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708183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多极化与大国关系 的调整冷战结束,两极格局崩溃,世界格局面临重新塑造的 问题。国际上随即开始了建立世界新格局的争 论。美国打算抓住历史机遇建立美国领导下的 世界秩序;日本最初主张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 建立世界新秩序(日美欧三方协调的世界格局 );联合的欧洲主张建立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 新秩序(多极的,但欧洲处于中心领导地位) 。后来美国新经济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实力 差距有所扩大。日本事实上放弃了原来的主张 ,转而同英国一道,执行了追随美国的路线。 欧洲出现分离。老欧洲主张多极世界,新欧洲 追随美国。中俄与部分发展中国家坚持多极世 界。世界政治格局实质上是大国关系格局。大国关 系决定世界政治格

2、局的发展。世界政治格局 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在国际政治事务中处于 主导地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综合实力对比处 于相对平衡状态,其相互关系相对稳定而使 世界政治呈现出的结构、样式。世界政治格 局不可能在大国关系持续动荡的情况下形成 。它只能在大国力量对比相对均衡、关系相 对稳定的条件下才能形成。当前大国力量对 比不均衡、关系不稳定,因此世界政治格局 处于塑造过程中。但从目前情势来看,未来 世界政治格局很可能是多极的,而不是单极 的。世界政治的多极化在曲折发展当今世界政治向多极化发展的原因。 世界政治走向多极化的意义。 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发展的表现。 实现世界政治多极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当今世界政治向

3、多极 化发展的原因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一直是 多极化的。经济决定政治。世界政治格局的发 展一定是多极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 势出现。当今世界存在一超多强,多种政治力 量竞争。美国虽然是当今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且自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新经济强劲发展。但同 二战后初期相比,美国综合实力严重不足,独 霸世界仍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美国企图独霸 世界不得人心,遭到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 的一致反对。中国、俄罗斯、联合起来的欧洲 、第三世界和日本都是制约美国独霸世界的力 量。国民生产总 值(10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美元)相当于美国 GNP的比重相

4、当于美国人均 GNP的比重 美国3812536 英国711393(1951年)18.654.92 法国50117213.1246.21 西德48100112.639.47 意大利29626(1951年)7.6124.68 日本323828.415.061950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 利的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以1964年美元的价格计算)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945年美国经济实力之强,尤如1815年的英 国,只能用“非一般”一词来形容。在战争结 束时,华盛顿的黄金储备为200亿美元,几乎 占世界总量330亿美元的2/3。世界一半以上 的制造业生产量是由美国承担的,美

5、国生产 的各种产品占世界总量的1/3。这使得美国在 战争结束时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就是在 数年后,美国产品仍占世界出口总量的1/3。 由于美国造船业的急剧膨胀,其船舶总吨位 占世界的一半。从经济上说,美国可不受限 制地在世界上为所欲为。尽管冷战结束后,美国赢得了新经济繁荣,致使美国综合 实力有了较快上升。但目前美国的综合实力同战后初期比 较,还是相对衰落的。如今美国GDP占全球比重为30%左 右,进出口贸易占全球比重为19%左右。贸易每年保持巨 额赤字。2005年商品贸易赤字高达7000多亿美元。政府 财政自2001年又出现巨额赤字,自那时起,年均财政赤字 超过4000亿美元。政府债务总额超

6、过7万亿美元。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已经摆脱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地位,已经 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力量。中、俄、印是当今世界独立自 主的国家,欧盟独立自主倾向不断发展。国际组织的影响 力不断增强。惟一超级大国美国受到广泛的国际制约。其 独霸权世界的能力同战后初期比较已经大大减弱。世界政治走向多 极化的意义充分认识单极世界霸权的危害。充分认识单极世界霸权的危害。 多极化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保多极化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保 证中小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提高证中小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提高 中小国家的国际地位;有利于国中小国家的国际地位;有利于国 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倡导崭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倡导崭 新的国际关系准则,

7、建立国际经新的国际关系准则,建立国际经 济政治新秩序。总之,多极化是济政治新秩序。总之,多极化是 世界历史前进的必由之路。世界历史前进的必由之路。p是否一极(unipolar)、双极(Bipolar)还是多极 (Multipolar)更有利于世界稳定。n 支持霸权稳定观点的主要理论有:霸权更替论 (Power-transition theory);长周期理论(Long-cycle theory). 霸权更替论认为霸权国家承担的全球责任最终会 将它拖进这样一种状态:其它国家可以有效对其 进行挑战。国际关系就似“山大王”的游戏。原 有的霸权国不情愿和平放弃既得地位和利益,挑 战者希望获取领导权并重

8、新塑造国际秩序、分配 权力和财富。因此,二者爆发战争。战争爆发点 正是二者实力相当或者接近平衡点。长周期理论认为每隔100年,世界领导地位就发 生一次更替。主要代表人物是George Modelski 和William R. Thompson。他们认为霸权周期一 般经过四阶段(Global War, World Power, Delegitimation, Deconcentration)。全球战 争阶段是产生新的世界霸权的阶段,新霸权在战 争中崛起。然而维持全球领导地位的成本削弱了 霸权国,导致其实力下降。合法性丧失阶段是全 球霸权实力相对下降的阶段。权力分散阶段是新 的世界大国出现挑战霸权

