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SCI崇拜重塑文化自信和变革评价制度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7690730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4.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告别SCI崇拜重塑文化自信和变革评价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告别SCI崇拜重塑文化自信和变革评价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告别SCI崇拜重塑文化自信和变革评价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告别SCI崇拜重塑文化自信和变革评价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告别SCI崇拜重塑文化自信和变革评价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告别SCI崇拜重塑文化自信和变革评价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告别SCI崇拜重塑文化自信和变革评价制度(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中医药大学 殷忠勇“SCI论文与医疗、教学”全国学术研讨会告别SCI崇拜: 重塑文化自信和变革评价制度报告提纲1.1 SCI崇拜的表现 1.2 辩证看待SCI的功用2.1历史原因:文化失落 2.2现实原因:政府评价 2.3直接原因:人才评价3.1重塑文化自信 3.2变革评价制度SCI崇拜形成的原因告别SCI崇拜的策略SCI崇拜的形成与辨析123如果从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一角度看, SCI崇拜自然有其形成的复杂原因和现实背 景,厘清这些,有助于我们客观、公正地认 识SCI,更有益于中国学术界从SCI的崇拜中 解脱出来。 1、SCI崇拜的形成与辨析1.1 SCI崇拜的表现SCI崇拜的情绪已经发生

2、了蔓延和传导 。一是蔓延和传导到了SCI源杂志本身。同一篇SCI论文会有共同第一作者或者共同通 讯作者,更极端的情形是,多个共同第一作者、 共同通讯作者甚至同时出现在同一篇SCI论文中。二是蔓延和传导到了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政府、评价机构、学术共同体现在又将目光 瞄准了SSCI、AHCI。但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与一个国家特有的 传统文化背景、民族社会心理、政治组织形态等 是密切相连的。1、SCI崇拜的形成与辨析SCI崇拜的危害将一个复杂的、多元的学术评价问题简单化为一个对 一种评价工具的无限膜拜,从而将中国的科学事业置于一 个非常危险的境地,这是中国学术界的尴尬和痛楚所在。自然科学领域:无益于原

3、始创新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难免获得偏见和歧视。“辽宁日报致高校老师公开信:勿随意抹黑中国”“看病找副主任医师的现象”1、SCI崇拜的形成与辨析1.2辩证看待SCI的功用本质上是一种研究工具 ,异化为一种评价工具SCI自身的局限性,西方学界也在不断反思和改 进,甚至他们也注意到了中国学术界在使用SCI过 程中的某些现象和弊病。刀能杀人,能怪刀吗?SCI的“罪恶”本不在于 SCI本身,近乎疯狂的追求,其背后的推手也不是 SCI本身,而是评价制度和评价文化出现了问题。1、SCI崇拜的形成与辨析1.2辩证看待SCI的功用2002年,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发布关于充 分发挥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作用的若干意见20

4、03年,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又联合下发了 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 2013年1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 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 2014年5月,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还发布了 追求卓越科学 宣言1、SCI崇拜的形成与辨析1、SCI崇拜的形成与辨析但是,对SCI的竭力声讨、对学术人员的口诛笔伐,倒不如转化为我们对SCI崇拜形成的可能原因进行深层次地探讨,最终实现对现行评价制度的反思和重构。 SCI崇拜形成的根源表面上看,这里面有着资本的引导、利益的 诱惑甚至伦理的混乱,根源上看,是一种文化的 失落。这种失落乃至自卑使得西方文化思想占据了 中国学术界的主流,并且获得了制度化的表达, 在社会

5、建制活动中顽强地支配着中国人具体的事 实行为,并使得我们的反思一时难以进入制度层 面获得表达。直白一点而言,就是我们大家都觉 得SCI崇拜无益,但还是会陷入SCI崇拜的漩涡。 2、SCI崇拜形成的原因2.1历史原因:文化失落19世纪两次鸦片战争以后,部分图强的中国 人意识到,技术的落后是造成中国被动挨打的重 要原因,后来还逐渐意识到思想观念、思维方式 的落后更是深层次的根源。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再 一次意识到自身的落后并急于改变这一现状,在 政治、经济、社会、科学、文化等方面全面展开 了对西方的学习、模仿、吸纳、利用。 2、SCI崇拜形成的原因2.1历史原因:文化失落中国传

6、统医学:科学主义危机当代中国学术:SCI崇拜受到的伤害是一样的,其根源、路径甚至表现 都是一致的。2、SCI崇拜形成的原因2.2现实原因:政府评价如果说缺乏文化自信,没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自由批评的精神是中国学术界自身一直存在的问题,那么政府和学术共同体的评价制度对SCI崇拜则绝对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SCI崇拜形成的原因2.2现实原因:政府评价就高校而言,这种制度安排典型地表现在以 学科评估为代表的中央政府评价和以优势特色重 点学科建设工程等为代表的地方政府评价,这种 政府评价对高校有着绝对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SCI崇拜意味着对西方学术范式和制度的绝对 服从和顺应,而这种服从和顺应如果还

7、在制度层 面获得了承认、安排和保障,则更加剧了SCI对中 国学术界的影响和控制。2、SCI崇拜形成的原因2、SCI崇拜形成的原因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末级指标)指标说明 A师资队 伍与资源A1.专家团队两院院士、国家杰青、973 首席科学家,国家级教 学名师等;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群体、教育部创新团队 。 A2.生师比主要强调导 向,比例在一定区间内均为满 分(学生为全日制) A3.专职 教师总 数人事关系在本单位的本学科专职 教师和研究人员总 数(设置上限) A4.重点学科数国家重点学科、中科院重点学科;省重点学科。 A5.重点实验 室数国家级和省部级实验 室、基地、中心等 B科学研究 B1.代表

