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甘孜州经济发展的因素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757135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2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响甘孜州经济发展的因素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影响甘孜州经济发展的因素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影响甘孜州经济发展的因素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影响甘孜州经济发展的因素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影响甘孜州经济发展的因素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影响甘孜州经济发展的因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响甘孜州经济发展的因素(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影响甘孜州经济发展的因素(一)教育滞后,人口素质低,观念落后,结构不合理甘孜州地处横断民区,复杂地貌, 崇山峻岭, 沟壑纵横,山高路陡,造成了本地区人们发达地区住非常分散,也造成教学点相对分散,由于甘孜州经济落后,地处偏远的山区,水平与大、中、小城市相距甚大,大落部分学校基础设施破料不堪,教室宿舍办公室、客厅、厨房集为一体,教师人员极少,采取包班上课和几个班在一个教室集体上课,加之老百姓和学生观念落后,大部分学生是农民的子女,擅自离开学校,为帮助家里干农活,挣钱养家,缺课是常有的事,如农忙期间和捡虫草和松茸期间都有不成文的规定,特别是乡村学校都在该季度放假,做农活挣钱,这样孩子在校读书是处

2、于被动,而不是主动积极的,同此,既使学了见效不大,入学率和升学率相当低。近期,甘孜州小学升学率为68% ,比阿坝州低7.8 个百分点,每百人有初中生121 人,比阿坝少 17 人,每万人中有高中生7.4 人,比阿坝少3.2 人,每万人中有在校高等学校学生20.5人,比经济较发达的吉林延边少 27 人,比阿坝少7.3 人,每万人中有中等专业学校学生 32.7 人,比吉林延边少12.4 人,比阿坝少21.3 人。由于教育十分浇后,青壮年文盲相对较多,人口素质低,接受先进科学技术后能力差,制约了科学技术向现代实现生产力的转变。由于甘孜州收入待遇低,国家的护技工相当少,甘孜州犹如女人的肚肌眼似的,上面

3、有人爱,下面有人去,而中间无人管, 是遗忘的角落, 甘孜上不如西藏,下不如成都内地,待遇相差很大,而工作艰苦、生活清苦、环境恶劣,在这样的背景下优秀人才引不进,留不住当地培养的优秀人才,和技力量薄弱,而且结构也很不合理。据统计,全州有专业技术人员 6.7 万人,仅占总人口的0.74%,有高级职称的1351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2.1%,中级职称2.4万人,占35.82%,其中相当一部分缺乏统统的教育,知识老化,观念落后,总认为现有的知识足够了,没必要再去更新知识,目光短浅,与别人的短处相比,不和别人的长处相学,在矮子中充当巨人,以“土专家”的身份高高在上,这样,大部分的观念跟不上现代科技的发

4、展,科技创新能力弱,与现代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二)贫困程度深,返贫突出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等多种不利因素长时间的综合作用,甘孜至2003 年底,全州人均纯收入在625 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有39.7 万余人, 占农牧民总数的52% ,人均纯收入 1000 元以下的有69 万多人,占农牧民总数的93.4%,13个省级贫困县纯收入人均在625 元以下的有27.8 万余人,占农牧民总数的50% ,人均纯收入1000 元以下的有45.5 万余人,占农牧民总数的83% , 2003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仅1031元,为四川省平均数的46% ,在全国 30 个少数民族自治州

5、中居于倒数第一位。据州两资以工代赈办公室统计,2003 年共有 2322 人返贫,返贫率为19.5%,还有材料说返贫率达30% ,返贫突出,原因甚多,是脱贫标准低,脱贫状态脆弱,中国民族地区脱贫标准为年人均纯收入625 元,而国际标准为每天每人所购买力为1 美元,两都差距甚大,兼之民族地区贫困区恩格尔系数为7080% ,远高于国际60% 的标准,困之脱贫仅属在中国条件下的最低温饱线,这样的脱贫状态非常脆弱,任何一个偶然因素都会很容易地打破其稳定性。自然灾害、疾病等的影响,导致返贫。如甘孜州石渠县(全国面积最大的牧业县),1996 年 95.8%的贫困户越过了人均收入现金300元,有粮 250

