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考化学复习之溶液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7691288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668.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中考化学复习之溶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2中考化学复习之溶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2中考化学复习之溶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2中考化学复习之溶液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2中考化学复习之溶液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中考化学复习之溶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中考化学复习之溶液(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考复习专题之中考复习专题之 溶液溶液【自然奇趣自然奇趣】死海不死死海不死如果你不小心掉进蔚蓝色的大海,也许你就一命呜呼了。不过,如果你掉进了死海,却可以漂浮不沉,就像 油浮在水面上一样,为什么呢?原来,死海里溶解了很多物质,含盐(主要是氯化钠)量高达 30%,从而使它的 密度很大。其中富含的钠、钾、钙、溴、碘等 40 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风湿关节炎、皮肤病、肥胖症等具 有显著的疗效。人在死海中漂浮一小时,可以达到八小时睡眠的功效。中国死海位于四川省大英县,是一个形成 于 1.5 亿年前的地下古盐湖,其盐卤资源的储量十分丰富,盐含量类似中东的“死海” 。【基础训练基础训练】1.1.下列属

2、于溶液的是() A 泥水 B 色拉油与水的混合物 C 植物油与汽油的混合物 D 胃镜检查前服用的钡餐 2.2.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60g B.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 D.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3.已知 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下图各图是某 KNO3 饱和溶液的浓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化的图像(不考 虑溶剂的质量变化),其中正确的是()4.4. 图 1 可表示“M 与 N 的并列关系”,图 2 可表示“M 属于 N 的从属关系”。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 3 所示关

3、系的是() XYZ A.溶质溶剂溶液 B.悬浊液乳浊液溶液 C.氧化物酸碱盐化合物 D.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 5.5.关于右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可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B.50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0% C.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D.要使乙从其浓溶液中析出,可冷却乙的热浓溶液 6.6.将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发部分水(恒温) ,析出晶体前后不变的是( ) A、溶液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_ 7.7. t时,向一支盛有 0.1g 熟石灰的试管内加入 10mL 水,充分振荡后, 静置,试管底部仍有未溶解

4、的白色固体。 对于试管内上层澄清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 t时的饱和溶液B、升高温度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 0.1gD、_ 8.8.欲将 8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硝酸钾溶液增浓至 20%,可采用的方法是() A、 向其中加入 20g 硝酸钾B、 向其中加入 10g 硝酸钾C、 倒掉 40g10%的硝酸钾溶液 D、 _ 9.9. 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1)澄清石灰水中,溶质是,溶剂是。10203040020406080g溶 解 度温度/ C甲乙2溶解度g0温度CO20 40 60 8020406080甲乙(2)医用酒精溶液中,溶质是,溶剂是。 (3

5、)白磷溶解在二硫化碳液体中所得的溶液里,溶质是,溶剂是。 (4)锌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里,溶质是,溶剂是。 10.10. 一木块漂浮于 50g 的 KNO3饱和溶液中(见下图 A) ,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 化) ,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 排)随时间(t)发生了变化(如图 B 所示) 。 由此推测出温度的改变是(填: “升温”或“降温” )。 同时观察到烧杯底部 KNO3晶体(填“增多”或“减少” )。11.11. 溶解度曲线为我们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性强弱提供了便利。请你根据右上图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_ (填“大于” 、 “

6、等于”或“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2)_ 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60时,将 80 g 甲物质放入 100 g 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2.12.运用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B 是的溶解度曲线。 60时,100g 水中加入 100g 硝酸钾,所得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 )溶液,当 60的 该溶液降温到 3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为g。 13.13. A、B、C、D 分别是氯化钠、硝酸钡、氢氧化钠、和盐酸四种无色溶液中的一种。现用一种无色溶液 X 把 A、 B、C、D 一一鉴别来开,已知 X 是含有镁元素的化合物。鉴别方法见于下图所示(所加溶液均过量,使反

7、应 完全) 。回答下列问题: (1) 确定 A、 B、 C、 D 和 X 代表什么物质 (用化学式表示) : A; B; C; D; X; (2) 写出 X 和 B、 X 和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X 和 B; X 和 D;【考点梳理考点梳理】一、溶液的形成一、溶液的形成 1 1、溶液、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_,叫做溶液3(2)溶液的基本特征:_、_的混合物 注意: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_为蓝色,_为浅绿色,_为黄色,_紫红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c、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 溶质的体积

