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科学电子教案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7745626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583.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境科学电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境科学电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境科学电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境科学电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境科学电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境科学电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境科学电子教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科学电子教案 1 9 资源与环境 (教材(教材 11、18 两章)两章) 9.1 自然资源概述 环境的各项因素是资源, 资源的整体构成环境的总和。 保护资源就是保护环境,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 物质需求的不断增长、 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人类为眼前利益和享受而不合理开发、 利用和浪费自然资源的行为等,都给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及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一、自然资源的分类 二、自然资源的特点 三、自然资源的属性 四、我国自然资源利用过程中的问题 一、自然资源的分类一、自然资源的分类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 :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

2、环境因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 素的总称。素的总称。 二、自然资源的特点二、自然资源的特点 (一)共性(一)共性 1.自然资源具有有限性自然资源具有有限性 自 然 资 源自 然 资 源原生性自然资源原生性自然资源 (非耗竭性资源)(非耗竭性资源) 次生性自然资源次生性自然资源 恒定性资源恒定性资源 易污染的资源易污染的资源 再生性资源再生性资源 非再生性资源非再生性资源 太阳能太阳能 潮汐能潮汐能 大气大气 水水 广义的自然风光广义的自然风光 土地资源土地资源 森林资源森林资源 能重复利用的资源:宝石、黄能重复利用的资源:宝石、黄金金 不能重复利

3、用的资源不能重复利用的资源:燃料、矿燃料、矿藏藏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环境科学电子教案 2 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自然资源总量巨大,但人类可利用部分有限。自然资源总量巨大,但人类可利用部分有限。 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受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等条件的限制。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受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等条件的限制。 2.自然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自然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自然资源本身的潜力。自然资源本身的潜力。 人类科学技术的潜力。人类科学技术的潜力。 3.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人类对自然资

4、源的需求在不断增加 人口的增加人口的增加 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二)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1.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小。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小。 淡水淡水 耕地耕地 森林森林 草地草地 总量总量 占世界占世界 5.6%(第(第 6 位)位) 占世界占世界 6.8%(第(第 4 位)位) 占世界占世界 3.4%(第(第 5 位)位) 占世界占世界 9%(第(第 3 位)位) 人均人均 占世界平均水平的占世界平均水平的 28.1% 占世界平均水平的占世界平均水平的 32.3% 占世界平均水平的占世界平均水平的 14.3% 占世界平均水平的占世界平均

5、水平的 32.3% 2.我国自然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我国自然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开发利用受到制约开发利用受到制约 3.我国自然资源质量差别悬殊,低劣资源占有较大比重。我国自然资源质量差别悬殊,低劣资源占有较大比重。 三、自然资源的属性三、自然资源的属性 (一)自然资源的范畴(一)自然资源的范畴 1.自然资源是自然过程所产生的天然生成物。自然资源是自然过程所产生的天然生成物。 2.自然物成为自然资源的前提:人类的需要;人类的开发利用能力。自然物成为自然资源的前提:人类的需要;人类的开发利用能力。 3.自然资源的范畴与文化背景有关。自然资源的范畴与文化背景有关。 4.自然资源的范畴具有动态性,它随人

6、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自然资源的范畴具有动态性,它随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5.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具有区别:自然环境是指人类周围所有的客观自然存在物,自然资源则是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具有区别:自然环境是指人类周围所有的客观自然存在物,自然资源则是从人类需要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这些要素。从人类需要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这些要素。 (二)自然资源的属性(二)自然资源的属性 1.稀缺性:指自然资源相对于人类的需要在数量上的不足。稀缺性:指自然资源相对于人类的需要在数量上的不足。 2.整体性:各种资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不合理利用会造成自然综合体整体平衡整体性:各种资源相

7、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不合理利用会造成自然综合体整体平衡 的失调和瓦解,危及人类自身。的失调和瓦解,危及人类自身。 3.地域性:指自然资源在地理分布和开发利用方面具有地域差异。地域性:指自然资源在地理分布和开发利用方面具有地域差异。 4.多用性:大多数资源具有多种功能和用途。多用性:大多数资源具有多种功能和用途。 5.变动性:自然资源随人类知识的增加、技术的改善、需求的变化和文化的发展而随时变动。变动性:自然资源随人类知识的增加、技术的改善、需求的变化和文化的发展而随时变动。 6.社会性:自然资源由于附加了人类活动而表现出一定的社会性社会性:自然资源由于附加了人类活动而表现出一定的社会

8、性 四、我国自然资源利用过程中的问题 1.主要资源较为短缺主要资源较为短缺 2.公民资源稀缺意识普遍淡薄公民资源稀缺意识普遍淡薄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环境科学电子教案 3 3.资源市场发育不充分,缺乏反映资源稀缺真实状况的价格信号资源市场发育不充分,缺乏反映资源稀缺真实状况的价格信号 4.资源利用效率普遍较低资源利用效率普遍较低 5.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脱节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脱节 6.资源法规体系尚不健全资源法规体系尚不健全 9.2 水资源的保护 地球上有了水才有了生命,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生存、生活与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自然资地球上有了水才

