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菇生产技术讲座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7705772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5.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孢菇生产技术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双孢菇生产技术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双孢菇生产技术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双孢菇生产技术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双孢菇生产技术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孢菇生产技术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孢菇生产技术讲座(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双孢蘑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l双孢蘑菇又叫蘑菇、白蘑菇、洋蘑菇等,其栽培 历史悠久,范围广泛。目前栽培蘑菇的国家有70 多个,其中以美国、中国、法国、英国、韩国等 为最多。并且有些国家已经走上工厂化、专业化 的生产道路。l双孢蘑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等,营 养丰富,味道鲜美,有“素中之肉”的美称。由 于它含有甘露醇、菌糖、有机碱基等物质,具有 独特的清香味,是人们喜爱的菌类食物之一。在 医疗上也常用蘑菇作为滋补品,对人体血液的形 成和多种疾病的治疗,均有良好的辅助功效。l我国的蘑菇栽培随着栽培技术的不断改革 和创新,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并具有相 当的规模,产量逐年提高。我国栽培的蘑 菇,8

2、0%都是用于加工罐头出口,在国际市 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因此,发展蘑菇生 产是一项很有前途的出口创汇产业。形态特征l成熟的双孢蘑菇个体像一把撑开的小伞,它的组成器 官分为子实体和菌丝体两部分。菌丝体是有许多分枝 状的菌丝互相交织形成的密集的群体,呈蛛网状。菌 丝又可分为绒毛菌丝、线状菌丝和索状菌丝。在制种 和培养料发菌过程中希望其绒毛状菌丝生长旺盛,积 累更多养分;出菇阶段则要求形成线状菌丝,才能结 成子实体。越冬后,大部分绒毛状菌丝、线状菌丝已 萎缩,而保留在土层中的索状菌丝多,通过春菇调水 后,能萌发成绒毛菌丝再发育成线状菌丝,利于长菇 ,故要保护好,防止干掉或受冻。l子实体由菌丝进一步分

3、化发育而成,分菌盖、菌褶、 菌柄、菌膜、菌环、假菌根等部分。假菌根是着生于 菌柄基部和覆土及培养料相接部位的根状菌丝索。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l双孢蘑菇对环境条件敏感,适宜的环境条件可以 促进其生长发育;恶劣的环境则对其生长发育不 利,因此蘑菇生产要获得高产优质,就必须创造 一个适合蘑菇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满足其各个 生长阶段的生活需求。蘑菇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 条件主要是营养、温度、水分、空气、酸碱度和 光线等。营养l蘑菇是一种腐生真菌,它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全部是 从培养料中吸收。人工配制的培养料应该进行科学 搭配和堆制发酵,为蘑菇提供充足的养分让其吸收 利用,才能获得高产。蘑菇生长发育所需

4、的营养, 主要为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维生素等。碳源除单 糖、有机酸等小分子化合物能直接吸收利用外,其 它大分子化合物均要通过发酵,依靠嗜热性和中温 性微生物,以及菌丝本身所分泌的酶分解成简单的 碳水化合物,才能被吸收利用。氮源有蛋白质、蛋 白陈、氨基酸、尿素、铵盐等。蛋白质不能为蘑菇 直接利用,但能利用其分解后的氨基酸及肽类等。 蘑菇能否获得高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培养料中 的含氮量,鸡粪、牛粪、饼肥、尿素和按盐等物质l可以提供大量的氮素营养,但施用氨态氮过量, 对蘑菇菌丝生长有很大的危害;铵盐的利用决定 于培养料的酸碱度,用量过多造成酸性环境,会 引起蘑菇菌丝生长不良。尿素除对培养料的发酵

5、有良好作用外,对形成子实体也是必需的营养物 质。l蘑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还需要少量的生物素和维 生素,所需要的生物素和维生素可从堆肥发酵期 间微生物代谢中得到,如嗜热放线菌产生生物素 、硫胺素和烟酸等,所以堆好培养料是栽培蘑菇 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温度l蘑菇生长的温度是632,但以25 生长速度最快。如果温度超过34或低 于4,则菌丝的生长受到抑制而停止发 育;蘑菇菌种的培育一般以2025 为宜,高于25时菌丝生长虽快,但稀 疏细弱,容易衰老;温度超过30,菌 丝易受害。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 为722,以1316时子实体生 长较快,菌柄矮壮,菌盖肉厚,质量好 ,产量高。l当温度为1820时

