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论治和临床应诊能力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696899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305.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辨证论治和临床应诊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辨证论治和临床应诊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辨证论治和临床应诊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辨证论治和临床应诊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辨证论治和临床应诊能力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辨证论治和临床应诊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辨证论治和临床应诊能力(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辨证论治和临床应诊能力三明中西医结合医院 内科教研室 苏文理1一、医生的概念和能力b从事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专业人员的统称。b各时代医生的社会地位均不高 b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 :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b张湛曰: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 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 2医生的行为能力之医德b道德的定义是:道德是一系列社会规范 的总和。 b什么是道德:道是宇宙人生的本体;德 则是契合本体的在社会生活当中的规范 的显现,是道的应用; b道与德有密切的关联,有道方

2、有德,大 道有大德,小道有小德,无道就缺德。 b我们多少年来迷失掉了这个道,一切都 在物质与经济关系层面去考虑。 3道是什么? b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b道德的立论有两个特点:第一是普遍性 (普遍立法的原则),第二是道德自律 。 b道德的依据,从社会、物质、经济关系中是难以找到的。 b康德的假说。4中国传统哲学对道德的理解b儒家文化的道德核心,就是一个字“仁”。 b尚书记载: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允执厥中。b孔子对曾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 唯”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b孔子阐释人格教化四要素:“志于道,据 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5b圣人告诉我们,一个美 好的

3、人生是审美化的人 生,不是忙忙碌碌的。6b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 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 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 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 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昼夜 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医生的道德要求7医圣的教诲b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 ,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 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 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 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 决诊,九侯曾无仿

4、佛;明堂阙庭,尽不 见察,所谓窥管而已。 8医师的能力b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 长全 ;b不为良将,即为良医b每个人对学习中医的理解各不相同 中医能交给人们养生 的方法,教给人们 预防和治疗疾病 9二、阴阳-中医之根本b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b2.什么是阴阳b3.明于阴阳,如惑之解,如醉之醒”( 灵枢病传),“设能明彻阴阳,则医理 虽玄,思过半矣” 10二、阴阳的属性特征从事物运动变化看阳 阴活动的 沉静的功能的 物质的 亢奋的 抑郁的 阴阳学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b从事物属性看阳 阴 天 火 男 地

5、水 女11三、阴阳的变化规律b1相互对立 是指阴阳双方是对立和矛盾的。 如上与下、天与地、动与静、男与女等b2相互依存 是指阴阳双方是以对方的存在而 存在。如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没有男的也就 无所谓女。b3相互消长 是指阴阳双方始终处于动态的平 衡之中,如阴消阳长,阳消阴长只是量的变化b 4相互转化 是指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向 各自对立面转化。如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 是质的变化。12阴阳互根阴阳对立阴阳转化阴阳消长阴阳变化规律13对立制约 互根互用消长平衡 相互转化14阴阳学说在中医学运用举例b1.说明人体结构(头、背)b2.解释人体生理活动b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b4.指导养生:春夏养阳

6、,秋冬养阴;b5.指导疾病诊断: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b6.指导疾病的治疗b7.归纳药物的属性15三、五行-中医之支柱b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 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 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 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 甘。 16一、五行的基本概念“五” 是指 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 质;“ 行”,有两层涵义:一是指行列、 次序;二是指运动变化。因此,可将“五 行”定义为:木、火、土、金、水五种物 质及与之相关的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 变化。就性质而言,五行学说也是古贤 用以解释世界和探求自然规律的一种自 然观和方法论。17木火土金水

7、心脾肺肾肝相乘相侮木火刑金木旺乘土18四、把握整体,高瞻远瞩b 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三大方面:b就形体结构而言:任何局部都是整体的一个组成部 分,与整体在形成结构上有着密切关联。b就基本物质而言:组成各脏腑器官并维持其机能活 动的物质是同一的,即精、气、血、津、液,这些物 质共同完成机体的机能活动。b就机能活动而言:各种不同机能活动之间密切的联 系性。它们互根互用,协调制约,相互影响。古人强 调:“形与神俱、形神合一”。19b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b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b “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b 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b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20b生理性适应:如

8、灵枢五癃津液篇:“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温不行,水下溜于膀胱,则为溺与气”。b 病理性特征:春病多温、夏病多暑等。21五、辨证论治b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之一b 包括辨证和论治两大方面 22辨证-即采用望、闻、问、切等诊法收 集病史、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 下,通过分析综合,去粗取精,去伪存 真,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发 展阶段及邪正之间的关系等,最后概括 、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辨证的过程就是对病人作出正确、全 面判断的过程。什么是辨证23什么是论治b论治-即是根据辨证的结果, 选择和确定相应治疗原则和治疗 方法的过程,也就是研究和实施 治疗的过程。24b 辨证

