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绰与《灸膏肓俞穴法》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7707121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9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庄绰与《灸膏肓俞穴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庄绰与《灸膏肓俞穴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庄绰与《灸膏肓俞穴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庄绰与《灸膏肓俞穴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庄绰与《灸膏肓俞穴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庄绰与《灸膏肓俞穴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庄绰与《灸膏肓俞穴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庄绰与灸膏肓俞穴法庄绰与灸膏肓俞穴法一、生平和著作一、生平和著作1生平生平庄绰,字季裕,宋代人。约10791149,清源人。(1) 事迹据庄氏鸡肋编等书所载,庄绰历北宋神宗、哲宗、徽宗、钦宗 及南宋高宗等五朝,长期宦游在外。(2) 生卒年月庄绰的生卒年月,史籍及私人笔录中均未见记载。其活动事迹,至 绍兴十三年后便无所考。宋人刘昉编纂幼幼新书时引用庄绰的医学 资料来自其子庄念祖处,而刘昉纂书时间为1150年,即绍兴二十年。由 此或可推断:庄绰的卒年当在绍兴十三年至十九年之间。(3) 籍贯祖籍福建惠安,而本人很有可能出生和生长在颖川。2著作著作(1) 本草蒙求、庄氏家传、脉法要略、明堂针灸经等,多

2、已散佚明堂针灸经很有可能为现在流传的西方子明堂灸经。(2) 灸膏肓俞穴法成书过程:成书过程:1127年,庄绰患疟疾,久治不效,陈了翁为其灸膏肓俞而愈,故为“使真人求穴济众之仁益广于天下”,庄氏开始收集资料并编成本书。 内容:内容:收集了唐宋时期孙思邈、王惟一、石藏用、叶元善、潘琪以及僧仲等六位医家取膏肓俞的数十种方法,图文并茂,并附以本人见解。意义:意义:此书为我国最早的专门研究俞穴的著作。本书为单穴灸第一书,而庄氏为单穴灸第一人。(3)在宋人刘昉编纂幼幼新书和明人卢之颐所编学古诊则记有庄绰的部分医著内容。二、学术观点二、学术观点倡用灸法倡用灸法其原因:宋代盛行灸法 庄绰受惠于灸法 庄绰不是医

3、生,灸法较针法安全庄绰灸法医案庄绰灸法医案幼幼新书载有:灸心俞两足踝尖治疗小儿语迟; 灸肓门、百会、人中、阴交、大敦等穴治疗小儿惊厥、抽风; 灸脐下二寸三寸间治深秋冷痢不止。 学古诊则载有:灸食仓穴治疗妇人血块血凝 灸胞门穴治月事不以时下,贲气上下泄利不止, 灸独阴穴治疗难产 灸经门四花穴治命门火衰; 灸两踝尖治疗喉痹、乳蛾等。三、原文选读三、原文选读1灸膏肓俞穴法灸膏肓俞穴法跋跋作者:作者:庄绰 内容:内容:该跋主要介绍灸膏肓俞穴法一书的成书经过。文末交代了写 作时间、作者,有文献意义。?跋 跋文章或书书籍正文后面的短文,说明写作经过、资料来源等 与成书有关的情况。窦材与扁鹊心书窦材与扁鹊心

4、书一、生平和著作一、生平和著作 1生平生平窦材:南宋医家。真定人。官武翼郎,前开州巡检及太医。学遵内经,擅针灸,主张“在经俞则用针,起下陷则用灸”,于 审证合方,经络灸法颇有心得。其师为“关中老医”,姓名不详。2著作著作扁鹊心书成书年代:成书年代:绍兴十六(1146)年,托名扁鹊所传。内容:内容:上卷:经络灸法 (病理、虚实); 中卷、下卷:伤寒诸症外感病,内伤杂症,兼及外、妇、儿。神方一卷:列90余方,介始其主治及服用法。二、学术观点二、学术观点 1. 提倡多壮灸法及服用热药,即“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 2. 强调保护阳气,温补脾肾,尤以补肾为最。 窦材注重阳气的作用,认为“阳精若壮千年寿,阴气加强必毙伤”,故 主张“保护阳气为本”。 3. 睡圣散。 三、原文选读三、原文选读1扁鹊心书选扁鹊心书选作者:作者:窦材 内容:内容: 指出灸法的适应范围广泛,且应早灸。 指出灸法因病而施。 通过驳张仲景之毁灸法、述孙思邈对灸法态度的转变及华佗医 案,尽写灸法功效。 说明灸法能调动鼓舞人体的真气,故对常人而言,不用担忧皮肉 焦枯。若不能耐痛,可服“睡圣散”。思考题思考题1. 庄绰灸膏肓俞穴法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2. 窦材灸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西方子明堂灸经 灸膏肓俞穴法李鼎,吴自东 校注2. 扁鹊心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