6、,子实体生长多而 密,朵形较小,菇盖菌肉组织较松,质量 明显下降;若温度高于22,菌柄徒长, 肉质疏松,品质低劣;温度低于12时, 生长缓慢;若温度突然回升,菌丝体又会 把供应菇蕾生长的营养物质倒运送给四周 的菌丝,供其蔓延生长,结果已形成的菇 蕾则会因失去营养供给而先后枯萎死亡。水分l双孢蘑菇的菌丝体和子实体含水量都在90左右, 其水分主要来源于培养料、覆土的含水量和空气中 的相对湿度。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含水量保持60 65为适宜,菇房内的空气相对湿度掌握在65 75之间,因此栽培蘑菇的培养料,在发酵初期的 含水量应略高些,一般需控制在6570之间, 发酵结束时则应降到6065为好,过湿的培

7、养 料,不适于蘑菇菌丝生长,易发生真菌性、细菌性 以及线虫引起的多种病害。子实体形成和发育时, 要求培养料含水量在65左右,菇房空气相对湿度 一般控制在8590为宜,覆土层应保持经常湿 润,含水量保持1820,以保证大量子实体生 长时对水分的需要。空气l蘑菇是好气性真菌,对二氧化碳十分敏感,通气差 ,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积累过多,影响菌丝和 子实体的生长。据报道,最适于蘑菇菌丝生长的二 氧化碳浓度在0. 1 0. 5之间,当大气中二 氧化碳浓度减少到0.030.1,就可诱发菇蕾。 在出菇阶段,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1时,菌丝将不 能形成原基,如果空气中氧气不足,蘑菇菌索和原 基将往上生长,露于床

8、面(冒菌)。所以菇房要有 良好的通风条件,经常通风换气,排除有害气体, 补充新鲜空气,特别是出菇以后,更应加大通风量 ,随时排除多余的二氧化碳,供给充足的氧气,保 证蘑菇正常生长发育。酸碱度(pH值)l 蘑菇菌丝在pH5. 08. 0之间都可以生长,最 适宜的pH值是7左右,较其他菇类稍偏碱性。 由于蘑菇菌丝体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碳酸和草 酸,同时在菌丝周围和培养料中会发生脱碱( 氨气蒸发)现象,而使蘑菇菌丝的生活环境( 培养料和覆土层)逐渐变酸,因此在播种时培 养料的酸碱度应调整在pH7. 5左右,土粒的酸 碱度可调节到lpH7.58之间,这样较适宜蘑菇菌丝的生长, 还能抑制一些霉菌类病害的发

9、生。光线l 光线对蘑菇生长发育没有重要的直接作用 ,蘑菇菌丝可以在完全黑暗条件下生长发 育,但子实体的形成最好有弱的散射光线 的刺激。光线过强,会导致蘑菇表面干燥 和变黄,品质下降。菇床若有阳光直射, 其直射光处一般不能出菇。另外,光线可 使菇房温度升高(特别是塑料温室或大棚 ),这种间接的作用在生产上应较好地掌 握,以便趋利避害。玉米秸秆大棚蘑菇春菇冬种技术l蘑菇地畦栽培,花工省,成本低,操作简 便。培养料和覆土可就地取材,而且栽培 过蘑菇的废料可直接还田,培肥地力,有 利于农作物增产。 栽培季节的选择l 10月1日始,玉米收获后即可开始备料。 玉米秸秆种植双孢蘑菇,由于主原料为玉 米秸秆,

10、料备好后,即进入冬季。新乡地 区一般10月1日开始堆料,至第二年元月底 堆料结束。11月1日至翌年2月1日播种,3 月初气温回升后开始出菇, 5月底产季结 束。栽培设施l新乡地区玉米秸秆春菇冬种主要采用菇棚 栽培。菇棚一般多为南北走向,棚宽6m 9m,长30m50m,高2.2m2.5m,有水泥骨 架和竹木结构等。每棚面积300m2。为使冬 季棚温提高,可采用双膜覆盖,棚温可提 高56。初夏气温高时,为延长出菇 期,棚顶加厚覆盖物可适当降温,使产季 延迟到6月初结束。秸秆处理玉米收获后,将玉米秸秆稍晾后使茎叶变黄不再 鲜绿时即可处理。处理的方法有:(1)用铡草机 将玉米秸秆铡成10cm左右长的小

11、段。购买铡草机 时,最好选用滚压式铡草机,铡草时,使玉米秸 秆先破碎后截断,以便堆料时玉米秸秆充分吸水 。(2)秸秆还田机还田后的玉米秸秆也可以种植 双孢蘑菇,经秸秆还田机处理过的玉米秸秆,一 般长10cm20cm,秸秆也被破碎成纤维状,其物 理结构正适合双孢蘑菇种植。配方选择(1)玉米秸秆 1000kg 棉籽饼 60kg尿素 15kg 硝酸磷肥 20kg石灰 20kg 石膏粉 20kg蘑菇专用肥 4kg (2)玉米秸秆 1000kg 烘干鸡粪 200kg尿素 10kg 硝酸磷肥 20kg石灰 20kg 石膏粉 20kg蘑菇专用肥 4kg秸秆预湿玉米秸秆压扁截断后,即可预湿。预湿 时,一般1t

