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评论、时评写作教程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740770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286.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栏评论、时评写作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专栏评论、时评写作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专栏评论、时评写作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专栏评论、时评写作教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专栏评论、时评写作教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栏评论、时评写作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栏评论、时评写作教程(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专栏评论 时评v第一节 专栏评论v一、概念专栏评论是指在报纸固定的版面,特定的专 栏中发表的评论.像解放日报的解放论坛, 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文汇报的文汇论 坛,羊城晚报的街谈巷议,新民晚报的 未晚谈等等. 二、特点 1、栏目的稳定性.这些专栏一旦确定,一般都延续很长时间,并且在位置,篇幅,风格乃至 读者群都有相对的稳定性.有的专栏评论在作者上也是固定的,像新民 晚报的未晚谈就是由著名专栏作家林放个人执笔的;羊城晚报的 街谈巷议亦是由原总编辑微音(许实)个人经营的. 2、评论的应时性.栏目的位置,篇幅,风格乃至作者的稳定性是一种优势,有时也是一种劣 势,久了会给人一种沉闷,呆板之感,

2、这就需要在内容的应时性上下功夫. 专栏评论要在内容上经常出新,紧跟实事,要敏锐地把握社会发展的脉 搏,善于发现新人新事新风尚,及时给予褒奖,颂扬;善于发现新问题,新 时弊,及时给予鞭挞,纠正.通过这样不断寻找新的话题和新的角度,才能 保持专栏的长久魅力. 3、栏目的开放性.从现在专栏的经营上看,过去那种由个人执笔经营的专栏已经非常少 见,这是因为一个人执笔的专栏不利于专栏内容,风格的丰富多彩,尤其 是随着读者阅读口味的多样化以及媒介的多样化,个人执笔的栏目经营 的难度越来越大.所以,现在许多媒体的专栏评论都是群言型的,不仅媒 体本单位的记者编辑可以写,广大读者也是人人可写,是一种群言堂式 的言

3、论阵地. v三、专栏评论的分类: v 专栏评论又分论坛评论和专栏性小言论两类. v (一)论坛评论 v 论坛评论是社论,评论员文章等政论性评论向新闻性言 论过渡的一种专栏言论.它既有政论性和思想容量大的特点 ,又具有新闻性和语言,论证方式比较活的特点.像人民日 报的人民论坛,文汇报的文汇论坛,光明 日报的光明论坛,解放日报的解放论坛, 法制日报的法制论坛,新华日报的新华论坛 等皆属于此. v 论坛评论具有社论,评论员文章一些特征,又不像社论, 评论员文章那样庄严持重,论坛评论的作者是一个普通的作 者,它代表的是一种个人观点,引述的个人的见闻,甚至在文 章中可以直接以“我“的口气来进行论述;它带

4、有小言论的特 点,但又不像一般的小言论那样一事一议,篇幅短小,它一般 具有较深的思想性,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要超过小言论.它在 论证上既要高屋建瓴,视野开阔,又要说理透彻,从实际出发 解决一些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和思想矛盾. v2000年3月5日上午,在九届全国人大三次 会议上,朱镕基总理作了政府工作报告 .6日,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专栏发 表了人大代表,原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同 志写的论坛评论四十个“继续“.篇论坛 评论并没有泛泛地去写体会和想法,而是善 于在选题选材时着眼大局,小处落笔.就 报告中的某一点(即“注意到这个报告用 的继续特别多,散会后仔细数一下,总共正 好是40处“,以这细节作为立

5、论的由头)顺 势切人,写得很好.全文如下: 四十个“继续 ”.docv这篇论坛评论总的说来有这样几大特点: v 1,切入点小.一篇洋洋几万言的政府工作报告,要进行全面评论是很 难的,如何找到一个好的角度,好的切入点,就需要慧眼“找角度“.这篇评 论角度就找得非常好. v 2,以小见大,论题深刻.作者从“继续“二字入手,从这两个字入手作为 由头展开评论,但绝不是在无病呻吟地在玩文字游戏,它深刻地揭示出了 一种客观规律,揭示出了我们党在工作中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v 3,从切身体会出发,论述实在,文风平易.论坛评论的特点就是作者 可以以个人的身份在文章中表态,议论,甚至抒情.作者在这篇文章中的

