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696681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3.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专题1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专题1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专题1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专题1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1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农业 农业 手工业 手工业 商业商业 【课程标准】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一、发达的古代农业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神农是中国农业的始祖距今一万年左右,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三大中心)生活方式改变:从迁徙走向定居 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商、周原始农业农作物耕作技术生产工具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石器锄耕石刀、石斧、 耒耜 青铜农具, 石器 木器骨器为主刀耕火种排水、沤肥 除草、治虫南稻北粟粟、稻、黍、 稷、麦(五谷 )桑、麻等(采集经济 种植经济)植主畜辅 独立发展,自成体系1、起源:2、表现:、意义:4、特点:耕作方式耕作技术术耕作制度耕作制度水利

2、灌溉溉春秋战战国两汉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朝明清铁犁牛耕垄作法都江堰耦犁、犁壁耕耙耱技术、 耕耙技术代田法漕渠、白渠、 龙首渠 翻车筒车高转筒车风力水车曲辕犁 犁评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请仔细阅读课本,完成下面表格。耧车一年一熟(完善)(完善)三.主要经济形态小农经济条件 (原因) 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形成时间:春秋战国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 精耕细作特点地位: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是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分散性封闭性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3、 有利条件: 1 生产力铁器牛耕推广 2 劳动者拥有一定生产资料,提高生产积极性 3 技术精耕细作技术提高 4 政策统治者的重农政策制约小农经济发展因素(不利条件) 1 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 备能力,抗灾能力薄弱 2 统治者腐朽的统治,沉重剥削落后性从生产规模和分户经营看,我们今天的农民本 质上仍属于小农经济;但其性质又不同,今天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下的经济并不是完全封闭的,而是社会主义市 场体系下的小农经济。探究三:我们今天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 济是不是小农经济?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导以铁犁牛耕为主;精耕细作;男耕女织、

4、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1)农业起源:(2)内部分工:(3)耕作方式:(4)耕作技术:(5)基本模式:(6)土地制度: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1(2012年海南卷历史,1)礼记月 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 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 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后来,历代 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 了( ) 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 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 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 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D 2(2010天津文综1)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 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 图1 图2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 D

5、单位亩产量提高B 3(2010浙江文综15)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 ,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 息,其中错误的是( ) 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严重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4(2009全国文综一)影响表2汉代至宋代南北方户 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BA朝代时间长短 B王朝力量强弱 C疆域面积大小 D经济格局变化D二、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成就二、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至16世纪 以前商周冶 铜 技 术成 就南北朝东汉西汉西周晚期冶 铁 炼 钢 原始社会 晚期时期 行业冶金业已掌握冶铜技术繁荣时期,代表作有司母戊鼎、 四羊方尊、

6、三星堆青铜礼器等 已有铁器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用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 灌钢法冶铁炼钢技术和产量一直领先世界元朝商朝东汉成 就明清宋朝唐朝北朝新石器时代时期行业制瓷业发明陶器(陶是源陶是源 ,瓷是流,瓷是流 )烧出原始瓷器烧出成熟的青瓷 烧出成熟的白瓷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秘色瓷瓷窑遍布全国各地,五大名窑( 汝哥定钧官) 出现青花瓷明朝:五彩瓷;清朝:珐琅彩; 瓷都“景德镇”明清元朝明清宋朝唐朝西汉西周商朝宋朝棉 纺 织 业丝 织 业距今四 五千年成 就 时期 行业纺织业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 世界最早养蚕缫丝) 出现织机,多种丝织品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长安设东西织室( (素纱

7、禅衣素纱禅衣) ) ; 远销海外远销海外 (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丝国丝国”) ) 技艺高,吸收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品种繁多,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在苏杭设在苏杭设织造局织造局,缎缎是清朝丝织品的代表是清朝丝织品的代表 ;使用;使用花楼机花楼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棉纺织业棉纺织业开始发展开始发展黄道婆黄道婆推广先进棉纺织技术推广先进棉纺织技术 棉纺织业普及棉纺织业普及,明代后期,棉布成为民 众主要衣料;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手工业类型A手工业类型B二、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特点特点一: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长期领先世界;特点一: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长期领先世界;特点二:民间手工业经营艰难;特点二

