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背景下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753261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373.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背景下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背景下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背景下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背景下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背景下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背景下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背景下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背景下的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 姚兵兵一、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简要回顾 n1创立阶段:1985年至1993年。中国初步建 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司法保护开始初步发展。 受理了部分知识产权案件,数量不多,案件类型 较少;n2发展阶段:1994年至2003年,随着形势发 展适应改革开放和人世要求,知识产权司法保 护迅猛发展,案件持续大幅度增长,审理范围不 断拓展;n3提升阶段(完善阶段):2004年之后,法律实施 进入关键阶段,对执法水平和效果提出更高要求 。 n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受理数量持续增 长 n知识产权审判领域不断扩大 ,案 件类型不断增加二、知识产权司

2、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和主要作用 n(一)基本内容n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负有激励创新、调节知识产权 权利义务关系、维护知识产权领域的利益平衡、 厉行知识产权法治的职责 。n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内容涵盖了知识产权的各个 领域,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技术合同、不 正当竞争等传统知识产权的各个方面。 n新领域涉及诉前临时措施、网络著作权和网络域 名、驰名商标司法认定、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 布图设计、民间文学艺术、地理标志、确认不侵 权、特许经营合同、反垄断等纠纷。 (二)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 主要作用 n第一,有效发挥裁判的终局作用。 n第二,有效发挥解决知识产权纠纷的主渠 道作用。 n第三,充分发挥处理疑难

3、复杂案件和明晰 法律适用标准的作用。 n第四,充分发挥特殊而全面的救济功能。 三、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实行途径 n法院行使刑事、民事和行政三大审判职能,运用 刑事、民事和行政三种审判手段对知识产权进行 全面的司法保护。 n运用各种刑事制裁措施,严惩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大力发挥刑罚惩治和预防知识产权犯罪的功能 ;n依法界定民事责任,积极采取救济措施,妥善处 理知识产权民事纠纷,充分发挥民事审判在保护 知识产权和激励自主创新中的主导作用;n依法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监督和支持依 法行政,保障行政主管机关依法履行知识产权行 政管理职能。 (一)知识产权的诉讼问题n1、概念:知识产权诉讼是指代表国家

4、行使审判权的人民法院在当事 人(包括国家公诉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审判知识产权民 事、行政和刑事案件的活动,以及由于这些活动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总 和。n2、分类:n一类是民事诉讼,也就是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发生在平等主体之间 的纠纷案件,适用民事诉讼法;n二是行政诉讼,也就是人民法院审理当事人不服行政机关涉及知识产 权的具体行政行为而提起诉讼的案件,适用的是行政诉讼法;n三是刑事诉讼即是因涉及知识产权犯罪而提起公诉或自诉的案件,适 用的是刑事诉讼法,并依罪刑法定原则予以定罪量刑。人民法院主要受理以下各类 知识产权民事案件:n著作权和著作邻接权纠纷案件;n专利权纠纷案件;n商标权纠纷案件;

5、n不正当竞争、垄断纠纷案件;n技术合同纠纷案件;n涉及科技成果权属纠纷案件;n涉及植物新品种权的纠纷案件;n集成电路布路设计纠纷;n确认不侵权纠纷及其他知识产权纠纷案件。(二)知识产权案件类型及案由n第一类:知识产权合同纠纷n1、著作权合同纠纷n(1)委托创作合同纠纷n(2)合作创作合同纠纷 n(3)著作权转让合同纠纷n(4)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纠纷n(5)邻接权转让合同纠纷n(6)邻接权许可使用合同纠纷n(7)计算机软件开发合同纠纷n(8)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转让合同纠纷n(9)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纠纷2、商标合同纠纷n(1)商标权转让合同纠纷n(2)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纠纷n(3)商标代理合

6、同纠纷3、专利合同纠纷n(1)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纠纷n(2)专利权转让合同纠纷n(3)发明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纠纷n(4)实用新型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纠纷n(5)外观设计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纠纷n(6)专利代理合同纠纷4、植物新品种合同纠纷n(1)植物新品种育种合同纠纷n(2)植物新品种申请权转让合同纠纷n(3)植物新品种权转让合同纠纷n(4)植物新品种实施许可合同纠纷5、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合同纠纷n(1)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创作合同纠纷n(2)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转让合同纠 纷n(3)集成电路布图设计许可使用合同纠纷6、商业秘密合同纠纷 n(1)技术秘密让与合同纠纷n(2)技术秘密许可使用合同纠纷n(3)经

7、营秘密让与合同纠纷n(4)经营秘密许可使用合同纠纷7、技术合同纠纷n(1)技术委托开发合同纠纷n(2)技术合作开发合同纠纷n(3)技术转化合同纠纷n(4)技术转让合同纠纷n(5)技术咨询合同纠纷n(6)技术服务合同纠纷n(7)技术培训合同纠纷n(8)技术中介合同纠纷n(9)技术进口合同纠纷n(10)技术出口合同纠纷n(11)职务技术成果完成人奖励、报酬纠纷n(12)技术成果完成人署名权、荣誉权、奖励权纠纷n8、特许经营合同纠纷n9、企业名称(商号)合同纠纷n(1)企业名称(商号)转让合同纠纷n(2)企业名称(商号)使用合同纠纷 n10、特殊标志合同纠纷n11、计算机网络域名合同纠纷n(1)计算

