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的现代意义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7735511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5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儒学的现代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儒学的现代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儒学的现代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儒学的现代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学的现代意义(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长脚汤一介?北京? 学教授?儒和”。这些都说明福家对“自然和谐”的看法。其次,如果说孺家重视“自然的和谐”,那么可以说偷家更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擂家认为,“自然”天!是一和谐的整体,此和谐整体永远在生息变化中,也就是说它是一刚健的大流行,因此人应休现“天”的这一特点而自强不息,所以易传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个思想的基础正是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所谓“天”是指“天道”,即宇宙 自然!的规律,“人”是指“人道”,即人和人类社会的道理?孔子有一段话可以说是他追求“天人合一”的历程,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这就是说,在五十岁以前是孔子认识“天命”即“天道” ,按即宇宙的必然性!的准备阶段,由五十岁起他对“天命”有了认识,六十岁可以按照自然的规律辨明是非、善恶、美丑等等,七十后就可以做到做什么事都自然而然地符合“天命”的要求,达儒学的现代意义学的现代意义已经有许多学者讨论过,特别是擂学对于现代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影响更为许多学者所注意。本文打算讨论孺学对现代社会生活的意义。儒学中当然有许多不适合现代社会生活要求的部分,但它是否对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甚至对今日人类社会发展有积极愈义的部分呢#我认为,它无疑是有的,而且可以说是有很重要龙义的?我们可以从若干不同的方面来说明擂学对现代社会的意%义,但我认为

3、有一个重要观念也许值得我们特别重视,这就是儒家的“普遗和谐”的观念。“和谐”的观念必须是包含各个方面才能叫“普遍和谐”观念,而在儒家的思想中恰恰包含着“自然的和谐”、“人和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 即社会的和谐!以及“自 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等四个方面,这样就构成了孺学的“普遍和谐”的观念。首先,儒家把“自然”称为“天”或“天地, !看成是一和谐的整体。孺家的创始者孔子就说过“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的运行是自然而然的,百物的生长也是自然而然的。孔子还认为“天”是无私地筱盖着万物,“地”是无私地承载着万物,这都说明孔子对自然和谐的看法。被儒家奉为经典的周易认为,在阴阳变

4、化中体现了宇宙运行的规律,“自然”的运行是在“元”自然界万物的起始!、“亨”万物的生长!、“利, ,万物的成熟!、“贞”万物的完成!循环往复中进行着。它表现了自然界万物生长的和谐和统一,在易传中把这种自然的最完美的和谐叫做“太和”。以后的儒家关于“自然和谐”的观念大体都是发挥这个思想。儒家另一部重要经典中庸也认为“和”即和谐!是天下根本的道理。宋儒张载著正蒙有太和篇,开头就说“太和所谓道”云云,“太和”就是“天地万物之通理” ,所以在王夫之注中认为“自然”本是“合同而不相悖害,浑沦无间,和之至矣。”他并且认为,在有了人类之后,要制造器物,也应该注意使“自然”保持和谐,这才叫做“太文化长脚到完全

5、的“天人合一”的境界。要实现“天人合一”得靠人自身的努力,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的努力可以使“天道”发扬光大,而“天道”并不能使人高尚完美。孟子更进一步发挥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他认为只要人充分发挥人的本心的作用,就可以对其由“天”得到的善性有深切的认识,从而也就可以了解“天道”,达到“与天地合其德”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以后的儒家虽对“天人合一”的思想有所发展,但大体上都是沿着孔孟思想发展下来的。例如朱熹说!“人道”不能离开“天道”,“天道”也不能离开“人道”,因为“人道”在开始产生时是由“天道”决定的,但在有了人及人类社会之后,“天道”就要由“人道”来体现,圣人的作用就是要使“

6、人道”完完全全地体现“天道” ,以实现“天人合一”。儒家这种主张“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 然的和谐的观念,是基于不把人看成与自然对立的,而是把人看做是和谐的自然中的一部分,因此“人”和“天”应该是一和谐的统一体。第三,由于儒家认为自然是和谐的,并追求着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样必然引发出追求“人与人的和谐”间题。这是因为“人”与人类社会应该体现“天道”的要求。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又说!“道不行,乘择浮于海”。这里的“道”就是“天道” ,也就是自然的规律,因此人应该把“天道”的要求实现于社会如果不能把“天道”推行于社会,不如乘木船到海上去。为什么人有可能把“天道”推行于社会呢#因为人性本善,而

7、人之善性来源于“天”之“至善”。如果人能充分发挥其善性,而使之实践于社会,那么就可以使社会成为一理想的和谐社会。因此,儒家特别强调道德实践对于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大学首章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朱熹注说!“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 言明明德、新民,皆当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明明德”、“新民”在止于至善。所以在大学中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切都以修身为本,“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就是说,偏家认为如果每个人把道德修养好了,那么天下就可以太平。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其由人乎#”做到

8、道德完美全靠自己,哪里能靠别人呢#对这个建立在道德修养基础上的和谐社会,儒家称之为“大同”社会。在礼记礼运中对“大同”社会有一描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养,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就是擂家追求的理想的和谐社会!它是一个天下为公的社会,和平宁静的社会,富足平等的社会,有和谐的人际关系的社会,夜不闭户的社会等等。这大概也就是孔子所向往的“天下有道”的社会。儒家所追求的理想的“大同”社会,当然