6、一些句子比如“我聚精会神地聆听朱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听来感到实实在在.“为什么平平常常的继续二字,在代表们的心中 占有这样重的位置 这引起了我的深思.“我是长期做新闻工作的.“ 职业的习惯在我的潜意识里形成了.“这种从对自我的感觉剖析开始 ,将一个很重要,很严肃的论题推广开去的做法,使人读来很平易,很亲切, 而不像在讲大道理,这正是论坛评论的特点. v 近些年来,许多媒体都开设有专题性论坛评论.所谓专题性论坛评论 ,就是为了配合特定的宣传任务和宣传需要,围绕着一定主题开设的短期 或临时的论坛专栏.像人民日报在香港回归前后开辟的香江漫笔 ,北京日报在1991年7月建党70周年前开设的七一前夕话信

7、念 ,北京日报1991年4月开设的危旧房改造大家谈等专栏都属 于此. v (二)专栏性小言论 v 专栏性小言论是指在要闻版设立的一事一议,短小轻快 的微型言论专栏.像人民日报的今日谈,北京日 报的文明小议,解放日报的新世说,羊城 晚报的街谈巷议,四川日报的巴蜀小议等等 ,都是很有读者市场的小言论专栏. v 专栏性小言论有以下特点: v 1,群言化.小言论主要依靠群众来稿,群众就自己身边发 生的事情,关心的问题发表见解,专栏虽小,但内容丰富多彩. 而且对社会现实反映迅速,深得读者喜爱. v 2,微型化.专栏性小言论多是一事一议,小巧玲珑,以小 见大.小言论议事的角度要求要小,要新颖,角度小,才容

8、易收 得拢,新颖,才能耐读.人民日报2007年12月9日头版 今日谈专栏刊发了一篇言论,就很小巧玲珑,又耐人寻味: “放生“也要讲科学 唐贵州 v 大连西郊有一个水塘,被人们放生了大量的锦鲤,还有许多龟 类,其中绝大部分是高危害性外来物种巴西红耳龟,可谓是“鱼满 为患“. v 这些鱼和龟是一些富有爱心的市民做善事放生的.然而,如此 盲目和随意的“放生“行为,却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隐患. v “放生“虽是一种善行,但是也应讲科学.在把放生对像“放生“ 之前,要让其接受相应的野化,康复训练等,并经过相关部门的检 疫,找个合适的地点“放生“才可.对一些失去了独自在野外生存能 力的生物,若强行“放生“

9、,无异于是促其速死,“放生“也就变成了“杀 生“. v “放生“是人们爱心的表现,理应得到支持,但目前相当一部分 人缺乏相关生态保护常识.在“放生“前,不妨多向相关部门请教请 教.这样,才不至于“好心做错事“. v3,述评化.小言论由于主要是群众来稿,这些作 者往往是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人事目有 所及而心有所感,因此这些小言论往往是边报 道新闻边进行评论,述评结合,水乳交融,因而 读起来非常有味道.像下面这篇在某报周末 漫谈里刊载的专栏小言论就写得很好 v执法也要讲文明 北风 v 前几天去北方的一座小城出差,听说这里正在争创国家级卫生城.及入 城市中,果然是街道光滑平整,两旁林木成行,真是城

10、也干净,人也干净.可就 在这赏心悦目的景致中却出现了不协调的一幕:在一个十字路口,几位骑摩 托车的管理人员,正将两辆人工三轮车摊床掀翻在地,西瓜,桔子滚了满地,然 后驱车扬长而去.其中一摊床的女主人哭骂着抡起秤盘,砸向一溜烟开走的 摩托车 v 笔者上前问了一下情况,方知是因为这两位小贩不在指定地点售货影 响了市容. v 看着她收拾起摔烂的西瓜,桔子,擦着泪推车踽踽而去,我心里突然感受 到一种莫名的痛楚:这些叫卖的小贩,违反了市容管理规定,固应受到处罚,但 就不能采取一点别的文明的处罚方式么 掀其摊床,毁其果蔬,这种做法是不 是野蛮了点 v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社会中的少数执法者,不是妥善地处

11、理违法现 像而是居高临下,以近乎野蛮的方式进行执法,结果常常引发严重对立.像前 面那两位水果商贩,只要他们卖的不是假冒伪劣产品,那么无论哪方面的执 法人员,都没有权力毁坏他们的货物,否则就是对社会物质财富的践踏. v 法制是文明社会的标志,法制社会不仅要具备健全的法律规章制度,还 要有文明的执法者.执法务求公正严明,但“严“与“善“并不是对立的,只要不 是敌我矛盾,就应当以与人为善治病救人的态度去执法,唯其如此也才能更 好地掌握分才,做到公正允当,使被处罚者心悦诚服,从而树立起法律的神圣 与尊严. 第二节 新闻时评v概念v时评文章,顾名思义,就是时事评论性的文 章。 v 新闻时评,又称时事评论

