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地基基础》复习摘要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695793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4.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力学地基基础》复习摘要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土力学地基基础》复习摘要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土力学地基基础》复习摘要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土力学地基基础》复习摘要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土力学地基基础》复习摘要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力学地基基础》复习摘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力学地基基础》复习摘要(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力学地基基础复习摘要第0章 绪论1、基本概念土力学; 地基; 基础; 持力层下卧层; 软弱下卧层; 天然地基; 人工地基; 基础埋深; 浅基础; 深基础2、地基与基础设计的基本条件(1)作用于地基上的荷载效应不得超过地基容许承载力值。(2)基础沉降不得超过地基变形容许值。(3)具有足够防止失稳破坏的安全储备。第一章 工程地质 1、第四纪沉积层 (1)残积层母岩经风化、剥蚀,未被搬运,残留在原地的岩石碎屑 ,称为残积层。以残积层作为建筑物地基时,应注意不均匀沉降和土坡 稳定性问题。 (2)坡积层雨水和融化雪水洗刷山坡时,将山上的岩屑顺着斜坡搬 运到较平缓的山坡或山麓处,逐渐堆积形成坡积层。坡积

2、层厚薄不均匀,土质也不均匀,孔隙大,压缩性高 。以残积层作为建筑物地基时,应注意不均匀沉降和土坡稳 定性问题。(3)洪积层由暴雨或大量融雪形成山洪急流,冲刷并搬运大量岩屑,流至山谷出口与山前倾斜平原,堆积形成洪积层。以洪积层作为建筑物地基时,应注意土层的尖灭和透镜体引起的不均匀沉降,需要详细进行工程勘察。2、不良地质条件(1)断层 (2)节理(3)滑坡引起滑坡的因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4)地下水1)承压水对工程的影响2)土的毛细性对工程的影响A:毛细水的上升是引起路基冻害因素之一;B:对建筑毛细水上升引起地下室过分潮湿;C:毛细水的上升可能引起土地的沼泽化和盐渍化;D:当地下水有浸蚀性时,毛

3、细水上升对建筑物和构 筑物的基础中的混凝土、钢筋等形成浸蚀作用。3)达西定律4)动水力GD 土体中渗流的水对单位体积土体的骨架作用的 力,是水流对土体施加的体积力,kN/m3。水在土中流动的过程中将受到土阻力的作用,使水头逐渐损失。同时,水的渗透将对土骨架产生拖曳力,导致土体 中的应力与变形发生变化。这种渗透水流作用对土骨架产生 的拖曳力称为动水压力。用GD表示(kN/m3)。5)流土和管涌A:流土:地下水流动时,若水流的方向由上向下,此时动水力的方向与重力方向一致,使土颗粒压得更紧,对工程有利。如果地下水水流方向相反,动水力的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当动水力足够大时,会将土体冲起,造成破坏。当动

4、水力GD的数值等于或者大于土的浮重度时,土体被水冲起的现象,称为流土。icr称为临界水力坡降,即将产生流土。B:管涌当土体颗粒级配不连续时,水流可将土体粗粒孔隙中充填的细粒土冲走,破坏土的结构,这种作用称作管涌。长期 管涌的结果,形成地下土洞,土洞由小变大,可导致地表塌 陷。C:流土与管涌的区别a:流土发生时水力梯度i大于临界水力梯度icr,而管涌可以 发生在的情况下;b:流土发生的部位在渗流逸出处,而管涌发生的部位可以 在渗流逸出处,也可以在土体内部;c:流土破坏往往是突发性的,而管涌破坏一般有一个时间发展过程,是一种渐进性质的破坏;d:流土发生时水流方向向上,而管涌发生时则没有此限制;e:

5、只要水力梯度达到一定数值,任何类型的土都可以发生流土破坏;而管涌只发生在有一定级配(如不均匀系数Cu10)的无粘性土中,且土中 粗颗粒所构成的孔隙直径必须大于细颗粒的直径。第二章 1、土的结构:(1)单粒结构;(2)蜂窝结构;(3)絮状结构 2、土的构造(1)层状构造;(2)分散构造;(3)裂隙构造(4)结核状构造 3、土的工程特性(1)压缩性高; (2)强度低; (3)透水性大;4、土的颗粒级配 (1)土的粒径: d60 控制粒径d10 有效粒径d30 中值粒径 (2)不均匀程度:Cu = d60 / d10 不均匀系数Cu 5,级配不均匀 (3)连续程度: Cc = d302 / (d60

6、 d10 ) 曲率系数5、土的物理性质(1)土的物理性质指标1)土的密度、有效密度、饱和密度、干密度土的重度、有效重度、饱和重度、干重度2)土粒的比重3)土的饱和度4)土的含水量5)土的孔隙比和空隙率 (2)无粘性土的密实度(3)粘性土的物理性质(4)液性指数和塑性指数(5)粘性土的灵敏度原状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重塑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6)粘性土的触变性饱和粘性土受到扰动后,结构产生破坏,土的强度降低 。当扰动停止后,土的强度随时间又会逐渐恢复的现象,称 为触变性。土的触变性是土的结构联结形态发生变化引起的,是 土微观结构随时间变化的宏观表现。第三章 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计算 1、土中的自重应

