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材巩固主题十七动荡与变革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47765098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材巩固主题十七动荡与变革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材巩固主题十七动荡与变革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材巩固主题十七动荡与变革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材巩固主题十七动荡与变革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材巩固主题十七动荡与变革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材巩固主题十七动荡与变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材巩固主题十七动荡与变革(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2018 年中考历史总复习配套试题含答案1主题十七主题十七 动荡与变革动荡与变革【课标链接】1、简述俄国 1917 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2、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3、概述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4、了解凡尔赛和约 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5、简述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6、知道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等著名文学作品。7、以全国工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考点梳理】1、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时间:1917

2、年 11(俄历十月) 人物:列宁信号:阿芙乐尔号炮击冬宫 性质: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革命 意义: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地位) 。为世界上落后国家的发展树立了榜样。2、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时间19181921 年19211928 年原因为了战胜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进攻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打击农民积极性内容余粮收集制、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粮食税、允许资本主义、恢复自由贸易特点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苏俄内战时期)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作用前期,帮助苏维埃政权渡过

3、了难关后期,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政权 联系起来【人教版】2018 年中考历史总复习配套试题含答案2十月革命,苏俄(17)开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8)开始新经济政策(21)成立苏联(22)评价列宁:革命者:领导十月革命,建立苏俄;探索者:推行了新经济政策,恢复了国民经济苏俄政策转变的启示:依据国情,实事求是; 勇于创新;维护人民利益。3、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 (1)两个五年计划(19281937 年)目的: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成就:1937 年,苏联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成为工业强国。(2)斯大林模式 (定义: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4、形成标志:1936 年苏联颁布新宪法(标志着斯大林模式形成和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建立)特点:权力高度集中内容:政治:权力高度集中于斯大林手中,以人治代替法治,民主法治匮乏。经济:经济比例失调评价斯大林模式:(如何理解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积极:使苏联成为工业强国(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 ,为取得二战胜利奠定基础;消极:阻碍了民主法治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阻碍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最终导致苏联解体。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实质: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新秩序(体系:格局、秩序)会议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人教版】2018 年中考历史总复习配套试题含答案3时间1919 年19211922

5、年地点法国 巴黎 凡尔赛宫美国 华盛顿国家英、法、美、日、中、德英、法、美、日、中人物劳合乔治、克里蒙梭、威尔逊(三巨头)目的惩治战败国德国 协调帝国主义在欧洲的矛盾协调帝国主义在远东、太平洋的矛盾性质帝国主义分赃会议(瓜分殖民地)条约凡尔赛和约凡尔赛体系九国公约华盛顿体系内容领土: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承认波兰独立。殖民地:殖民地由战胜国委任统治。(分赃)军事:废除义务兵役制,莱茵河不得设防。经济:承担战争责任,支付大量战争赔款列强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中国对外门户开放,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影响没有消除战胜国与战败国矛盾(英、法与德国),为二战埋下祸根。(史实证明:二十年休战 19193

6、9 白色方案 二战爆发)打破日本独占的局面,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提供了条件。(史实证明:192141 太平洋战争)5、德莱塞美国的悲剧 :“美国最伟大的小说”6、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矛盾开始:美国纽约股票市场崩盘(黑色星期四)影响:带来了经济灾难,引发了政治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矛盾(法西斯上台) 。【人教版】2018 年中考历史总复习配套试题含答案47、罗斯福新政时间:1933 年,罗斯福目的:救治经济危机(直接目的)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根本目的)特点:国家干预经济内容:核心和基础:全

7、国工业复兴法 (蓝鹰标志)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田纳西水坝)作用:使美国渡过经济危机启示: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关注民生;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可相互借鉴成功经验。【线索导引】社会主义阵营:苏联 列宁 革命:十月革命一战后的世界 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五年计划(工业强国) 、斯大林模式资本主义阵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法西斯专政(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19191939 年)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19291933 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罗斯福新政法西斯专政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统国家干预经济战争策源地形成【高效提能】