9、有了生命,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生存、生活与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自然资 源,是生态环境系统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之一。源,是生态环境系统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之一。 1、水资源 2、世界水资源的利用情况 3、水体污染 4、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特点 5、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措施 9.2.1、水资源 1、水圈与水循环 2、水资源的特性 3、水在人类生活和环境中的作用 1、 水圈与水循环水圈与水循环 (1)水圈)水圈:地球及其空间范围内连续的水壳地球及其空间范围内连续的水壳,包括海洋、冰川融化水、地下水、包括海洋、冰川融化水、地下水、江河湖泊、大气水、土壤水和生物水等江河湖泊、大气水、土壤水

10、和生物水等 可见人类可循环利用的淡水所占的比例很小。可见人类可循环利用的淡水所占的比例很小。 (2)地球上的循环)地球上的循环(略略) 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循环,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循环,淡水量分布比例77.20%22.40%0.35%0.04%0.01%0.00%20.00%40.00%60.00%80.00%100.00%比例比例77.20%22.40%0.35%0.04%0.01%冰盖、冰川地下水、土 壤水湖泊、沼泽大气河流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环境科学电子教案 4 往复交

11、替的过程。往复交替的过程。 蒸发蒸发:在太阳辐射作用下,海洋蒸发进入大气并输送到各地在适当条件下凝结而成降水 蒸腾蒸腾:通过植物体的蒸腾拉力将地下水返还到大气 径流:径流: 降落在陆地表面的雨雪经截流、入渗等途径转化为地表及地下径流 回归海洋。 2、水资源的特性、水资源的特性 (1)循环性:如物质中的水循环)循环性:如物质中的水循环 (2)有限性(见本节中的淡水资源分布)有限性(见本节中的淡水资源分布) (3) 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大洋洲的径流量为) 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大洋洲的径流量为 51.0L (s.km ), 而亚洲仅为, 而亚洲仅为 10.5 0L (s.km ) (4)利用的多样性

12、利用的多样性 从数量上看从数量上看,水资源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 从分布上看从分布上看,水资源在全球分布极不平衡,形成了许多水资源短缺的区域性地带。 从利用上看从利用上看,水资源具有双重性。 3、水在人类生活和环境中的作用、水在人类生活和环境中的作用 (1).水可以传输热量和调节气候:水可以传输热量和调节气候:水在太阳能的作用下,通过形态的变化起到热量传输和 调节气候的作用。 (2).水是各种地表形态形成的重要原因:水是各种地表形态形成的重要原因:全球的水以降雨、蒸发和江河流水等形式运动着, 流动的水促进了地球上各种景观的形成。 (3).水具有物质运输功能:水具有物质运输功能:水是最好的溶剂,

13、能溶解各种物质,溶解物质则随自然界的水 循环过程被传递。 (4).水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水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地球上一切生命存在的基础,人体的 2/3 是水;人体失去 10的水,将难以运动;失去 20的水将导致死亡 (5)水资源是工农业及城市发展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水资源是工农业及城市发展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 9.2.2、世界水资源的利用情况 1.水资源的利用水资源的利用 2.世界水资源危机世界水资源危机 1.水资源的利用 消耗性水资源:水资源数量有所消耗,质量有所变化的水资源利用,主要指各种工业、 农业和人民生活所需水资源。 水资源的消耗结构

14、水资源的消耗结构 农业用水:世界范围内农业用水比例超过总用水量的 2/3 以上,农业是淡水资源 的主要消费部门,也是浪费最严重的部门。 工业用水:世界范围内工业用水比例是总用水量的 20%左右,但工业用水量比农业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环境科学电子教案 5 用水量增长更快,其中能源部门用水量最大。 生活用水:城市和生活用水比工农业用水量相对较少,但对水质的要求却比较高。 借用性水资源:凭借各种水力做功的水资源,如航运、发电、水产以及军事上的特殊利 用等。 2.世界水资源危机世界水资源危机 自然原因: 水资源在时间及空间分布上不均衡性。 人为原因: 人口

15、的急剧增长使需水量大大增加。 城市和工业区集中发展造成局部水资源短缺。 水污染是造成水资源危机的又一重要原因。 用水浪费和盲目开采是又一人为因素。 本世纪将为水而战! ! ! 9.2.3、水体污染、水体污染 1.水体、水体污染水体自净 2.水体的污染源与污染物 3.水体的污染的治理 1.水体、水体污染水体自净水体、水体污染水体自净 水体水体 水质水质 水体污染水体污染 水体自净水体自净 水体水体 水体指水的综合体 包括海洋、湖泊、河流、沼泽、地下水、 冰川等及其水中的水溶性悬浮物,底泥和 水中生物。 水质水质 水质,即水的质量水质,即水的质量 指水中各种物质所共同表现出来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综合特征。 水质的评价指标包括三大方面 (1)物理指标:温度、色度、浊度、气味、悬浮物(SS) ,总溶解固体,电导率等。 (2)化学指标:PH 值、硬度、溶解氧(DO) 、化学需氧量(COD) 、生化需氧量(BOD) 、各种 化学物质含量等。 (3)生物指标: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数等。 物理监测指标 (1)水温水温 水的物理化学性质与水温密切关系,水中气体(如 O2、 CO2 等)的溶解度、水生生物和微生物活动、化学和生物化学反应速度及盐度、PH 值等都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