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常用教学技能训练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746288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6.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常用教学技能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师常用教学技能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师常用教学技能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师常用教学技能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常用教学技能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常用教学技能训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常用教学技能训练读书心得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 而读书时求知的重要手段, 我不愿迎合那浮在水面上的感觉,读书不能脱离实用,因此,我更会选择直突主题,在技能上有实际帮助的。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是教师能否有效实施教学设计,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这本书也详细阐述了各个教学技能的定义说明,分析各个技能的要素组成以及怎么做才能达到技能要素的要求。以下就是我学习的心得。一、教学语言技能任何一种教学技能都要用教学语言来运用和实施,它并非只有人们印象中的口头语言,它与常规语言有明显的区别,在课堂上的45 分钟,是要求我们必须全程严谨的 45 分钟,我们要保证用词的准确、合乎逻辑,也要力图消灭多余的口语,我们

2、可以自我反思一下,我们因为这些多余、不严谨的东西,浪费了多少时间,遭到了多少次指正, 恐怕是我们内心里很不愿意去数的。我们在教学中应将“ 责任” 二字铭记于心,用最有用的时间传授最该用的东西。同时,我们课堂上的节奏, 我们是否把握好了?我们之中一定会有“ 背” 教案的现象,我们当真就不觉得这就好比背诵古诗文一样,丧失了其原有的美吗?我们其实同样也在破坏课堂原有的节奏,在语言技能上我们仍然要不断地修炼。我们上课前要拿出更高的强度去备课,在课堂上才能保持从容的态度, 着眼于控制每个字之间和句与句之间的适当停顿。甚至我们不一定非要用语言来证实,甚至就是沉默的眼光、宁静的神色、仁慈的态度,没有丝毫的火

3、气,都会让学生们感受到我们的心意。二、导入技能新课导入是引出问题、 创设情境、 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做好铺垫的基础。 高中历史教材本身是乏味而又单薄的,可我们仍要努力让它成为引人入胜、富有人文气息的课堂,导入则是毫无疑问的第一关。在课前的导入上, 我们想必会相当多地使用问题情境,然而如何把问题情境搞好,这又是一个问题, 盲目地让学生陷入知识困境很可能真的变成困境乃至死境,呈现历史背景材料很合正道,但我要怎样合理地驾驭呢?其实呢,我觉得在导入上,可以尝试多手段并用,历史知识绝不是单纯、孤立的知识点,今日之果必有前日之因, 知识衔接对于历史学科来讲实在是太过容易了,我们

4、在选择背景材料时,完全可以从史海中寻找到能够进行知识衔接的史料,从旧知识中引出新知识,同时通过简洁而有针对性的问题,明确新旧知识的联系点, 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三、提问技能课堂提问技能也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技能,可以说,每一位教师都要运用课堂提问,每一堂课都少不了课堂提问,但是,提问不仅仅是控制数量这么简单,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设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问题, 并能够在课堂中选择恰当的提问时机、回答问题的对象和方式, 能够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进行正确的反馈和引导。我们若想顺利讲完一堂课, 提问之前必先有设问, 不能随意, 要本着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比如说,我们在

5、学习井田制瓦解的时候,可先提问这种瓦解的表象是什么?再从材料中二问这种表象出现的时间以及井田制终结的标志, 强调时间观。三问这种变化出现的根本原因让学生联系到井田制的弊端,让学生意识到实行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必然性,明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道理,这样就可以从课文的开头顺利过渡到该课的重点内容。在提问中,还要确保学生的主体性, 我们学生的现状就是不仅不善思考,更多反而是没有条理的瞎问, 我一方面要稳好节奏, 又要保证这个主体性, 我一直尝试的方法是继续追问, 或是引导他提出真正合理的问题,或是尽力将知识点与“ 瞎问” 联系到一起,将提问和对话相结合,既要注意时间限制,也要忌讳否定性质的措辞,即使学生

6、出了错,也要让他在问答中更新认识,自我纠正。四、讲解技能讲解技能更突出考验我们的基本功, 它与教学语言技能的关系我个人认为也最密切。讲解是教师用生动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导他们想象,利用逻辑推理等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学生的能力难以恭维,因此我们对许多问题仍然需要进行叙述、描述、解释和推理、论证,在现代的理念下,学生参与不是问题,我们的基本功反倒是真的问题。在历史学科教学中, 就是描述对于某些重大历史场面、典型的历史现象、 科技成就、战争场面, 历史人物的特征和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地理环境和生产劳动额场面,用具体细节和生动语言进行描绘, 表现出形象、真实的历史 “ 特写镜

7、头 ” ,使学生对历史实际情况的感受更为强烈。在讲解过程中, 我们还要学习准确地把握时机,启发思维的问题难易要适中、速度的快慢要得宜、广度的大小要恰当、量度的多少要相应,才能恰到好处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在讲解本身里,我们要时刻想着:我讲的话要让别人听得清、记得住,并且好做笔记。历史学科非常讲究知识衔接, 我们就是要在讲解中突出明确这些联系,使学生很好地建构起知识网络,牢固掌握知识。 在过程中, 如果有的内容学生能自行理解,或者该内容本身不重要与前后联系不紧密乃至不作为考点的,我们切勿在此浪费时间,我们讲解的重点要依据教学重点,而教学重点依据教学目标,这就又涉及到我们课前的备课程度对教材的理解程度

8、了。我们的任务就是依据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突破在重难点中出现的问题与困难,突出一个“ 精” 字,精辟透彻地讲解,也会增加我们在课堂上的说服力。五、板书技能板书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在黑板上书写文字、图表、图形、符号等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的教学行为方式。板书同样是基础之中的基础, 板书评价程度的好与坏, 最直观的来源就是字体的美观与否,书中一段话我非常地赞同, 也非常地有体会:你积极地记笔记吗?记得稍微慢一点,专注一些,努力把字写好。这样,坚持一段时间。翻开自己的笔记本,看看不同时期的自己的笔记,就会发现有了明显的进步。 我在寒假期间这么做了一个多月, 果不其然, 字体有了明显的改观, 倒是养成

9、了不时就想写字的习惯。在板书过程中,我们的姿态也要正确,一方面,我们作为年轻一辈要将活力与潇洒展现给学生们, 另一方面, 也往往要边讲边写, 更要注意不能挡住学生的视线。在实际操作上, 抽提、概括要点的过程十分重要, 板书的过程还需要结合教学语言强化这一重点过程, 我们要保证板书上面全部涵盖这一课的重难点,在课前设计上, 还要结构合理, 符合教学目标的结构要求, 还要设计在什么时候呈现板书,怎样将板书与讲解紧密结合,怎样将板书与其他媒体运用紧密结合。现在我们经常使用多媒体, 多媒体的运用充实了板书的要点, 真正让内容驻留了下来。六、结束常言道,学无止境。以上仅是我在此次学习中所得的一,二,更多的发现和领悟需要更深入地学习。我始终坚信,学习能有助于我自身业务水平的提升,我将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技能,使自己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