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考纲中国古代史、近代史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7768786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考纲中国古代史、近代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考考纲中国古代史、近代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考考纲中国古代史、近代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考考纲中国古代史、近代史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考考纲中国古代史、近代史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考纲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考纲中国古代史、近代史(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年代记年代记距今约 170 万年:元谋人(迄今中国发现最早的远古人类-) 距今约 70-20 万年:北京人(使用天然火) 距今约 3 万年:山顶洞人(人工取火) 距今约 7000 年:河姆渡人(干栏式建筑种植水稻制黑陶) 距今约 6000-5000 年:半坡人(半地穴式建筑种植小麦和粟制彩陶) 距今约四五千年:炎帝(教人农耕;尝百草;发明医药、陶器;开辟集市) 皇帝(建造宫殿;发明车船) 距今约四五千年:尧 舜 禹(禅让制)奴 夏朝(禹始桀末):公元前 2070 年公元前 1600 年 隶 商朝(商汤):公元前 1600 年公元前 1046 年 制 重点:甲骨文(迄今中国发

2、现最早的成熟文字) 国 周朝(周武王姬发):公元前 1046 年公元前 771 年 定都镐京 家 重点:西周分封制利:确立周王权威利:扩大周朝控制区域弊:造成春秋战国诸侯争霸称雄的局面 密切了周王室与诸侯国 的西周宗法制分封制的基础 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核心:嫡长子继承制春秋:公元前 770 年公元前 476 年(奴隶社会瓦解时期) 战国:公元前 475 年公元前 221 年(封建社会形成时期)政治:富国强兵、推行变法公元前 356 年商鞅变法:废除土地国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奖励农耕;奖励军功;建立郡县;编制户口(秦国封建 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为秦始皇统一天下奠 定了基础

3、 军事: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齐秦楚燕赵魏韩经济: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推广使用(推动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文化:百家争鸣(春秋时期孔子创儒学)秦朝(秦始皇嬴政):公元前 221 年公元前 207 年 定都咸阳政治: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建立郡县制经济: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 ;统一度量衡文化:统一文字(小篆)思想:焚书坑儒交通:统一车辆轨道;修驰道军事: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征越族;开凿灵渠(连接长江、珠江两大水系) 重点:意义结束春秋战国分裂局面开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王朝开创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制度汉朝:西汉(汉高祖刘邦):公元前 202 年公元 9 年 定都长安东汉(汉武帝

4、刘秀):公元 25 年公元 220 年 定都洛阳 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经济:经济繁荣、国力雄厚、鼎盛时期 政治: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封地和势力) ;加强监察制度;加强皇帝权威 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长安设立太学-地方设立官学 军事: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河西走廊设郡外交: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沟通欧亚两陆;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 220 年公元 581 年 东魏 北齐 北魏北朝 魏 西魏 北周 蜀 西晋东晋宋齐梁陈 南朝 吴 政权分立 公元 208 年:赤壁之战(刘孙联盟大败曹;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公元 220 年:魏(曹丕 定都洛阳) 民

5、族融合 公元 221 年:蜀(刘备 定都成都) 公元 222 年:吴(孙权 定都建业南京)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改革:穿汉服、学汉话、用汉姓)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进程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隋朝(隋文帝杨坚):公元 581 年公元 618 年 定都长安(公元 589 年结束南北朝对峙局面,实现统一) 重点: 大运河:北起涿郡(北京)南到余杭(杭州) ;洛阳为中心沟通:海河黄河淮水长江钱塘江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流经:北京、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作用*: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维护国家统一 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相对公平的选拔制度;为社会

6、发展提供更多人才) 三省六部制*: 皇帝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唐朝(唐高祖李渊):公元 618 年公元 907 年 定都长安政治: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广开言路经济:农业发展(曲辕犁、筒车出现) ;手工业(越窑青瓷;刑窑白瓷;唐三彩)文化:古代诗歌发展黄金时期科技:雕版印刷术 交往:东西互通、胡汉交融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 (玄奘西取佛经;鉴真东渡日本) 武皇后武则天:贞观遗风 唐玄宗李隆基:开元盛世明朝(明成祖朱元璋):公元 1368 年公元 1644 年 定都北京 重点:皇权的强化措施 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对皇上负责 设立厂卫 采取“八股取士”形式 采用

