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读书报告上交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760198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川家康读书报告上交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德川家康读书报告上交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德川家康读书报告上交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德川家康读书报告上交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德川家康读书报告上交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德川家康读书报告上交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川家康读书报告上交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工程学院学生读书报告专业: 信息工程学院姓名 :张捷学号:2010130230 说明一、“ 读书报告 ” 是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广泛涉猎中外优秀文化书籍而撰写的读书笔记与心得,要求内容真实,严格杜绝抄袭与剽窃。凡有抄袭与剽窃现象,一经发现,取消学分,并视情节轻重按学校有关规定给与处分;二、阅读书目依据教师指导和学生兴趣与爱好而自行确定,既可是博雅类书籍亦可是专业类书籍;三、“成绩评定”是指教师对读书报告内容及撰写质量进行评分,统一采用等级制,按 A、B、C、D、F 五级进行评定, F为不及格。四、报告要求以打印稿形式提交,题目为黑体二号字,正文为仿宋四号字,也可用手写。五、内容不少于 1500

2、 字。教师评语:成绩评定:教师签字:年月日正文部分德川家康读后感武士道在日本很得民心, 且“依然生动地体现于我们现实生活的力与美之中”。 被道义所驱使的武士意味着不怕死,并将死视为一个机会,一个净化自己灵魂的机会。该书所述武士鲜有畏死者。武士的切腹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描写。武士切腹一定要切出水平,切出境界,切出风格,不让人心惊胆颤绝不罢手。 日本人在“非正常死亡”上大做文章,的确变态。 日本武士对痛苦“情有独钟”,以为越痛苦地死亡越有意义,当然,面对这些痛苦之死, 要镇定自若, 面不改色心不跳。据蒋百里将军研究, 日本人爱拿鲤鱼来比喻武士, 因为只有鲤鱼受了刀伤乃至临死也不会动。将军说,恐怕切腹也

3、与吃鱼有关系,因为鱼非新鲜不可口, 日本人吃鱼便要把鱼从鱼肚部活活的宰了生吃,才有风味。将军还说, 日本人还有吃人肉的遗传,这说明日本人骨子里是很残忍的。他们哪里懂孟子“君子远庖厨”的意义?武士道的诞生与日本的长年持续征战有关。 “粗野的、男性的、 具有野蛮力量的种族”在你死我活的拼杀中凸显出来,那些怯弱之辈被淘汰出局。 “提着脑袋打江山”,自然伴随着巨大的荣誉、特权以及与之相关的责任。窃以为,武士之义乃小义,不是圣贤之大义,以死点缀留名而已。武士杀人,以砍下对手脑袋记功,此乃中国秦人之丑陋遗风,在日本战国时期盛行。 难怪日本鬼子在侵华期间也喜欢用刀砍中国人的脑袋,乃残暴习惯所致。这些武士们打

4、仗的规模都不大,顶多就十几万人,如关原之战就不过如此。日本人筑的城均不大,现代的许多城市多筑于江户时期, 系德川家康皇图永固的一招棋以筑城来消耗诸位大名的财力,使其无力造反。许多古城今犹在,在当时的大名看来已经不得了,动不动冠之以“天下名城,世界第一”,今人观之,小眉小眼,稀松平常。日本人的气度难大乃地域仄逼所致。1996年,本人有幸到大阪一游,见到丰臣秀吉的古城,城墙、护城河、聚乐阁等都小巧而已。 丰臣秀吉要打大明真是狂妄之举。他打朝鲜已耗尽国力。这个人一辈子只知霸道,不知王道,是个暴发户式的豪强粗鄙之人,德川家康要比他精明务实,有自知之明。需要说明的是,戚继光时期所抗击的倭寇原来是一些被打