9、包含着许多空想成分,而且把理想的和谐社会完全建立在道德修养的基础上也是片面的,但是从儒家追求建立一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理想社会这点上说,不能说是没有意义的。第四,儒家的和谐社会的理想既然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的基础上,因此它特别重视人自 我身心内外的和谐。儒家认为,“死生由命,富贵在天”,生死和富贵不是靠人力追求到的,但人的道德和学间则是要靠人的努力来取得。如果一个人能作到“乐天安命”,那么他就可以达到一种身心内外和谐的境界。孔子曾赞美他的弟子颜回说!“贤哉,回也&一革食,一吸饮,在陋巷,人不堪其优,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又说!“有颜回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这就是锐%,颜回

10、对寿夭和富贵是无能为力的,但他却是一个有学问有道德的人,而且能在贫困中保持身心内外的和谐。孟子认为,达到“天人合一”就要“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俊之,所以立命。”这就是说,一个人如果能保存他的本心,修养他的善性,以实现天道的要求,短命和长寿都无所谓,但一定要修养自己和天道保持一致,这就是安身立命了。晋朝有一位学者叫播尼,他作了一篇安身论阐发儒家“安身立命”的思想。他说!“盖崇德莫大于安身,安身莫尚乎存正,存正莫重乎无私,无私莫重乎寡欲,是以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笃其志而后行。”“故寝蓬室,隐巷陋,披短褐,茹蔡稚,环堵而居,易衣而出,苟存乎道,非不安

11、也。”“安身立命”主文化长脚要是要使自我的身心和谐、内外和谐,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天道”的要求,至于衣、食、住、行等 等不应该对自己的身心发生什么影响。这种对待生活的态度,也就是宋孺追求的“孔颜乐处”了。周敦颐曾问程氏兄弟!“寻孔颜乐处,乐在何事#”宋孺对此多所讨论,归结起来就是“为仁”?照“仁”的要求去做(、“希圣”?追求成圣成贤的境界(。朱熹在其答张敬夫书中与张氏讨论“中和义”时说!“而今而后,乃知浩浩大化之中自家自 有个安宅,正是自家安身立命,主宰知道处%”可见孺家所强调的正是由道德修养的提升,以求身心内外之和谐%由以上四点,我们可以看出,由“自然的和谐”、“人和自 然的和谐”、“人与人的

12、和谐”、“人自 我身心内外的和谐”所构成的“普遍和谐”的观念是儒家的重要思想。儒家的“普遍和谐”观念就其所包含的内容说当然并非十全十美,甚至包含着某些错误,如某些空想成分、泛道德主义倾向以及“安命”思想等等,我们也不能认为儒家思想可以解决今日社会发生的一切问题,但“普遍和谐”作为一种观念,它对现代社会无疑是有其正面价值的%如果我们给它以现代意义的解释和发挥,我认为它将会为今日中国社会生活、甚至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一有积极意义的经验,以匡正今日社会所发生的种种弊病。今日中国社会正在从传统?包括几千年的老传统和几十年的新传统(走向现代,这是历史发展的要求,但在这个过程中也许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种种问题,

13、例如目前我 )国社会存在着“道德真空”、“欲望膨胀”、“贪污腐化”、“身心失调”、“环境污染”、“人口爆涨”等等,有些问题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是我们不得不进行认真反思的时候了。因此,对儒家所追求的“普遍和谐”加以重视和研究应是有它的现实意义的。如果我们从全世界所面临的问题看,人类所面临的问题就更多、更复杂了。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作为自 然界一部分的人,在他们盲目地征服自 然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大量破坏自然的工具,而且也掌握了毁灭人类自身的武器,正如)年世界+ ,+名科学家发表的一份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开头所说!“人类和自然正走上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对自然界的过量开发,资

14、源的浪费,臭氧层变薄,海洋的毒化,环境的污染,人口的爆涨,生态平衡的破坏,不仅造成了“自 然和谐”的破坏,而且也造成了“人和自 然和谐”的破坏,这些已严重地威胁着人类自身生存的条件。由于片面的物质利益的追求,对自然资源的争夺、占有和权力欲望的膨胀,造成了国与国、民族与民族、地域与地域之间的对立与战争%过分注重对金钱和物质享受的追求,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社会的冷漠,心灵的孤寂,道德沦丧,使人们失落感日甚。在人类社会中,现在儿童有儿童的问题,青年有青年的问题,老年有老年的间题,人与人之间在心灵上的隔膜,在日常生活中的互不了解甚至仇视,使人们失去了对“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的追求,这样发展下去终将导致人类社会的瓦解。现代社会,由于人们无止境地追求感官享受,致使身心失调,人格分裂,由于心理不平衡引起精神失常、酗酒、杀人、自杀等等,造成了自 我身心的扭曲,已成为一种社会病,它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的安宁%因此,我认为,如果我们能更加重视儒家的“普遍和谐”观念,并对它 作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解释和发挥,应该说对今日和将来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责任编样!王听若(篆刻欣赏庆祝三八妇女节丰边天蔡振斌治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