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闯关检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7689987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闯关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闯关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闯关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闯关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闯关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闯关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闯关检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专题四专题四 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宋元专题闯关检测专题闯关检测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每题每题 4 4 分分, ,共计共计 4848 分分) )1.宋代从乾德元年(963 年)开始,朝廷陆续“命大理正奚屿知(知,即兼理、兼管之意)馆陶县、监察御史王祐知魏县、杨应梦知永济县、屯田员外郎于继徽知临清县”。北宋知县的设立表明 ( ) A.县取代州成为基层单位B.君主权力的行使比较随意C.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D.地方行政区划的变迁2.(2017 北京昌平期末质量抽测)宋太祖即位之初,就下令修葺祠宇,绘先圣先贤像,自撰像赞,书于孔子、颜渊的座端,令文臣分撰余赞。又屡次亲

2、临祭祀。他常对他的臣下说:“朕欲尽令武臣读书,知为治之道。”宋太祖这些举动的目的在于( )A.提高武臣文化修养B.减少自身地位威胁C.丰富百姓思想生活D.重建儒学思想体系3.许有壬云:“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虞集说:“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元史中载:“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这表明元朝行省的独特之处( )A.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B.是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C.是地方最高军事机构D.具有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和朝廷派出机构两重性4.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 )青苗法 农田水利法 市易法

3、征收算缗A. B. C.D.5.(2017 北京东城二模)下列选项中符合元朝史实的是( )A.汉字书法艺术进入自觉阶段2B.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已奠定C.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已经完成D.汲取西方科技成果的农书出版6.(2017 清华附中月考)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税。”宋代的“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据材料判断宋朝( )A.商人社会地位提高B.商税总量超过农税C.商业环境相对宽松D.商业发展不受监管7.(2018 北京西城五校联盟)在王安石变法

4、中,用限制商人获利、控制市场流通的手段,使税收物资的调拨与运输体现最大经济效益的措施是( )A. 市易法B.青苗法C.均输法D.免役法8.(2017 北京朝阳期中)这是某位同学在学习儒学发展史的过程中制作的示意图。其中存在科学性错误的是( )A.A B.B C.C D.D9.(2016 北京顺义期末统一测试)在中国古代名著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作者塑造了很多的忠义英雄,其忠义思想的内涵应包括( )孔子的“仁”“礼”主张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宋明时期的程朱理学思想明清之际的反传统思想A.B.C.D.10.(2018 清华大学中学生能力标准测试)在元人叶子奇草木子一书中记载,元世祖忽必烈曾说过,管行政

5、的中书省是我的左手,管军事的枢密院是我的右手,管监察的御史官是我用来医治这两手的。这说明( )3A.官僚政治的工具性B.中央机构之间相互牵制C.元朝行政效率大大提高D.家国一体的政治特征11.(2017 北京朝阳期中)有学者云:“自宋科(举)废,而游士多盖士负其才气,必欲见用于世。不用于科则用于游,此人情之所同。”由此而兴盛的是( )A.傩仪B.散曲C.京剧D.昆曲12.(2017 北京通州摸底)归纳历史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宋朝具备的历史特征有( )机构重叠,权力分散,繁复而低效的政府城市繁荣,商品经济发达,市民阶层兴起以文治国,文官制度完善,书院教育发达科技文明居历代之首,古代

6、科技发展的黄金时期A.B.C.D.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 (共共 5252 分分) )13.(2017 北京怀柔零模)历史证明,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材料一 宋朝经济发展的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西方汉学家把宋朝的转折点称为一次“复兴”或一次“商业革命”,是毫不为过的,特别是与同时代的欧洲相比,更显现出开风气之先的独特风采。费正清、赖肖尔的中国:传统与变革第六章第四节的标题就是“商业革命”四个字。他们指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这一迅速发展使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显然高于以前,并产生出直至 19 世纪在许多方面

7、保持不变的经济和社会模式。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樊树志著国史概要(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及对文学艺术的影响。(12 分)4材料二 古典经济学家赞扬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秩序”,它奠基于人的利己主义本性。因为人都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从事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将生产的分工与商品的交换调节起来,使人们彼此满足了需求,从而促进社会的利益。显然,这只“看不见的手”实际上就是指市场调节规律。它不是人为的主观臆造,

8、而是“自然秩序”,有更大的优越性。正是基于这种理论,他们主张实行经济上的自由放任主义,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活动。他们要求让“看不见的手”所造成的“自然秩序”不受干扰地存在,不要用人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政府只需发挥保卫国家的职能,并维持某些公共工程,其余的就该让“看不见的手”去发挥作用。所以,他们强调完全的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 16 至 18 世纪盛行的重商主义的传统政策。李嘉图还特别批判了农业保护主义,其矛头指向了保护土地贵族利益的谷物法。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古典经济学兴起的原因、主张和影响。(12 分)材料三 “一五”计划期间农轻重产值增长速度和

