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与问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757650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5.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与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与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与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与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与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与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与问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一、 自然保护区发展概况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始于1956 年,至今已有50 a 的历史,特别是进人20 世纪 90 年代,自然保护区的数量迅速增加,类型逐渐丰富。与此同时, 我国生态环境法律体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先后颁布了森林法、 野生动物保护法 、 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 自然保护区条例、 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发布实施了中国生物保护行动计划 、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 全国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纲要(1996 年 2010年) ,组织编制了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同时,国家先后批准加入了包括联合国生物多样

2、性公约、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华盛顿公约 )、 关于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和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 (拉姆萨公约 )在内的20 项以上有关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国际公约和条约,为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我国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已取得很大成就,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距离。随着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生效和实施,对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中国是该公约的缔约国之一。但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地方经济的发展,资源和开发利用活动日益加剧,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和突出,自然保护区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二、 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分

3、析及其存在的问题1、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1.1 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初具规模今年来, 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得到迅速的发展,在数量上已具有相当的规模。根据国家环保局2010 年环境年报初步统计,截至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达到2531 个,其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5.2%。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达到323 个,并有26 个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国际生物圈自然保护网”,30 个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虽然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已初具规模,但不管是数量上,质量上, 还是在面积上,都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用人均自然保护区的面积计算,水平是很低的。所以,在保护区的建设上面,仍然要

4、继续努力。1.2 我国自然保护区类型丰富虽然我国早期的自然保护区大多是以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为主。但是近年来, 发展了一批草原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高山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地质地貌等类型的保护区,让我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45%的天然湿地,85%以上的珍稀野生动植物物种,特别是65%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野外种群,都依靠自然保护区得到有效保护。并且目前我国自然环境最纯净、自然遗产最珍贵、自然景观最优美、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态功能最重要的区域,都存在于自然保护区中,保护区类型完善。1.3 我国自然保护区分布遍于全国我国已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按其保护价值和重要程度分为国家级和地方级

5、,地方级又分为省(市、自治区)级、地(市)级和县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需要国务院批准,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由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目前我国30 个省(市、自治区)都程度不同、数量不等的建立了自然保护区。有些省份保护区数已超过50 个,如海南,云南,广西等省(区):在面积上,好几个省份的都超过了1 万平方公里,如广西、云南、新疆等省(区),其中新疆自治区的保护区面积更是超过了10 万平方公里。现在无论是在沿海和热带、亚热带的森林植被区域, 还是在高原、 荒漠和草原区域都建立起了若干自然保护区。全国自然保护区网已初步形成。2、存在的问题21 行政立法不完善虽然国家有关自然保护区的立法为自然保护区的依法管理提

6、供了法律依据。但是,由于自然保护区基础薄弱、经费不足、 体制不顺等原因,使得自然保护区在发展过程中其立法与现实发展的需要存在较大差距。如1994 年 10 月 9 日颁布, 12 月 1 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二十六条明确规定“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等活动”,也就是说在自然保护区内凡涉及到采伐树木的建设项目,如开路、架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都无法开展,从而制约了自然保护区自身的建设和发展。22 行政管理体制不适应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其所在地的省、 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

7、部门管理。 ? ” 。现实的情况并非如此,较为普遍的管理体制是业务由省(区)级地方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管理, 行政由市级地方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实行业务与行政分离的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存在着职责不清、权利不明的弊病。按照目前的管理体制,自然保护区划定后,担子几乎全落到了地方政府头上。23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231 基本建设投资根据自然保护区条例第四条“?将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第二十三条“管理自然保护区所需经费,由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排。国家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助。 ”规定了自然保护区发展的计划与经费问题,但是没有明确由哪一级

8、政府解决。232 事业管理经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基本建设投资,一般是通过分期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报经省和国家批准后拨款并实施。而维持自然保护区正常运转的管理费用,如工资和福利待遇、设备和基础设施的维护与运转、差旅、交流、宣传等各种经费支出,则主要靠地方政府投入,其结果往往是朝不保夕,捉襟见肘。24 自身管理体系不健全241 管理干部调动频繁现行的行政管理体系都有“届满选举” ,自然保护区主要领导按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都随“届满选举” 而换岗, 使得保护区业务管理工作的连续性得不到有力保证,很不利于自然保护区的发展。242 松散型的管理体系多数自然保护区年度无计划,年终无总结, 就连财务报表也是套

9、用国有林场的,上级对下级无指令,下级对上级也不用汇报,干好干差一个样,全凭良心干活。保护区各自为政,相互之间互不了解,更不用谈取长补短。这种“松散型” 的管理很不利于自然保护区的质量升级。25 业务素质普遍偏低由于自然保护区经济来源不稳、地域偏僻、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社会地位不高, 从事自然保护区工作的领导面临的工作难度大而缺乏信心,科技人员因科研经费紧缺而无法开展工作, 基层工作人员因工作条件差、待遇低而缺乏工作积极性。有能力的人大多设法离开保护区,管理机构不够健全,管理人员不足,业务素质不高,管护手段和基础设施普遍薄弱。据报道, 442的保护区无专门的管理机构,346的保护区无专门的管理人

