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社区矫正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7694877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53.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澳大利亚社区矫正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澳大利亚社区矫正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澳大利亚社区矫正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澳大利亚社区矫正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澳大利亚社区矫正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澳大利亚社区矫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澳大利亚社区矫正(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区矫正之澳大利亚ContentsNo.1 人性化理念 No.2 适用范围和种类 No.3 实施重点 No.4 相较其他国家的特点分析 No.5 案例分析 No.6 对我国社区矫正的启示澳大利亚惩罚性较轻的矫正理念, 为罪犯创 造了一个融入社会的良好环 境,是社会进步和 文明发展的标志。在矫正过程中,人性化的管 理比较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趋势,社区矫 正也有利于降低矫正成本, 有利于罪犯的重新 社会化。 督导方法一是做家庭访问。 社区矫正 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上门找监犯的朋友等了解其 表现情况,或与有关方面或某一问题的专家与 矫正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一起,组成小组找监犯 谈话。二是通知监犯到矫正服务

2、中心来汇报。 三是将监犯收监。 澳大利亚社区矫正适用于三种人: 一 是轻刑犯 (即一种犯罪最高判处 2 年 或者数 罪并罚判处 5 年之内的) 二 是未成年犯 三 是过了法定的监禁、刑期并经批准获得假释 的犯人。(注:职务犯罪、杀人等严重暴力犯 罪、使用武器、累犯、同伙犯、有组织犯、连 续犯、贩卖毒品、重伤等严重刑事犯罪不适用 于社区矫正) 澳大利亚社区矫正由不同形式的非监禁计划 组成。一是社区服务令;二是家庭拘留;三是 工作释放;四是定期拘留。除上述四种形式外 ,还有保释、宽恕释放等社区矫正形式,各种 不同执行方式适用于主观恶习和社会危险性不 同的罪犯,因人而异,视情定罚,根据每个人 的不同

3、情况,采取相应适度的监管和针对实用 的矫治。社区矫正机构则主要通过家庭访问和 通知监犯到矫正服务中心汇报等形式进行督导 ,如果执行社区矫正的罪犯多次或严重违反规 定的,社区矫正工作的最后手段就是将罪犯收 监。 澳大利亚在社区矫正中极其重视对犯罪 的预防和惩治,特别注重对三个方面问题 的处置。一是土著人的犯罪问题 (土著人犯罪主要是家 庭暴力或针对土著人群体的犯罪) 土著人犯罪率 居高不下有历史和现实的社会背景。英国人初 到澳洲摧毁了土著人的部落,同时也摧毁了土 著人自己的守法环境。现实中,土著人的社会 地位低下,就业率低,生活相对贫困,受教育 程度不高,法制观念淡漠。二是未成年人的犯罪问题 澳

4、大利亚针对 未成年人犯罪设立了青少年司法部与司法部, 两者并列,是独立于司法部之外的机构,它属 下有青少年司法会议和少年犯管教中心。对实 施口头警告、记录在案的告诫之后又犯法的违 法青少年,才靠青少年司法会议解决。青少年 司法会议对犯罪的青少年进行犯罪背景评估, 并提出处置措施,在法院的监控下进行社区矫 正。 三是毒品犯罪问题 在澳大利亚至 的犯罪与吸毒有关,为此,新南威尔士州 设有毒品事务法庭,专门审理对毒品有依赖并 被起诉的罪犯。同时,由政府出资、由卫生部 门负责对吸毒人员进行治疗戒毒,把戒毒列为 社区矫正的计划中,对积极执行戒毒规定,戒 毒成效明显的吸毒者,法庭会作出从轻处罚的 决定。

5、一、组织体系完备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澳大利亚设立了独立的社区矫正 工作机构,它们是相当于惩教部、社区矫正中心等专门 的社区矫正工作机构。社区矫正中心不仅是社区矫正的 行政管理中心,而且是拥有一定设施、便于监管罪犯参 与社区服务的工作基地。中心配有社区矫正官,他们中 有社会工作者、前监狱警官、心理学家以及符合监管社 区服务工作条件的人员。此外,澳大利亚各州还制定了 矫正服务法、罪犯缓刑法、保释法、假 释法等衔接配套的法律法规,为社区矫正提供了坚强 的组织和法律保障。 二、程序设置严密澳大利亚各州在注重实体规定的同时,制定了 严密的程序规定。例如,在社区矫正人员的释 放程序上,规定了释放的条件、变

6、更、撤销, 以及释放日的确定、听证、释放程序等事项。 在听证程序上,规定了听证程序的类型、应用 、起止、相关信息的披露和听证决定的作出等 。在释放的后续事项中,则规定了关于释放变 更和撤销条件的申请、变更以及撤销条件的决 定程序。在复审上,规定了复审的定义、申请 、临时复审和终局复审的相关规定。此外,还 规定了判决的复议和上诉的程序。这些程序看 似繁杂,但却是周密而全面,正是这样严密的 程序,才保障了社区矫正法律和社会效果的顺 利实现。 三、假释运用广泛澳大利亚对不同类型的罪犯采取了不同的社区 矫正形式,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假释的运用非常 广泛。例如,监狱罪犯只要服满一定刑期,即 可申请并获得假释