8、机网络域名注册合同纠纷n(2)计算机网络域名转让合同纠纷n(3)计算机网络域名许可使用合同纠纷第二类 知识产权权属、侵权纠纷n12、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n(1)著作权权属纠纷n(2)侵犯著作人身权纠纷n(3)侵犯著作财产权纠纷n(4)邻接权权属纠纷n(5)侵犯出版者权纠纷n(6)侵犯表演者权纠纷n(7)侵犯录音录像制作者权纠纷n(8)侵犯广播组织权纠纷n(9)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权属纠纷n(10)侵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13、商标权权属、侵权纠纷n(1)商标专用权权属纠纷n(2)侵犯商标专用权纠纷14、专利权权属、侵权纠纷n(1)专利申请权权属纠纷n(2)专利权权属纠纷n(3)侵犯发明专利权纠纷n

9、(4)侵犯实用新型专利权纠纷n(5)侵犯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n(6)假冒他人专利纠纷n(7)发明专利临时保护期使用费纠纷n(8)职务发明创造发明人、设计人奖励、报酬纠 纷n(9)发明创造发明人、设计人署名权纠纷15、植物新品种权权属、侵权纠纷n(1)植物新品种申请权权属纠纷n(2)植物新品种权权属纠纷n(3)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纠纷16、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权属、 侵权纠纷n(1)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权属纠纷n(2)侵犯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纠纷n17、企业名称(商号)权纠纷n18、特殊标志专有权纠纷n(1)侵犯奥林匹克标志专有权纠纷n(2)侵犯世界博览会标志专有权纠纷19、计算机网络域名权属、 侵

10、权纠纷n(1)计算机网络域名权属纠纷n(2)侵犯计算机网络域名纠纷 n20、发现权纠纷n21、发明权纠纷n22、其他科技成果权纠纷23、确认不侵权纠纷n(1)确认不侵犯专利权纠纷n(2)确认不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纠纷n(3)确认不侵犯著作权纠纷n24、因申请临时措施损害赔偿 纠纷第三类 不正当竞争、垄断纠纷n25、仿冒纠纷n(1)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 装潢纠纷n(2)擅自使用他人企业名称、姓名纠纷n(3)伪造、冒用产品质量标志纠纷n(4)伪造产地纠纷n26、虚假宣传纠纷27、侵犯商业秘密纠纷n(1)侵犯技术秘密纠纷n(2)侵犯经营秘密纠纷n(3)侵犯商业秘密竞业限制纠纷n28、倾销纠

11、纷n29、搭售、附加不合理条件销售 纠纷n30、有奖销售纠纷n31、商业诋毁纠纷n32、串通投标纠纷n33、垄断纠纷第四类 诉前禁令n34、申请诉前停止侵权n(1)申请诉前停止侵犯专利权n(2)申请诉前停止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n(3)申请诉前停止侵犯著作权(三)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与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n1、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双轨制及两者间的 关系。 n2、司法保护主导知识产权双轨制保护体制 的原因。n3、现行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制存在的问题n4、纲要要求的下的司法保护进展和方 向四、当前及今后一定时期知识产权 司法保护政策及导向n1、加强专利权司法保护,保障技术创新权 益,促进自主创新。 n2、加强商

12、标权司法保护,维护商标信誉, 推动形成自主品牌。 n3、加强著作权司法保护,维护著作权人合 法权利,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n4、加强商业秘密司法保护,保护企业权益 和职工择业自由,保障商业信息安全与人 才合理流动。 n5、加强植物新品种权司法保护,激励农业 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发展。 n6、加强特定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有效 保护特种资源,维护我国特色优势。 n7、依法制止不正当竞争,规范市场竞争秩 序,推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 场体系。 n8、积极开展反垄断审判,保护市场公平竞 争,维护消费者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 n9、妥善处理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维护交易 安全,促进智力成果创造运用。

13、n10、认真审查知识产权诉前临时措施申请 ,及时慎重裁定,有效制止侵权。 n11、强化对知识产权授权确权行为的司法 复审,依法审查授权条件,统一和完善授 权审查标准。n 12、加强知识产权行政司法保护,依法监 督行政行为,支持依法行政。 n13、加大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力度,依 法严厉制裁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充分 体现惩罚和震慑犯罪功能。 n14、依法开展涉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保 障对外开放,促进国际经贸合作。n 15、充分发挥停止侵害的救济作用,妥善 适用停止侵害责任,有效遏制侵权行为。n 16、增强损害赔偿的补偿、惩罚和威慑效 果,降低维权成本,提高侵权代价。 五、著作权保护的新形势与 司法应对n1、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纠纷的法律问题。 n2、对信息网络传播权条例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三条的理解。 n3、搜索引擎、深层链接服务提供者构成侵 权的认定。 n4、关于音像著作权纠纷中侵权责任的认定 。 六、专利权保护的新形势与 司法应对n1、外观设计专利侵权案件中的判断主体。n 2、等同原则。 n3、外观设计专利叠加侵权。 n4、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数额。 七、商标权保护的新形势与 司法应对n1、司法认定驰名商标的问题。n2、外贸贴牌加工的问题。 n3、侵权商品非法经营额的计算问题。 谢谢!联系电话: 02583522181 电子邮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