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书的捷径——汪丁丁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697046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3.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读书的捷径——汪丁丁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从读书的捷径——汪丁丁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从读书的捷径——汪丁丁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从读书的捷径——汪丁丁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从读书的捷径——汪丁丁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读书的捷径——汪丁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读书的捷径——汪丁丁(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读书的 捷径 说到叔本华的认识论汪丁丁读书原本是没有捷径的,无奈,消费主义的时代,干什么事情都讲究走捷径,时不时地,这一时尚也诱惑我琢磨起读书的捷径问题来了。不论这题目里的捷径是相较于其他人而言还是指每个人自己的各种可能选择的读书路径而言的捷径,我可以马上下结论说:由于人的记忆和知识传统的路径依赖性,这个捷径只能以概率的方式存在,而不能确定地找到。例如,某读书人读了一本书,即便发现不好,也无法把它不读掉。事实上,至少按照心理学德国学派的大师埃宾浩斯的看法,这书的影响将永远留在这人的知识传统里(知识传统当然比读过的书籍要广阔得多)。以后再读到一本好书,那好书的影响必须要与这坏书的影响交互作用,

2、 才对这人的知识传统的下一步路向发生影响,也为下一本要读的书铺垫了理解的前提。 照这个样子走下去,到死为止, 这人沿着其知识传统的演变路向所读的一切书籍,算是构成了一条读书的路径。深受消费主义行为方式影响的人或许会顺着上面的思路发展开来:于是,每个人可以设想若干条读书的路径,至少,在特定的人生目标下,总存在一条最佳路径吧?可是读书的路径完全不是这样决定的。上面所说的知识传统演变路向,不仅与读过的书有关,更重要地, 它与读书人的生活经验和人生体悟有关,因为读书是注意力资源的再分配过程,一本书, 必须引起我们的兴趣才可能吸引我们把一部分注意力配置给它,而兴趣 是与生活中发生的现实问题,特别是紧迫的

3、生存性的问题以及我们对人生意义的领悟密切相关的(参见汪丁丁“知识过程与人生体悟”, 读书 1998 年 4 月) 。 路径依赖问题的复杂性在于,我们读过的书反过来影响我们所追求的生活的方式,于是改变我们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悟。而后者再继续影响我们感兴趣去读的下一本书。这个简单的开场白告诉我们,因为读书的路径具有路径依赖性,所以即便有了生活的目标, 为实现那个目标的最佳读书路径也只是存在 而已,它并不确定性地展示给我们,无数的偶然, 无数的可能, 无数的作用方式, 都可以改变我们将要遇到并且有兴趣去读的下一本书。知识过程与人生体悟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让我想起阿罗的话:没有人能够知道知识过程 的最终

4、产品, 除非他就在这一过程之内并且跟着这一过程走到了尽头。更何况,我们生活的目标难道不依赖于我们的读书和生活吗?“生活如同一盒巧克力,你猜不到你将拿到那块是什么味道。 ”尽管如此,我还打算谈读书的捷径,因为我觉得确实有一些可以叫做捷径的读书的路向,或者,可以叫做读书计划。就我个人读书的感受而言,每个读书人在经过一段时期的体会之后,或许都可以发现这样一些捷径。我所理解的读书的捷径,是针对着我读书的目的而言的。不同的时刻, 不同的生活状况,不同的心境, 或者不同的书, 对同样的读书人, 以及对不同的读书人,这目的都可以很不一样。而我要说的捷径,仅仅针对一种目的而言:读书是为了对某类问题想得比以前更

5、清楚。换句话说,这里所说的读书的目的,是理解。对特定问题的理解当然受到我们对生活的总体理解的影响,如我在上一篇“知识过程与人生体悟”里面谈过的。更进一步说,我们对生活的总体理解甚至决定了我们所能够提出并有兴趣去理解的那些问题,世界上有不少书就是单独为了那些愿意理解特定问题的人而存在的,如海德格尔曾经说过的那样,没有思考过这些问题的人,读也是白读的。或如孔子更早以前所断言的:“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以及“不可与言而与言之,失言。”换句话说,没有思考过这书里讲的问题的人,即便想要理解这书里讲的思想也是惘然。于是比读书的目的更加重要的,或者可以称作读书的前提的,便是关于问

