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农业措施(第五章)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7738532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738.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土保持农业措施(第五章)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水土保持农业措施(第五章)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水土保持农业措施(第五章)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水土保持农业措施(第五章)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水土保持农业措施(第五章)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土保持农业措施(第五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土保持农业措施(第五章)(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 水土保持农业措施水土保持农业措施水土保持农业措施水土保持农业措施?水土保持农业措施是在水土保持水土保持农业措施是在水土保持耕作措施耕作措施基 础上发展起来的。基 础上发展起来的。 ?到到20世纪世纪90年代,我国的水土保持耕作措施 已发展成为融水土保持耕作与提高水、土资 源生产力和建设可持续发展农业为一体的体 系,并建立了一批示范工程。年代,我国的水土保持耕作措施 已发展成为融水土保持耕作与提高水、土资 源生产力和建设可持续发展农业为一体的体 系,并建立了一批示范工程。 ?水土保持农业措施:水土保持农业措施:耕作措施耕作措施、改土培肥措 施改土培肥措 施、集流节水农业

2、措施集流节水农业措施和和坡地农林坡地农林、农牧复 合系统农牧复 合系统。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水土保持耕作措施水土保持耕作措施水土保持耕作措施水土保持耕作措施一、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主要类型及其效益一、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主要类型及其效益?改变微地貌、增加地表糙率、强化降水就地入渗拦蓄、消减或制止径流冲刷土体的水土保持耕作法。如等高耕作、垄沟种植等。改变微地貌、增加地表糙率、强化降水就地入渗拦蓄、消减或制止径流冲刷土体的水土保持耕作法。如等高耕作、垄沟种植等。?调整地面植被结构,以增加地面植被覆盖为主或改变地面抗冲抗蚀性能的保护性水土保持种植措施,如间作、套种、草田带状间轮作、免耕覆盖等;调整地

3、面植被结构,以增加地面植被覆盖为主或改变地面抗冲抗蚀性能的保护性水土保持种植措施,如间作、套种、草田带状间轮作、免耕覆盖等;?将以上两种结合,加上改土培肥的复合式耕作措施,如蓄水聚肥耕作法、等高垄作等。将以上两种结合,加上改土培肥的复合式耕作措施,如蓄水聚肥耕作法、等高垄作等。?保护型耕作法保护型耕作法?保护型种植法保护型种植法?复式水土保持耕作法复式水土保持耕作法保护型耕作法保护型耕作法保护型耕作法保护型耕作法?以改变小地形、强化降水就地入渗拦蓄、削减径流冲刷动能为基本原理的耕作法。以改变小地形、强化降水就地入渗拦蓄、削减径流冲刷动能为基本原理的耕作法。?等高耕作等高耕作?水平沟水平沟?垄作

4、区田垄作区田?格网式耕作格网式耕作?等高耕作是沿等高线进行的耕作方法,它是改变传统性顺坡耕作最基本、最简单的水土保持耕作法,也是衍生其他水土保持耕作法的基础。等高耕作是沿等高线进行的耕作方法,它是改变传统性顺坡耕作最基本、最简单的水土保持耕作法,也是衍生其他水土保持耕作法的基础。(a)顺坡(b)等高(a)顺坡(b)等高?在我国南方地区,由于雨量大,且土质 粘重,耕作方向与等高线呈1%-2%的比 降,以适应排水沟,并防止冲刷。在我国南方地区,由于雨量大,且土质 粘重,耕作方向与等高线呈1%-2%的比 降,以适应排水沟,并防止冲刷。?等高耕作比顺坡耕作,侵蚀减少25- 78%,平均增产玉米10%、

5、小麦29%、大豆 11%、高粱28%。等高耕作比顺坡耕作,侵蚀减少25- 78%,平均增产玉米10%、小麦29%、大豆 11%、高粱28%。?等高耕作所要求的坡度和坡长,随着土 壤特性、作物种类、地区降雨特点而变 化。等高耕作所要求的坡度和坡长,随着土 壤特性、作物种类、地区降雨特点而变 化。?水平沟水平沟适用于黄土高原的梁、峁坡面、塌地、弯地,坡度以不超过适用于黄土高原的梁、峁坡面、塌地、弯地,坡度以不超过20为宜。为宜。?垄作区田垄作区田在传统垄作基础上,按一定距离在垄沟内修筑小土挡,成为区田,可分散径流,增强降雨入渗。在传统垄作基础上,按一定距离在垄沟内修筑小土挡,成为区田,可分散径流,

