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7697481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省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省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苏省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苏省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扬州中学扬州中学 2017-20182017-2018 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试卷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试卷政治试卷(必修)政治试卷(必修) 201711第卷(客观题 70 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本部分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l下列对哲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B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D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总结2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因为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B世界观和方法论可以互相转化C世界观决

2、定方法论D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相对独立性3.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自己真正的目标是哲学,学习自然科学和医学只不过是通向哲学之路的准备。这表明他认识到了A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前提 B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C具体科学与哲学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D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4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存在就是被感知 原子是世界的本原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B. C.D.5 “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对恩格斯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物质概念就是各种物的总和 B物质概念概括了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质C物

3、质和物质形态没有本质区别 D物质依赖于人的意识6 “水停百日生虫,人停百日生病。 ”这句话说明A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B物质的唯一特性是运动性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D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7. 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这说明了A. 运动是永恒的和相对的 B.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C. 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D.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8. 农业生产中有这样的谚语:“清明前后,栽瓜种豆。 ”而今随着科技的发展,随时可以生产反季节蔬菜。这说明A规律具有主观性B规律既能被创造,也能被消灭C科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人可以认

4、识并利用规律9.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说的是A同照镜子一样,客观事物直接进入人脑 B意识的内容来自主观2C客观事物经过生活和实践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进行加工改造 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10高二学子在经历小高考的征途中,都会面临不同的心理压力,或多或少会影响我们的学习。此时,不能只看到自己的不足和缺陷,否则会产生消极情绪。我们要善于挖掘自身优势和潜力,积极体验成功。这告诉我们 A客观物质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 B规律是客观的,要按规律办事C人们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科学地改造世界 D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11. 国画的“写意” ,能将万千山水收于尺幅,正是中国画的奇妙之处。国画创

5、作的这种特点表明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 意识的形式与内容有机统一 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A B C D 12. 实践是人们改造 的物质性活动。A世界 B自然界 C客观世界 D主观世界13. 人们都知道如果身上痒,通常抓几下就能解决问题。但这究竟是何原理?美国科学家通过科学实验,揭开了“抓痒”的奥秘。原来抓痒能让向大脑传递刺激的神经细胞变得“迟钝” ,从而减轻痒感。这一事实表明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A B C D14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绝对追求真理的人。这一观点表明物质世界和社会实践活动都在不断变

6、化已经确定的真理在实践中将不断被推翻任何真理都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ABCD15 “如果你想走得远,就要和大家一起走。 ”这是因为A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B实践具有社会性C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D实践具有历史性16.右图漫画中,右边的人指着远方说“那儿很美呀!”而左边的人却说“我看不见!” ,这一漫画揭示的哲理是A人的认识受主客体因素制约 B人的主观认识影响客观环境C经实践检验的正确认识就是真理 D思想的高度决定认识的深度17. “如果你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如果你想了解砒霜是否有毒,3也必须要亲口尝一尝才知道。 ”这一说法A否认亲身实践是获取认

7、识的唯一途径 B否认人们可以通过学习书本知识获取认识 C否认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否认人们可以正确认识客观事物18. 我们在认识与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其哲学依据是A. 实事求是 B. 事物总是变化多端的C. 联系的多样性 D. 联系具有主观性19. “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决策最为重要的参考之一。在教育领域,数据技术同样深刻影响着教育的发展以及政策制定、教学模式及质量改进等教育全过程。这说明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联系事物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了事物变化发展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A B C D20下列说法

8、中,与“牵一发而动全身”包含同一哲理的是A勿疏小善,方恢大略B一着不慎,全盘皆输C愚者千虑,必有一得D天下难事,必作于易21网上有一句流行的治愈金句:人生就像心电图,一帆风顺说明你挂了。生活中人们常把 “浮起来”称为成功,把“沉下去”叫做失败。其实在沉浮之间,有起有落才是真实人生。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 A事物发展的道路总是迂回的、曲折的 B事物总处在量变与质变的交替过程中C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成功人生22红军长征之初,队伍十分弱小,而病榻上的鲁迅却坚信,这些九死一生的红色种子,就是“民族的脊梁” 。这表明A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B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

9、C发展是一种不显著的变化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23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 ”与这句话蕴含哲理相同的是A智者干虑,必有一失B兵来将挡,水来土掩C九层之台,起于累土D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4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这强调的是 A艺术灵感来源于自由的想象 B艺术作品都必须真实再现现实生活 C艺术进步能推动社会实践发展 D艺术创作须立足于社会实践 25手机短信方便了人们交流与沟通,也被少数人用来进行诈骗或骚扰,这里包涵的哲学 思想是: A矛盾的特殊性 B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C发展的观点 D片面的观点 26. 饮茶有益于健康,但“饮茗不与四时同” 。一

10、般认为春饮花茶长精神,夏饮绿茶身清凉, 秋饮青茶可润燥,冬饮红茶暖心甜。上述茶文化中蕴含的哲理是 A. 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B. 矛盾具有特殊性 C. 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其特殊性 D. 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27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打蛇要打七寸” ,这些说法告诉我们4A. 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B. 要学会统筹兼顾次要矛盾 C. 要注意分清主流和支流 D. 要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28人啊,年轻时期要浓烈些,中年时期要淡定些,老年时期要厚重些。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各有其特殊性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ABCD

11、292017 年扬州市进行“省级学校安全教育”试点工作,依托网络平台,通过家校互动,实现学生从被动安全向主动安全的转变,为全省学校提供可复制、推广的扬州模式。这表明A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B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C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D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30 “勇敢并不意味着没有畏惧,而是战胜了畏惧。勇敢的人并不是感觉不到畏惧,而是征服了畏惧” 。这里的勇敢与畏惧是A整体与部分的关系B复杂事物的主次矛盾关系C量变与质变的关系D同一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二判断题:阅读下列各题,判断正确与错误,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涂到答题卡相应题号 A 中,错误的填涂到 B 中。(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12、 分)。31. 具体科学为哲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2.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33. 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34.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坚持真理就要做到客观符合主观。35. 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则是主观的。 36.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37.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事物发生质变说明事物是不断发展的。38. 苹果落地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39. “牵牛要牵牛鼻子”体现了做事情要抓主要矛盾。40.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第卷(主观题 30 分)三简答题:请紧扣题意,结合所学相

13、关知识,在答题卡上简要回答问题。 (本部分共 2 大题,41 题题 8 分,42 题 10 分,共 18 分)41材料一:王阳明认为, “心者,天地万物之主” ,世间万物是由人的意念所主宰。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材料二: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1)材料一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哲学观点?两种观点有何共同之处?(4 分)5(2)材料二的说法属于什么哲学观点?以上材料说明了哲学基本问题是什么?(4 分)42. 载人航天工程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

14、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材料一: 1992 年 9 月 21 日,中央正式批准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我国开启了载人航天的伟大征程,并取得丰硕成果。年份航天成果对航天事业的影响1999 年 11 月-2002 年 12 月神舟 1 号-神舟 4号无人飞船经过长期探索,我国四次成功发射无人飞船,为载人航天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2003 年 10 月神舟 5 号载人飞船中国第 1 艘载人飞船,开启了载人航天新时代,是中国航天事业的一座新的里程碑。2011 年 9 月天宫一号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2011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