8、性学术论 文质量近五年被 SCI、EI、Medline 收录的代表性论文的他引次数和(属”ESI 高 被引论文”加分); 近五年被 CSSCI、CSCD 收录的代表性论文的他引次数和; 近三年在”Science、Nature”上发表论文数。B2.成果转化情况仅统计 成果已转化或应用的发明专利、国防专利,需提供有关转让 合同或 技术应 用证明。B3.代表性科研项目情况(含人均)国家级项 目(科技部项目、国家自科基金等)、国防/军队 重要科研项目 、境外合作科研项目; 部委级项 目、省级项 目(省科技厅项 目、省自科基金等);30 项其他 重要科研项目情况。B4.科学研究获奖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

9、 明奖、科技进步奖; 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奖(科学技术),”医学门类 ”含中华医学奖,中华 中医药学会奖; 省级科技贡献奖/科技功臣奖/科技成就奖,省级自然科学奖、技术发 明 奖、科技进步奖。 C人才培养质量C1.学位论文质量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入选论 文、提名论文数; 综合考虑全国博士学位论文抽检情况。C2.学生国际交流情况学生赴境外交流或联合培养的人数; 授予境外学生学位数。 C3.授予博士/硕士学位数全日制专业 学位和全日制学术学位博士/硕士数(设置上限) C4.教学成果奖数国家级和省级优 秀教学成果奖数 C5.教材质量“十一五”国家级规 划教材(含”国家精品教材”)数D 学科声誉 (主观

10、评 价指标)D1.学科声誉(含学术声誉、社会贡 献、优秀毕业 生情况、学术道德等 )由学科声誉调查专 家根据学术声誉、社会贡献、优秀毕业 生情况、学术道 德等印象,参考学科简介,做出”学科声誉”的评价。学科简介包括 :学科基本情况、特色;客观指标未能统计 的重要学术贡 献、成果应用等 的社会贡献,以及毕业 生在政府部门、大型企事业、国内外大学等作出重 要贡献等人才培养方面的情况。2.3直接原因:人才评价为了迎合评价的标准和消化评价的压力,高 校和医院自然会将评价指标转嫁为对人才的学术 评价、科技评价,将单位的整体目标逐层逐级分 解为对学院、对科室、对人才的考核目标,其中 ,尤以人事绩效评价、职

11、称评价为最核心、最直 接的抓手,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指挥棒作用,对整 个中国学术界的评价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授、名医越来越多,愿意在一线教学、诊 疗并且深受学生、患者欢迎的却越来越少。 2、SCI崇拜形成的原因各单位的职称评审条件一直相互攀比、一路 水涨船高,从普通论文、核心论文直到SCI论文。 海外引进的人才甚至就是凭着几篇SCI论文, 就可以通过所谓的海外人才绿色通道“据实申报 ”,直接评审教授职务。这些人并且还占据着高校和医院的实验室、 研究室、临床科室的重要位置,对长期奋战在一 线但缺少SCI论文的其他教师和医师形成了极大的 心理刺激和利益冲击。 “教学名师不上讲台”、“名医不会看病

12、“。2、SCI崇拜形成的原因告别SCI崇拜,我们要重塑文化自信,尽管这是一个艰难而长期的过程,但当前,我们至少可以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调整高校、医院与政府、社会关系的过程中不断地变革评价制度。 3、告别SCI崇拜的策略3.1重塑文化自信西方文化自从19世纪中期进入中国后,曾经 摧枯拉朽般地横扫中国文化的阵地,影响至今。跟20世纪初期前后相比,中国传统文化已经 摆脱了被摧残、压制的处境,但中国传统文化的 怀疑和自由精神以及创新能力不足。中国传统文化应当转识成智,汲取现代西方 文明的精华以完成转型。3、告别SCI崇拜的策略3.1重塑文化自信西方文化倡导的人类中心主义和技术主体化,在给现代人类生活带来

13、文明的同时也遭遇了现代化的危机,西方的问题也开始从中国传统文化和文明中寻求答案。中国的问题,只有中国自己才能回答,这将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一刻。中国的思想体系彻底融入到国际学术界并占据一定地位,对SCI的崇拜也就自然地告别了,我们将会用中国的语言、在中国的期刊上表达我们的思想。3、告别SCI崇拜的策略3.2变革评价制度就政府、社会与高校的关系而言,必须尽量减少评价、延长评价周期,避免将评价结果简单地与资源配置挂钩;就高校内部而言,必须将简单、粗暴的评价标准摒弃后建设为分类、多元的评价标准;就整个社会而言,必须弘扬科学的、正确的评价文化。 3、告别SCI崇拜的策略3.2变革评价制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临床诊疗如果说是一 些医学院校和一些三甲医院的基本职责,也并不 是说每一个教师和医师都要承担这三种职责,应 当是分解到不同的岗位上,而不是同一个人身上 。评价标准自然必须分类实施,必须承认不同 岗位人员的贡献,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对 SCI的崇拜,让大部分教师和医师都回归职业的本 源:教书育人、治病救人。3、告别SCI崇拜的策略谢谢各位专家,敬请批评指正! 殷忠勇,,150051859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