6、增强降雨入渗。?格网式垄作格网式垄作川中丘陵紫色土地区的坡耕地上,在等高耕作的基础上,创造了格网式垄作制,其基本原理类似于垄作区田,只是在操作及作物布局上有差异。川中丘陵紫色土地区的坡耕地上,在等高耕作的基础上,创造了格网式垄作制,其基本原理类似于垄作区田,只是在操作及作物布局上有差异。保护型种植法保护型种植法保护型种植法保护型种植法?以自然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原理为基础以自然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原理为基础, 通过调整作物结构,增加地面植被覆盖 空间和时间延续性的水土保持种植法。通过调整作物结构,增加地面植被覆盖 空间和时间延续性的水土保持种植法。 ?间作套种间作套种 ?草粮带状间作草粮带状间作

7、?草田轮作草田轮作 ?少耕少耕 ?免耕免耕 ?秸杆地面覆盖秸杆地面覆盖?间作:在同一地块,成行或成带间隔种 植两种或两种以上发育期接近的作物。间作:在同一地块,成行或成带间隔种 植两种或两种以上发育期接近的作物。 ?套种:在前茬作物的发育后期,于其行 间播种或栽植后茬作物的种植方式。套种:在前茬作物的发育后期,于其行 间播种或栽植后茬作物的种植方式。间作套种间作套种?间作套种作物的选择,应具备生态群落 和生长环境的相互协调与互补。间作套种作物的选择,应具备生态群落 和生长环境的相互协调与互补。?高秆与低秆作物、深根与浅根作物、早 熟与晚熟作物、密生与疏生作物、喜光 与喜阴作物、禾本科与豆科作物

8、的优化 组合与合理配置。高秆与低秆作物、深根与浅根作物、早 熟与晚熟作物、密生与疏生作物、喜光 与喜阴作物、禾本科与豆科作物的优化 组合与合理配置。?在黄土高原与东北地区,间作套种多以 等高条状布设,而在南方地区多以长方 形带状结合排水沟布设。在黄土高原与东北地区,间作套种多以 等高条状布设,而在南方地区多以长方 形带状结合排水沟布设。等高等高等高等高带状间作与轮作带状间作与轮作带状间作与轮作带状间作与轮作?等高带状间作就是横着坡向,将坡耕地划 成若干条带,种植不同作物。主要是多年 生牧草和作物的草粮带状间作。等高带状间作就是横着坡向,将坡耕地划 成若干条带,种植不同作物。主要是多年 生牧草和

9、作物的草粮带状间作。?在空间上构成带状间作,在时间上作物与 牧草轮换种植,可避免农田裸露。在空间上构成带状间作,在时间上作物与 牧草轮换种植,可避免农田裸露。?可减缓径流,拦蓄疏生作物带冲下来的水 土,同时豆科作物与牧草也利于改良土 壤。可减缓径流,拦蓄疏生作物带冲下来的水 土,同时豆科作物与牧草也利于改良土 壤。?轮作和草粮带状间作轮作轮作和草粮带状间作轮作?轮作主要是作物与牧草的轮作。将地面划分 成若干面积基本相同的小区,进行作物和牧 草的轮作。轮作主要是作物与牧草的轮作。将地面划分 成若干面积基本相同的小区,进行作物和牧 草的轮作。?坡地轮作小区的布设采用等高草粮带状轮作 的方式。可在大

10、于坡地轮作小区的布设采用等高草粮带状轮作 的方式。可在大于20的坡地上实施,不仅保证地面有良好的植被覆盖,以发挥拦蓄降 雨、径流和制止侵蚀的作用,而且具有良好 的改良土壤和提高作物产量的效益。的坡地上实施,不仅保证地面有良好的植被覆盖,以发挥拦蓄降 雨、径流和制止侵蚀的作用,而且具有良好 的改良土壤和提高作物产量的效益。少少少少耕、免耕与覆盖耕、免耕与覆盖耕、免耕与覆盖耕、免耕与覆盖?少耕是指传统耕作的基础上,尽量减少整地 次数和土层翻动的少耕技术。少耕是指传统耕作的基础上,尽量减少整地 次数和土层翻动的少耕技术。?免耕是指作物播种前不单独进行耕作,直接 在前茬地上播种,在作物生育期间不使用农