9、是确定治则治法的前提和依据。b 论治是在辨证的基础上,确定治疗原 则、选择治疗的手段和方法。b治疗的效果又是检验辨证正确与否的依 据。辨证论治的关系25六、中西医结合思路b中医、西医放在一块是杂合还是新 生物b1+1=?b医学衷中参西、西医为主中医补充b中西医结合理论互补相成26举脑梗塞为例(整体观念)b整体观念是指人与自然界的统一以及人 本身就是一个有机整体两方面。包括脑 梗死在内的任何疾病的任何处理都应在 整体观念前提下进行,否则会事倍功半 ,顾此失彼,甚至引起不良后果。b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神经内分泌 功能紊乱与病情相关。27整体观念的应用优势b临床上我们注意到,有些脑梗死的处理 中往

10、往对脑部的情况比较重视,而容易 忽视对整体情况的观察。以下这些例子 经常遇到:只注意用药,而忽视了室内 的环境,如噪音、光线、温度、湿度的 影响;一味地使用甘露醇而忽视了液体 出入量的平衡;28b高血钠已经发生却仍然继续大量使用盐 水及青霉素钠盐;高热不退只使用抗生 素却忽视了患者已经1周未排便的事实, 或脑性高热、吸收热等,既没有分析发 热的原因,又不实施有效的物理降温, 加重了脑损害及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的进 一步损害。这些不应发生的现象临床 上却经常发生,值得我们重视、强调。29辨证论治b同样的脑梗死,个体的差异很大。每个患者的病 因不同,病史不同,危险因素不同,并发症如感 染、心律失常、高

11、血糖、高纤维蛋白原、高血压 、电解质紊乱等亦各异,应针对不同的情况分别 施于不同的处理。b急性脑梗塞的诊治,首先要区分临床亚型,目的 是区分轻重、大小、缓急,以便实施针对性治疗 。避免重型轻治丧失抢救时机或轻型重治造成继 发脑出血、急性肾衰等并发症。30中西医结合-排毒原则b脑缺血时半暗带内神经细胞死亡的原因之一是细 胞凋亡,可以想象是某些病理“毒素”引发的细胞 慢性自杀,或细胞被动肿胀崩溃。脑梗死发生后 多种毒性物质与迟发性神经元死亡有关,如自由 基、钙离子超载、兴奋性氨基酸、肿瘤坏死因子 等。这些仅是众多“毒素”中的极小部分,还有很 多“毒素”尚未被认识。另外患者卧床,胃肠内细 菌、毒素易

12、吸收入血,发热、感染等炎症因子进 一步加重半暗带的毒性损害。31中医西医互相补充b防治肺部感染问题。b营养摄入问题。b防治消化性溃疡问题b防治脑梗塞并发症问题b康复训练问题32防治肺炎b由于细菌耐药问题越来越严重,使用抗生素来 预防脑梗死患者的院内感染弊大于利。提倡患 者刚入院便投以中药预防院内感染。中草药的 作用可能不仅仅是抑菌或抗菌,很可能还有提 高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作用。部分脑梗 死患者会出现吸收热,不要都误认为是感染而 盲目地使用抗生素,尤其白细胞不高时用抗生 素更应慎重。而一旦确认感染决定使用抗生素 ,就要用准用足。33营养摄入问题b水和营养:水是更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大部 分

13、患者在发病当日有缺水的病史。对急性期脑 梗死患者来说,水比其它营养素更重要。中风 发生后,许多毒素都需要通过水这个载体排出 体外。总出入量、尿比重和血红蛋白能监测患 者体内缺水的程度。补液途径应以口入(或鼻 饲)为主,尽量减少静脉输液量以减轻心脏负 荷及不必要的费用。尽早行消化道营养,是维 持电解质平衡的重要手段。对超过一周以上病 程者,还应考虑到总热量、蛋白质、维生素、 微量元素及纤维素的总入量。 34防治消化性溃疡b应激性溃疡在治疗上应从制酸、止血两个环节 着手,二者配合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除西药 止血外,中药止血也有可靠的疗效。使用时要 注意中药的药性。选择寒凉止血中药易伤胃气 ,继而影响统血之脏脾,最终不能达到止 血目的。肠内营养防治应激性溃疡,其确切机 制尚不清楚,可能的原因:肠内营养不会使胃 内碱性降低,持续充足的肠内营养可维持正氮 平衡,这对胃粘膜的正常修复很重要,绝对禁 食可引起胃粘膜保护机制紊乱。35并发症的治疗b 有时患者呃逆1周,消耗会很大,脑水 肿也会增加。在考虑全身因素的前提下 ,针灸和某些中西药物穴位注射可取得 较好效果,或中药辩证经药。b 通腑通便:腑气不通,毒素不排会直 接影响治疗效果,应列为常规手段之一 。36康复训练b西药、中药、针灸、推拿、肢体功能循 环、康复训练、药物熏蒸、穴位注射等 多途径多方式进行。37谢谢大家!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