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翻译》课件(133张)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704635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PT 页数:132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翻译》课件(133张)_第1页
第1页 / 共132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翻译》课件(133张)_第2页
第2页 / 共132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翻译》课件(133张)_第3页
第3页 / 共132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翻译》课件(133张)_第4页
第4页 / 共132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翻译》课件(133张)_第5页
第5页 / 共1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翻译》课件(133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翻译》课件(133张)(1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专题复习高考专题复习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翻译文言实词文言实词“常见实词” 的学习,我们可以以课本 附录中的“文言文常用实词表”及课文注 释中的实词为重点,把一个个的实词置于 一定的语境之下,即一个个的句子,根据 上下文意限制判定该实词的义项。 通假字可与不:通“否”。臣愿奉璧西入秦:通“捧”,用手托。拜书送于庭:通“廷”,接受朝拜和处理政务的地方。如有司案图:通“按”,察看。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通“穆”。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直上载公子上坐(通“座”)俾倪(通“睥睨”,斜着眼睛看。)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通“向”)公子与侯生决(通“诀”)古今异义这一类实词

2、,从字面上看与今词意义相同,而实际上意义不同甚至相反。学习、复习时可从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褒贬色彩的转换、名称说法的改变以及单双音的变化等方面进行辨析,防止以今义释古义。 词语古义今义例句亲戚父母兄弟, 统统指亲亲人旁系亲亲属臣所以去亲亲戚而事君者妻子妻子儿女爱爱人(女方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绝境中国中原地区中华华人民共 和国若能以吴越之从与 中国抗衡 非常意外事故( 名词词)很、大 (副词词)备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所以1、缘缘故 (名词词 )2、表原因的虚词词3、用来,靠它来表示因果关 系的关联词联词余叩所以 臣所以去亲亲戚而事君者 师师者,所以传传道授业业解惑也 绝境与外界隔绝绝没有出路率

3、妻子邑人来此绝绝境词语古义今义例句无论更不必说说表条件关系 的关联词联词问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 汉汉,无论论魏晋 往往处处处处常常旦日,卒中往往语语用心思想意识识的 活动动读书读书 用功或 肯动脑动脑 筋蚓上食埃土,下饮饮黄 泉,用心一也 鱼肉鱼鱼和肉鱼鱼的肉如今人方为为刀俎,我为鱼为鱼 肉卑鄙出身低微, 地位鄙贱贱。品质恶质恶 劣先帝不以臣卑鄙不过不超过过转转折连词连词彼所将中国人不过过十五 六万词语古义今义例句美人妃嫔嫔美貌女子秦王大喜,传传示美人及 左右左右侍卫卫人员员1、方位词词 2、控制王顾顾左右而言他大风麻疯疯病大的风风可以已大风风结束整装事情做完一个 过过程的完结结婉贞贞于是率诸

4、诸少年结结 束而出 牺牲作祭礼的 牲畜为为正义义而死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山东肴山以东东、 函谷关以西山东东省山东东豪杰遂并起而亡 诸诸侯词语古义今义例句虽然虽虽、尽管;然,尽管如此用于让让步复句 的关联词联词虽虽然,公输盘为输盘为 我造 云梯,必取宋故事先例、旧事真实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节的事情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南面面向南而坐 ,即称帝南边边宜可以南面而刺秦可怜1、可爱爱 2、值值得同情值值得怜悯悯中间中,当中; 间间,夹杂夹杂 着当中中间间力拉崩倒之声于是在此承接连词连词吾祖死于是,词语古义今义例句指示指出, 给给人看。为指导工作而发出的品头或书面意见 璧有瑕,请请指示王行为行,品行;

5、为为,做举动举动吾社之行为为士先者。以为把当做认为认为以为为神 可以可以凭能够够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从而从,跟随 ;而,而 且。连词连词吾从而师师之祖父祖辈辈和父 辈辈。爷爷爷爷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斩荆斩荆 棘词语古义今义例句具体具,具备备 ;体,形 体。明确,不抽象 ,细细致亦雁荡荡具体面微者前进走上前; 进进献。向前行进进, 思想进进步相如前进进缶,不必不一定用不着, 不需要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智力智谋谋; 力量。理解事物的能 力可谓谓智力孤危或者有的人, 有些人。表选择选择 关系或者曰:夏商周汉汉封建 而延 初一刚刚刚刚 开始农历农历 每月的 第一天初一交战战,操军军不利词语古义今义例

6、句何苦哪怕;怕什 么;怎怕。不值值得做,犯不 着。何苦而不平长者有德行的人年长长的人以公子为长者婚姻姻亲亲因结结婚而产产生的 夫妻关系胜所以自附为婚姻一词多义理解时要以本义为基础,一是要掌握一个词的常见义项,注意与现代汉语的区别较大的义项;二是掌握联系语境推断的具体含义的方法;三是注意古义与一词多义的交叉现象。 负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谦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使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乃使其从者衣褐(让)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下:礼贤下士(谦逊地

