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车影评——09广告李早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7771114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撞车影评——09广告李早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撞车影评——09广告李早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撞车影评——09广告李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撞车影评——09广告李早(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撞车撞车 名副其实的最佳影片名副其实的最佳影片李早李早 早锅的电影库早锅的电影库作为 06 年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影片, 撞车不愧为一部实至名归的最佳影片级别的电 影。全片无一尿点,几个并行的故事,脉络清晰,交待明确。不同空间的事件、人物毫不 混淆,观众易于理解。并且讲述的恰恰是美国社会时下最为敏感、最为重要的问题。当年 正是击败李安的断臂山获此殊荣,似乎还让我有些小意外。其实奥斯卡历来就对种族 问题的影片青睐有加,美国社会中的种族问题也从未间断。但为何在当年又能拔得头筹。 在谈论本片的核心问题之前,必须要提到“911”这一对美国社会和全世界都有着巨 大影响的大事件。 众所周知,美国社会的多元化

2、一直是美国人最引以为豪的一点。可是“911”之后这 一全社会骄傲之处百年出现了裂痕。很多穆斯林、波斯裔、阿拉伯人都坦言自己遭到了了 歧视。 本片拍摄于 2004 年,北美上映时间 05 年 5 月份,这是距离“911”过去不到 4 年。世贸 双塔倒塌激起的滚滚尘埃还未散去,纽约的上空似乎还弥漫着巨大的阴霾。 美国社会的种族问题在“911”之后变得更加严重或者宽泛。而正是由于这种来自全 社会的误解,才造成了如此之深的裂痕和如此广泛的影响。这种全社会的误解恰恰又是源 于全社会的缺乏安全感,因为“911”是一场巨大的恐怖袭击而非一份抢劫、强奸、枪击 案。他的不安全感是直接作用于全社会甚至全世界的。正

3、是由于全社会的普片安全感的缺 失使得社会把这种压力或者安全感的缺失转嫁给了那些少数民族的人们,又造成了少数民 族群体安全感的缺失,最后又反作用于整个社会。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大导演保罗哈吉把目光投到这个问题上。同时又加上了 不止波斯族裔的更多肤色、种族的生活,又加上了不止 911 这一个事件带来的影响,而是 长期的多元性中的矛盾。可以说撞车中所反应的已经不能用“种族问题”一词来涵盖 了,而是一种由多元的文化性引起的长期的文化差异,文化领域中的不平等和这种不平等 对于人们的生活的影响。 片中的各种民族、各种阶层之间的文化差异是长期的、范围广大的。平时也发生在政治、 经济各个领域中。只是有了交

4、集,有了撞车也许才会凸显,才会得以改变。改变:均在一种微凉的善意和阳光中继续悲催的生活着改变:均在一种微凉的善意和阳光中继续悲催的生活着电影中的每一个故事中的人物,最后的结尾都在一种略微改变后继续着其实改变不大 的生活。 桑德拉布洛克扮演的检察官夫人再经历了抢劫和对生活的绝望、不信任后,找到了她最 好的朋友,相拥着用人的那一刻也感到了温暖;警察 John 因为无法为父亲预约到医生,一 时魔鬼上身毫无道理的猥亵了一位黑人妇女,并且毫无悔意。这看似已无法救赎,但却在 危险降临时,像一个真正的警察,像一个真正的男人一样挺身而出得到了救赎;同时得到 救赎的还有那位被猥亵的黑人妇女。在被猥亵对象拯救时,

5、态度由坚决的拒绝到最后包含 感恩的眼神。其实在这一过程中,自身的心结也被打开。随后丈夫也与其和解,其背景是 一群小孩在燃烧的汽车前欢快的玩乐。熊熊的火焰在寒夜里似乎也温暖了夫妇两人的心; 那位修锁匠的最后是站在床边凝望天空,或许是在感叹就算搬了家,子弹还是来打扰了他的生活。但或许也是在感叹那上天赐予的那件“神衣” ;经营杂货铺的波斯人,一直因其的 偏执而容易与人产生争执,容易把问题极端化。他说话刻薄,异常的不信任人。但最后却 在女儿温情眼神下找到了他的“天使” ;至于那位社会不良分子,一直前科累累,而且大都 是因为自身的太过敏感和偏激。这或许是全片中最无法为自己的阴暗面开脱的一个角色。 但最后

6、却把一批偷渡客从黑车工厂里拯救了出来,并且拿出仅有的 40 美元帮助了他们。在 整片中罪行累累,影片最后却露出了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片中仅有的两位高开低走的两位角色,探员和警察 TOM。探员的生活一直很是如意, 因为他能和一个白人性感妞做爱。警察 TOM 似乎也扮演着善良正义的守护者,极力想摆 脱一些丑陋的现象,全片镜头中数他的镜头最阳光帅气。最终两人一个做了伪证,一个销毁 了犯罪证据。不过人性就是这样,片中的每一个人都有阴暗的一面,甚至是很严重的阴暗 面,但大体的人格上是善良阳光的。看似坠落到了罪恶中,但是探员母亲的误解似乎让探 员有了些宽慰。那位警察也终于明白了同事们告诉他“你还应该多混会

7、”这话的意思。这 些姑且把其看成是一种宽慰吧。 因为每个人悲催的生活还在继续。检察官还在忙于他的选举,工作为重家庭就必然有牺 牲探员失去了他的弟弟甚至母亲警察 John 在马桶边继续和其父亲无奈一望另 一位警察 TOM 恐怕还要继续迷茫下去导演夫妇继接下来一定会过着与以前不太一样 的生活修锁匠还是要担心他的家人安全问题开杂货店的波斯人他的生活困境还是 无法改变黑人混混恐怕还是要继续他的罪犯生涯 每个人对生活或许失望,或许绝望,但最后都在一种微凉的善意中继续着悲催的生活。 这种对社会的写实,似乎过于现实。但若真是过于现实,就一定不会得奥斯卡了。美 国虽然没有中宣部,但是奥斯卡颁奖队伍毕竟是美国电影学会,还是要考虑积极正面的社 会引导的。我们可以看到影片最后的基调是向上的,是积极的。在撞车里,不准确的 说种族仇恨是个人自我封闭的结果,就像一辆封死了却仍然在行驶的车。尽管存在这种孤 立感,电影展示了一个可怕却不可避免的结局:就像高速公路上超速行驶的车一样,这些 人不断超出轨道,最终引发了爆炸性的撞车。电影向我们暗示了一种补救的可能性,因为相撞意味着接触,而相互接触将促使彼此间 产生同情和理解。正如那位探员在影片开头所说的那样, “我们总是藏在这些金属和玻璃的 后面。我们如此地渴望彼此能够有所联系,以至于我们撞车,因为只有以这种方式,我们 才能够有所感觉。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