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758230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566.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诗歌鉴赏(表达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15诗歌鉴赏(表达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15诗歌鉴赏(表达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2015诗歌鉴赏(表达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2015诗歌鉴赏(表达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诗歌鉴赏(表达技巧)(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鉴赏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 一、鉴赏修辞手法 二、鉴赏表达方式 三、鉴赏表现手法 四、鉴赏构思技巧(首尾照应、铺垫、承上启下等)古诗词表达技巧3.表达方式1.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托物言志比喻 比拟(拟人拟物)对偶 夸张 借代 设问 用典 顶真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赋比兴,抑扬,对比,联 想,衬托(正、 反衬)描写类抒情类 间接抒情2.修辞方法动静,虚实,侧面 烘托,细节描写, 白描 提 醒在古诗鉴赏中,命题者往往将“表达 技巧、写作特色、写作技法、艺术特色、 表现手法 、手法”等几种称谓综合使用 ,实则大同小异。答题要看清楚,不要被 迷惑。一、诗歌中常见的修辞

2、手法一、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一、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一、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考的常考的:比喻、对比、拟人、对偶。:比喻、对比、拟人、对偶。 常见的常见的:借代、夸张、双关、互文、反复、设:借代、夸张、双关、互文、反复、设 问、反问、铺排、通感。问、反问、铺排、通感。1.1.比喻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刘禹锡 ) 3.3.拟人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使此物具有人的外把物当作人来写,使此物具有人的外 表、个性或情感的修辞手段。作用:可使具体表、个性或情感的修辞手段。作用:可使具体

3、 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 “好雨好雨知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杜甫)4.4.对偶对偶 。 5.5.借代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 可用可用部分代表全体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具体代替抽象,用,用特征代替本体特征代替本体 。 “知否,知否?应是知否,知否?应是绿绿肥肥红红瘦。瘦。”(李清照(李清照 ) ”谈笑间,谈笑间,樯橹樯橹灰飞烟灭。灰飞烟灭。“(苏轼(苏轼 ) 6.6.夸张夸张:对事物的形象、作用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对事物的形象、作用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白

4、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李白)7.7.双关双关: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 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 。作用。作用 使语言表达含蓄使语言表达含蓄 、幽默,加深寓意、幽默,加深寓意 。 (语意双关,谐音双关)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晴还有晴。还有晴。”( 刘禹锡)刘禹锡)8.8.互文互文: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 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补充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 思的修辞 “主人下马客在船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白居易)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

5、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 鞭。鞭。”(木兰辞木兰辞)9.9.反复反复:能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加强节奏感。:能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加强节奏感。“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 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 道天凉好个秋!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辛弃疾 )10.10.设问设问:自问自答,能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自问自答,能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 出某些内容。出某些内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问君能有几

6、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李煜 )11.11.反问反问: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使读者留下深: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使读者留下深 刻印象。刻印象。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白居易)12.12.铺排(赋)铺排(赋):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 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箜篌,十六诵诗书,十六诵诗书 13.13.通感:通感: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

7、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 觉转移,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以感觉写感觉”。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琵琶行琵琶行 “绿杨烟外晓寒轻绿杨烟外晓寒轻, , 红杏枝头春意闹。红杏枝头春意闹。” ” (宋祁(宋祁玉玉 楼春楼春)二、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二、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描写描写、抒情抒情、议论、记叙、议论、记叙表达方式叙 述描描 写写议 论抒抒 情情动静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虚实结合正面正面 侧面侧面远近高低观察角度的变化远近高低观察角度的变化或色彩的描绘、白描或细节描写或色彩的描绘、白描或细节描写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间 接接 抒抒 情情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托物

8、言志A.A.描写:描写: 1.1.正面描写正面描写 摹形、拟声、绘色(调动视、听、嗅、触等感官摹形、拟声、绘色(调动视、听、嗅、触等感官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杜甫 )观察角度的变化。远近、上下、俯仰等。观察角度的变化。远近、上下、俯仰等。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王安石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王维 )“人

9、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 (王维(王维 ) 白描。不加修饰渲染,只是简单勾勒。白描。不加修饰渲染,只是简单勾勒。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温庭筠 虚写、实写,虚实结合。虚写、实写,虚实结合。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 (李(李 白)白)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柳(柳 永)永) 细节描写。细节描写。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复恐匆 匆说不尽,行

10、人临发又开封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张籍 )白 描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纯用线条勾画,不用渲 染烘托的写法。 田家 父耕田上原,子斫zhu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全诗运用白描手法,寥寥数语勾勒 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 ,表现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 的深刻主题。 白描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虚实结合(虚实相生)实 : 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 实境。虚 :则是想象之景,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识 之中,引发人的联想诗歌中常见的“虚”包括以下三类:a、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b、已逝之

11、景之境c、设想未来之境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2.侧面烘托(烘云托月)、侧面烘托(烘云托月)、 烘托: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烘托: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 要的事物鲜明突出。要的事物鲜明突出。“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帩头。脱帽著帩头。” ” (陌上桑陌上桑 )渲染:渲染:渲染是对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正 面描写、来突出形象,表现中心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 登高)B.B.抒情:抒情: 1.1.直接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抒胸

12、臆)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李白 ) 2.2.间接抒情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先有情,后有景)借景抒情(先有情,后有景)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通过景物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通过景物 来抒情。(写景,抒情都是明写)来抒情。(写景,抒情都是明写)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面写景,实质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面写景,实质抒情) 在景物描写中融入在景物描写中融入 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使诗歌达到物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使诗歌达到物 我合一,分

13、不清哪是景,哪是情。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触景生情触景生情 (先有景,后有情)(先有景,后有情)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托物言志托物言志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 。托物言志,“ 志”可以指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 求等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 肖肖画菊画菊) 借古讽今: (喻今、伤今)借古人、古迹来抒发情感。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 以景衬情 a.以乐景写(衬)哀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以哀景写乐情 五月

14、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c.以乐景写乐情 d.以哀景写哀情 以景结情指在诗歌中,以写景结束诗句,从而抒发 情感。 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 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 效果。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用典抒情用典: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三、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三、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1.1.对比(对照)对比(对照):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 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以达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

15、比较,以达 到强烈的表达效果。常见的对比,有到强烈的表达效果。常见的对比,有动静对比动静对比 、虚实对比、今昔盛衰的对比、哀与乐的对比、虚实对比、今昔盛衰的对比、哀与乐的对比 等。作用:使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等。作用:使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 出。出。2.2.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或反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或反 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分为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分为 正衬和反衬正衬和反衬正衬:正衬: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反衬: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对比与衬托对比与衬托】对比双方没有主次,而对比双方没有主次,而 其主旨需要两方共同构建突出。衬托双其主旨需要两方共同构建突出。衬托双 方有主次,其主题表现主要依靠被衬托方有主次,其主题表现主要依靠被衬托 事物事物“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对比对比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 对比对比 “ “蝉蝉噪噪林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愈静,鸟鸣山更幽。”衬托(反衬)衬托(反衬)分析表达技巧型:分析表达技巧型: 答题三步骤:答题三步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