6、题的意识了。话又说回去了,因为所谓问题意识,在我看来正是被伽达墨尔所说的传统的多元性所指示的注意力的各个方向,而读书的过程正是他所说的视界的融合 书里讲的东西与读书人所理解的东西的融合。如果读书的注意力预先并没有指向这本书的问题的方向,阅读就难以引发视界融合。伽达墨尔显然比海氏谦逊得多,他强调每个人的历史性和这历史的多元性所意味着的各种可能方向,所以通过读书而引入问题意识是可能的。说来说去, 读书与问题有密切的关联,读书甚至首先是引发问题的过程,读书甚至不必在乎读的是什么书, 只要阅读过程足以引发有意义的问题。更进一步引申, 类似于费耶本德所争辩的理由, 读书与理解之间甚至可以只有偶然的联系,

7、如同梦境可以引导出苯环的结构那样。因此,读书的捷径可以是计划,也可以是随机过程 。每个人的读书路径其实都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徘徊。只不过在随机过程那一极端,因为没有任何经验或规律可言,从而不进入我们的研究范围。在读书路径的 计划 这一端, 我想到了两条可以称作捷径 的读书方法。 其一谓兼听,其二谓好古 。就其一,我打算指出两种基本的操作途径:( 1)同时阅读相互冲突着的各种论点,哪怕这意味着同时阅读许多本书。(2)只阅读其中一种论点然后转去读其它不相关的书,之后,由于偶然的机遇,或许再回过头来读以前的书里论及的其它论点。在这两种途径中,我认为第一种是更有效的途径,尽管没有人可以完全避免第二种途径。

8、我的根据如下: (1)一个问题对阅读者是否真有意义,一方面依赖于读者的生活经验和人生体悟,另一方面依赖于在读者面前展开的不同论点之间的充分对话。这条根据的前半部分支持上述的第( 2)种途径,后半部分支持上述的第(1)种途径;( 2)对一个有意义的问题的理解是一个连续的思想过程,记忆与学习的时间特征决定了保持这一过程的连续性比把这一过程随便地切割为片断更有利于理解。上面的两个根据,前者是从我一贯信奉的对话的逻各斯那里推论出来的,下面还会继续论说。后者则基于我对心理学、脑神经生理学、认知科学、和教育学的理解(参见汪丁丁,“注意力的经济学描述”, 经济研究2000 年 10 期, “探索面向二十一世

9、纪的教育哲学与教育经济学” , 高等教育研究2001 年 1 期) ,由于面向不同的主题和领域,此处无法论说。关于对话的逻各斯 ,今年 10 月,博弈理论家鲁宾斯坦发表了文集语言与经济学,其中一篇论文与我信奉的对话的逻各斯有关(Ariel Rubinstein , Economics and Langua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chapter 3:“strategic considerations in pragmatics ” ) 。在那篇论文里,鲁宾斯坦用一个博弈模型说明辩论对不参与博弈的旁听者有非常大的好处,因为辩论使得双方不得不将私有

10、的信息披露给旁听的人。他的数学推导在我看来大致上没有超出我的哲学论证的范围。他在最近给我的回信中说他使用数学不过是为要获得更清晰的论证而已,并同意我在信中表示的看法:“数学方法可能遮蔽了深刻洞察”。对话的逻各斯同时又是大众分享的逻各斯,只不过,按照赫拉克利特的描述,“众人对一直就在说的逻各斯置若罔闻”。大众分享逻各斯,是因为真理是整全,是全体经验的综合。但这整全的真理必须由生活中体验着的大众的对话揭示出来。在对话(dia-logue) 、辩证法( dia-lectic) 、和逻各斯(logos) 这三个希腊语词之间存在着字源学上的直接联系。我想到的另一条读书捷径,就是孔子说的“我非生而知之者,

