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702177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24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堂教学的 问题设计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是“激情与流畅”流畅的表现是教学流程的流畅; 学生思维的流畅。达到流畅的教学效果根本在 于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要设计好课堂教学问题要做到深入 浅出 层层深入要设计好课堂教学问题要做到深入教师对文本的深入透彻的理解 。透彻理解不易做到,因为很多时 候我们只是知道,而不是理解。而有时对于“不能”,我们的常常 是无知觉的。如:丑小鸭美的执着追求。要设计好课堂教学问题要做到浅出以学生的思想水平解读 文本,将学生的难点转化成学生 可以解决的问题。如:孔乙己封建制度 的腐朽和黑暗。要设计好课堂教学问题要做到层层深入用一个一个小问题 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文章的 精髓。

2、怎样设计课堂教学问题一、教学目的决定课堂教学主问题的 设计背影教学目的感知并理 解父亲朴实而深刻的爱。感知:初读就可以感受到父亲关心“ 我”,无微不至的关心“我”。理解:是要做到思想能认识到,心灵能触 摸到,情感有共鸣懂得父亲的苦,才 能真正理解父爱的深沉。背影的主问题设计1、你认为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吗? 2、迅速浏览课文,寻找文中几次写到父亲的背 影。 3、研读父亲“爬月台买橘子”时的背影,说一说 这是一个怎样的背影。4、作者流泪还有什么其他的原因?5、品析父亲的语言,体会其中平凡而又深厚的 爱子之情。6、多年之后,作者对父亲的感情有什么变化了 ?问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引领学生 逐步的

3、真正的理解父亲的艰难与克己,理 解平凡外表下的深沉。浅层问题研读父亲“爬月台买橘子”时的背 影,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背影。(理解“关 怀”) 深层问题作者流泪还有什么其他的原因?( 理解“艰难”) 深层问题多年之后,作者对父亲的感情有什 么变化了?(理解“儿子对父亲理解与同情” )例如:苏州园林的主问题设计目的:理解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 图画美(自然美)主问题:1、苏州园林的特点是什么?2、“图画美”的特点在苏州 园林的中是如何体现的?例如:故宫博物院的主问题设计 目的:理解并掌握”从南到北的空间说明 顺序。问题:跟随作者脚步走进“故宫博物院”, 我们依次能看到那些建筑。北南东西午门金水河太和门

4、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神武门景山从 南 到 北 的 空 间 说 明 顺 序太和殿主问题设计要注意:既要让学生能够触摸得到,还要 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间。探究: 探究提示:、注意关注人物的言行及心理活动 。、注意关注文中所有事件。、注意在文中圈点勾画,为你的探 究结果搜集充分的依据。杨修因何而死?如皇帝得新装问题设计1、皇帝本来是要利用这种布巩 固自己的统治,为什么反会受骗 ?2、从皇帝受骗的过程可以看 出皇帝怎样的特点?请结合文中描写皇帝语言、 动作、心理等方面的语句进行分 析。二、站在学生角度看教材,找到教学 的难点,设计好突破难点的问题。难点:二十岁的朱自清,北京大学的学生

5、。为什 么刚刚对父亲送站的时举动还不以为然,而看 到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就流泪了呢?因为 在看到父亲艰难的爬过月台的那一瞬间,他看 到了父亲的艰辛与沧桑。看到了在祖母去世, 失去工作,一家老小还急需他赚钱过活的多重 打击与重压的父亲的艰难。而父亲却把这所有 的痛苦都掩藏得好好的,依然无微不至的关怀 着已成人的朱自清,依然想要给他一片明朗的 天空。主问题:作者流泪还有什么其他的原因?突破难点的问题设计目的引导学生关注父亲送我上火车的 背景,理解父亲的艰难与父爱的伟大。突破难点的问题设计小问题1:祖母的去世对我和父亲来说意 义一样吗?目的:理解祖母对父亲的意义,从而理解 父亲的丧母之痛远远超过他

