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国高考辽宁省理科数学试题答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7702242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37.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全国高考辽宁省理科数学试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09年全国高考辽宁省理科数学试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09年全国高考辽宁省理科数学试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09年全国高考辽宁省理科数学试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09年全国高考辽宁省理科数学试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年全国高考辽宁省理科数学试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全国高考辽宁省理科数学试题答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醉翁亭记 欧阳修欧阳修(1009-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文忠。江西吉 水人。他4岁丧父,母郑氏教他识字读书,10岁能作 诗赋,21岁中进士。是北宋中叶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 人,他大力提倡古文,批评宋初以来追求靡丽形式的 文风,主张文章要“明道”“致用”,并且提拔和奖 掖后进,著名的古文家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 出自于他的门下。著有欧阳文忠集。他的散文大 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实自然、流畅婉转的 艺术风格。另外他还和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 新五代史。简介作者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

2、:“六一,何谓也?”居士曰:“ 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 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 李 白杜 甫苏 轼王安石李清照辛弃疾青莲居士少陵野老东坡居士半山老人易安居士稼轩太白子美子瞻介甫幼安唐宋八大家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 辙 王安石 曾巩宋仁宗(1045),范仲淹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分辨,得罪了当权派,被贬滁州( 在今安徽)知州。被贬后,他心情郁闷,经常 去滁州城西南十里的琅琊山游玩,并与山寺中 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庆历六年,智仙 建亭于琅琊

3、山酿泉旁,以为游息之所。欧阳修 登亭“饮少辄醉”,故给它取名为“醉翁亭” ,并写下了醉翁亭记这篇流芳千古的美文 。写作背景读准字音滁壑蔚琅潺酿辄暝晦ChHWiLngChnNingZhMngHu伛偻佝偻携清洌凛冽山肴野蔌觥翳Y lGu luXiLiLiYoSGngY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 尤美,望之 蔚然 而 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 渐闻水声潺潺 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 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 临 于泉上者, 醉翁亭也。 环绕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代指滁州城特别之:舒缓语气,无实义表并列者也:表判断在山上流水声 表顺承从泉水名回:回环,曲折环绕坐落在高处在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

4、 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 曰醉翁也。醉翁之 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 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造,建造的人的表陈述语气命名它,指醉翁亭自称,这里是用自称(即 醉翁)来命名的意思到这里表并列,并且取别号叫做的于的 乐趣表并列比喻别有用心情趣,意趣环绕滁州城的都是山。城西南方的各个山峰,树林 和山谷特别秀丽,远远望去,那草木繁茂幽深秀丽的地 方,是琅邪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 声,从两峰之间飞泻而出的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 着拐弯,有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儿展翅飞翔似的亭子坐 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造亭子的是谁?是山里 的和尚智

5、仙。给它命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 醉翁)来命名的。太守同客人来到这里饮酒,稍微喝了 一点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取个别号叫 “醉翁”。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光水色 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第1段,由醉翁亭的自然环境、亭名的由来引出 醉翁寄情山水的乐趣。若夫日出而林霏 开,云归 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 发 而幽香, 佳木 秀 而 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 出者,山间之四时 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像那表顺承雾气散聚拢昏暗阴暗的开放好看的树木浓阴表修饰显露四季表顺承又如那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就散了; 云

6、气聚拢来,山谷就昏暗了,或明或暗,变化 不定之时,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野花开放 ,散发出清幽的香气;美好的树木枝繁叶茂, 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天高气爽,霜露洁白; 水位低落,石头显露。这是山中春夏秋冬四季 。早晨进山,傍晚回来,四季的景物不同,乐 趣也是无穷无尽的。第2段,描写山间的朝暮变化和四季不同景色。至于 负者歌于途, 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 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 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 而 前 陈者, 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 乎 其 间者,太守醉也。用于句

7、首,表示两段的 过渡,提起另一事在的人老人 小孩表并列靠近,这里指 在旁表修饰捕鱼酿造制成,制作清澈肴:做熟的 鱼肉交错的样子表修饰在前面的表并列在 众人至于背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行人在树下休 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应答,老老少少, 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这是滁州人在游览。在溪 边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香 ,酒清而醇;山中野味野菜,各种各样地在面前 摆着,这是太守举行酒宴。宴饮酣畅的乐趣,不 在于音乐;射的射中了目标,下棋的下赢了,酒 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或起或坐,大声喧哗,这是 宾客们尽情地欢乐。一个脸色苍老、满头白发, 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醉了。第3段,写太守、众

8、宾、游人之乐。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 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 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 乐,而不知太守之 乐 其 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不久,后来回去 表顺承指树林的上面和下面离开表转折,但是的表转折,却助词,取独,不译以为乐乐趣大家,众人用快乐不久夕阳落到山顶,人影疏疏落落,太守下山回家,宾客跟在后面。树林里渐渐昏暗了,鸟 雀到处鸣叫。游人离去,鸟雀就欢乐起来。但是 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懂人的乐趣,人们 只知道跟着太守游玩欢乐,却不知道太守自有他 的乐趣。喝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酒

9、醒后又能 用文章来记述这种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 ?就是庐陵人欧阳修。第4段,写太守醉游归来,自得其乐。研讨课文 第一段1、醉翁亭在哪里?名字的由来?醉翁的乐趣?2、说说“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思,并造个句 子。鸿门宴的故事也流传出一个类似这 个意思的俗语,是什么?项庄舞剑,意在沛公。3、本段的写作顺序是什么?由远到近,由面到点,由全景到局部第二段1、作者写山间的朝暮变化和四季不同景色有何 特色?写朝暮之景:(日出、云归)晦明变化,以 动写静。写四时之景:抓住四季最典型的景物及特 点(春野花,夏树木,秋风霜,冬水石)2、“朝而往”以下几句写了什么内容?写出了流连山中四时美景的无穷乐趣。 第三

10、段1、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本段所写的几个场景。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2、把“太守宴”放在“滁人游”之前写好吗?滁人游说明百姓和乐,太守才能尽情享受 这“山水之乐”,体现了文章“与民同乐”的 主旨。3、太守乐,乐在何处?乐在把滁州治理好,老百姓过上幸福快乐 的和平生活,自己的政绩卓著(即在他的治理 下,人民生活安乐)。4、你从滁州百姓之乐中间有没有感受到太守之 乐?如何理解太守的“乐其乐”?5、太守这种与民同乐的思想,对你有何启发?滁人欢乐情形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滁人游”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老人和孩子,百姓兴高采烈出游,可见他们生活安定富足,这是与太守的励精图治有直接关系的,太守是为此而

11、乐。能与民同乐,也是他的政治理想。第四段1、本段中的乐有哪三种情境?一、禽鸟之乐;二、游人之乐;三、太守之乐 。2、写这些有何作用?以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又以游人之乐 衬托太守之乐,层层推进。3、上联:娱情山水排谴郁闷下联:随遇而安与民同乐合作探究:1、找出含有“乐”字的句子,想想作者写了哪 几种“乐”?山水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 乐、太守之乐2、本文以“乐”为线索,它与“醉”的关系?“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和“乐”是相互统一的。“醉”是表象 ,“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 与民同乐。3、相关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觥筹交错4、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对比阅读 同:1、两篇散文都是借触景生情来抒发自己的抱负和情怀。2、都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怀济世安 民之心的高尚情感。3、两篇散文的语言都非常优美, 读起来琅琅上口。异:1、结构。2、语言表述。3、主题。主 题本文通过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