8、 + 溶剂的体积 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2 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有水,水为溶剂; 无水,量多的为溶剂; 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 当两种物质完全反应后,新生成的物质是溶质,而析出的沉淀或产生的气体不是溶质,溶剂仍是水。 例如锌溶于稀硫酸后,所得到的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锌。 3 3、悬浊液、乳浊液与乳化作用悬浊液、乳浊液与乳化作用 (1 1)悬浊液:悬浊液:由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 例如钡餐(硫酸钡的悬浊液) 、粉刷墙壁用的涂料、黄河水都是悬浊液。 (2 2)乳浊液:乳浊液:由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9、。 例如在农业上,一般把不溶于水的液体农药配制成乳浊液。 (3)悬浊液和乳浊液都不是溶液,不具备均一、稳定的特征。 (4)洗涤剂具有乳化乳化作用。用洗涤剂洗衣服时,油污没有溶解在水中,没有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 (5 5)用洗涤剂和汽油洗衣服的区别:用洗涤剂和汽油洗衣服的区别: 汽油用汽油洗衣服时,油污能溶解在汽油里,形成溶液,随着汽油挥发油污就能被带走。 洗涤剂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它能使油污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随水流去。 4 4、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1 1)溶解过程吸热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的过程。 放热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

10、或水合离子)的过程。 (2 2)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当吸收热量 放出热量时,溶液温度降低。例如:等。 当吸收热量= 放出热量时,溶液温度。例如:等。 二、溶解度二、溶解度 1 1、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概念:_是饱和溶液, _是不饱和溶液。 (2)判断方法:继续加入该溶质,看_。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注: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最可靠的方法是:_ (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饱和溶液_是浓溶液 不饱和溶液_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_。

11、 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不能根据溶液的“浓”“稀”来判断溶液是否饱和。只有当溶质、 溶剂、温度相同时,饱和溶液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例如 20 时的 NaCl 饱和溶液肯定比 20 时的 NaCl 不饱和溶液浓。 具体关系可用右图表示。 2 2、溶解度、溶解度 ( (一一) )、固体的溶解度、固体的溶解度 (1)溶解度的定义:在_下,某固态物质在_溶剂里达到_状态时所溶解的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4_。 四要素四要素:条件:一定温度标准:100g 溶剂状态:达到饱和质量:溶解度的单位:克 (2)溶解度的含义: 20时 NaCl 的溶液度为 36g 含义:在 20时,

12、在 100 克水中_能溶解 36 克 NaCl 或在 20时,NaCl 在 100 克水中达到_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 36 克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温度 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_;如 KNO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_;如 NaCl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_。如 Ca(OH)2 (4)溶解度曲线 概念:表示物质的随曲线。 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该的所示温度下的。 点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 线:表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下的或表示 随而变化的情况。 面曲线下面所表示的溶液为。 曲线上面(包括曲线)所表示的溶液为。 例: (1)t3时 A 的溶解度为_ (

13、2)P 点的的含义_ ( 3 ) N点 为_ , 可 通 过 _ 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 (4)t1时 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_ (5)从 A 溶液中获取 A 晶体可用_ 的方法获取晶体。 (6)从 B 的溶液中获取晶体,适宜采用_ 的方法获取晶体 (7) t2 时 A、 B、 C 的饱和溶液各 W 克, 降温到 t1会析出晶体的有_ 无晶体析出的有_,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_ (8)除去 A 中的泥沙用 _法;分离 A 与 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 _法 ( (二二) )、气体的溶解度、气体的溶解度 (1)气体溶解度定义:在压强为 101kPa 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

14、在 1 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气体的性质;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 (三三) )、混合物的分离、混合物的分离 (1)过滤法(溶解、过滤、蒸发或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分离可溶物 + 难溶物 (2)结晶法(热的溶液冷却后,已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这一过程叫结晶) :分离几 种可溶性物质 结晶的两种方法蒸发溶剂,如 NaCl(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的硝酸钾) (海水晒盐) 冷却热的饱和溶液(高温溶解、降温、过滤) ,如 KNO3(除去硝酸钾中少量的氯化钠) 两者往往应用在分离两种可溶于水的物质, 并且其中一种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 另一种受温度影响小。 我们希望析出的晶体是量多的一种,所以选用的方法要适合量多的那种。 (3)铁屑和其他固体:用磁铁反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