6、公斤,基本脱贫, 但次年一均大雪灾,导致 83%的牧民返贫, 全州 992003 年受灾人口178 万人次,死 130多人,受伤60.59 人,经济损失约143 亿元,不少农牧民固然又回到温饱线之下,并且在甘孜州不仅是雪灾,还有洪灾、山体滑坡、火灾、雷击等灾害种类多又频繁发生,致使返贫率高。在老百姓中流传着这样的一个口头禅“救护车一响或进城住院看病,百养一头猪”,致使老百姓“小病拖,大病扛”的现象较为普遍,一些人在家里所谓的“调养”中走完人生最后一段历程,即使“咬牙”医好身体,也因债务累累而落下“心病”,现因国家政策较好,在甘孜州也启动了“农村合作医疗” ,但老百姓的观念落后和对政策的认知度低

7、,除少部分参加以外,大部分人不愿参加和无能力参加,导致老百姓的健康无保障。如巴塘县病毒性肝炎感染率达53.8%,乙型肝炎感染率达33.5%, 肝炎是需要长期治疗、休养的“富贵病”。因治病的沉重负担丧失劳动力,致使不少农牧民重新返贫, 有材料称巴塘县返贫家庭中,因病返贫占70% ,2004年,州上对19 户特困户调查中,发现因病及因灾致残而返贫的有 11 户,占总数的58% ,这些人自立能力弱,属于持续性的绝对贫困人口,基本上依赖政府直接救济生活。因国家特殊政策措施的执行而造成返贫,98 年天然林禁伐后,对四川藏区带来全面冲击,工业产值甘孜州减少41.38%,财政收入减少80% ,林区县减少近9

8、0%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当即下降减少35 元,林业县减少达300500 元,于是不少脱贫户随之返贫,如我州道孚、炉霍、雅江、 理塘、丹巴、色达、新龙县便有贫困户4.34 万户, 21.29 万人,分别占总户的62.7%,总人口的60.22%,不仅如此,天然林禁伐后,以木材为原料的相关企业绝大多数宣告停产,不少人损失谋生之机。甘孜州原有3000 多户农民从事木材运输,12 万余人充当森林企业临时工,还有4000 多人在相关服务业中工作,禁伐后只得散之四方,各求生路,造成许多遗留问题。新的城市贫困群体的出现,藏区传统国有企业如森工、采矿及商贸、 农机、车队等原本先天不足,缺乏竞争力,大多被兼并或破

9、产,以致失业职工猛然增加。上世纪末,甘孜州下岗职工占企业总职工总数的13% 。甘孜州州府所在地的康定县炉城镇特困人口超过2000 人,占总人口6.65%,在偏远的德格县府所在地更庆镇,15 岁以上的人口530 人,在工作岗位的426 人,无工作岗位的104 人,后者占总人口的19.62%,未来城镇贫困群众随企业改革深化,数量还将明显扩大,加之城镇青少年的自然成长,而就业形势又极不乐观,对这些人的救助、安臵将是非常棘手的问题。(三)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甘孜州是全省唯一不通铁路,水运和航运 (2008 年试区)的地区,公路运输是唯一的运输方式。目前,全州公路通车里程9757.8公里,其中高级公路509

10、7.8公里(三级公路897.445 公里,四级公路4200.8 公里) ,占 52.2%,等外级公路 4660 公里,占 47.8%,尚有 40 个乡, 1423 个行政村不通公路。2001 年 6 月, 国务院总理朱 镕基同志视察甘孜州时,作出了“安康必先通康”的重要指示,并帮助解决了一系列重大问题,包括从2002 年启动, 2004 年上半年全面竣工的2534 公里通县油路工程,由于通县油路工程每公里投资仅50 万元,投资严重不足,加之藏区地址灾害弱,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泥石流、岩蹦、山体滑坡、冰雪路等)常有时通时阻的现象, 国家投资不足是关键,其次省州的配套几乎为零,仅靠国家50 万元是严