7、。短刑期的假释,罪犯被判处2 年或少于2年监禁的,在服完1/2的刑期以后, 将自动获得假释。长刑期的假释,刑期超过2年的 罪犯在服超过1/3的刑期时,假释管理机构考虑 罪犯的假释申请,在罪犯符合假释条件以前, 可以先申请3个月的家庭禁锢。无期徒刑的假释 ,新西兰法律规定必须服满一定刑期可以申请 有条件释放。假释的广泛运用,为所有罪犯都 提供了回归社会的机会,有效提高了罪犯的改 造积极性,增强了改造效果。 四、评估机制科学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是澳大利亚社区矫正特 色之一。澳大利亚各州设有专门的专家法庭, 为整个州的高级法院、区法院和地方法院提供 对罪犯的评估和咨询服务。在法院的要求下, 当法院根

8、据指控的罪行和认罪记录量刑时,专 家法庭会提交一份判决前的报告;当法院考虑 保释申请时,专家法庭也会提交一份保释咨询 报告。在该国的评估机制中,还充分尊重罪犯 所在社区居民、原被害人对罪犯表现的意见, 增加了评估的科学性和真实性。 缓刑犯的社区矫正基本情况: 张某 ,男,1957 年 12 月 23 日出生,高中 文化程度,已婚,系长白县马鹿沟镇梨树沟村村委会副 书记,家住长白县马鹿沟镇梨树沟村。 2009 年秋天, 长白县马鹿沟镇梨树沟村村党支部书副记张某利用职务 之便虚报该村 2009 年野生动物毁坏农作物亩数, 套取 国家给该村的野生动物毁坏农作物补偿资金。 2010 于 年 11 月

9、4 日,被判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 四年。矫正对象的社会背景资料:张某出生在农村,父母都 是农民,高中毕业后,张某被分配到某乡镇村委会工作 ,他为 人实在、做事认真、脚踏实地,在工作方面发挥 突出,经过多年的努力,被升为乡镇村村委 会副书记职 务。 张某为副书记以后,得意忘形,利用职务之便贪污 公款。 张某被判刑后,能主动到司法所接受社区 矫正,并且服从管理,遵守纪律,积极参 加各 项公益活动及教育培训,但是他的思 想压力很大,意志消沉,主要表现在:犯 罪前性格性格 开朗,人际关系良好,亲戚 、同事、朋友都非常关心他。犯罪后情绪 低落,自我形象低、唉 声叹气、失望、内 疚、自卑、不能容

10、忍挫折。SOS工作初期 分析与诊断:张某因犯罪由一名领导干部变为囚徒,社 会地位起落大,反差明显,一时 间不能适应。其次他对 自己所犯罪行有一种负罪感,以一名罪犯角色接受社区 矫正管理,内 心恐慌。 过程:张某第一次来所报到,对于工作人员的询问和告 知的有关社区矫正事宜,唯唯诺诺,惟命是从,给人一 种低人一等的感觉。工作人员意识到他内心的恐慌,以 及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疑惑,没有将其作为一名犯罪分 子 对待,而是与其平等对话,以谈家常的形式了解其家庭 情况、生活工作情况,让张某与工 作人员的接触、谈话 在自由轻松的气氛下进行,初步消除了张某是罪犯面受 训斥、歧视的顾 虑, 让其感受到社区矫正工作人

11、性化 管理的模式, 消除其抵触情绪, 心甘情愿接受社区矫 正。 工作中期 针对张某好表达沟通能力好,理解能力 强 社会宣传工作好、司法所亦能提供法律服务 帮助 其在工作岗位上做出成绩。分析、诊断:刘某多年从事村委会多年,这对其是 很有利的因素。过程: 在刘某接受社区矫正后, 工作人员定期或不 定期对其进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及社 过程: 区矫正 工作相关知识的教育。在接受教育后,刘某多次向 我们询问有关减刑的规定,并且多 次向我们表示要 认真改造,争取早日回归社会。我们了解其心思后 ,激励他充分发挥才智, 在工作上努力进取,争做 一流,为单位及社会多作贡献,争取早日解除矫正 。 效果: 效果:通过

12、工作者的正确引导,刘某在工 作岗位上表现出色,其主管的各项工作得到了 领导 的一致好评,其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得到了别人的 肯定。 工作后期 张某在接受社区矫正管理以来一 年时间内,服从管理,遵纪守法,积极参 加公益劳动, 认真接受思想教育,思想觉 悟明显提高,在接受社区矫正过程中,他 逐步拾回了信心,树立了重新做人的勇气 。 要尊重社区矫正对象人格,平等对待,不存歧视。社区矫正对象虽 然是违法犯罪人 员,但有部分人员素质较高,自尊心极强,完全是 因为一时糊涂,放松了警惕才导致犯罪, 其主观恶性不大, 并且 在犯罪后都有悔过心理, 因此我们不能将其等同恶性很大的罪犯看 待, 心存歧视,恶意训斥,

13、践踏人格。这样容易造成对象自卑、自 闭心理,阻碍沟通,不利于社 区矫正工作的深入开展。 要以人为 本,充分体现社区矫正工作人性化管理。 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社区矫正工作人性化管理。要及时并充分掌 握 矫正对象的家 庭、生活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积极有利因素, 坚持以人为本,以情感人的原则,尽可能为 矫正对象排忧解难;充 分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调动矫正对象的积极性,提高矫正对象适 应 社会,自谋出路的能力。我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开展 四年来的实践证明,社区矫 正是一种成功的监管与教育 并重的监外改造方式,这项 工作应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 进程中不断发展深化。澳大 利亚实行社区矫正的成功经 验,对于进一步推动我国社 区矫正工作向法制化、规范 化、科学化方向发展有诸多 启示。 启示启示之一:加快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社区矫 正法律体系。 启示之二:进一步提高假释适用和裁量的科 学性。 启示之三:引入社区服务等新的刑罚种类。 启示之四:建立完善的社区矫正考评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