6、人。突破难点的问题设计小问题2:父亲的失业对这个家庭来说意味 着什么?目的:理解父亲肩上的家庭重担,理解父 亲的内心的痛苦。解决问题2的补充材料 自清接到祖母去世的噩耗,与父亲同 路奔丧回扬州。只有在这时,自清才真 正感到家境的凄凉:父亲的差使交卸了 ,一切丧事费用均靠借债和变卖典质; 花厅上只剩下几幅清人字画,一张竹帘 。往日的巨大古钟、朱红胆瓶、碧玉如 意、板桥手迹早已进了当铺,满院枯枝 败叶,一派萧条景象。自清凝视着微微 发胖而略显龙钟之态的父亲、老实巴交 的母亲和一群弟妹,心情十分沉重。突破难点的问题设计小问题3:在这种情况下,是找工作重要 还是送儿子重要?目的:理解父亲的深沉的爱子之

7、情。理解 作者流泪的原因。例如老王 主题:用善良来体察善良。 难点:杨绛之所以多年之后对老王仍怀有愧疚 ,是因为杨绛的深刻自省使她认识到,那点连 自己都不察的优越感使她认为自己一家人对老 王的关怀已经足够了,而忽视了老王的真诚和 坚守良知的难能可贵。 问题设计:1、杨绛一家人是如何对待老王的?2、老王对“我”及“我”对老王的善是一样 的吗?3、为什么作者说这是“幸运者对不幸者的 愧怍”?例如紫藤萝瀑布难点:如何理解“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但是生命的长河无止境的。”和“我浸在这繁密 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 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两句话的理解。 问题设计:1、“

8、生命的长河无止境的”在花和人上 是如何体现的?2、“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是一种什么样的 感受?为什么作者心中会感到这样的宁静和喜悦 ?例如:在沙漠中心的难点由于对词句 的不理解,造成对文章内容及作者感情变化 的不理解,进而不理解文章的主题。语句一:冻死的想法让我难受,我宁可死在内 心的幻影里。那个十字架,那些阿拉伯人, 那些灯。不管怎么说,他们开始引起我的注 意。我不喜欢像奴隶那样忍受鞭打语句二 :我感觉平静,一种超越了任何希望的 平静。我身不由己地踏上旅程,面对星空被 绑在贩奴船的甲板上。 语句三:在城市已经没有人的生活了。 语句四:我觉得自己是中途站的农人。在郊区 的火车上,我感到垂死的

9、感受和在此地的感 受大不相同。问题设计:圈画出你不理解的词句,讨 论理解其含义。三、充分进行教学预设,根据准确的预设 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恰当的思维方向。主问题:作者流泪还有什么其他的原因? 教学预设:1、没有思路问题:让我们看一 看“父亲买橘子”的背影产生的背景。2、回答“父亲很不容易”。问 题:不容易表现在哪里?主问题:作者流泪还有什么其他的原因? 教学预设:3、回答“良心发现”。 问题(1)父亲为我做了什么?(2)父亲为我做了那么多,我为 什么要“笑他”?(3)我为什么又认识到自己错了 呢?例如春酒的教学预设及 问题设计结合文中语句说说作者儿时 为什么会喜欢喝春酒、 喝会酒呢?预设一:作者

10、不喜欢过新年。预设二:妈妈酿的八宝酒好喝。“一段乐曲酒一杯”直接从文中找出语句作答问题追问:你从哪些语句 中看出八宝酒好喝了呢?这是最能让学生感受 到作者童年时的率真 可爱的触发点。结合文中语句说说作者儿时 为什么会喜欢喝春酒、 喝会酒呢?预设一:作者不喜欢过新年。预设二:妈妈酿的八宝酒好喝。“一段乐曲酒一杯”直接从文中找出语句作答问题追问:你从哪些语句 中看出八宝酒好喝了呢?预设三:喝会酒热闹、喝得多、 有礼物。(对于作者儿 时为什么喜欢喝会酒呢?)引导学生总结概括探究结果:文章表现出作者童年时的率真可爱!通过分析,你认为儿时 的作者是个什么样的孩 子?预设一: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的邀喝春酒,