11、重不足,仅路面工程的资金都不足,何况谈得上边坡和防护设施等一系列问题,现目前,甘孜州制约纱刘发展的一大屏,就是交通基础设施跟不上社会和时代的要求, 甘孜州与阿坝、凉山相比,差之甚远, 无此论比,阿坝、凉山均有机场和高速公路,而甘孜州目前均为零,甚至一级公路都没有建成通车,怎么谈得上高速公路呢?(泸石路的一级公路有望在2008 年底建成通车) ,同时,州境内国道318、317 线等主要干道因建设起点低,建成时间长,通和地能力又弱,国省道的投资严重不足,而县道、乡道建设的标准更低,投资更少,与老百姓的要求差之甚远。现已成为全州加快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四)投资不足是影响甘孜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甘孜

12、固定资产的投资时大时小,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波动很大,投资不稳是造成甘孜经济增长波动的主要因素。冬“十五”期间甘孜投资规模迅速扩大,但以总体上来看,仍然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投资水平长期偏低,“十五”期间甘孜平均固定资产投资率达27.05%,比全省同期低 10 个百分点左右, “十五”期甘孜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 105.7 亿元,比吉林延边、新疆伊犁和云南红河、大理等经济发展较快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分别低71.2 、30、75.7和15.2 亿元,加之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小,依靠扩大投资规模的下延粗放型增长和依靠技术改造的内涵集约型增长都受到制约,致使社会生产难以迅速扩大,经济增长的后劲不足。甘孜

13、投资长期不足的主要原因:一是民贫县困,财力十分薄弱,全州财政自给率不到40% ,工资性专业占财政专业的 60% ,建设性专业比重低,是比较典型的“吃财政策”,依靠自身积累求发展的能力弱。二是投资主要靠国家、省的项目和资金投入,甘孜州的经济模式是投资拉动性和资源开发性,而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很大,投资不稳定。三是由于投资不足,基础设施滞后的状况得不到有效改善,交通基础设施仍然制约着资源与市场对接,导致投资成本上升,比较效益低,对外来投资缺乏吸引力。四是筹融资渠道不多,不仅缺乏股票上市、BOT 、TOT 、等项目融资手段,而且由于项目储备少,缺乏好项目和现有企业效益不好等在素,银行不愿贷款,致使

14、甘孜银行存贷长期处于顺差,属现金净流业地区,而经济发达的吉林延边、青海、海南、新疆易吉、伊犁等都是存贷逆差,属现金净流入地区。(五)经济结构不合理,是制约经济增长的关键首先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化水平低,工业化进程缓慢。从国际范围的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来看,发达国家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一般在10% 左右,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在 40% 以上,这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甘孜州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为,全国为,全省,甘孜州第一产业的比重比全国、全省分别高出和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比重比全国、全省分别低和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分别低和个百点。其次是城镇化水平低,制约了经济发展,由于第二、三产业比重低,发展慢,

15、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缺乏产业支撑,甘孜城镇化进程缓慢、水平低。2003 年甘孜城市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17.6%,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低8%和 3% 个百分点, 全州城镇化水平仅提高了1.1 个百分点, 进程十分缓慢,由于城镇化进程滞后,城镇居民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偏低,城镇的集聚、辐射带动功能弱,经济发展的市场空间小,2006 年城镇居民消费仅占GDP的 17%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23.7%。(六)社会发育程度低,市场经济体系不完善解放以后,甘孜藏区社会虽从封建农奴制一步跨入社会主义,但旧制度的烙印仍然深深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并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难以彻底消降,更为突

16、出的是经济的发展无法从自然经济一夜之间跨越千年进入现代化。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可以逾越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但不能逾越生产力的充分发展阶段而进入现代化。只有当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取代自然经济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市场机制的作用才会覆盖全社会,从而成为配臵资源的基本形式,这时,商品经济就发展成为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发展相联系,市场经济也经历以萌芽到形式,从不发达到收达到高度发达的过程,现在我们正处于不发达阶段,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体系还不完善,这样严重制约了甘孜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步伐。(七)“三农”问题较为突出,扶贫任务艰巨近年来,国家对甘孜州的以工代赈、国债资金、农业专项资金的投入,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一定程度改善,生产能力得到一定提高。但由于各级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严重不足,许多农业重点项目难以启动,已经上马的一些项目资金不到位,工程建设受到严重影响,致使农业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生产条件差,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健康持续发展,全州高产稳定农田只有47.11 万亩,占全州耕地面积的34% ,农民人均只有0.5 亩,尚有66% 属中低产田土,全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