9、国家的阶段。这一阶段 一直持续到新霸权挑战国采用强制手段驱逐不愿 下台的原有霸权国为止。该理论认为在霸权时期 ,世界胆稳定的,而在霸权下降时期,世界是不 稳定的。Long-cycle theory: The Struggle For Global Leadership, 1494-1994PhaseHegemonYearsWarChallengerGlobal warPortugal1494-1516Italian/I ndian Ocean WarsSpainWorld power1516-1539Delegitimation1540-1560Deconcentration1560-1580

10、Global warNetherlands1580-1609Spanish -Dutch WarFranceWorld power1609-1639Delegitimation1640-1660Deconcentration1660-1688Global warBritain1688-1713Wars of Louis XIVFrance World power1714-1740 Delegitimation1740-1763 Deconcentration1764-1792 Global warBritain1792-1815French Revolution and Napoleonic

11、WarsGermany World power1815-1849 Delegitimation1850-1873 Deconcentration1874-1914Global warUnited States1914-1945World Wars I and IIWorld power1945-1973 Delegitimation1973-Based on the length of the phases in a cycle, around the year 2000 the united States could expect to enter the deconcentration p

12、hase and be challenged by another power ( possibly China), with the global war phase following about thirty years later.-Steven l. Spiegel & Fred L. Wehling, World Politics in a New Era.霸权更替和长周期理论最近有了一些修正:首 先,核武器的出现是否意味霸权的更替并不 必然与全球战争相联系。在冷战中,核武器 使敌对的双方保持了“冷和平”;其次,民主 国家间霸权更替也许可以通过和平方式实现 。因为民主国家不会相互打

13、仗;再次,并不 是所有霸权更替都是通过战争实现的。尽管 有点不愿意,英国还是和平地接受了美国的 崛起,因为美国愿意接受已经建立的Anglo- French International order。1648-1945年是世界是多极的,期间交织着 霸权领导时期;1945-1991年世界是双极的 (1945-60年代末是tight bipolar,70年代后 是loose bipolar)。 双极世界更加稳定(Mearsheimer & Waltz) :一是国际关系相对简单,小的国家不能 影响极主的政策;更加有效,两极并不依 赖它们的盟国;更加有竞争性,权力不平 衡更不可能发生。n认为多极有利于世界

14、稳定。因为多极形成意味权力分 配平衡形成,即全球出现了力量均衡模式。当不平衡 时,就会形成国家联盟恢复平衡。若权力被一个国家 或者集团垄断,它倾向于使用武力或者武力威胁控制 国际体系并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他国。即使这个霸权国 起初是无恶意,但最终它会成为暴君。因为权力倾向 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导致腐败。保持力量平衡国家 联盟的形成不是出自道德原因,而是为了防卫国家生 存。平衡力量集团的组成与领导人、国家制度、历史 矛盾无关。全球达到力量平衡的方法有二:国家自身 力量的消长和国家结盟。当一个国家过于强大时,其 他国家就结成联盟平衡这个国家,如果失败了就要通 过战争达到平衡。历史上,英国在欧洲大陆上就

15、扮演 这个平衡的调节者。n多极世界中的国家集团不是对立。不同国家集 团的成员有相互交叉的共同利益。国家联盟的 组成是不稳定的。今天的朋友可能是明天的敌 人。这就温和了国家的行为,降低了冲突,也 使国家在处理败国时不是那么严厉。 n多极也降低了军备竞赛的程度。当一个国家进 行军备竞赛时,其他国家并不寻求平等的军备 竞赛。因为它可以通过联盟来维护安全。在多 极世界中一国无论是做一流国家,还是二流国 家,安全是同样可以通过联盟来保障的。 n多极化世界中的国家博弈不是零和的(Zero-sum game),有助缓解国家冲突。国际关系的历史都有实例证明,既有单极下的稳 定,也有单极下降时的全球动荡;既有双

16、极的相 对稳定,也有双极下的人类对抗的残酷;既有多 极的稳定,也多极化争斗的全球战争。因此,世 界极不是保证世界稳定的主要原因。无论是单极 的稳定,还是双极的稳定、多极的稳定,都有隐 藏在其中的其它因素发挥作用。 如果我们主张的多极没有伴随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那么多极世界也是动荡不稳定的。我们讲的多 极不仅是有三个以上的力量,而且中国必须是其 中一极,在多极中必须体现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尊重世界多样性;稳定的多极,必须是与全球化 相对应的,建立在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予以保障 的。当今世界政治多极 化发展的表现欧盟独立自主倾欧盟独立自主倾 向发展突出。自向发展突出。自 19991999年年1 1月发行欧月发行欧 元,声称要结束元,声称要结束 国际货币金融领国际货币金融领 域中美元独大的域中美元独大的 局面,形成美元局面,形成美元 、欧元二极秩序、欧元二极秩序 后;同年后;同年6 6月欧盟月欧盟 宣布加快欧洲安宣布加快欧洲安 全与防务建设。全与防务建设。 在全球事务中,在全球事务中, 欧盟同美国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