12、,简称时评。 它是传播者借助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刚刚 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现象、问题在第一 时间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的一 种论说形式。 特点v1、因时而评,新闻性强 v2、缘事而发,寓理于事 v3、内容贴近,体裁广泛 v4、大众视角,公民写作 v时评性质v时效性。时评不能没有时效。因为,时评是针对新近发生的问题或事实所作 的评论,它兼有新闻和评论的双重特点。但也不能像近期时评界出现的一窝 蜂地对当天发生的新闻仓促作评。而是应当经过深思熟虑后再下笔方可。这 就需要兼顾时评的“针对性、准确性”等其他方面。因而,时评不妨把评论的对 象按一周内发生的新闻作为上限为妥。 v 针对性。如果一篇

13、时评仅仅只有时效,没有针对性,那也不能称其为时评 。充其量,只能说是对新近发生的新闻的评述。所谓针对性是指:为什么要 写(发)?针对什么而写(发)?要解决什么问题?希望读者能从中得到什 么等,都应当十分准确。 v 准确性。准确性是时评有没有生命力的一个关键。其不仅包括真实性,还 包括科学性。它要求作者命题要明确,选取要准确,分寸把握要适度,分析 要服人。否则,写出的时评就经不起推敲,站不住脚。 v 说理性。时评初兴之时,甚至在中兴的今天,我们还不少见到某些作者的 时评,先叙述一下由头,再谴责几句,或者罗列出几种观点,就匆匆搁笔, 使时评一下子就失去了它应有的力量。这就是缺乏说理性所致。那么,要

14、增 加说理性,就要在写作时不妨多用摆事实(或变化)、多对比、多讲道理等 手法,让读者信之、服之。 v 思想性。一篇完整意义上的时评,思想性应该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就要 求作者要站在较高的位置去认识和解决局部的问题,把人们的思想提高到一 定的高度,或者有力地说服读者。v v时评功能v一、思辨性言论 v 1、思维创新性的,是“学院派“的新闻理论人士最欣赏 并着力提倡的。 v 2、观念普及性的时评,时评作者应是公共知识分子与 大众之间的桥梁,将先进的文化观念持续不断地浸润到全 社会,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我们决不能轻视“一事一议”的 观念普及性时评,鄙视其粗浅、要看到其以实带虚、潜移 默化的教化功能。

15、一篇好的时评就是一个好的“判例”或“教 案”。谎言需要重复,真理其实也需要重复。 v 3、分析性的时评,是专家学者根据他们的基本理论与 资讯积累,对国内外大事、大势,迅速地即时地进行研判 ,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种时评最需“正心诚意”,最忌 意识形态化,若“为政治服务”信口雌黄,误导大众 ,必祸国殃民贻笑天下。v二、以利益诉求为主旨的言论v目前的中国社会分化已十分明显,不同的社会阶层、利益集 团业已形成。不少知识精英特别是媒体头目已公然发表宣言 ,说他们就是为“高端”、“强势”、“主流”人群服务的;“高管” 、“高层”、“高峰”、“峰会”之类词语已成为当今最流行的自炫 或谀人之词。在这样的社会条件

16、下,不认同政治、经济与知 识精英结盟而垄断社会资源与话语权的时评作者,为了维护 社会生态的平衡,就必然会选择自己的立场,自觉以平民的 视角看问题,为弱势群体主持公道。在自由、民主、人权、 平等、博爱等普适性价值观引进中国之后,当下更需要的是 ,让每个公民有权表达自己的合法利益诉求。时评作者理应 在这方面做大众利益的代言人。 写作要求v 1、观点集中。时评属于小文章,切忌面面俱到。选准切入点 ,深入剖析往往能出奇制胜。 v 2、题目要能吸引眼球。没有好标题,文章再好也没人看。如 写评价毛泽东的文章岂能用数字比例评价领袖人物,叫此名 时点击量极少,后改为能用三七开评价毛泽东吗点击量猛增 几十倍。 v 3、选好主题之后一定要多搜索材料。选用最精的上等原料, 吸收最精彩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发挥,自然能胜人一筹。 v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