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新学案】2014高三地理大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中国人文地理课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703653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榜新学案】2014高三地理大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中国人文地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金榜新学案】2014高三地理大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中国人文地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金榜新学案】2014高三地理大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中国人文地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金榜新学案】2014高三地理大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中国人文地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金榜新学案】2014高三地理大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中国人文地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榜新学案】2014高三地理大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中国人文地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榜新学案】2014高三地理大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中国人文地理课件(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人文地理双基 达标测评高考50练核心 考点导析基础 知识落实解题 技能提升栏目顺序 请点击相关内容中国人文地理一、辽阔的疆域和行政区划1位置优越 (1)经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 少数地区位于热带。 (2)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2国土辽阔 (1)疆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 位。(2)领土四至点 最北端 最南端 最东端 最西端 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新疆帕米尔高原南沙群岛曾母暗沙黑龙江乌苏里江主航道汇合处【特别提示 】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东部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加上西高东 低的地势,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深

2、受海洋的影响,雨量充 沛,有利于农业生产;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人 民友好往来 。一、辽阔的疆域和行政区划(3)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 、东海、南海。 3邻国众多: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隔海相 望的国家有6个。 4行政区划: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23个 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二、我国的人口和民族1众多的人口 (1)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2)人口政策: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 (3)分布状况:分布不均,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 此线东南部人口密度大,此线西北部人口密度小。 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民族人口数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

3、全国人口的 92%;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有1 600多万人。 (2)民族分布: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具有大杂居、小聚 居的特点;少数民族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三、农业的分布与发展1农业的地区分布 地区差异主要部门门 主要分布区东东部地区种植业业湿润润和半湿润润的平原地区林业业东东北、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东南部的 人工林区 渔业渔业东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捞和海洋养 殖的基地,长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 渔业发渔业发 达的地区 西部地区畜牧业业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和西藏 牧区 种植业业分布在有灌溉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绿洲三、农业的分布与发展2.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差异(1

4、)粮食作物:分布格局为为“南稻北麦”。(2)主要作物优势优势 分布区作物分布区 油料作物长长江油菜带带和黄淮花生区 糖料作物南方种植甘蔗,北方种植甜菜 棉花三大棉区是新疆南部、黄河流域和长长江 流域总结: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从事农业 生产的时候一定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图说考点】 考点 我国农作物的分布及其影响条件 北方地区适宜 发展旱作农业 ,但常受春旱 的影响 南方地区水 资源充足, 适宜发展水 田农业,但 也受伏旱天 气影响 西北内陆地区干 旱少雨,但可利 用冰雪融水发展 绿洲农业 青藏高原 地区则可 发展高寒 畜牧业和 河谷农业 识图技巧柱状统计图的判读 (2011江苏

5、地理改编)图甲为 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 变化图,图乙为2002年2007年我国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示 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 )A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B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2亿公顷以上C2002年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最慢D2003年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2)2002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 少的原因有( ) 建设用地增加 粮食播种面积 增加 退耕还林效果显著 未利用地增加 A B C D 解题思 路第(1)题,由图甲可知,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是 逐年减少

6、的,减少的幅度差别很大,减少最快(下降幅度 大)的年份是2002年2003年;但2000年2007年耕地 面积都在1.2亿公顷以上。 第(2)题,由图乙可知,2000年2007年,居民点及独立 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等建设用地增加 ,会导致耕地面积减少;未利用地是减少的,可能会增加 耕地面积;而耕地大幅度减少,粮食播种面积会减少,图 中园地、林地大幅增加,显然退耕还林效果显著。 答案: (1)B (2)C【归纳总结】 柱状图是一种典型的地理统计图,也称为直方图,在地理 图表中的应用比较广泛,使用的频率也很高。该类统计图 通常用矩形的高低(或长短)来描述数据的大小,在垂直方 向上进

7、行比较。一般把分类项在水平轴(X轴)上标出,而把 数据的大小在垂直轴(Y轴)上标出,如上面例题中图乙;也 可以将两者翻转过来进行标注,如图丁。 (1)首先看清图名和图例。如图丙的图名是“2012年我国某城市人均用地状况分布图”,图名中反映出了是“人均用地状况分布”,限定了比较项的时间和空间,分别是“2012年”和“我国某城市”。这为下一步读图指明了方向。(2)其次要了解纵、横坐标的含义,注意分类项的名称及数轴上的数值分布特点和单位。如图乙中的分类项主要反映的是土地利用类型;竖轴上的量值变化分为两个方向,分别表示正值和负值,反映了量值的大小。【归纳总结】柱状图判读的一般步骤步骤(3)思考横坐标和

8、纵坐标所表示的内容之间的关系。 如图丁中竖轴列出的是安徽省的主要外贸国家,横 轴表示的是数量,反映了某个出口国家或进口国家 的贸易额。 (4)对柱值的高低大小进行分析,从而揭示纵、横坐 标因子的变化关系。如图乙中可以看出面积增加和 减少的土地利用类型,以及增加最多和减少最多的 土地利用类型。 (5)最后依据前面的判读结果,结合背景材料进行系 统的原因分析、推理,或者进行问题评价,提出建 设和对策。【归纳总结】(2012海南地理)下图中甲地出产的小枣因核小肉厚、含 糖量高而成为优质红枣品种。据此完成13题 。 1甲地因地制宜种植该品种枣 树,主要是因为其( ) A耐旱 B耐涝 C抗病虫害 D占耕

9、地少 2对甲地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 自然灾害是( ) A干旱 B洪涝 C台风 D冻害 3甲地小枣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该地( ) A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B气温日较差小,降水多 C降水少,地形平坦 D绿洲广布,土壤肥沃AAD读东陇海产业带在我国铁路交通要线中的位置图,回答45题。 4东陇海线产业带已经成为苏南产业转移的热点地带,其中从苏南 转移来的产业最有可能是( ) A服装业 B电子信息产业 C高新技术产业 D金属冶炼业 5下列有关协调沿东陇海线区域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举 措,可行的是( ) A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注重以经济质量提高为终极目标的产业 结构调整 B大力开发各类自然资源,确保资源能够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 需要 C注重科技投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的 排放 D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重工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 A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