11、好古,敏而求之者也。”这当然也是黑格尔在哲学全书的引论里讲的“作为历史和整体的真理”所意味着的读书方法。对黑格尔来说,理解任何一个观念的关键不在于阅读其定义,而在于阅读其历史 。关于黑格尔,我打算另写一篇文章讨论。因为,第一,这是个很老的话题,第二,现在似乎有许多人不喜欢这个话题,嫌它晦涩, 第三,我最近就这个题目获得了一些新的感受,想用不晦涩的语言说出来。一个观念或概念或idea ,是怎么获得的呢?在我读过的许多经典著作里,我发现只有叔本华讲得最透彻(Arthur Schopenhuaer, On the Fourfold Root of the Princple of Sufficient

12、 Reason ,Open Court Pbulishing ,1974,第 4 章第 21 节) 。这大约因为他早年学医,其后才进入哲学, 在哲学领域里面又马上和黑格尔起了巨大的冲突。这些生存条件似乎决定了他喜欢把医学和科学方面的知识运用起来反对他的论敌。叔本华的看法也得到了今天认知科学的支持,所以我不妨直接用认知科学的语言来转述或者铺垫叔本华的看法。更具体而言,在认知科学里有一个叫做互联主义的学派,主张模仿大脑的工作原理来建立认知过程的理论。例如,脑神经生理研究发现(Terrence Deacon,1997, Symbolic Species: The Co-Evolution of La

13、nguage and the Brain , W.W.Norton,第 3、4、11、12 章) :人的大脑在婴儿期结束前,大约2 岁左右,生长出来最大量的幼稚神经元, 说它们幼稚 ,是因为这些神经元没有建立相互之间的突触联系,那些突触要经过生活经验的足够多的刺激才发育出来。一旦儿童开始学习语言(818 个月左右),这些幼稚神经元就开始建立相互间的突触联系,并且有选择地让多余的神经元死去( 选择性死亡 与定型 ) 。 到了约 56 岁的时候, 孩子大脑里的神经元已经形成了高度复杂的网络,特别是,这些神经网络不像幼稚神经元刚刚形成网络时那样是单层 的(即从输入端到输出端之间没有隐藏着中介神经元)

14、,现在,这些复杂的网络大多在内部隐藏着多层中介。正是这些中介神经元使人脑具备了想象力 或联想能力, 这种能力使得大脑可以无需外界刺激而产生出丰富的意向和观念,后者再进一步发展为符号的想象。也就是说,只有从这个时候开始, 人类才变得不同于兽类,因为他们的行为不再是简单的行为主义和神经生理学原理能够解释的了(Terrence Sejnowski and Patricia Churchland ,1996, “brain and cognition ” ,chapter 8 in Michael Posner ,ed.,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Science ,MIT P

15、ress) 。叔本华当然无法知道这些一百多年以后才被发现的脑神经生理学知识,但是他正确地指出:远比理性( Vernuft) 更富于生命力的是理解(Verstand) 。这无疑是对康德哲学的黑格尔思路的反抗。 与达尔文一样,叔本华已经意识到人类的理解力是从一切生物所共有的感觉能力和在感觉基础上形成的统觉(perception)当中发展出来的。他认为即便如海星这样的低等生物, 在其行为中也表现出感觉能力和对环境的统觉 即当外界刺激呈现出复杂的多种模式时认知主体形成统一图景的能力(触觉的坚与视觉的白分属不同刺激模式,但能够被主体统觉为石) 。我觉得,叔本华对意识的生理学把握,在很大程度上引导他接受了

16、吠陀学派的宇宙意志 的思想。在他的著作中很容易感受到印度沉思的影响,虽然我没有证据表明他实践过这种思维方式。上引的叔本华于1817 年发表的著作也是他的博士论文第21 节,小标题是 “因果概念的先验性论证” ,因为在其博士论文里,叔本华批评了康德对先验因果关系的证明,给出了自己的“唯一正确的”证明。他批评说,在已往的哲学里面,从来没有讨论过作为人类理解力的实质的直觉性统觉(intuitive perception) 。在第 21 节里,他详细分析了人的五种感觉特别是视觉里面潜藏着的独立于理性思维的理解力,几乎可说是开了后来格式塔心理学的先河。叔本华进一步论证,理性思维的基础是感觉与统觉,因为后者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