8、( )1很多俄罗斯学者和普通百姓认为,不管有什么缺点,“十月革命”都是 20 世纪一个重大事件,它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阶段。这里的“新阶段”新在A推翻沙皇专制制度 B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人教版】2018 年中考历史总复习配套试题含答案5C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实现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2 “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俄国,曾试图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 ,几年以后感到这是力所不能及的 。 ”为了解决“力所不能及”所引发的社会危机,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颁布废除农奴制法令 B.颁布苏联新宪法C.实施新经济政策 D.推行斯大林模式( )3列宁说:“在战争(指苏

9、俄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的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里说的俄国能“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 土地法令的颁布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4下图中,某条折线反映了苏联工业生产指数变化的趋势,这条折线是A. B. C. D.( )5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192933年) ,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特实验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计划经济体制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1935 年,顿巴斯煤矿年轻推煤手斯达汉诺夫,

10、在一个工作班 6 小时内,用风镐挖煤102 吨,超过原定 13 位。在他的带动下,苏联掀起了突破旧定额,创造新纪录,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社会主义竞赛运动。此人这种无穷的热情和创造力迸发于A新经济政策 B社会主义工业化 C经济大危机 D戈尔巴乔夫改革( )7前苏联有一个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对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 ”伊万说:“那就煮。 ”老婆说:“没锅。 ”伊万说:“那就烤。 ”老婆说:“没有柴。 ”伊万气坏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反映的是( )A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

11、的损害 B个人崇拜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人教版】2018 年中考历史总复习配套试题含答案6C新经济政策恢复自由贸易的后果 D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带来的弊端( )8在历史辩论会上,双方辩手都展示主要观点。正方:它使该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反方:它使该国经济发展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据此判断辩论会的主题是 A农奴制改革的利弊 B罗斯福新政的利弊C马歇尔计划的利弊 D斯大林模式的利弊( )9一战后,战胜国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这两次会议的相似点是帝国主义大国操纵会议 侵犯中国主权,损害中国的利益建立战后世界统治新秩序 促进了世界的长久和平A B C D( )10右图为某次会议的和约文本,

12、该和约(凡尔赛和约 )最能体现会议实质的是A 取消义务兵役制 B支付大量赔款 C阿尔萨斯归还法国 D殖民地由战胜国委任统治( )11弱国无外交,落后遭欺凌。中外历史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充分说明了这一深刻道理。在九国公约中体现弱国无外交的内容是 A中国赔款 2100 万元给英国 B中国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C确立列强在华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12列宁曾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这两个大国是指 A美国与日本 B德国与法国 C英国与日本 D中国与美国( )131933 年与 1922 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

13、1/3 以上,贸易总额缩减2/3,这说明了 1929 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大危机A破坏性强 B传播特别快 C矛盾特别尖锐 D持续时间特别长 ( )14我曾修过一条铁路,如今它已建成,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我曾建过一座塔楼,如今它已竣工,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这是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歌曲,反映了当时美国A兴建基础设施 B乞讨风气时尚 C出现经济危机 D社会道德沦丧( )15美国公共工程署海报:工作付酬的美国。花费 130 多亿美元,雇佣了 850 万名工人,修建了大量的道路、桥梁、机场、公园、游戏场、水库等。以上体现了美国政府A推行自由经济 B实行计划经济 C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 D为二战准备

14、物资【人教版】2018 年中考历史总复习配套试题含答案7( )16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他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 ” “政治上的成功”主要体现在A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B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C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生活 D彻底根除了走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17. 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某校九年级学生就这个主题查找资料,进行了系列探究,请你参与。材料一: 俄国 1861 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缴纳的巨额赎金为发展大工业增添了新的资金来源;获得解放的 2000 多万农民为大工厂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农村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摘编自世界史(1)领导我国进行 1861 年农奴制改革的沙皇是谁?据材料一指出俄国这场改革为其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材料二: 1920 年,三年国内战争结束。苏俄却遇到了巨大困难人民生活困苦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要贡献。摘编自世界史(2)为解决材料二中“人民生活困苦”的问题,1921 年苏俄实施了什么政策?后来,苏联领导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