7、“廷杖”的刑法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清朝:公元 1636 年公元 1912 年 巩固与社会危机 重点: 清朝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清朝对外采取闭关自守的政策 封闭了人民的思想 不了解世界进步而落后,遭受西方殖民侵略 雍正设立军机处 大兴文字狱 (钳制了思想、扼杀了人的创造性;阻碍社会进步)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年代记年代记1840 年1842 年:中英鸦片战争 导火线:1839 年林则徐虎门销烟根本原因:英国企图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掠夺原料;使中国沦为其殖民地 结果:中国战败并签订中国近代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842 年:鸦片战争战败而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内容:

8、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 2100 万银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岸 关税税率必须与英国协商 影响: 使中国的关税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1 年1864 年:太平天国运动 19 世纪 60 年代90 年代:洋务运动 口号:“自强” “求富” 代表:奕 李鸿章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主张: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维护清王朝统治结果:中日甲午战争战败宣告洋务运动失败 影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894 年:中日甲午战争 1895 年:甲午战争战败而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内容: 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辽东半岛给日本 赔偿

9、两亿两白银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影响: 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 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1895 年:公车上书 1898 年: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 结果: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反对,失败 启示:只有推翻清政府统治和君主专制制度,中国才能富强 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 1901 年:八国联军侵华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05 年:同盟会成立 领导人:孙中山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即:民族 民权 民生 性质作用: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极大地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1911 年 10

10、月:武昌起义、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1912 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 1912 年 2 月:宣统皇帝退位,清朝覆灭 1912 年 4 月:孙中山将临时大总统让位于袁世凯,进入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1915 年:新文化运动 口号:“民主、科学” 代表: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标志:1915 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意义: 宣传了西方民主和科学的思想; 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运动1919 年 5 月 4 日:五四运动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巴黎合约上签字”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11、开端 意义: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政治舞台 性质: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1921 年 7 月: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 背景: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思想 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 意义: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1923 年:中共三大召开确定了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 1924 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1926 年1927 年:北伐战争 目的:打倒列强,消灭军阀,实现全国统一 意义:极大地鼓舞了工农大众;推动了国民革命;沉痛地打击了国内军阀; 有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收回汉口、九江的英租界 1

12、927 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1927 年 8 月 1 日:南昌起义 领导人:贺龙 叶挺 朱德 刘伯承 周恩来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 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1927 年 9 月:秋收起义 建立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独特革命道路1931 年 8 月 15 日:九一八事变日本开始侵略中国 1934 年 10 月:红军开始长征第五次反“围剿”红军损失惨重,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1935 年 1 月:遵义会议 内容: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意义: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

13、攸关的转折点 1935 年 10 月:红军陕北会师 1936 年 10 月:红军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 1936 年 12 月 12 日: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意义:结束了国共相持的十年内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 年 7 月 7 日: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日本向中国发动全面侵略战争 1945 年 8 月 15 日:抗日战争胜利 原因: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国民党组织正面战场 共产党广泛开展游击战争 国共第二次合作 华侨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意义: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 血洗了百年来

14、受外国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奴役和压迫的耻辱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重大牺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45 年 8 月:重庆谈判 1946 年 6 月:全面内战爆发 1948 年 9 月1949 年 1 月:先后发动辽沈、淮海、平津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1949 年 4 月: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标志着国民党反动派统治宣告覆灭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史年代记年代记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1950 年 10 月1953 年 7 月:抗美援朝战争 1952 年底:中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1953 年1956 年底:三大改造 1958 年: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64 年:我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 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 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1966 年1976 年:十年文化大革命动乱时期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9 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0 年:深圳、珠海、汕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