8、:民间手工业经营艰难;AB家庭手工业家庭手工业(1)基础:小农经济;地位:农业的副业。(2)生产目的:自给自足;缴纳赋税;部分市场流通。(3)评 价:积极:封建经济相对稳定的重要因素 消极:阻碍商品交换是新经济产生、发展 的最大障碍。特点三:家庭手工业是封建经济相对稳定的重要因素。特点三:家庭手工业是封建经济相对稳定的重要因素。特点四: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特点四: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经营 形态管理方式生产产品流通 方式官营 手工业民营 手工业家庭 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 集中的大作坊政府和皇帝专用 物品不在市 场流通民间私人自主经营民间消费产品市场 流通农家的副业自己消费剩余部 分出售经

9、营形态 1(2012年江苏历史,2)周礼考工记载:“攻 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 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 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C2(2012年山东文综历史,11)登州府志记载, “纺织花布,以自衣被。穷乡山陬(zu,山脚),无问 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勤有余布,亦兼鬻(y,卖) 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这反映出当时登州( ) 自然经济解体 家庭手工业发展 商品经济发展 出现经济区域分工A B C DB 3(2012年四川文综历史,13)图5

10、是成都地区出土 的东汉说唱俑。作为历史材料,它( ) 图5 展现了汉代高超的雕塑艺术 有助于我们了当时的 文化生活 证明了汉代娱乐方式的多样性 增加了我们对说唱 人的直观感受 A B C DB第三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1、商朝时: 2、春秋战国时:3、秦汉时期: 4、秦汉至隋唐:5、隋唐时期: 6、宋元:7、明清: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商人”的出现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重农抑商,比较艰难 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商人已富贵矣” (原因、表现)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城镇商业繁荣,“商帮”出现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 的地方,是政治中心,“市”是 商品交换的场所。以后“城”、“

11、市”结合, 成为社会的中心,商业的繁荣也 就总是与城市联系在一起。城市的由来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唐朝长安城 北宋汴京城3、有时间控制1、在城中特定位置、市和坊严格分开2、受官府严格控制,3、打破时间的限制 (夜市、早市)1、打破市和坊的限制、2、不再受官府直接监 视宋代以前的市:宋代的市:四大商业名镇 广东佛山镇 江西景德镇 湖北汉口镇 河南朱仙镇城市的发展:古代的大都市:长安、洛阳、开封、临 安、大都。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中心繁荣的南方大都会:扬州、成都等为什么会在南方出现这些繁荣的大都会?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 重心的逐渐南移以及南方经济的发展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

12、概况 历历史时时期概况西汉汉唐朝两宋元朝明清开通海陆两条丝绸之路广州成为主要的贸易港口与十几个国家进行贸易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中国对外贸易萎缩,只准广州“十三行”(1) 朝贡贸易的定义: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2) 朝贡贸易的特点: 厚往薄来、倍偿其价(3)朝贡贸易的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 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2、朝贡贸易占有重要地位。3、特点(1)先陆路贸易,再海上贸易。原因:唐后,北方的战乱和经济重 心南移和造船技术的进步(2)以友好为主。(3)由对外开放走向闭关锁国。1. 中国商业起源很早,且不断发展;2.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发展艰难而曲折;3.商业水平不

13、断提高;4.外贸占有重要地位;5.没有发展成近代真正的新经济因素-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国古代商业的特点 1(2012年安徽文综历史,14)北宋东京(今开 封)“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 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表明( )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市已经遍布城内各处 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 D坊和市已没有区别 A2(2012年天津文综历史,1)马可波罗在描述中国某 港口时说:“亚历山大或他港运载胡椒一船赴诸基督教国, 乃至此刺桐港者,则有船舶百余。”“刺桐”是指( )A泉州 B广州 C扬州 D庆元A 3(2012年海南卷历史,7)明初规定

14、,生员须穿玉色 衣服,加饰青黑色边条。明后期江南读书人则崇尚“妇 人红紫之服”,有人作诗云:“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 襟。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这一变化直接反映了 ( ) A理学思想的影响 B专制制度的松弛 C市民阶层的兴起 D社会风尚的变化 D4(2012年上海历史,4)公元前217年,某商人在宛 (今河南南阳)交易时使用蚁鼻钱(楚国货币),被当地 官府依据金布律处罚。这表明( )A秦半两钱过重使用不便 B蚁鼻钱比秦半两钱值钱C蚁鼻钱非当时颁定货币 D秦半两钱未在楚地流通C济济永永渠渠邗邗济济通通沟沟 江江南南 河河渠渠608608年年605605年年605605年年610610年年涿郡涿郡长安洛阳洛阳余杭余杭江都隋朝大运河的开凿隋朝大运河的开凿这是北宋发行的纸币“交子”. 北宋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当时 通用的铁钱携带极不方便,于是商人们 发行“交子”,代替铁钱流通使用,宋 仁宗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