趣味的人,某人是高级境界、高级趣味的人,某人是以道德境界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家,某人是以审美境界占主导地位的真正的诗人、真正的艺术家(节选自2009 年 12 月 31 日光明日报,有删改)1关于“人生境界”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A它存在于人的自我发展历程中,体现着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 B它由四个层次组成,从幼年到成人,人的每一个时期都要经历这四个层次。C现实的人生中,它是一个整体,是由从低到高的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D

6、每个人的人生境界表现错综复杂,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分别主导着人生的不同阶段。2对于“求知境界”与“道德境界”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A作者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并不意味着前者就一定比后者出现得晚。B达到了“求知境界”,人具备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为“道德境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C责任感与义务感使“道德境界”不同于“求知境界”,并高于“求知境界”。D“求知境界”虽也把“自我”作为主体,但这个“自我”却不同于“道德境界”中的“自我”。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A“欲求境界”是人生的最低境界,这种境界是任何一个具有高级境界的人所极为排斥的。B“

7、求知境界”中的“自我”已不再仅满足于个人生存所必须的最低欲望,而对规律与秩序有了认知的要求。C“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关注自我,而已经有意识地把“我们”作为自我选择、决定时的中心了。D“审美境界”是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到了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并摒弃其他三种境界。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王章,字汉臣,武进人。崇祯元年进士。授诸暨知县。少孤,母训之严。及为令,祖帐归少暮,母诃跪予杖,曰:“朝廷以百里授酒人乎!”章伏地不敢仰视。亲友为力解,乃已。治诸暨有声。甫半岁,以才调鄞县。诸暨民与鄞民争挽章,至相哗。治鄞益有声,数注上考。十一年,行取入都。时有考选翰林之命,行取

8、者争奔竞,给事中陈启新论之。帝怒,命吏部上访册,罪廷臣滥徇者。尚书姜逢元、王业浩,给事中傅元初,御史禹好善等六人闲住;给事中孙晋、御史李右谠等三人降调;给事中刘含辉、御史刘兴秀等十一人贬二秩视事。吏部尚书田维嘉等乃请先推部曹,凡推二十二人,章与焉,授工部主事。章及任浚、涂必泓、李嗣京欲疏辨,惮为首获罪。李士淳者耄矣,四人不告而首其名,士淳知之,惧且怒,与章等大诟。而帝知维嘉有私,诏许与考。又以为首者必良士也,擢士淳编修,章等皆御史。章上疏请罢内操,宽江南逋赋。明年出按甘肃,持风纪,饬边防。西部寇庄浪,巡抚急征兵。章曰:“贫寇索食耳。”策马入其帐,众罗拜乞降,乃稍给之食。两河旱章檄城隍神御史受钱

9、或戕害人神殛御史毋虐民神血食兹土不能请上帝苏一方当奏天子易尔位檄焚雨大注。边卒贷武弁金,偿以贼首,武弁以冒功,坐是数召边衅。章著令,非大举毋得以零级冒功。劾罢巡抚刘镐贪惰。又所部十道监司,劾罢其四。母忧归。服阕,还朝,巡视京营,按籍额军十一万有奇。喜曰:“兵至十万,犹可为也。”及阅视,半死者,余冒伍,惫甚,矢折刀缺,闻炮声掩耳,马未驰辄堕。而司农缺饷,半岁不发。章屡疏请帑,不报。逾月,贼陷真定,京师大震。襄城伯李国祯发营卒五万营城外,章与给事中光时亨守阜成门。城内外堞凡十五万四千有奇,三堞一卒。三月初登陴,阅十日始一还邸,栉沐易新衣冠。家人大骇,章不应。贼傅城下,章手发二炮,贼少却。顷之,各门

10、炮声绝。时亨摄章走,章厉声曰:“事至此,犹惜死耶!”时亨曰:“死此与士卒何别?入朝访上所在,不获则死,死未晚也。”章从之,与时亨并马行。俄贼突至,呼下马。时亨仓皇下马跪,章持鞭不顾,叱曰:“吾视军御史也,谁敢犯!”贼刺章股,堕。章骂曰:“逆贼!勤王兵且至。我死,尔灭不旋踵矣。”贼怒,攒槊刺杀章而去。抵暮,家人觅尸,犹一手据地坐,张口怒目,勃勃如叱贼状。妻姜在籍,闻高一语文试卷第2页 共 4 页之,一恸而绝。赠大理寺卿,谥忠烈。本朝赐谥节愍。次子之栻仕闽为职方主事,亦死难。(节选自明史卷二百六十六列传第一百五十四)4下列用“ /”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两河旱 /

11、章檄城隍神 /御史受钱 /或戕害人 /神殛御史 /毋虐民 /神血食兹土 /不能请 /上帝苏一方 /当奏天子易尔位/ 檄焚 /雨大注B两河旱 /章檄城隍神 /御史受钱或戕害人神/殛御史 /毋虐民 /神血食兹土 /不能请上帝苏一方/当奏天子 /易尔位 / 檄焚 /雨大注C两河旱 /章檄城隍神 /御史受钱或戕害人/神殛御史 /毋虐民 /神血食兹土 /不能请上帝苏一方/当奏天子易尔位/ 檄焚 /雨大注D两河旱 /章檄城隍神 /御史受钱或戕 /害人神 /殛御史 /毋虐民 /神血食兹土 /不能请上帝苏一方/当奏天子易尔位/ 檄焚 /雨大注5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祖帐”

12、是指在道旁设帐饯行。“祖”意为“临行祭路神”,后引申为“饯行和送别”。B丁忧是指根据儒家传统的孝道观念,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 必须辞官为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忧”又有“内外忧”,其中“内忧”指的是父亲去世。C吏部是中国古代官署,隋唐列为六部之首。长官为吏部尚书,副长官称侍郎,历代相沿,吏部掌管全国管理的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事务。D谥号是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文中的“忠烈”就是一个褒扬型的谥号。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王章很

13、有胆略,巡按西北时,面对贼寇造反,他判断这只是贫寇索要食物,于是骑着马进入贼寇的营中,迅速平定了贼寇。B王章和任浚、涂必泓、李嗣京四个人想要上疏奏事,但是怕获罪,于是就以李士淳的名义上奏,这种做法引起了李士淳的不满。C王章视察军队,先喜后悲,军队战斗力很差,而且欠发军饷半年,王章多次上报朝廷请求饷银,但是一直没有得到朝廷的回应。D王章精忠报国,在国家灭亡的最后时刻,与光时亨一起寻找皇上。在失手被擒之后,他大骂贼寇,至死不止,与贪生怕死、跪地求饶的光时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治诸暨有声。甫半岁,以才调鄞县。诸暨民与鄞民争挽章,至相哗。(5 分)

14、译文: _ (2)三月初登陴,阅十日始一还邸,栉沐易新衣冠。家人大骇,章不应。(5 分)译文: 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 题。定风波黄庭坚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注】万里:指黔州与京城距离之远。黔:黔州,今重庆市彭水县一带。此时作者贬谪于此。一漏天:言当地天气恶劣, 连绵阴雨, 似乎天整个漏了。屋居终日似乘船:小屋如渔舟, 蒙蒙水云里。 华颠: 即白头。 “戏马台”句:台为项羽所筑,今江苏铜山县南。晋时刘裕北征至徐州彭城,九月九日率领佐群僚宴饮于戏马台,赋诗而乐,当时著名诗人谢瞻、谢灵运各赋诗一首。8上片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气候特点?这样的描写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6 分)答: _ _ 9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5 分)答: _ _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