5、败了的武士,无处生存,只好到中国沿海捣乱,烧杀虐抢,是一些流寇和浪人,甚至还有一些中国人,并不是日本的政府行为。德川家康活到 75 岁,含笑离世,得善终矣。按中国人的说法,他杀了那么多人,毁了那么多城,应该得恶报,下地狱才对呀?他仍得好报,这说明他杀人的境界是“大慈大悲” ,是为了天下苍生,虽杀无恶。大慈大悲隐藏在血雨腥风和刀光剑影之后,多少包含有天意在里面。再说,德川家康出生时,他父亲仅16 岁,他母亲只有 14岁,根本算不得优生优育。可他能在戎马一生中活到75 岁的高寿,也是天意。他的曾祖父道阅人道在他出生时已有86 岁,他母亲也活了 80 多岁,由此看来,德川家康一族有长寿的基因,这样看

6、,他活75 岁也在情理之中。无独有偶,比家康稍晚的中国大清的康熙大帝出生于 1654 年 5 月 4 日。巧了,当时,其父顺治也是16 岁,其母佟佳氏也只有 14 岁;康熙大帝忙碌一生,在位61年,活了 69 岁在当时也算高寿了。难道男 16, 女 14 的父母是生好皇帝的最佳配合?奇怪的是,杀人放火的同时,日本人对佛教很信仰。对往生西天很神往。佛教高僧对政治的影响力不一般。 日本人对忠诚的要求甚高。要求世世代代忠诚。 对“少主”的忠诚更为人称道。中国讲列女不嫁二夫,日本讲义士不事二主。日本人更喜欢耍些小聪明,喜欢搞阴谋诡计。喜欢搞欺诈骗术,对敌人无所不用其极。日本有时喜欢做一些形而上的“雕虫

7、小技”,却赋予“微言大义”的文章,如“茶道”“花道”等。 日本人对樱花爱到痴迷的程度,达到一种神经质的境界。说樱花美丽但短暂, 正如人生同。其寓意来自印度悲观主义的“无常”,说樱花在它最美丽之日,正是它凋谢之时;不言而喻,武士的最大荣耀,正是他效命疆场的绝唱。表面上看,日本的武士道与欧洲中古时期的骑士五大差别,都讲勇敢、 同情、道义、风度、礼仪、节操,只有一件即对待女性与欧洲骑士格格不入,不是尊重,而是蹂躏。日本女人很伟大。很认命。有个女孩12 岁就生了女儿。日本人的男女关系没当一回事。弱肉强食对女人来讲也一样,对手下败将,可以索取其妻女。那女人当财产或工具,有些变态。华阳院曾说,人生浮华,生

8、离死别,都如梦如幻,一女侍二夫三夫,不过是为了子孙代代繁荣昌盛。在日本没有守节一说,也没有贞洁牌坊之类的东西。在女人的心中,男人的世界是一个崇尚武力的修罗场,在那里,女人做的事只有一件,便是委曲求全,生儿育女,让下一代来征服统治这个世间。说来也怪,这个华阳院既是德川家康的奶奶,又是他的亲外婆。日本人在你死我活的争斗中,喜欢将女人迎来送往以化解双方矛盾。试图在敌人内部播下自己的种子,使本来高贵纯洁的男女之情,被迫屈从于生存的逻辑理性。 也使得“出嫁”这个词有了“人质”的含义。日本喜欢用政治联姻来妥协或平衡政治版图。有的婚姻达到可笑的程度,如丰臣秀吉逼自己的老妹嫁给年过半百的德川家康即是。当时的日本还喜欢玩人质这招。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 这招都玩腻了。有势力的大名都要娶一大堆小老婆,日本人管理小老婆的理念办法是抄袭中国人的。德川家康70岁了,还要 16、7 岁的女孩伴眠,死前又随便将小老婆赏赐给部下,奇怪的是这些人居然如获至宝。倒是日本皇宫、幕府将军的大奥里没有太监,让人匪夷所思。据查,其原因很简单:日本历史上畜牧业不行,不骟马,也不会骟人,终于没骟出宦官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