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748915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338.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滨州市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滨州市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滨州市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滨州市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滨州市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滨州市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滨州市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滨州市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 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 滨州市服务业发展局 二一一年十月 2 滨州市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 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 为抢抓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历史机遇,加快推进滨州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在对全市服务业“十一五”发展情况进行认真总结的基础上,依据滨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特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背景 (一)发展状况 滨州撤地设市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尤其是立足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开发建设主战场的科学定位,把加快发展服务业放

2、在转方式调结构的十分突出的战略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细化工作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 服务业发展成效显著。 “十一五”以来,全市上下凝心聚力,追赶超越, 服务业发展成效显著。 2006 至 2010 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实现 216.99、287.39、360.47、426.27 和 548.73 亿元,分别增长 20.3、22.6、18.6、17.4 和 17.9%,年均递增 19%;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为 35.4%,增加值总量是 2005 年的3.1 倍,占比较 2005 年提高了 8.5 个百分点。2006 至 2010 年

3、服务业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完成 98.7、108.39、170.7、262.49和 351.88 亿元,分别增长 17.5、27、44、53.56 和 32.3%,年均3 递增 35%;2010 年服务业规模以上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 39.7%,投资总量是 2005 年的 4 倍,占比较 2005 年提高了 21.4 个百分点。2006 至 2010 年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实现 209.04、246.81、303.8、352.34 和 431.16 亿元,分别增长16.1、18、23、19.1 和 18.7%,年均递增 18.5%;2010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 20

4、05 年的 2.4 倍。地方各项税收收入完成 73.61亿元,增长 20.7%,是 2005 年的 2.97 倍,年均增长 24.3%。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总数的 28.2%,较 2005 年高 2.6 个百分点。 从整体情况看,全市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国家、省和周边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产业比重仍然偏小。 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仍然偏低, 2010年,我市总人口占全省的 4%,而服务业增加值仅占全省的 3.8%,占 GDP 的比重尽管同比提高了近 1.8 个百分点,但仍然低于全省和全国 1.2 和 7.6 个百分点。服务业投入仍然偏低。2010 年,服务业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5、仅占二产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68.7%,增速虽然高于二产 12.5 个百分点,但是基数低了 100 多个亿。服务业企业整体实力不足。在 2010 年度全市纳税企业 200强中,服务业企业不足一半,在缴税前 10 强中,服务业企业仅有2 家,并且,多数为银行、烟草等垄断服务企业。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2010年, 传统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超过63%,而现代服务业除金融业占比超过 9%之外,居民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增加值之和仅仅占到 8%。社会服务体系尚不健全。由于全市服务业企业规模小,市场发育程度低,产业化程度不足,一个开放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形成,城市公4 共

6、服务业尚未完备,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更加薄弱。人才智力支撑不足。服务业尤其是高端服务业需要大批科技研发、信息技术、软件开发、电子商务、金融保险、咨询中介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发展更离不开高端人才的支撑,而我市在这些方面还相当滞后。政策落实不到位。国家和省、市各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但是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依然存在,尚未形成有效的落实和监督机制。仍然存在模糊认识。个别县区、个别部门对服务业发展规律、趋势、地位、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判断和认识不到位,因而在服务业发展进程中,不能做到定位准确,措施到位,进而影响了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的环境和氛围。 (二)优势条件 自然资源充沛,人文资源丰富。滨州

7、市仅无棣、沾化两县盐碱荒地就达 260 余万亩,拥有海岸线 240 公里,拥有丰富的矿产、石油、地热资源,石油总储量 6 亿吨,天然气总储量 164 亿立方米;宜盐面积 144 万亩,原盐生产能力 500 万吨。黄河贯穿东西94 公里,小清河、徒骇河等 10 多条穿境入海,年引黄河水 13 亿立方米,年调蓄水能力近 20 亿立方米。滨州是山东原棉、粮食、蔬菜、水果、肉禽、水产、林产的主产地之一。邹平鹤伴山、博兴麻大湖、无棣碣石山、沿海湿地、贝壳堤岛、滩涂等自然资源和惠民孙子文化、博兴董永故里等人文资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深具黄河文化特色的老粗布、剪纸、泥人等民间工艺品广受社会各界喜爱,胡集书会

8、、吕艺吕剧、渤海大鼓等民间艺术源远流长。 区位条件优越,地缘优势明显。滨州既是省会经济圈辐射地、紧密层,并紧靠半岛城市群;又处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与黄骅大港、滨海新区相连,是半岛城市群、省会经济圈与京津5 冀经济圈、滨海新区的结合地带、交汇位置。穿境的济青高速、津汕高速、荣乌高速、205、220 国道等高等级公路通贯全国,滨德高速、德龙烟铁路、黄大铁路建设加快推进,连接华东、华北的交通枢纽城市框架初步形成。滨州大港已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建成后将成为山东海上北大门的最短海上通道,与国家重点工程黄骅港毗邻,港口对接建设前景十分广阔。 支柱产业极具规模,经济总量迅速扩张。随着“工业兴市”战略的