7、对待)旦暮且下(攻下,打下)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低等的邹忌讽齐王纳谏)每薄暮,下管键(使用狱中杂记)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少于赤壁之战)辞:辞决而行(辞别)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语)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推辞)近日奉辞伐罪(命令赤壁之战)臣等不肖,请辞去(辞退廉颇蔺相如列传)故: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缘故)故久立与其客语(故意)今公子故过之(特意)朱亥故不复谢(有意)世莫能知,故隐屠问耳(所以)引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公子引侯生坐上坐(延请)左右欲引相如去(拉)相如引车避匿(牵,拉,引申为掉转)公子引车入市(带领)复引车追问侯生(退回)为公子先引(引路)就:乃谢客就车(上,登上

8、)赢欲就公子之名(成就)金就砺则利(接近,靠近劝学)使归就戮于秦(接受殽之战)存:公子亲数存之(问候)却秦存赵(保存)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存在)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生存出师表)徒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的)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幸而君幸赦臣(幸好,侥幸)而君幸于赵王(宠幸)偏义复词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作状语,名词、形容词作动词,动词、形容词作名词,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数词的特殊用法七个方面。其中尤以名词作状语,名词、形容词作动词,使动、意动为重点。 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动词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置人所罾渔腹中赵

9、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顺流而东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 住宿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乃使从者衣褐衣,穿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使动用法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魏置相,相田文 下之则胀已,汗之则疮已 昔殷纣乱天下,脯鬼侯以飨诸侯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虚心而师百氏。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 友麋鹿子何人者,敢呼仲尼而兄之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10、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豕人立而啼丁壮号哭,老人儿啼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欲遍布之,恐不可户说,辄以是疏先焉刘备周瑜水陆并进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好事者船载以入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速去,不然,将杖杀汝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用作状语 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陆贾)迺病

11、免家居童子隅坐而执烛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用作状语 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西望夏口,东望武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项伯杀人,臣活之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外连横而斗诸侯毕礼而归之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宁许以负秦曲 (使承担)动词用作名词动词用作名词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名词将军身披坚执锐是故圣亦圣,愚亦愚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且夫天下非小弱也素善留侯张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今媪尊长安君之位求木之长者,必固

12、其根本完璧归赵完,使完整故明主峭其法而严其刑也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过当则伤和,是以微其齐(剂)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渔人甚异之时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且愚人尚羞之,况于将项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数词用作动词数词用作动词六王毕,四海六王毕,四海一一巧释文言实词含义八法巧释文言实词含义八法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 ,常见实词数量多,变化多,同学 们在学习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积 累,掌握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从 中找出规律,巧释词义。只有二者 巧妙结合,才能真正学好文言文。一、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

13、不定项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的。例如:(1996年全国高考题)“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题目中给的词义是:贾祸消除祸患。我们根据上文内容可以判定是错误的。原文是针对郭永的抗上举动 ,有人劝告他不要招惹祸患。“贾”虽然由“做买卖”可以引申出“消除”、“除去”的意思,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我们可以推断出它的另一义项是“招引”、“招惹”。二、结构分析法(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 推断词义)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 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 语一般词性

14、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 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 词性、词义。例如:“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 ”(屈原列传)。上下句以“而”相连,表并列关 系,据“亡国破家”这个并列结构的短语可推知“圣君 治国”亦当为并列关系,译为“圣明之君,治平之国” 。若译成“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则为主谓关系,与 前句结构显然不相对应。三、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 断词义)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 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 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 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例如:(20

15、00年全国高考题)“自放驴,取樵炊爨” ,题目中给的词义是:樵打柴。“樵”字前有动词“取 ”,后有动词“炊爨”,上下联系起来,不难推断出它处 于宾语的位置,是名词,应该是“木柴”的意思,“打柴 ”是动词,明显不当。四、联想推断法(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 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 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例如:(2001年全国高考题)“城之不拔者二耳”,题目所给 的义项是:拔被攻取。依据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其后秦 伐赵,拔十城”的“拔”当“攻取”讲,再结合语境,可以推断答案 是正确的

16、。“齐人追亡逐北”,题目所给的义项是:北指败逃 者。依据过秦论中“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亡 ”当“逃亡的人”、“北”当“败逃的人”讲,可以推断答案也是正确 的。五、邻字帮助法(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例如:“曹操之众远来疲敝”中的“敝”,根据它与“疲”相邻的特点,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是“疲劳”。再如:“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其中“冲”按常见义比较费解,如果由它的邻居“幼”字来帮助的话,则迎刃而解,可以推断是“年幼”的意思。六、成语对应法(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词义)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例如:(2001年全国高考题)“城之不拔者二耳”,“拔”有两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