7、力 (1)竖向自重应力由cz分布可知竖向自重应力的分布规律为:1)土的自重应力分布线是一条折线,折点在土层交界处 和地下水位处,在不透水层面处分布线有突变;2)同一层土的自重应力按直线变化;3)自重应力随深度增加而增大;4)在同一平面自重应力各点相等。(2)水平向的自重应力(3)地下水位的变化对自重应力的影响2、基础底面的压力(1) 轴心荷载下的基底压力(2)偏心荷载下的基底压力3、基底附加压力4、地基中的附加应力5、地基沉降量计算(1)分层总和法1)划分薄层hi不同土层界面;地下水位标高处;每层厚度0.4b(基础宽度);2)分别计算每分层界面处的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并画出应力图形3)确定地基

8、中压力层厚度zn。采用应力比: 一般土层:z/sz 0.2; 软粘土层:z/sz 0.1 ;4)计算每薄层土沉降量Si5) 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实际就是将各薄层土沉降量之和s=Si(2)规范的方法设地基土层均质、压缩模量不随深度变化,则:6、地基变形分类 (1)沉降量 (2)沉降差 (3)倾斜 (4)局部倾斜 7、土的变形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先期固结压力; 正常固结土; 超固结土; 欠固结土第四章 土的抗剪强度和地基的承载力 1、土的抗剪强度2、地基的承载力(1)临塑荷载:指在外荷载作用下,地基中刚刚开始产 生塑性变形(局部剪切破坏)时基础底面单位面积上所承受 的荷载。对应荷载沉降曲线上的Pcr的

9、值。(2)临界荷载:地基中塑性变形达到一定深度时,基础 底面的压力。(3)极限荷载:地基在外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应力达到极 限平衡时的荷载。对应荷载沉降曲线上的pu值。第五章 土压力和土坡稳定 1、土压力的种类2、土压力的计算 (1)主动土压力(2)被动土压力3、朗肯土压力理论4、库伦土压力理论 库伦土压力理论的基本假设:(1)墙后的填土是理想的散粒体(粘聚力c=0);(2)滑动楔体为刚体;(3)楔体沿着墙背及一个通过墙踵的平面滑动。5、特殊情况下土压力的计算 (1)填土表面有均布荷载(2)墙后填土分层(c=0)(3)墙后有地下水6、挡土墙的设计 (1)抗滑移稳定性验算若验算结果不满足,可以采取以

10、下措施来解决:1)修改挡土墙的断面尺寸。通常加大底宽增加墙自重W以增大抗滑力;2)在挡土墙基底铺砂、碎石垫层,提高摩擦系数值,增大抗滑力;3)将挡土墙基底做成逆坡,利用滑动面上部分反力抗滑。4)在软土地基上,抗滑稳定安全系数相关很小,采取其它方法无效或不经济时,可在挡土墙墙踵加钢筋混凝土拖板。利用拖板上的填土重增大抗滑力。拖板和挡土墙之间用钢筋连接。(2)抗倾覆稳定性验算若抗倾覆稳定性不满足要求,则可采取以下措施1)修改挡土墙尺寸,如加大墙底宽增大墙自重W,以增加较 多的工程量,不经济。2)伸长墙前趾,增加混凝土工程量不多,需增加钢筋用量。3)宜将墙背做成仰斜,可减小土压力,但施工不方便。4)

11、做卸荷台,位于挡土墙竖向墙背上,形如牛腿:卸荷台以 上的土压力,不能传到卸荷台以下。土压力呈两个小三角形 ,因而减小了总的土压力,减小了倾覆力矩。(3)地基承载力验算7、边坡稳定分析简单土坡的稳定分析第六章 岩土工程勘察1、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的确定2、岩土工程勘察的阶段第七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的设计1、确定基础埋置深度应考虑的因素 2、无筋扩展基础的设计(1)基础底面积的确定1)中心受压2)偏心受压(2)基础高度的确定刚性角 (3)软弱下卧层承载力的验算3、扩展基础的设计 (1)墙下条形基础(2)柱下独立基础设计4、减轻建筑物有害变形的措施 (1)建筑措施 (2)结构措施 (3)施工措施第八章 桩基础 1、桩基础的分类 2、桩基础的构造要求 3、单桩承载力的确定(1)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2)单桩竖向特征值 4、桩的负摩阻力定义和产生条件5、桩基础的设计 (1)桩数的计算 对于承受竖向中心荷载的桩基,桩数n:对于承受竖向偏心荷载的桩基,桩数n :(2)单桩承载力的验算(3)承台配筋计算(4)柱对承台的冲切验算 (5)承台变阶处的冲切验算 (6)角桩对承台的冲切验算 (7)承台的抗剪验算第九章 软弱地基处理 1、换土垫层法的设计 (1)垫层厚度的验算 (2)垫层宽度 2、土的压实原理最优含水量第十章 特殊土地基 1、湿陷性黄土地基自重湿陷系数;湿陷性黄土的划分2、软弱土的特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