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提升专题七中外重大经济政策与改革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47764969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提升专题七中外重大经济政策与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提升专题七中外重大经济政策与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提升专题七中外重大经济政策与改革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提升专题七中外重大经济政策与改革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提升专题七中外重大经济政策与改革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提升专题七中外重大经济政策与改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提升专题七中外重大经济政策与改革(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2018 年中考历史总复习配套试题含答案1专题七专题七 中外重大经济政策与改革中外重大经济政策与改革专题综述: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国古代改革1、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1)目的:变法图强 (2)时间:公元前 356 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3)主要内容:编制户口,加强刑法;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打击贵族地位);承认土地私有(确立地主利益);推行县制(影响深远);统一度量衡。(4)作用: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2、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迁都洛阳,穿汉服、学汉语、用汉姓、与汉族通婚。作用:促进了北方

2、的民族大融合。一、地主阶级领导的改革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代表人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奕等。(1)背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外交困的危局。(19 世纪 60 年代90 年代)(2)根本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3)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 (4)内容:前期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后期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 (5)评价: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一)中国戊戌变法(1898 年)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

3、关条约2、目的:救亡图存。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严复。4、内容:文化教育:创办报刊,兴办新式学堂,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5、影响:戊戌变法迈出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第一步,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6、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二)俄国 1861 年农奴制改革【人教版】2018 年中考历史总复习配套试题含答案2(1)时间:1861 年; (2)人物:亚历山大二世;(3)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4)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农民通过“赎买”得到一块份地;解放后的农民仍归村社管理;(5)目的: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贵族地主的统治;(6)评价: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

4、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三)日本明治维新(1)时间:1868 年; (2)人物:明治天皇、武士(3)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4)目的:向西方欧美列强学习,变法图存,富国强兵(5)内容: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体现改革性质)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影响深远)(6)影响: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保留封建残余,强大后的日本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7)对中国的影响: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

5、,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大大加深,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日本的崛起也刺激了中国开始向政治近代化方向迈进,中国的维新变法正是学习日本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四)美国罗斯福新政(1)时间:1933 年;(2)目的: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救治经济危机。(3)特点(新):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4)中心(核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对企业的各种规定目的在于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发生产过剩。(5)影响:新政取得显著成效,使美国渡过危机。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新政开创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三、社会主义性质的

6、改革(一)前苏联的历次改革【人教版】2018 年中考历史总复习配套试题含答案31、苏俄新经济政策(1921 年)(1)背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人民群众不满。(2)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3)“新”的表现: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4)作用:它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提高了人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苏联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1)特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经济:计划经济;政治:个人高度集权)。(2)形成的标志:1936 年通过新宪法。(3)评价: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行列,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

7、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高度集权的模式阻碍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表现苏联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方面存在着巨大的误区。3、1953 年赫鲁晓夫改革:没有根本改变高度集中斯大林模式,只是小修小补。4、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 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以“经济改革”为重点,没有取得成果;后以“政治改革”为重点,苏联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5、苏联解体(1) “八一九”事件苏联社会主义性质发生变化:1991 年签署的阿拉木图宣言,苏联解体。(2)苏联解体的原因:根本原因:高度集中斯大林模式影响了经济的发展。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3)苏联改革失败给我们的启示:改革要以经济建设

8、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改革要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二)东欧改革1、背景: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东欧各国照搬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弊端日益暴露出来,改革势在必行。代表:匈牙利卡达尔改革。主要内容:经济上,推行全面经济体制改革,把国家计划管理和商品生产、市场调节有机结合起来;政治上,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人教版】2018 年中考历史总复习配套试题含答案4作用:改革使经济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国家政局长期稳定。(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1)开始: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后,中国改革进入一个新时期。(2)改革重点是经济体制的改革。

9、首先从农村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然后扩展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的改革走上了特色社会主义改革之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户农家使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中国农业大发展。城市:国有企业改革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影响:经济取得巨大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际地位日益上升,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义改革给我国的启示:制定政策要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实施依法治国。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历史上的改革给我们的

10、启示:(1)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一定推动作用;(2)改革是强国之路,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我们要坚持改革,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现代化建设;(3)要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吸收人类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对外来文明不能照搬照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4)改革要符合客观规律,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要符合国情,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典型例题】 【改革浪潮:巨变时代的强国之策】 (8 分)材料一 帝国地方实力派认为,西方的优势是建立在军事基础之上的,一旦这种优势消失,则外患可消,内乱可弥。1861 年,湘派实力人士曾国藩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创办了第一个近代军事企业。 全球通史材料二 1861 年

11、,对美俄两国来说都是一个不能忘却的时间节点:1861 年 4 月,美国南北战争爆发;1861 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签署了一个新法令。材料三 1868 年,日本(天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人教版】2018 年中考历史总复习配套试题含答案5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近代哪一次改革?(1 分)(2)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颁布的哪一文件为联邦政府赢得战争胜利起了巨大作用?(1 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新法令是什么?(1 分)材料二中涉及的两个

12、事件的影响有何相同之处?(1 分)(3)依据材料三,归纳两条日本改革的措施。 (2 分)(4)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三,指出在学习西方方面,中日两国存在的差异。 (2 分)【人教版】2018 年中考历史总复习配套试题含答案6专题七专题七 中外重大经济政策与改革中外重大经济政策与改革 【典型例题典型例题】 (1 1)改革:洋务运动;)改革:洋务运动; (2 2)美国:)美国: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或(或宅地法宅地法 ) ;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相同点:都促进了;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相同点:都促进了 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或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或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 (3 3)措施: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工业;实行)措施: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工业;实行“文明开化文明开化” ;努力发展教育;学习西方的军事制;努力发展教育;学习西方的军事制 度等。度等。 (4 4)差异:中国只学习西方的技术,不学制度;日本不仅学技术,还学法制、军事、教育等。)差异:中国只学习西方的技术,不学制度;日本不仅学技术,还学法制、军事、教育等。 (或(或 全面学习西方;或全方位学习西方;或日本有选择性的学习西方各国的长处等)全面学习西方;或全方位学习西方;或日本有选择性的学习西方各国的长处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