9、实施,以纺织家纺、油盐化工、食品、机械及设备、有色金属等支柱产业集群已具相当规模。棉纺织能力已达千万纱锭,拥有世界级纺织企业魏桥创业集团、中国家纺领军企业亚光纺织集团。油盐化工形成规模,滨化集团位处中国化工企业 500 强前列,中海沥青是中国主要的重交沥青生产商之一。盟威工业园成为中国重要的活塞制造基地、位居世界前列的汽车轮毂制造基地。西王集团连续几年位居全国淀粉糖行业排头兵,香驰粮油有限公司是全国主要的大豆分离蛋白企业。不断壮大的工业实力为服务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拓宽了广阔的空间。 城市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承载能力大为增强。随着全市一批交通、市政、水利、电力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市区

10、和各县区新一轮城区和经济开发区开发,城市新的框架已具雏形。另外,热电、风电、生物质能发电提供了充足的能源,为城市化大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为服务业高端发展创造了条件。全市信息化基础建设和信息化进程不断推进,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了信息技术支持。随着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计算机互联网的普及,已形成光缆和数字微波相结合的长途传输干线网,为远程控6 制、信息传输与应用创造了条件。 (三)机遇与挑战 “十二五”期间,滨州服务业面临追赶超越的重大机遇期、攻坚期和突破期。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国际产业分工和服务外包进一步加速,为承接先进地区服务外包和吸引市外资本进入创造了

11、条件。在经济社会未来五年发展期间,国家必将围绕转方式调结构积极推进经济领域内重点服务产业的改革试点和领域创新,服务业发展的门槛必将进一步降低和放宽。黄河三角洲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上升为国家开发战略的第三个大河入海口区域经济中心,为加快推进低碳、环保、绿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建设,为探索开发临海和海洋经济搭设了平台。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将继续制定出台一系列现代和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推进措施,为全市服务业优化结构创造了条件。随着投融资、财税、医药卫生、教育和房地产等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的稳步推进,有利于增加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有利于促进城乡服务一体化进程。

12、 同时,滨州服务业发展必将面临着外部和内部诸多挑战。从国际看,全球范围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不稳固,特别民间消费和投资仍然缺乏预期,内生经济增长动力明显不足;受国际贸易摩擦、国际金融争端等因素的影响,服务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进一步强化。从国内看,各地竞相发展,周边地区产业同质化现象突出,区域之间面临着更广领域、更加激烈的竞争压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是一个生态、环保、循环为特征的发展区域,为滨州依托能源和资源消耗型的支柱工业而发展服务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滨州在7 体制、机制、投融资、高端人才等方面,将面临着极大压力。 二、发展思路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

13、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转方式调结构为根本着力点,围绕“四环五海、生态滨州” 、 “粮丰林茂、北国江南”两个品牌的打造和建设,按照 “一产调优、二产调强、三产调大”的要求,围绕渤海西南岸物流中心、黄河三角洲金融服务中心、环渤海南岸信息商贸服务中心“三个中心”建设,通过规划引导、政策带动、开放搞活、产业集聚、品牌引领、人才支撑,培育壮大服务业“四大载体” ,加快推进产业链延伸步伐,高端发展生产服务业,巩固提升生活服务业,迅速扩张公共服务业,逐步构建现代与传统相融合,生产性、生活性和公共服务业相协调,空间布局合理的现代服务业新体系。 (二)发展原则 坚持互动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是生产服务业发展的

14、基础和支撑,生产服务业的发展又为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两者相互依存、互为促进。 坚持融合发展。既要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又要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既要优化提升生活服务业,又要培育发展生产服务业。 坚持合力发展。充分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使三方形成合力。 坚持重点发展。突出抓好金融业、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物流业、现代商贸流通业、旅游业、房地产业、商务服务业、外包服务业、农村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等重点服务业领域。 8 坚持错位发展。立足山东,服务“黄三角” , 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对接天津滨海新区,连接半岛城市群,融入济南都市圈和环渤海经

15、济圈。 坚持协同带动发展。以市场化做大服务业规模、以信息化提高服务业水平、以国际化提升服务业能级、以法制化优化服务业环境。 (三)发展目标 通过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和能级,快速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GDP 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整个服务业增加值两个比重, 区域和服务产业布局进一步合理,城区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园区聚集集约作用进一步显现,服务企业规模和科技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逐步构筑起 “高增值、强辐射、广就业”的服务业体系,为实现全市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现代化、社会化打下坚实基础,为把滨州打造成为环渤海地区枢纽型节点城市和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提供强大的服务支撑。 到 2015 年,服务业增加

16、值年均增长 18%,达到 1260 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力争超过 42%,年均增幅 1.5 个百分点。服务业实现税收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达到 30%。 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 32%。 到 2020 年, 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年均增幅 1.5 百分点,到 2020 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达到 50%,初步形成服务经济占主导的产业结构。 三、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布局 未来五年,根据市域内不同区域的经济、产业、交通、城市功能、自然资源以及区位的禀赋差异和特点,遵循“城市辐射、9 园区带动、产业集聚、结构优化、错位发展”的理念,按照“一核、两区、三轴、四带”进行空间布局。 “一核”即中心城市服务业核心区 (包括滨城区、 滨州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 , “两区”即以邹平县为龙头的南部生产服务业集聚区和以北海经济开发区为中心的北部临港服务业新兴区, “三轴” 即沿 “滨博大道”的“博滨沾” (即博兴县、滨城区和沾化县) 、沿“鲁北大街”的“邹惠阳无” (即邹平县、惠民县、阳信县和无棣县) 和沿 220国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