9、比重变化表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19531957 年平均增长速度(%)4.512.825.41953 年农轻重比例(%)52.829.617.61957 年农轻重比例(%)43.529.227.3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19531957 年),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1955 年 7月在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至 1957 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国民经5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

10、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标志着系统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3)结合材料和所学解读新中国的“一五”计划。(12 分)(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14.宋朝在中国是个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时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英国科学院院士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 18 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材料二 日本学者薮内清说:“北宋时代儒学方面兴起了后来被称作宋学或朱子学的新儒学。”新儒学讲究由心而发,格物致知,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11、。材料三 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材料四 宋徽宗赵佶以画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画作上,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是“非无舟人,止无行人耳 ”。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举三例说明宋朝的科技发展“已呈巅峰状态”及对世界文明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6 分)(2)根据材料二、三、四,指出新儒学的产生对宋代文人书法、绘画特点的影响。(4 分)6(3)明代晚期,思想家李贽对统治阶级极力推崇的新儒学大加鞭挞,痛斥

12、孔子为“庸众人类”。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李贽这样做的社会原因。(6 分)7答案精解精析答案精解精析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C 依据材料可知,中央任命原担任中央官职的官员为县的长官,体现了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故 C项正确。材料只是体现知县的设立,不能体现县取代州,故 A 项错误;中央任命县官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不能表明君主随意使用权力,故 B 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地方行政制度,并不是地方行政区划的变迁,故 D 项错误。2.B 据材料中“朕欲尽令武臣读书,知为治之道”可知,宋太祖的目的是“为治之道”,强调的是忠君爱国思想,故 A 项错误;据所学可知,宋太祖初年面临的主要威胁是来自于武臣,为了吸取唐末

13、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教训,宋太祖一方面削弱地方权力,另一方面灌输“先圣先贤”、“孔子、颜渊”的忠、孝、节、义的思想,以加强对武臣的管理,减少来自武臣的威胁,故 B 项正确,C、D 两项错误。3.D 依据“分天下之治”“分行省以治外”“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等信息可知,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关,且是朝廷派出机构,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即具有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和朝廷派出机构两重性,故 D 项表述正确。A、B、C 三项表述均不全面,排除。4.B 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的内容。材料强调“理财”。依据所学可知,都属于理财措施;不是王安石变法的内容。5.C 根据材料信息“元朝”并结合所学可知,在此时

14、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已经完成,故 C 项正确;汉字书法艺术进入自觉阶段是在魏晋时期而非元朝,A 项不符合题意,排除;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B 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汲取西方科技成果的农书出版是在明清时期而非元朝,D 项不符合题意,排除。6.C 材料没有涉及商人社会地位提高,故 A 项错误;“宋代的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表明商税收入在州郡财政收入中的重要性,但不能得出商税总量超过农税,故 B 项错误;由材料内容可知,宋朝商业环境相对宽松,故 C 项正确;“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表明商业活动受政府监管,故 D 项错误。7.C 本题考查王安

15、石变法的措施。依据材料中“物资的调拨与运输”可知,材料体现的是均输法,C 项正确。8.D 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清楚儒家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和每个阶段的特征。其中存在科学性错误的是 D 处,陆王心学属于宋明理学的范畴,宋明理学分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个流派。89.A 本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可用排除法。 “明清之际的反传统思想”是反对儒家的忠义理论,排除含的选项,故选 A 项。10.A 依据材料可知忽必烈把中央机构比作自己的左右手并设有专门医治左右手的中央机构,这说明忽必烈把这些机构当作工具来使用,故 A 项正确;B 项错在“相互牵制”;C、D 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1

16、1.B 依据材料中“自宋科(举)废”,并结合所学可知,此朝代应该是元朝,“散曲”符合题意。12.D 根据所学可知,宋朝由于分化事权,造成机构重叠等问题,故正确;与宋朝经济符合;宋朝重文轻武,故正确;此时期科技发达尤其是以四大发明为首,故正确,选 D 项。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13. 答案 (1)表现: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城郊和乡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对外贸易发达,泉州是对外贸易港口,扬州是繁荣的都会。(每点 2 分,共 8 分)(商业税大幅度增加可给 1 分,总分不超过 8 分)影响: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使能够歌唱、更便于抒发感情的宋词繁荣发展;风俗画是两宋时画坛的最大亮点,代表作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