10、员,管理人员中科技人员仅占223,管理队伍整体素质普遍较低。这种状况使得自然保护区的发展滞后。三. 我国自然保护区保护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1. 我国生物多样性损失我国在 1987 年公布的 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期中, 公布的濒危种类有121种,受威胁的158 种,稀有的110 种,共计 389 种,其中一类保护植物8 种、二类的157种、 三类的 22种。 另据中国红皮书的估计显示,超过 1/10 即 500多种脊椎动物物种和15%20%即 400500 种高等植物已经受到威胁。而我国对境内的物种及其数量尚无确切的统计数字,尤其对濒危物种的调查尚不全面。出现的问题是有些国家未列入濒

11、危物种名录的物种面临生存威胁,有的甚至濒临灭绝,而另一些则由于人为的保护、繁育、利用而使种群数量有所增减,因而有必要调整其保护级别或划出、划入保护之列,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药用动植物,如黄草,急待保护。此外, 近年来野生生物贸易已经对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较大影响。由于粮食、 中医药、服装等对野生生物的需求日益增加,野生动植物的非法交易也急剧增长,对几种濒危动植物物种以及一些没有列入国家保护名单之内的动植物物种数量已经构成威胁。如: 藏羚羊。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既有自然发生的,也有因自然发生的,但就目前而言,人类活动(特别是近两个世纪以来)无疑是生物多样性的损失的最主要原因。此外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

12、的不健全,则是引起损失的另一主要原因。42. 生物多样性损失的分析2.1 自然原因一是物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其一是物种的形成与灭绝是一种自然过程,化石记录表明,多数物种的限定寿命平均为1001000 万年。其二是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或变异性、适应性比较差, 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难以适应,因此而面临灭绝的危险。如大熊猫, 其濒危的原因除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以外,与其本身食性狭窄、生殖能力低等身体特征有关。二是环境突变(天灾) ,如地震、水灾、火灾、暴风雪、干旱等自然灾害。2.2 人为原因由于人类对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同时又过多的重视经济发展,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淡薄,从而导致生境破

13、坏时有发生;对生物资源开发过度,有些甚至是掠夺式的开发; 环境污染严重; 对外来物种入侵问题重视不够以及制度的不健全,这些都是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2.2.1 生境的丧失、片断化、退化栖息地破坏和片段化已成为我国一些兽类数量减少、分布区缩小和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伐木和占地是中国生境被破坏的两大主要原因。天然林的大幅度减少直接威胁到从苔藓、地衣到高等物种的生存。此外伐木也是导致森林火灾的一个主要原因,中国在过去25 年内因森林火灾共损失了860 万公顷的森林。 以农业和建设为目的的占用森林、湿地和草原则是生境破坏的另一个原因。 生境的片断化是指一个面积大而连续的生境被分割成两个或更多小块

14、残片并逐渐缩小的过程。多种人类活动都可能导致生境的片断化。如铁路、公路、水沟、电话网络、 农田以及其他可能限制- 生物自由活动的分隔物,和自然保护区内修筑公路等人为设施。 特别是由于这些人为设施的建立,使得动物的活动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其觅食、迁徙和繁殖, 而且植物的花粉和种子的散布也会受到影响。因而引起动植物种群数量下降并引起局部灭绝。 同时由于生境的片断化,阳光、温度、湿度及风的变化, 也会导致一些物种濒危、甚至灭绝。 另外生境的片断化有助于外来物种的入侵,进而威胁到原由物种的生存。生境退化则是生境部分的失去原有功能,如由于经济发展、过度放牧等原因,使得草场退化严重,引起草原生物生理机能衰退

15、,从而对其生存构成威胁。草原的退化。2.2.2 掠夺式的过度开发许多生物资源对人类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全球商业化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人类对之的需求随之迅速上升,其结果导致对这些资源的过度开发并使生物多样性下降。而当商业市场对某种野生生物资源有较大需求,通常会导致对该种生物的过度开发。典型的实例是人类对海洋鲸类的猎捕活动与鲸类数量的消长之间的关系。我国许多药用植物,如人参、天麻、砂仁、七叶一枝花、黄草、罗汉果等,野生的植株都已经很有限了,如果仍不加限制必然导致灭绝。其中偷猎、滥挖走私野生动物行为对生物的多样性威胁最严重。52.2.3 环境污染2.2.3.1 水体污染水体污染能够对水

16、生生物(特别是鱼类) 生命周期的任何发展阶段,产生亚致死或致死作用, 影响他们的捕食、寻食和繁殖。 其中亚致死的水体污染对水体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更为突出、 普遍、久远。在这种环境中的生物繁殖能力下降、生长缓慢或者死于环境胁迫有关的疾病。而水体富营养化能使水体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昆明滇池即是一例。2.2.3.2 土壤污染土壤污染通常会使当地植被退化,甚至变成不毛之地,同时土壤动物也会变的稀少甚至绝迹, 其生物多样性比未受污染区显著下降。如矿区、尾矿堆积地一、矿区废弃地以及垃圾填埋废弃地都少有树木生长。2.2.3.3 空气污染人类排放到大气中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均能对生物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失,并对生态系统构成危害。经各种途径进入空气的二氧化硫、氨、臭氧等能直接杀死生物。来自冶炼厂废气中的有毒金属能直接毒害植物。而由于臭氧空洞、酸雨以及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所引发的温室效应等造成的生物多样性损害、减少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和重视,特别是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