12、秸秆需水23t,水要分23次 洒入,使玉米秸秆充分吸水。培养料预湿 时水分一定要均匀,预湿好的玉米秸秆手 握培养料有水滴下,最好含水量掌握在65% 70%之间。堆料堆料时,按料堆低宽2m,长6m,高1.5m堆草,计约 1t秸秆。低层先铺一层厚40cm50cm的秸秆,然 后撒一层粪肥,以后每层秸杆厚约30cm40cm, 粪肥按配方比例分层撒匀,一般铺45层草,撒4 5层粪肥,堆至料堆高达1.5m时,整理料堆四周 使成梯形,最后堆顶盖草,以防日晒雨淋避免养 分散失。堆草时,若发现秸杆预湿水分不均匀, 部分秸秆偏干,可在堆料时,边堆边在秸杆上适 当洒水,于次日堆基四周有少量的水浸出为宜。堆料后78d

13、,可进行第一次翻堆,改善堆内的空 气条件,调节水分,促进微生物迅速生长、繁殖, 使培养料发酵均匀。翻堆时把底部和四周的料翻到 中间,中间的料翻到外围,并充分抖松翻匀,然后 复堆成梯形,复堆后料堆可缩短,但高宽不变。以 后每隔45d翻一次,一共翻45次。辅料应在第一 次翻堆时加入,若翻堆过程发现培养料太湿变粘, 应多加些石膏消除,偏酸用石灰水调节。最后一次 翻堆时,喷一次300500倍的敌敌畏或100倍的乐果 等农药,以杀灭料中残存的害虫或虫卵。玉米秸堆料约需30d左右。堆制结束,培养料 应是棕褐色,松软有弹性,不粘、不臭、无粪块 ,含水量在60%65%。培养料进棚时,若出现异 常现象应及时加以

14、调节。如料过熟,可加入部分 经石灰水浸透的碎秸杆混合拌匀,作底部填料, 以减少养分损失;发现料太湿,应在最后一次翻 堆时,先撒堆摊晾,待蒸发掉多余的水分后再上 堆;如果培养料发黑变粘,可加入石膏粉或石灰 粉,排除过多的水分,使料松散并消除臭气。若 料过干,可喷洒1%的石灰清水补水至适宜湿度。培养料的堆制,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 学变化过程,应认真掌握好温度、水分、 通气和酸碱度等条件,使培养料堆制后变 成蘑菇容易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为高产 优质打下物质基础。 冬季发菌管理l1.铺料播种 堆料结束,既可将培养料进棚 铺料播种。铺料时,料床宽90cm100cm,高 20cm25cm,两畦间宽50cm6

15、0cm作人行道 兼排水沟,畦长不限。一般一吨料占地50m2 。料铺好后,即可播种。每平方米用种1.5 2瓶。播种时,先将料面耙松,把菌种均匀撒 在培养料表面,轻压料面使料与菌种充分接 触,再在菌种上面薄薄地盖一层料(厚2cm 3cm),以防菌种被晒干而失去活性。l2.发菌管理 冬季晴天多,雨雪天气少,气候比较干 燥。双孢蘑菇春菇冬种可利用阳光使棚温白天升至 25左右,双膜结构的棚升温保温的效果更好,菌丝 可利用白天的气温缓慢生长。同时,由于冬季发菌期 棚膜外没有遮盖草苫子,白天气温高时(30左右) 常看到菌蝇、菌蚊会被棚膜上的水雾粘住,晚间气温 低时(0左右)就会冻死。由于菇棚内白天气温偏 高

16、,培养料水分散失很快,料表比较干爽,空气中的 杂菌孢子落到料面上也不宜萌发,故此,双孢蘑菇春 菇冬种一般很少发现病虫害大量发生。玉米秸秆春菇 冬种技术,由于发菌期比较长,整个发菌期要密切注 意水分管理,若料过湿,应加大通风量排湿,料过干 ,则可补1%的石灰清水调节。春季出菇管理1覆土 进入3月份,当菌丝向下走菌至料床厚的2/3 处时,气温回升到1015,即可覆土。覆土材料 要求土质湿而不粘,干而不散,疏松透气,保水力强 。pH7.58.5,土壤持水量16%18%(即手握成团,落 地能散)。一般塘泥、菜园土、种植豆科植物的壤土 均可用于覆土材料,砂壤土为最好。表层的沃土,病 菌害虫多,不宜采用,通常取地表20cm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