11、 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 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预设二: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于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预设三: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 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伞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 预设四:一定有份坐在会首旁边,得吃得喝 。 预设五:会首给每个人分一条印花手帕。母 亲和我也各有一条,我就等于得了两条,开心得要命。 面对这些语句 学生很容易读读了 事,然后空谈感受 !所以要引导学 生学会品析语句!预设一:尤其是家家户户轮

12、流的邀喝春酒, 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 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预设二: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于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预设三: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 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伞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 预设四:一定有份坐在会首旁边,得吃得喝 。 预设五:会首给每个人分一条印花手帕。母 亲和我也各有一条,我就等于得了两条,开心得要命。 饱饱小猪、小皮球 蜜蜂还会让我们联想到 什么?想喝却又怕妈妈知道的 的隐秘心理。格外珍惜舍不

13、得喝以我的童心来揣摩小 猫的心理撒娇、馋嘴小孩子的满足感例如紫藤萝瀑布的教学预设与问题设计探究赏析活动活动1 1: 学生自主阅读,对文章写景妙处进行圈 点批注,然后师生交流,品析妙处。 问题:问题: 请同学找出你最欣赏的描写紫藤萝的语 句,说说你欣赏的理由。 (提示:可以从语言、内容、情感方面思考)“从未见过开得这样 盛的藤萝”“有的就是这一树 闪光的、盛开的藤 萝”你从哪些词语 可以感觉到花 的繁盛呢? 品词析句“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 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 感受花的衰颓零落和生命的胆怯 品词析句你从哪些词语可 以感觉到花的衰 败呢? 紫藤萝像一条瀑布从 空中垂下,不见其发 端,也

14、不见其终极。在和阳光互相挑逗。挑逗是 什么意 思?体 现了什 么情趣 ?为什么将花 比喻成飞流 直下的瀑布 呢?品析修辞它们在笑它们嚷嚷 辨析 比读学生 嚷读品析修辞 它们在笑它们在嚷 设计意图: 1体会叠词表达效果 2感受生命天真烂漫,盎然勃发的特点“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作者把 自己主 观观的 情感投 射到花 上突出 生命的 神采与 生机。 谈紫色的辉煌是一种 什么样的状态呢?解释“辉煌”品形容词四、问题设计要指向文本阅读语文教学的特点之一是在阅读实践中使学 生得到熏陶感染,从而提升思想水平,丰富 文化储备、优化表达能力。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学生、文 本三者的对话的过程。语文课太容

15、易被上成思想认识交流课,而 忽视对具体词句的感悟、理解、品析。语文课要增加实效性,问题设计 就要指向文本。背影小问题设计1、父亲怎样爬月台?2、父亲都为我做了什么,找出关键 词。3、父亲的失业对这个家庭意味着什 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例如 老王的问题设计1、面对善良的老王,我们一家人是 怎样对待他的,具体表现在哪里?2、老王对我们的善与我们对老王的 善对等吗?结合具体语句说一说。例如:春酒的问题设计1、文中写了几件事?2、怎样过新年?3、围绕春酒写了什么内容?4、怎样喝会酒? 主题:乡情,童年的眷念。(风 俗之美、人情之美、怀念亲友、怀 念母亲)五、从学生的已知知识出发,巧设问 题,达到从已知到未知的自然过渡。例如:最后一课对小说是三要素的学习。已知知识记叙文六要素问题设计:速读课文,找到事件发生的时间、 地点、事件中的主要人物,事件的起因、经 过、结果。记叙文小说事件中的主要人物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情节 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的具体描写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