11、 机具进行中耕松土的耕作方式。免耕是指作物播种前不单独进行耕作,直接 在前茬地上播种,在作物生育期间不使用农 机具进行中耕松土的耕作方式。?免耕和少耕均为避免或减少农机具耕作对土 壤的破坏,与覆盖相结合保留作物残茬,对 保护土壤防治水蚀和风蚀具有良好作用。免耕和少耕均为避免或减少农机具耕作对土 壤的破坏,与覆盖相结合保留作物残茬,对 保护土壤防治水蚀和风蚀具有良好作用。?砂石覆盖砂石覆盖?主要分布在我国气候干旱、蒸发强烈、风蚀严重、水源紧缺的西北半干旱向干旱过渡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气候干旱、蒸发强烈、风蚀严重、水源紧缺的西北半干旱向干旱过渡地区。?砂石间空隙大,有很好的渗水作用,具有保护土壤、

12、抑制水分蒸发的作用,同时多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快、温差大,促进作物快长早发,增加产量。砂石间空隙大,有很好的渗水作用,具有保护土壤、抑制水分蒸发的作用,同时多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快、温差大,促进作物快长早发,增加产量。?地膜覆盖地膜覆盖?地膜覆盖作为防止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的有效措施,已在全国推广应用。地膜覆盖作为防止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的有效措施,已在全国推广应用。?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地膜覆盖除发挥保持水土、抗旱保墒作用外,还是增加地温、促进苗期发育的重要措施。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地膜覆盖除发挥保持水土、抗旱保墒作用外,还是增加地温、促进苗期发育的重要措施。?问题:

13、培肥、污染问题:培肥、污染复式复式复式复式水土保持耕作法水土保持耕作法水土保持耕作法水土保持耕作法?复式水土保持耕作法是保护型耕作法和保护型种植法的组合。复式水土保持耕作法是保护型耕作法和保护型种植法的组合。?水平沟留茬倒垄复式耕作法水平沟留茬倒垄复式耕作法?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法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法?聚土改土垄作和聚土免耕措施聚土改土垄作和聚土免耕措施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水土保持改土培肥措施水土保持改土培肥措施水土保持改土培肥措施水土保持改土培肥措施?通过坡改梯基本农田建设和水土保持耕 作法改造坡耕地,目的在于使跑水、跑 土、跑肥的通过坡改梯基本农田建设和水土保持耕 作法改造坡耕地,目的在于使

14、跑水、跑 土、跑肥的“三跑田三跑田”变成保水、保土、 保肥的变成保水、保土、 保肥的“三保田三保田”。 ?但因长期水土流失而造成肥力瘠薄的侵 蚀土壤,如不强化改土培肥,作物产量 较低,甚至难以维持正常的农业生产。但因长期水土流失而造成肥力瘠薄的侵 蚀土壤,如不强化改土培肥,作物产量 较低,甚至难以维持正常的农业生产。一、土壤侵蚀与土壤肥力退化一、土壤侵蚀与土壤肥力退化一、土壤侵蚀与土壤肥力退化一、土壤侵蚀与土壤肥力退化?侵蚀严重的黄绵土,其有机质、全氮及 有效磷的含量都极度贫乏。侵蚀严重的黄绵土,其有机质、全氮及 有效磷的含量都极度贫乏。土壤土壤全氮含量(g/kg)0-20cm土层N储量 (k

15、g/hm土壤土壤全氮含量(g/kg)0-20cm土层N储量 (kg/hm2 2)变幅平均风砂土0.01-0.360.10290.2 黄绵土0.01-0.890.42946.2 黑垆土0.40-1.240.681686.7 塿土0.44-1.280.771924.5)变幅平均风砂土0.01-0.360.10290.2 黄绵土0.01-0.890.42946.2 黑垆土0.40-1.240.681686.7 塿土0.44-1.280.771924.5?长江三峡库区,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长江三峡库区,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长江三峡库区,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长江三峡库区,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 导致表层土

16、壤以接近紫色页岩风化物。导致表层土壤以接近紫色页岩风化物。导致表层土壤以接近紫色页岩风化物。导致表层土壤以接近紫色页岩风化物。项目有机质 g/kg全氮 g/kg全磷 g/kg全钾 g/kg轻度侵蚀50.020.010.47严重侵蚀555项目有机质 g/kg全氮 g/kg全磷 g/kg全钾 g/kg轻度侵蚀50.020.010.47严重侵蚀555二、坡耕地平衡施肥效应二、坡耕地平衡施肥效应二、坡耕地平衡施肥效应二、坡耕地平衡施肥效应坡耕地长期施肥情况下谷子产量坡耕地长期施肥情况下谷子产量年份CKPNNP1983119113171416206719859091008802.51623198739096036011101989336454.5357904.51991309541.5358.51105.51993294510340.51060.5年份CKPNNP1983119113171416206719859091008802.51623198739096036011101989336454.5357904.51991309541.5358.511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